当前位置:首页 > 农业科学
种子育成及生产原理
种子育成及生产原理

种子育成及生产原理PDF电子书下载

农业科学

  • 电子书积分:14 积分如何计算积分?
  • 作 者:石湘涛编写
  • 出 版 社:贵阳:贵州人民出版社
  • 出版年份:1988
  • ISBN:7221002428
  • 页数:415 页
图书介绍:
《种子育成及生产原理》目录

植物细胞 1

一、细胞的形态和构造 1

(一)细胞的形态 1

(二)细胞的构造 4

二、细胞的分裂 24

(一)无丝分裂 24

(二)有丝分裂 25

(三)减数分裂 27

植物的繁殖 34

一、无性繁殖 34

二、有性繁殖 35

(一)花的形态和构造 36

(二)几种主要作物的花器构造 39

(三)幼穗(花芽)分化 43

(四)配子体的形成、开花、授粉和受精 52

(五)种子的发育 62

(六)无融合生殖和多胚现象 67

(七)作物的生活史 69

农作物的品种 71

一、作物的形成和品种的发展 71

二、良种的标准 74

(一)优良品种 75

(二)优质种子 78

三、现代育种的方向 81

(一)培育新品种的依据 82

(二)几种主要作物的育种目标 85

四、品种资源 89

(一)品种资源的概况 89

(二)品种资源的收集、整理、保存和研究 92

作物的遗传 100

一、遗传的基本规律 100

(一)孟德尔的遗传试验 100

(二)连锁和交换规律 112

二、遗传物质的变异 124

(一)染色体的变异 124

(二)基因突变 138

三、数量性状遗传 143

(一)数量性状与质量性状 144

(二)数量性状的遗传解释及其基因数目的估计 146

(三)数量性状遗传规律在育种上的应用 152

四、细胞质遗传 155

(一)细胞质遗传与细胞核遗传的区别 155

(二)细胞质基因及其表现实例 157

五、遗传的物质基础 159

(一)核酸是主要的遗传物质 159

(二)核酸的结构和复制 164

(三)DNA与蛋白质的合成 168

杂交育种 171

一、品种间杂交 171

(一)杂交亲本的选择 171

(二)杂交的方式 173

(三)杂交技术 176

(四)杂种后代的处理 188

二、远缘杂交 193

(一)远缘杂交育性低及其克服方法 194

(二)远缘杂交后代的分离与选择 201

辐射育种 203

一、辐射育种的特点和方法 203

(一)辐射育种的特点 203

(二)辐射处理的方法 205

二、辐射后代的选择 210

(一)种子辐射后代的栽培管理和选择 211

(二)无性繁殖器官辐射后代的选择 215

倍数体育种 217

一、多倍体育种 217

(一)形成多倍体的途径 218

(二)多倍体的鉴定 223

(三)人工多倍体在生产上的应用 225

二、单倍体育种 234

(一)单倍体植株的特征及其在育种上的作用 235

(二)花药培养成植株的步骤 237

(三)花粉植株后代的选择 241

杂种优势利用 242

一、杂种优势的概述 242

(一)杂种优势的表现 242

(二)杂种优势的计算 245

(三)杂种优势的假说 246

(四)生理活性物质与杂种优势 250

(五)杂种优势的预测 252

二、雄性不育的利用 254

(一)“三系”的概念 255

(二)雄性不育株的特征和遗传方式 257

三、杂交玉米 264

(一)玉米自交系的选育 264

(二)杂交种的配制 272

(三)雄性不育性在玉米上的应用 280

四、杂交高粱 285

(一)高粱“三系”的选育 285

(二)杂交高粱繁种与制种 290

五、杂交水稻 294

(一)水稻“三系”的选育 295

(二)杂交水稻的繁殖与制种 298

引种 309

一、引种历史与意义 309

二、引种与环境 313

三、引种的依据和规律 316

四、引种的方法 322

田间试验方法 325

一、品种试验的类型与要求 325

(一)品种试验的类型 325

(二)品种试验的要求 328

二、田间试验设计的基本原则 331

(一)重复 332

(二)随机排列 333

(三)局部控制 333

三、品种试验的小区技术 335

四、品种试验地的选择 339

五、品种试验计划的制订 340

六、试验地的栽培管理 341

七、品种试验常用的设计的统计方法 346

(一)平均数、标准差和变异系数 346

(二)品种成对比较试验结果的统计分析 352

(三)品种成组比较试验结果的统计分析 356

(四)品种随机区组试验结果的统计分析 360

(五)品种间比法试验结果的统计分析 370

种子生产 374

一、良种繁育 374

(一)良种繁育的程序和技术 374

(二)品种混杂退化的原因及其防止措施 378

(三)退化品种的提纯 388

二、种子加工 390

(一)适时收获 390

(二)种子干燥 391

(三)种子清选 393

三、种子检验 398

(一)纯度检验 398

(二)净度测定 400

(三)含水量测定 402

(四)发芽势和发芽率测定 403

(五)生活力四唑测定 406

(六)千粒重测定 408

附表1 409

附表2 410

附表3 411

附表4 413

相关图书
作者其它书籍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