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其他书籍
慈溪县志
慈溪县志

慈溪县志PDF电子书下载

其他书籍

  • 电子书积分:28 积分如何计算积分?
  • 作 者:慈溪市地方志编纂委员会编
  • 出 版 社:杭州市:浙江人民出版社
  • 出版年份:1992
  • ISBN:721300820X
  • 页数:1109 页
图书介绍:本书记述了慈溪县的自然、经济、政治、军事、文化等方面的历史和现状。
《慈溪县志》目录

概述 1

大事记 1

凡例 1

第一编 建置 2

第一章 沿革 2

第一节 唐开元以前 2

第二节 唐开元至解放初 2

第三节 1954年以后 3

第二节 新县境 7

第二章 境域 7

第一节 旧县境 7

第三章 行政区划 10

第一节 唐至清 10

第二节 民国时期 13

第三节 解放以后 15

第四节 新划入地区之政区沿革 40

第二编 县城 区、乡(镇) 48

第一章 县城 48

附:古县城 51

第一节 龙山区 53

第二章 区、乡(镇) 53

第二节 观城区 56

第三节 逍林区 64

第四节 浒山区 67

第五节 横河区 69

第六节 周巷区 72

第七节 长河区 75

第八节 庵东区 79

第一节 地层 84

第三编 自然环境 84

第一章 地质 84

第二节 岩石 构造 86

第三节 地基 88

第四节 矿藏 88

第二章 地貌 91

第一节 岸滩 91

第二节 平原 92

第三节 丘陵 93

第三章 土壤 98

第一节 类型 99

第二节 分布 101

第三节 代表土种 105

第四章 气候 108

第一节 四季 108

第二节 日照与辐射 110

第三节 温度 110

第四节 降水与蒸发 114

第五节 霜 雪 冰 119

第六节 风 120

第五章 水文 121

第一节 地表水 122

第二节 地下水 126

第三节 海水 130

第六章 植物 134

第一节 种类 134

第二节 植被分布 138

第七章 动物 138

第一节 森林动物(不含昆虫) 139

第二节 水生动物 140

第三节 农林昆虫 141

第八章 自然灾害 145

第一节 种类 145

第二节 灾害年表 148

第四编 成陆围涂 167

第一章 成陆过程 167

第一节 近山湖海积平原 167

第三节 滨海海积平原 168

第二节 中部海积平原 168

第四节 三北浅滩 170

第二章 筑塘围涂 173

第一节 解放前筑塘围涂 173

第二节 解放后筑塘围涂 178

第五编 人口 190

第一章 人口变迁 190

第一节 自然增长 190

第二节 人口迁移 195

第二章 人口构成 196

第一节 民族 196

第三节 人口密度 196

第二节 性别年龄 197

第三节 婚姻 202

第四节 文化程度 202

第五节 职业 203

第三章 人口控制 204

第一节 计划生育 204

第二节 优生优育 208

第一节 土地改革 212

第一章 生产关系变革 212

第六编 经济总情 212

第二节 农业、手工业集体化 216

第三节 私营工商业社会主义改造 221

第二章 经济体制改革 223

第一节 农村经济体制改革 224

第二节 工商业经济体制改革 226

第三章 经济发展 229

第一节 经济增长 229

第二节 技术进步 232

第三节 建设投资 234

第四章 经济构成 238

第一节 工农业比重 238

第二节 部门结构 239

第七编 农业 246

第一章 棉花生产 246

第一节 植棉概况 246

第二节 棉花质量 250

第三节 植棉政策 252

第四节 耕作制度 255

第五节 良种推广 256

第六节 栽培管理 258

第七节 病虫防治 261

第八节 植棉技术推广 262

附:国营棉场 264

第二章 粮油生产 266

第一节 水稻 267

附:慈溪县水稻良种繁育场 269

第二节 春粮 270

第三节 油菜 271

第三章 林业生产 277

第一节 林业资源 278

第二节 林木营造 281

第三节 森林保护 283

第四节 花木生产 284

附:慈溪县林场 285

第四章 果蔬特产 286

第一节 水果 286

第二节 蔬菜 288

第三节 瓜类 289

第四节 茶桑 290

第五节 中药材 291

第五章 畜禽蜂业 293

第一节 家畜饲养 293

第二节 家禽饲养 295

第三节 蜂业生产 296

第四节 疫病防治 297

第六章 渔业生产 300

第一节 渔业资源 300

第二节 水产养殖 301

第三节 水产捕捞 303

第四节 管理服务 304

第七章 农业机具 306

第一节 农机推广 307

第二节 农机管理 313

第八编 水利 319

第一章 河区 319

第一节 东河区 319

第二节 中河区 319

第二章 河流 321

第一节 东河区主要河流 321

第四节 西北河区 321

第三节 西河区 321

第二节 中河区主要河流 324

第三节 西河区主要河流 326

第四节 西北河区主要河流 328

第三章 水库 山塘 329

第一节 中型水库 329

第二节 小型水库 330

第三节 纳咸水库 333

第四节 山塘 333

第一节 沿海排涝闸 334

第四章 涵闸 334

第二节 水库泄水闸 337

第三节 内河节制闸 338

第四节 盐区纳咸闸 338

第五章 船闸堰坝 339

第一节 船闸 339

第二节 堰坝 341

第六章 机电排灌 343

第一节 机电灌溉 343

第二节 电力翻水站 344

第三节 电力排涝站 345

第四节 喷灌 346

第七章 农田治理 348

第一节 整治易旱地 348

第二节 治理易涝地 349

第三节 改造咸碱地 350

第八章 水利管理 351

第一节 工程管理 351

第二节 管理法规 352

第二节 鸣鹤场 356

第一节 龙头场 356

第九编 盐业 356

第一章 场区 356

第三节 庵东盐区 357

第四节 其他盐场 358

第二章 生产 360

第一节 制盐方法 360

第二节 产量 364

第三节 盐质 366

第一节 收购 368

第三章 购销 368

第二节 运销 370

第三节 盐价 372

第四节 运输工具 374

第四章 盐政 375

第一节 管理机构 375

第二节 缉私 376

第十编 工业 380

第一章 经济成份 380

第一节 全民所有制工业 383

第二节 城镇集体工业 384

第三节 乡镇(村)工业 385

第四节 联户、个体工业 386

第五节 联营工业 386

第二章 主要行业 387

第一节 纺织业 389

第二节 塑料制品业 391

第三节 机械工业 391

第四节 建材及非金属矿物制品业 392

第五节 电气机械及器材制造业 393

第六节 电子及通讯设备制造业 394

第七节 食品、饮料、饲料工业 394

第八节 工艺美术工业 396

第九节 金属制品业 398

第十节 缝纫业 398

第十一节 仪器仪表制造业 398

第十二节 化学工业 399

第十三节 皮革制品业 399

第一节 工厂简介 400

第三章 重要工厂与产品 400

第二节 优质产品名录 406

第三节 地方传统产品选介 407

第四章 电力供应 408

第一节 发电 408

第二节 输变电工程 410

第三节 用电 411

第四节 安全管理 414

第一节 乡间道路 418

第一章 陆路交通 418

第十一编 交通 邮电 418

第二节 公路 419

第三节 桥梁 424

第四节 交通工具 427

第五节 公路运输 428

第二章 水路交通 430

第一节 内河航道 430

第二节 航道设施 433

第三节 船舶 434

第四节 水上运输 437

第一节 公路交通管理 438

第三章 交通管理 438

第二节 航运管理 440

第四章 邮政 441

第一节 沿革 441

第二节 网路 442

第三节 函件 包件 445

第四节 汇兑 储蓄 445

第五节 报刊发行 445

第一节 电报 446

第五章 电信 446

第二节 电话 447

第十二编 城乡建设 454

第一章 县城建设 454

第一节 街道 454

第二节 公共建筑 456

第三节 市政建设 458

第四节 居民住宅 460

第二章 乡镇建设 460

第一节 建制镇建设 460

第二节 农村住宅 463

第三章 建筑施工 464

第一节 建筑队伍 464

第二节 建筑设计 464

第三节 施工设备 465

第四章 房地产管理 465

第一节 公房管理 465

第二节 私房改造 466

第三节 土地管理 466

第二节 治理 468

第一节 污染 468

第五章 环境保护 468

附:白蚁防治 469

第十三编 商业 474

第一章 经营体制 474

第一节 私营商业 476

第二节 国营商业 477

第三节 供销合作社 479

第四节 集体商业 480

第二章 粮油购销 481

第一节 粮食 481

第五节 农民经商 481

第二节 油脂 483

第三节 饲料供应 485

第四节 储运 485

第三章 农副土特产品购销 486

第一节 棉花 486

第二节 茶叶 蔬菜 瓜果 488

第三节 蜂、畜、禽产品 489

第四节 中药材 490

第一节 日用工业品 491

第五节 废品收购利用 491

第四章 生活资料供应 491

第二节 副食品 493

第三节 燃料 495

第四节 中西药品 496

第五章 生产资料供应 496

第一节 工业、基建原材料 496

第二节 农业生产资料 501

第三节 煤炭 石油 503

第一节 出口 504

第六章 对外贸易 504

第二节 进口 509

第七章 集市贸易 510

第一节 综合市场 510

第二节 专业市场 511

第三节 物资交流会 512

第八章 饮食服务 518

第一节 饮食业 518

第二节 服务业 518

第一节 体制 522

第一章 财政 522

第十四编 财政金融 522

第二节 收支 523

第三节 财务管理 526

第四节 债券 532

第二章 税务 534

第一节 经征机构 534

第二节 税种 535

第三节 检查监督 543

第三章 金融 544

第一节 机构 544

第二节 货币 546

第三节 信贷 549

第四节 结算 556

第五节 金银 侨汇 557

第四章 保险 559

第一节 承保 560

第二节 赔付 560

第十五编 经济管理 564

第一章 计划 统计 564

第一节 计划管理 564

第二节 统计 566

第二章 工商行政管理 567

第一节 工商企业登记 567

第二节 市场管理 569

第三节 经济合同管理 572

第四节 商标、广告管理 573

第三章 物价与物价管理 574

第一节 物价状况 574

第二节 比价 差价 580

第三节 物价管理 583

第一节 计量管理 584

第四章 计量、标准化管理 584

第三节 全面质量管理 585

第二节 标准化管理 585

第十六编 党派群团 588

第一章 中国共产党 588

第一节 解放前党的组织与活动 588

第二节 解放后党的组织 592

第三节 县代表大会 598

第四节 解放后党的工作 599

第一节 中国国民党 607

第二章 中国国民党及其他党派 607

第二节 三民主义青年团 610

第三节 其他党派 611

第三章 群众团体 612

第一节 工人团体 612

第二节 青少年团体 613

第三节 妇女团体 616

第四节 农民团体 617

第五节 盐民团体 618

第六节 工商业团体 620

第七节 科学技术团体 621

第八节 归国华侨团体 621

第九节 文学艺术团体 621

第十节 其他团体 622

第十七编 军事 624

第一章 驻军 624

第一节 清以前驻军 624

第二节 民国时期驻军 626

第一节 县级军事机构 627

第二章 地方武装 627

第三节 解放后驻军 627

第二节 民国时期地方武装 628

第三节 人民地方武装 629

第四节 民兵 630

第三章 兵役 634

第四章 重要兵事 635

第一节 抗倭斗争 635

第二节 抗英斗争 636

第三节 太平军进慈溪 636

第五节 抗日战争 637

第四节 农民抗暴斗争 637

第六节 解放战争 639

第七节 剿匪 639

第十八编 三北敌后抗日根据地 642

第一章 根据地始末 642

第二章 武装斗争 647

第一节 组建抗日武装 647

第二节 开展武装斗争 651

第三章 根据地的中共组织 658

第一节 组织机构 658

第二节 党务活动 660

第四章 民主政权 662

第一节 政权机构 662

第二节 政府工作 664

第十九编 政权 政协 670

第一章 人民代表大会 670

第一节 县各界人民代表会议 670

第二节 县人民代表大会 671

第三节 县人大常务委员会 674

第一节 工作机构 675

第二章 人民政府 675

第二节 基层政权 682

第三节 部分工作 682

第三章 人民政协 685

第一节 历届委员会议 685

第二节 组织机构 686

第三节 主要活动 688

第四章 民国时期政权与参议会 689

第一节 民国时期政权 689

第一节 官制 693

第五章 县署 693

第二节 县参议会 693

第二节 历任县官 694

第二十编 政法 707

第一章 公安 707

第一节 打击反革命破坏活动 707

第二节 打击刑事犯罪 711

第三节 看守 712

第四节 监督改造 712

第五节 治安管理 713

第六节 群防群治 715

第七节 消防 716

第二章 检察 719

第一节 刑事检察 719

第二节 经济检察 719

第三节 法纪检察 720

第四节 监所检察 720

第五节 控告申诉检察 721

第三章 审判 721

第一节 审判制度 721

第二节 刑事审判 722

第三节 民事审判 723

第四节 经济审判 724

第五节 申诉复查 724

第四章 司法行政 725

第一节 法制宣传 725

第二节 公证 律师 726

第三节 调解 726

第五章 旧警政司法 727

第一节 警政 727

第二节 司法 728

第二十一编 民政 730

第一章 优抚安置 730

第一节 拥军支前 730

第二节 褒恤 731

第三节 优属 734

第四节 复员退伍军人安置 736

第五节 老区扶持 737

第二章 灾贫救济 738

第一节 灾荒救济 738

第二节 社会救济 740

第三节 扶贫 742

第三章 社会福利 743

第一节 慈善事业 743

第二节 残老孤幼供养 744

第三节 残疾人事业 745

第四章 婚姻管理 746

第一节 婚俗改革 746

第二节 婚姻登记 747

第一节 来源 构成 750

第一章 干部 750

第二十二编 人事劳务 750

第二节 管理 751

第二章 工人 752

第一节 构成 752

第二节 定员 用工 753

第三节 劳动保护 754

第三章 工资福利 755

第一节 工资 755

第二节 奖金 福利 757

第三节 离休 退休 退职 758

第四章 安置就业 759

第一节 失业安置 759

第二节 精简职工安置 759

第三节 支农知识青年安置 759

第四节 城镇待业青年安置 760

第五章 旧公务员 761

第一节 任用 考绩 761

第二节 待遇 762

第一节 私塾 764

第二十三编 教育科技 764

第一章 旧教育 764

第二节 书院 765

第三节 县学 766

第二章 普通教育 766

第一节 学前教育 766

第二节 小学教育 767

第三节 中学教育 769

第一节 师范教育 773

第三章 专业职业教育 773

第二节 职业技术教育 775

第四章 成人教育 776

第一节 农民教育 776

第二节 职工教育 778

第三节 干部教育 779

第四节 其他成人教育 779

第五章 教师 780

第一节 队伍 780

第二节 待遇 781

第一节 管理体制 782

第六章 教育管理 782

第二节 教育方针 783

第三节 校舍 设备 784

第四节 经费和勤工俭学 785

第七章 科技组织 787

第一节 单位与团体 787

第二节 科技队伍 789

第八章 科技活动 791

第一节 普及工作 791

第二节 引进开发 792

第三节 科技推广 794

第四节 科技成果 796

第二十四编 文化 802

第一章 群众文化 802

第一节 机构设施 802

第二节 传统文艺 803

第三节 解放后主要活动 806

第二章 文艺创作 808

第一节 创作活动 808

第二节 文艺刊物 809

第三节 作品 810

第三章 戏剧 811

第一节 业余剧团 811

第二节 专业剧团 812

第三节 演出场地 813

第四章 电影 813

第一节 放映情况 813

第二节 放映场地 815

第三节 管理机构 816

第一节 图书发行 817

第五章 图书 档案 817

第二节 图书阅览 818

第三节 档案 820

第六章 新闻 821

第一节 报纸 821

第二节 广播 823

第三节 电视 824

第四节 通讯报道 825

第七章 文物 胜迹 825

第一节 上林湖越窑遗址 825

第二节 县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828

第三节 库藏文物 830

第四节 胜迹 833

第二十五编 卫生体育 840

第一章 医疗事业 840

第一节 医疗单位 840

第二节 中西医疗 844

第三节 医疗设备 847

第二章 卫生保健 848

第一节 防疫 848

第三节 妇幼保健 851

第二节 职业病防治 851

第四节 爱国卫生运动 852

第三章 医药管理 854

第一节 公费医疗 854

第二节 劳保医疗 855

第三节 药品管理 855

第四章 体育事业 856

第一节 学校体育 857

第二节 群众体育 858

第三节 体育设施 861

第五章 体育比赛 862

第一节 参加全国性比赛情况 862

第二节 省级比赛获奖项目 863

第三节 省、市及县际比赛 864

第四节 县运动会 865

第五节 县最高纪录 867

第二十六编 方言 876

第一章 源流与分布 876

第一节 浒山音系 879

第二章 语音 879

第二节 同音字表 884

第三节 东、西两片主要差异 905

第三章 词汇 909

第一节 词汇特点 909

第二节 例词 913

第四章 语法特点举隅 925

第一节 词法 925

第二节 句法(虚词、语序、句式) 929

第一节 农、盐民生活 936

第一章 民众生活 936

第二十七编 民情 936

第二节 职工生活 938

第二章 家庭 宗族 939

第一节 家庭 939

第二节 宗族 940

第三节 姓氏 942

第四节 称谓 946

第三章 民风 948

第一节 崇商风气 948

第二节 淳风 949

第三节 劣习 951

第四章 习俗 953

第一节 生产习俗 953

第二节 生活习俗 955

第三节 岁时习俗 960

第四节 礼仪习俗 962

第五节 庙会 香会 964

第五章 宗教 965

第一节 佛教 965

第三节 摩尼教 967

第二节 道教 967

第四节 基督教 968

第五节 天主教 969

第二十八编 人物 972

一、人物传略 972

二、人物简介 1011

三、烈士名录 1021

(一)第二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 1021

(二)抗日战争时期 1021

(三)解放战争时期 1028

(四)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 1040

(五)失踪军人(按烈士处理) 1047

(六)牺牲时间、地点不明的烈士 1048

丛录 1050

一、历代修志 1050

修志纪略 1050

专志、杂志存目 1052

旧志序跋选 1054

海堤记 楼钥 1058

海堤记 王安石 1058

二、文选 1058

海堤记 陈旅 1060

申省照会状 黄震 1061

申省宽盐课状 黄震 1061

三老讳字忌日碑跋 周世熊 1062

重印慈溪杜白二湖全书序 吴锦堂 1062

江浙农民的痛苦及其反抗运动(节选) 润之 1064

余姚盐民协会成立宣言 1064

中国共产党慈溪县委、浙东行署慈滋县政府、慈溪县自卫总队部联合告慈溪县各界人士书 1065

《中国农村的社会主义高潮》按语二则 毛泽东 1068

破除增产到顶思想 争取棉花更大丰收(《解放日报》社论) 1069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政部关于浙江省设立慈溪市的批复 1071

三、杂志 1071

三北帮会 1071

解放后抗灾纪实 1074

目或子目索引 1079

图表索引 1101

编后记 1107

编委会、修志人员及特约审稿人名单 1108

相关图书
作者其它书籍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