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文化科学教育体育
大协调-科学技术社会学
大协调-科学技术社会学

大协调-科学技术社会学PDF电子书下载

文化科学教育体育

  • 电子书积分:14 积分如何计算积分?
  • 作 者:李庆臻等主编
  • 出 版 社:济南:山东人民出版社
  • 出版年份:1990
  • ISBN:7209004424
  • 页数:419 页
图书介绍:
上一篇:文物工作手册下一篇:教育学新编
《大协调-科学技术社会学》目录

第一章 自然界是科学技术的物质基础 16

第一节 自然界是科学的认识对象 16

一、科学认识活动的范围 16

二、主体客体的自然属性 18

三、科学认识活动的目的 20

第二节 自然界是技术的改造对象 22

一、技术改造活动的双重性 22

二、技术改造活动的实质 23

三、技术改造活动的职能 25

第三节 自然系统与科技系统 27

一、自然系统 27

二、科学系统和技术系统 28

三、自然系统和科技系统 31

一、变革天然的产物 34

第一节 人工自然 34

第二章 科技对自然界的长远影响 34

二、人工自然的发展 36

第二节 科技进步的反思 39

一、公害威胁人类 39

二、并非科技的罪过 45

第三节 乐观还是悲观 48

第三章 科学技术的起源和发展 55

第一节 科学技术的起源 55

一、起源说之争 55

二、原始科技的萌发 58

三、自然哲学的形成 60

四、自然哲学的兴亡 63

第二节 科学技术体系的形成 65

一、科学技术的科学化 65

二、近代科技体系及其特征 68

第三节 现代科技的发展 69

一、现代科技发展的背景 69

二、现代科技发展的趋势 72

第四章 科学和技术的相互作用 77

第一节 科技的区别与联系 77

一、科学的涵义 77

二、技术的本质 79

三、科技的交汇点 81

第二节 科技的分离与互促 82

一、共同的渊源 82

二、两者的分离 84

三、相互的促进 85

第三节 科技相互作用的特点 87

一、科技前沿的交织 87

二、科技的相互渗透 90

三、科技的广泛协调 94

四、社会影响着科技 95

第五章 科学技术体系的结构 98

第一节 科技的层次结构 98

一、基础科学 99

二、技术应用科学 100

三、摆正二者关系 101

第二节 科技的学科结构 104

一、哲学科学体系 104

二、自然科学体系 105

三、社会科学体系 106

四、思维科学体系 107

五、数学科学体系 109

六、交叉科学体系 111

一、不同类型科学的作用 112

第三节 两种结构的关联 112

二、各门科学间的渗透 113

三、不同结构的关联 114

第六章 科学技术发展的模式 115

第一节 模式是模型的反映形式 115

一、模式的涵义和特征 115

二、模式和模型的分类 116

三、模式和原型的关系 117

第二节 科技模式的结构 119

一、科学实践是起点 119

二、认识源头在何处 121

三、科学发现的重要环节 122

四、近似模写的关键作用 123

五、知识发展的最高形式 124

第三节 科学发现的钥匙 125

一、扩展发现的思路 126

二、提供发现的依据 129

第七章 发达国家经济实力的源泉 131

第一节 现况和趋势 131

一、依靠科技发展工业社会 131

二、高技术是经济发展的动力 134

三、科技和经济的协调发展 136

第二节 发展目标与战略 140

一、国家战略的重点 140

二、研究经费的增加 144

三、科技队伍的更新 146

四、国际合作的加强 147

五、教育投资的增长 147

第一节 值得反思的历程 155

一、曲折前进阶段 155

第八章 我国科技发展的经验和战略 155

二、十年动乱阶段 159

三、科学春天阶段 161

四、改革发展阶段 164

第二节 应该总结的经验 167

一、经验是什么 167

二、教训在哪里 169

第三节 发展战略战术初探 173

一、认清基本国情 173

二、发展战略初探 176

三、发展战术雏议 181

第九章 80年代社会进步的象征 189

第一节 振荡社会的冲击波 189

一、走向微型化 189

一、微机的发展 190

二、电子振荡的冲击 190

第二节 微电脑时代的到来 190

二、微机的应用 191

三、微机的竞争 193

第三节 社会信息化 194

一、通信技术的飞速发展 194

二、通信技术的新奇变化 195

三、信息社会化的作用 196

第四节 工厂自动化 198

一、促进工厂自动化 198

二、推动部门自动化 199

三、争先加速自动化 200

第五节 令人吃惊的机器人 202

一、机器人的发展 202

二、机器人的效益 203

一、办公室电脑化 204

第六节 办公室、家庭电脑化 204

二、家庭电脑化 206

第十章 社会经济发展的物质基础 209

第一节 材料是经济的物质基础 209

一、时代更替的标志 209

二、经济发展的基础 210

第二节 新材料与新兴工业 212

一、光导纤维与信息工业 212

二、复合材料与航空工业 214

三、陶瓷材料与陶瓷产业 215

四、半导体材料与电子工业 216

五、生物材料与医疗工业 217

第三节 加快研制促进竞争 218

一、日本加快步伐 219

二、欧美大力开发 220

三、中国更加重视 221

第十一章 未来世界经济社会的支柱 222

第一节 生物产业纷纷崛起 222

一、医药新产业 223

二、食品工业创新路 228

三、微生物能源产业 233

四、细菌冶金产业 234

五、治理环境的新兵 236

六、传统化工受到挑战 238

七、解决粮食危机的新途径 239

第二节 生物产业的开发竞争 242

一、世界市场预测 242

二、美国迅速发展生物产业 247

三、日本积极开发生物技术 250

四、日、美、欧洲竞争激烈 253

五、“亚洲三小龙”大力开拓 257

第三节 发展中国家面临严峻挑战 259

一、充分认识紧迫性 259

二、积极开发生物工程 260

第十二章 认真对待高技术的社会问题 262

第一节 高技术产业问题丛生 262

一、硅谷遇到的麻烦 262

二、生物工程带来威胁 263

三、环境面临的风险 265

第二节 经济、伦理斑痕点点 266

一、经济社会的困惑 266

二、伦理道德的骚动 267

第三节 法制、管理与协调发展 275

一、制定生物技术法规 275

二、采取安全措施 278

三、禁止生物战争 279

第十三章 科技对社会发展阶段的制约作用 281

第一节 影响原始社会的发展 281

一、原始群时期的萌芽技术 281

二、血缘家族公社时期的原始技术 282

三、原始社会氏族时期的简单技术 283

四、原始公社解体时期的技术发展 287

第二节 制约奴隶社会的兴衰 290

一、科技促使奴隶社会的诞生 290

二、科技制约奴隶社会的发展 292

三、科技影响奴隶社会的衰亡 293

第三节 促进封建社会的演变 295

一、封建社会产生的重要因素 295

二、封建社会繁荣的推动力量 297

第四节 决定资本主义社会的起落 298

一、蒸汽技术的激发作用 298

二、电力技术的凝聚作用 300

三、新技术革命的杠杆作用 303

第十四章 科技是社会主义发展阶段的决定因素 308

第一节 社会主义国家形成的科技背景 308

一、第一种类型国家的背景 309

二、第二种类型国家的背景 311

三、第三种类型国家的背景 312

第二节 科技水平制约社会主义社会发展阶段 313

一、社会主义社会的阶段论 313

二、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论 315

三、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决定性因素 321

四、把发展科技放在首位 324

第三节 向高级阶段发展的关键 327

一、特别重视现代科学技术 328

二、高速发展生产力 329

四、大大提高生活水平 330

三、高度发展社会主义精神文明 330

第十五章 科技进步扩大认识视野 332

第一节 客体认识的深化 332

一、客体内容的扩大与加深 332

二、自然客体的分类 333

第二节 主体能力的进步 339

一、认识主体的变化趋势 339

二、人的器官的延伸 340

第三节 认识工具的发展 343

一、科学仪器的重要地位 343

二、认识方法的关键作用 345

第十六章 科技进步促使方法变革 347

第一节 当代自然科学的大趋势 347

一、一场新的科学革命 347

二、三大发展趋势 352

第二节 现代科学方法的新变化 355

一、深化移植方法 356

二、突出综合方法 357

三、体现整体化方法 358

四、拓宽模拟方法 363

五、重视“黑箱”等方法 364

第十七章 科技进步更新价值观念 367

第一节 评历史上的价值观 367

一、评19世纪前的价值观 367

二、评19世纪后的价值观 370

第二节 科技进步与价值观的关系 372

一,科技推动价值观的变革 373

二、价值观制约科技的进步 376

第三节 科技的价值标准 377

一、什么是科技的价值标准 378

二、科技价值标准的客观性 381

三、影响科技价值标准的因素 382

第四节 科技价值标准的作用 384

一、影响科技政策的制定 384

二、制约科技评价、科研选题 385

三、促使人类价值系统完善化 387

第十八章 自然、科技、经济社会、人类的大协调 389

第一节 自然与人类的协调 389

一、人类的代价和反思 389

二、地球能容多少人口 394

第二节 经济社会和环境保护协调同步 399

一、探寻协调同步的道路 399

二、生态学的发展趋势 403

第三节 科技与经济社会的协调 404

一、福兮祸所伏 405

二、转动经济发展的主轴 407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