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历史地理
丹江口市志
丹江口市志

丹江口市志PDF电子书下载

历史地理

  • 电子书积分:20 积分如何计算积分?
  • 作 者:张二江主编;湖北省丹江口市地方志编纂委员会编纂
  • 出 版 社:北京:新华出版社
  • 出版年份:1993
  • ISBN:7501122628
  • 页数:715 页
图书介绍:
上一篇:襄汾县志评论集下一篇:热土
《丹江口市志》目录

总述 1

凡例 3

大事记 4

卷一 建置 34

一 区域 34

(一)位置面积 34

(二)疆界 34

(三)沿革 35

二 行政区划 36

(一)晚清 36

(二)民国时期 37

(三)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 39

三 市区集镇 43

(一)市城区 43

(二)均州城 45

(三)集镇 45

卷二 自然地理 51

一 地质、地形 51

(一)地质 51

1 地质结构 51

2 地层岩石 51

1 地形趋势 52

(二)地形 52

2 面积分布 53

二 山脉水系 53

(一)山脉 53

(二)河流 56

(三)泉、溶洞 59

1 泉 59

2 溶洞 59

三 气候、物候 59

(一)气候特征 59

1 气温 60

2 降水 62

3 日照 63

4 阴天、晴天日数 63

5 风 63

6 霜期 64

7 冻期 64

8 降雪 64

(二)农事节令 64

节令 64

(三)农业的灾害性天气 65

6 冰雹 66

5 寒潮 66

4 干热风 66

3 暴雨 66

2 低温、阴雨 66

1 夏旱 66

7 冻害 67

(四)灾害史料 67

四 土壤植被 71

(一)土壤成因、种类、分布 71

1 土壤成因 71

2 土壤种类、分布 71

(二)土壤特性利用 72

(一)土地资源 73

五 自然资源 73

(三)植被类型和分布 73

(二)水资源 74

(三)植物资源 74

1 林木 74

2 药草 75

3 其它 75

(四)动物 75

1 兽 75

2 禽 77

3 鱼 77

4 虫 77

2 非金属 78

(五)矿藏 78

1 金属 78

卷三 人口 79

一 人口规模 79

(一)人口数量 79

(二)人口分布 81

二 人口构成 82

(一)民族构成 82

(二)性别构成 83

(三)年龄构成 84

(四)文化构成 84

(五)从业人口职业构成 85

三 人口变动 86

(一)自然变动 86

(二)人口迁移 88

四 计划生育 89

(一)机构 89

(二)贯彻计划生育政策 89

(三)优生优育 90

1 优生 90

2 优育 91

3 保健 92

(一)经济环境 93

一 经济发展史略 93

卷四 经济综述 93

(二)经济结构和经济水平 94

二 晚清民国时期的经济 96

(一)晚清与民国初期(1884~1926) 96

(二)民国中后期(1926~1948) 97

三 解放后的丹江口市经济 99

(一)恢复经济与对生产资料基本实现社会主义改造阶段(1948~1957) 99

(二)“大跃进”与国民经济调整阶段(1958~1965) 101

1 农业“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 102

3 “大跃进”的连锁反应和总体影响 103

2 大办钢铁和支援丹江口工程建设 103

4 调整国民经济与1965年的经济水平 104

(三)“文化大革命”时期(1966~1976) 106

1 农业生产建设成就 107

2 工业建设与生产水平 108

3 交邮、财贸 109

(四)全党工作重点转移与开始进行经济体制改革阶段(1977~1985) 109

1 农村经济体制改革和农村经济发展水平 109

2 工业经济体制改革和工业发展水平 111

3 商品流通体制和购销政策改革 112

4 财政金融体制改革及发展水平 113

6 丹江口市1985年总体经验规模和态势 115

5 加强重点建设,开发新的产业经济 115

卷五 农业 118

一 晚清民国时期的农业 118

二 中华人民共和国建国后的农业 122

(一)生产关系变革 125

1 土地改革 125

2 农业社会主义改造 126

3 国营农特场 128

4 经营管理 131

(二)生产条件 134

1 耕地 134

3 机具 135

2 劳力 135

(三)农作物种植 138

1 种植业区划 138

2 作物生产 140

3 耕作制度 144

4 农业技术 144

(四)畜禽生产 151

1 饲养状况 151

2 品种改良 153

3 畜禽饲养 154

4 疫病防治 155

1 资源 156

(五)水产 156

2 养殖 161

3 捕捞 164

4 渔政管理 164

(六)土特产 165

卷六 林业 171

一 晚清民国时期的林业 171

二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的林业 172

1 面积、蓄积 173

2 林木种类 173

(一)资源 173

(二)山林权属 177

1 集体山林 177

2 国有山林 177

(三)森林营造 177

1 种子采集与引进 177

2 育苗 178

3 造林 179

(四)森林保护 182

1 封山育林 182

2 防火 182

(五)森林采伐与利用 183

1 采伐 183

3 病虫害防治 183

2 利用 185

(六)林场 185

1 国营林场 185

2 国合林场 186

3 集体林场 187

附:珍贵树种、稀有古树 187

卷七 水利 191

一 晚清民国时期的水利 191

二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的水利 192

1 蓄水工程 193

(一)水利建设 193

2 引水工程 198

3 提水工程 200

4 堤防工程 201

(二)管理 201

1 管理体制 201

2 管护 202

3 水费征收 202

(三)水土保持 202

1 状况 202

2 治理 203

(四)抗旱防汛 203

(一)运筹 205

一 工程运筹与准备 205

卷八 丹江口水利枢纽工程 205

(二)勘探 206

(三)设计 206

1 枢纽任务 206

2 枢纽规模 207

3 枢纽布置 207

二 施工过程 208

(一)土法上马施工阶段 208

(二)土“洋”并举施工阶段 209

(三)小施工大准备阶段 209

(四)机械化施工至完建阶段 210

三 枢纽工程效益 211

(一)防洪 211

(二)发电 213

(三)灌溉 213

(四)航运 214

(五)养殖 214

四 水利枢纽管理 215

(一)机构 215

(二)管理 215

卷九 工业 217

一 晚清民国时期的工业 217

二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的工业 218

1 私营手工业 220

(一)经营体制 220

2 国营工业 221

3 集体工业 221

乡镇工业 222

街道工业 222

(二)工业门类 223

1 建材 223

2 化工 224

3 机械 225

4 机电 226

6 电力 227

5 矿冶 227

7 纺织 233

8 造纸印刷 234

9 食品 235

10 服装制革 236

11 工艺品、木器加工 236

12 钟表刻字 237

(三)在舟中央、省、地属工厂 240

(四)名产选介 244

1 陆路 248

(一)交通 248

一 晚清民国时期的交通邮电 248

卷十 交通 邮电 248

2 水路 253

3 运输 254

(二)邮电 254

1 邮路 254

2 业务 255

3 电报 255

4 电话 255

(一)交通 256

1 公路 256

二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的交通邮电 256

2 铁路 265

3 水路 267

4 运输 269

5 交通管理 273

(二)邮电 274

1 邮政 274

2 电信 275

卷十一 城乡建设 278

一 晚清民国时期的城乡建设 278

二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的城乡建设 279

2 路、桥 280

1 房屋 280

(一)城区建设 280

3 公用建筑 282

4 供、排水 282

5 照明设施 284

6 交通工具 284

7 环境保洁 284

8 绿化 285

(二)集镇建设 286

1 建制镇 286

(三)乡村建设 287

2 村镇 287

(四)建筑业 288

1 队伍 288

2 设计 289

3 施工 289

4 材料 289

(五)建设管理 290

1 管理机构 290

2 施工管理 290

3 房地产管理 291

(六)环境保护 292

1 污染源 292

3 环境保护与治理 293

2 环境监测 293

附:丹江口市城区 295

总体规划概要 295

专业规划 297

卷十二 贸易 299

一 晚清民国时期的贸易 299

二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的贸易 301

(一)经营体制 303

1 私营商业 303

2 集体商业 304

3 供销合作 304

4 国营商业 305

(二)市场 306

(三)购销 306

1 农副产品购销 307

2 工业品购销 314

3 废旧物资收购 325

(四)饮食服务 325

1 饮食业 325

2 旅店 326

3 照相 326

1 主要出口商品 327

(五)对外贸易 327

5 浴池 327

4 理发 327

2 经营方式 328

卷十三 工商物价 329

一 晚清民国时期的工商物价 329

(一)工商管理 329

(二)物价管理 330

二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的工商物价 332

(一)工商管理 333

1 市场管理 333

2 企业登记 335

4 商标注册、广告管理 336

3 合同登记 336

(二)物价管理 337

1 主要商品价格 337

2 物价调整 338

3 主要商品的比价、差价 339

4 物价纪律 341

卷十四 财政 税务 343

一 晚清民国时期的财政 343

(一)财政收入 344

1 田赋 344

2 工商各税 346

3 地方杂捐 347

(三)财政管理 349

(二)财政支出 349

二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的财政 350

(一)财政税收管理体制 350

1 财政管理体制 350

2 税收管理体制 351

(二)财政收支 351

1 财政收入 351

2 财政支出 360

(三)财务管理与监督 364

1 行政事业财务管理 364

3 监督审计 365

2 国营企业财务管理 365

卷十五 金融 368

一 晚清民国时期的金融 368

(一)货币 368

1 铜币 368

2 银元 368

3 镍辅币 368

4 官票 369

5 市票 369

6 法币 369

7 关金券 369

2 当铺 370

1 钱庄 370

8 金圆券 370

(二)民间借贷 370

3 高利贷 371

(三)金融机构及业务 371

二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的金融 372

(一)金融机构 372

1 中州农民银行均县县行 372

2 中国人民银行丹江口市支行 372

3 中国人民银行丹江口工区支行 373

4 中国工商银行丹江口市支行 373

5 中国农业银行丹江口市支行 373

8 中国人民保险公司丹江口市支公司 374

9 农村信用合作社 374

6 中国人民建设银行丹江口市支行 374

7 中国人民建设银行丹江口水库支行 374

(二)货币流通 375

(三)存款 377

(四)贷款 379

1 工商贷款 379

2 农业贷款 380

3 基本建设拨款及贷款 382

(五)结算 383

(六)保险 384

卷十六 政党 政协 385

一 概述 385

二 中国国民党均县党组织 386

三 中国共产党均县党组织 387

(一)建国前党组织建设与发展 387

1 大革命时期 387

2 土地革命时期 387

3 抗日战争时期 388

4 解放战争时期 389

(二)建国后中共组织建设与发展 390

1 组织系统 391

2 中共代表大会 396

3 中共党员状况 402

4 党员教育 403

5 宣传工作 404

6 纪检工作 406

7 统战工作 407

(三)人民政治协商会议 409

1 机构设置 409

2 两届委员会 409

3 主要工作 410

一 晚清民国时期的地方政权 411

(一)州署 411

卷十七 政权 411

(二)县知事公署、县政府 412

区乡行政机构 413

(三)参议会 414

(四)苏维埃政府 415

(五)民主县政府 415

二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的地方政权 415

(一)权力机关 415

1 各界人民代表会议 415

2 人民代表大会 417

4 乡镇人民代表大会 421

3 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 421

5 选举 422

(二)行政机关 424

1 人民政府 424

2 基层行政机关 425

卷十八 政事 429

一 晚清民国时期的政事 429

(一)抚恤 429

(二)救济 430

(三)人事 431

(四)劳动 431

二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的政事 432

2 复员退伍军人安置 433

(一)优抚、复员安置 433

1 拥军优属 433

3 抚恤 434

4 烈士褒扬 435

(二)救济 435

1 社会救济 435

2 灾害救济 436

(三)社会福利 438

1 孤寡老人供养 438

2 残疾人安置 438

(四)婚姻登记 439

4 收容遣送 439

3 孤儿教养 439

(五)支前、支边 440

1 支前 440

2 支边 440

(六)人事 441

1 干部来源 441

2 干部状况 441

(七)劳动 442

1 职工队伍 442

2 劳动就业 443

1 管理 444

(八)职工管理教育 444

2 培训 445

3 奖惩 446

(九)工资福利 446

1 工资 446

2 福利 447

3 劳动保护 448

(十)职工离退休 448

(十一)信访 449

(十二)外事侨务 450

2 外迁 451

1 迁移 451

(十三)移民 451

3 安置经费 452

卷十九 公安司法 453

一 晚清民国时期的公安司法 453

(一)公安 453

1 机构 453

2 治安管理 453

3 监狱 454

(二)检察 454

1 机构 454

2 审判业务 455

1 机构 455

(三)审判 455

2 检察业务 455

(四)民事调解 456

二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的公安司法 456

(一)公安 456

1 机构 456

附:武警中队 457

2 镇压反革命、刑事侦捕 457

3 治安 458

(二)检察 460

1 机构 460

2 刑事检察 461

3 法纪检察 463

4 经济检察 464

5 监所检察 464

6 控告申诉检察 464

(三)审判 465

1 机构 465

2 刑事审判 465

3 民事审判 466

4 经济审判 466

5 人民陪审 466

3 律师、公证 467

2 法制宣传 467

(四)司法行政 467

1 机构 467

4 民事调解 468

卷二十 社团 470

一 晚清民国时期的社团 470

(一)商会 470

(二)农会 470

(三)工会 471

(四)妇女会 471

(五)三民主义青年团 471

(一)工会 472

1 工会组织 472

(六)教育会 472

二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的社团 472

(七)中医公会 472

2 工会工作 473

3 工人俱乐部 474

(二)共青团 474

1 团的组织 474

2 团的活动 475

(四)妇女联合会 476

1 妇女组织 476

(三)少年先锋队 476

2 妇女活动 477

3 托幼工作 478

(五)农会 479

(六)工商联合会个体劳动者协会 480

卷二十一 军事 481

一 晚清民国时期的军事 481

(一)机构 481

(二)兵役 481

4 保安队 483

3 民众自卫团 483

2 保卫团 483

1 团防局 483

(三)地方武装 483

5 警察大队 484

6 均县民兵团 484

(四)驻军 484

(五)战事 485

二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的军事 489

(一)机构 489

(二)兵役 492

1 志愿兵 492

2 义务兵 492

2 训练 493

1 组织 493

3 预备役 493

(三)民兵 493

3 作用 495

(四)驻军 496

(五)战事 497

卷二十二 教育 499

一 晚清民国时期的教育 499

(一)管理机构 499

(二)各类教育 499

1 学宫、书院、私塾 499

3 小学教育 501

2 幼儿教育 501

4 中学教育 504

5 师范教育 505

6 职业技术教育 506

(三)师资状况 506

(四)经费及设施 507

1 经费来源 507

2 教学设施 507

二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的教育 508

(一)教育管理 509

1 行政机构 509

2 思想教育 510

1 幼儿教育 511

(二)普通教育 511

2 小学教育 513

附:重点小学简介 516

3 中学教育 519

附:重点中学教育 526

(三)专业教育 528

1 师范学校 528

2 卫生学校 530

3 中等专业技术学校 530

5 农(职)业中学 531

4 技工学校 531

6 市少年儿童业余体育学校 533

(四)成人教育 533

1 扫盲教育 533

2 职工教育 535

3 电大、函大 535

4 农民文化技术教育 535

附:中央、省、地事业及企业驻市学校 536

(五)教师、教研 537

1 教师概况 537

2 业务培训 538

3 政治地位 539

4 经济待遇 539

5 教学研究 541

(六)教育经费 543

集资办学 544

(七)教学设施 545

1 校舍 545

2 设备 546

(八)勤工俭学 546

二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的科技 548

一 晚清民国时期的科技 548

卷二十三 科技 548

(一)科技组织 549

1 管理机构 549

2 科研单位 549

3 推广单位 550

4 服务单位 551

5 学术团体 551

6 科技队伍 552

(二)科技情报 553

4 学术交流 554

2 技术培训 554

3 科技咨询 554

1 科技宣传 554

(三)科普活动 554

(四)科研成果 555

1 成果项目 555

2 主要成果简介 560

(五)气象测报 562

1 机构 562

2 测报 562

3 预报 562

(七)标准计量 563

2 测报 563

1 机构 563

(六)地震测报 563

卷二十四 文化 565

一 晚清民国时期的文化 565

(一)机构 565

(二)文学创作 566

(三)报刊 566

(四)戏曲 567

(五)电影 567

(六)民间文艺 568

1 曲艺 568

2 民歌 568

(七)书店 书画 570

(八)雕塑 571

(九)摄影 571

(十)体育 572

二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的文化 572

(一)机构 573

1 文化馆 573

2 农村俱乐部 574

(二)文学艺术 574

1 文艺创作 574

2 戏剧 575

4 音乐 舞蹈 577

3 曲艺 577

5 美术 578

6 摄影 578

(三)电影 578

1 放映 578

2 发行 579

附:幻灯 580

(四)图书 580

1 发行 580

2 阅览 581

附:国家第二书库 582

(五)文物 582

2 古文化遗址、出土文物 583

1 化石 583

3 古建 585

4 武当文物 593

5 革命旧址和革命文物 594

(六)档案 594

(七)新闻 595

1 报刊 595

2 广播 595

3 电视 597

4 通讯报道 597

2 群众体育 598

(八)体育 598

1 学校体育 598

3 挖掘武当拳术 599

卷二十五 旅游 601

一 景区 601

(一)武当山风景区 601

1 玄岳门景区 601

2 太子坡景区 602

3 南岩景区 602

4 金顶景区 605

5 五龙宫景区 607

6 琼台景区 609

(二)汉江丹江口库区 610

二 服务设施 610

卷二十六 卫生 612

一 晚清民国时期的医疗卫生 612

(一)名医 药铺 医院 612

(二)卫生运动 614

(三)疫情报告和疫苗接种 615

二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的医疗卫生 615

(一)医疗 616

1 医疗机构和队伍 616

附:中央、省驻本市企业职工医院和军队医院 618

2 医疗设备和治疗水平 619

3 医疗制度 623

(二)防疫 624

1 机构 624

2 卫生运动 624

3 疫病检验 625

4 传染病防治 627

5 地方病防治 630

(三)妇幼保健 631

1 保健机构 631

2 新法接生 632

4 儿童保健 633

3 妇女病防治 633

5 节育技术 635

(四)药政管理 635

卷二十七 社会 637

一 人民生活 637

(一)农民生活 637

(二)城镇居民生活 638

1 赡老 639

2 集资办学 639

3 助人为乐 639

(一)风尚 639

二 风俗 639

(二)习俗 640

1 家庭 640

2 婚姻 640

3 丧葬 642

4 礼俗 642

5 传统节日与岁时节令 643

6 生活习俗 645

7 庙会 646

8 拜师学艺 646

三 方言 647

(一)语音 647

(二)词语 649

(一)歌谣 651

四 谣谚 651

(二)谚语 653

(三)歇后语 658

五 民间传说 660

(一)陈世美 660

(二)玄岳门 661

(三)张三丰与武当拳 661

六 宗教 662

(一)道教 662

(二)伊斯兰教 662

(四)天主教和基督教 663

(三)佛教 663

卷二十八 人物 664

一 人物传 664

二 人物表 687

(一)第二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 687

(二)解放战争时期 690

(三)抗美援朝时期 694

(四)社会主义建设时期 696

(五)解放均县时牺牲的外籍革命烈士 696

(六)抗日烈士名录 697

附录 708

编后 714

相关图书
作者其它书籍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