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历史地理
中国现代史  下
中国现代史  下

中国现代史 下PDF电子书下载

历史地理

  • 电子书积分:13 积分如何计算积分?
  • 作 者:宋仲福等主编
  • 出 版 社:北京:中国档案出版社
  • 出版年份:1995
  • ISBN:7800195430
  • 页数:370 页
图书介绍:
上一篇:普陀县志下一篇:王树声大将
《中国现代史 下》目录
标签:现代史 主编

第一章 人民民主政权的建立和巩固 社会主义制度的建立(1949年10月-1956年12月) 1

第一节 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建立 2

一、新中国建立初期的形势和任务 2

二、全国大陆的完全解放 各级人民政权的建立 4

第二节 彻底完成民主革命 恢复国民经济 6

一、建国初期经济建设的总方针 6

二、没收官僚垄断资本 社会主义国营经济的建立 7

三、稳定物价 统一全国财政经济工作 8

四、中共七届三中全会 恢复国民经济的纲领 11

五、全国土地制度改革的完成 镇压反革命运动 13

六、合理调整工商业 15

七、“三反”、“五反”运动 19

八、国民经济恢复任务的完成 21

第三节 国家工业化的开始 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 24

一、中国共产党过渡时期的总路线 24

二、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 27

三、中国人民政协二届一次会议 新中国的民主党派 29

四、第一个五年计划的编制和实施 32

第四节 生产资料私有制社会主义改造的基本完成 36

一、农业的社会主义改造 36

二、手工业的社会主义改造 39

三、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 40

四、中国共产党第八次全国代表大会 43

五、第一个五年计划的超额完成 46

第五节 新中国的对外关系 48

一、新中国外交政策的基本原则 48

二、中苏友好同盟互助条约 50

三、取消帝国主义在华一切特权 新中国对外资在华企业的政策 52

四、抗美援朝 55

五、新中国的睦邻友好政策 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提出 58

六、日内瓦会议和万隆会议 60

第六节 建国初期的文化教育 63

一、新民主主义的文化教育方针 63

二、中国科学院的成立 科学事业的初步发展 64

三、改革旧教育制度 教育事业初步发展 65

四、文学艺术的新面貌 68

五、知识分子的思想改造运动 全国知识分子问题会议 72

六、百花齐放、百家争鸣方针的提出 74

第二章 中国社会主义建设在探索中曲折发展(1957年1月--1966年4月) 77

第一节 对中国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探索 78

一、国际国内形势 78

二、毛泽东的《论十大关系》和《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问题》 80

三、中国共产党的整风运动和反右派斗争 84

第二节 经济建设指导方针的失误 87

一、中国共产党八大二次会议 社会主义建设总路线的制定 87

二、“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运动 经济建设中的“左”倾错误 91

第三节 对“左”倾错误的纠正及其中断 96

一、中共中央纠正“左”倾错误的尝试 96

二、二届人大一次会议 平息西藏农奴主的叛乱 98

三、庐山会议和反右倾运动 纠正“左”倾错误的中断 101

四、国民经济的严重困难 105

第四节 国民经济的全面调整 108

一、第一个八字方针的制定 重新纠正农村工作中“左”倾错误的措施 108

二、中共中央工作会议 二届人大三次会议 111

三、国民经济的全面调整 114

四、三届人大一次会议 国民经济调整任务的完成 118

第五节 新中国的人民解放军 121

一、人民解放军的正规化、现代化建设 121

二、人民解放军维护祖国的安全和统一 125

第六节 少数民族的民族区域自治 127

一、民族区域自治 127

二、少数民族地区的社会改革 130

三、少数民族地区经济文化的发展 132

第七节 十年经济建设的伟大成就 134

一、工农业生产的发展奠定了社会主义建设的物质基础 134

二、科学技术的突出成就 137

三、教育、体育事业的发展 138

四、文学艺术的繁荣 文化生活的丰富 140

第八节 坚持独立自主 反对霸权主义 143

一、广交朋友 增进同各国人民的友谊 143

二、反对美国策划“两个中国”的阴谋 145

三、苏联的大国主义政策 中苏关系恶化 148

四、印度军队入侵西南边疆 中国自卫反击战的胜利 153

第九节 政治思想和文化领域中“左”倾错误的发展 156

一、中共八届十中全会 156

二、社会主义教育运动 158

三、中共中央领导人对知识分子问题认识上的分歧 161

四、对哲学社会科学错误的政治批判 164

五、文学艺术领域中错误的政治批判《评新编历史剧<海瑞罢官>》 166

六、十年间指导思想上的两种发展趋向 169

第三章 “文化大革命”的十年内乱(1966年5月--1976年10月) 173

第一节 “文化大革命”的发动 全国动乱 174

一、《五·一六通知》中共八届十一中全会 174

二、“造反派”夺权 无产阶级革命家的抗争 186

三、全面“内战”全国动荡 190

四、中国共产党第九次全国代表大会“斗、批、改”运动 197

第二节 林彪反革命集团的覆亡 周恩来纠正“左”倾错误 203

一、林彪反革命集团篡权阴谋的暴露 203

二、林彪反集团策划反革命武装政变的失败 207

三、周因来纠正“文化大革命”错误的努力 209

四、中国共产党第十次全国代表大会 214

第三节 粉碎江青反革命集团“文化大革命”结束 215

一、批林批孔运动与“四人帮”篡权活动的失败 215

二、第四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 219

三、邓小平主持中央日常工作和全面整顿 220

四、毛泽东关于学习“无产阶级专政理论”的意见“批邓、反击右倾翻案风” 223

五、“四五”运动 粉碎“四人帮” 225

第四节 排除干扰,开拓外交工作新局面 232

一、“文化大革命”对外交工作的干扰 232

二、恢复中华人民共和国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 233

三、中美关系的重大转折 234

四、中日建交 236

第五节 “文化大革命”时期的国民经济 238

一、国民经济在动荡中缓慢发展 238

二、工业产值的增长与劳动生产率的下降 239

三、农业缓慢增长 多种经营遭破坏 241

四、科学技术的全面落后与一些领域的突出成就 243

五、市场供应紧张 人民生活水平下降 244

第六节 “文化大革命”时期的文化教育 245

一、文化事业的被摧残 245

二、教育事业的中断和破坏 246

第四章 开创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新时期(1976年10--1992年) 251

第一节 在徘徊中前进的两年 252

一、深入揭发批判江青反革命集团 252

二、文化教育科学技术领域的初步拨乱反正 国民经济的初步恢复 254

三、中共第十一次全国代表大会 第五届全国人大第一次会议 256

四、对“两个凡是”错误方针的批评 真理标准问题的讨论 259

第二节 全面拨乱反正 伟大的历史转折 261

一、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 261

二、平反冤假错案 全面落实各项政策 264

三、解决台湾问题的“和平统一、一国两制”方针的提出 269

四、统一战线的恢复和发展 271

五、党和国家领导体制的初步改革《关于建国以来党的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 272

六、中共第十二次全国代表大会 五届五次全国人大经济建设的纲领 275

第三节 全面开创社会主义建设的新局面 280

一、国民经济的“调整、改革、整顿、提高”的方针 280

二、农村基层政权的体制改革 农业生产责任制 284

三、农村多种经营的发展 乡镇企业异军突起 287

四、经济体制全面改革的开始《中共中央关于经济体制改革的决定》 292

五、发展国民经济第六个五年计划的完成 295

第四节 经济体制改革的全面开展“七五”计划的伟大成就 300

一、经济体制改革的全面开展 300

二、反对资产阶级自由化 坚持四项基本原则 304

三、中共第十三次全国代表大会 中国共产党的基本路线 308

四、国民经济的高速发展 治理整顿与廉政建设 312

五、发展国民经济第七个五年计划的完成 323

第五节 社会主义建设发展的新阶段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理论 326

一、1991-2000年的十年规划 邓小平南巡讲话 326

二、中共第十四次全国代表大会 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理论 327

三、对外开放的成就 多种经济形式的发展 334

第六节 对外关系的新局面 340

一、新时期对外关系的方针 340

二、对越自卫反击战的胜利 343

三、香港、澳门回归祖国问题的解决 344

四、中美正式建交 中国与日本、欧洲各国关系的新发展 346

五、中国睦邻友好政策的发展 加强同第三世界国家的联系和合作 349

第七节 新中国的伟大成就 352

一、建立了一个独立、统一、民主和初步繁荣昌盛的社会主义国家 352

二、建立了独立的完整的国民经济体系和工业体系社会主义生产力有巨大增长 354

三、在社会发展方面初步改变了落后的面貌 359

四、人民生活有较大改善 365

后记 369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