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历史地理
永登县志
永登县志

永登县志PDF电子书下载

历史地理

  • 电子书积分:24 积分如何计算积分?
  • 作 者:永登县地方史志编纂委员会编
  • 出 版 社:兰州:甘肃民族出版社
  • 出版年份:1997
  • ISBN:7542104594
  • 页数:907 页
图书介绍:
《永登县志》目录

概述 3

大事记 11

第一篇 建置 47

第一章 位置及沿革 47

第一节 位置 47

第二节 沿革 47

第二章 行政区划 52

第一节 历代行政区划 52

第二节 现行行政区划 57

第三节 乡镇简介 58

第二篇 自然地理 73

第一章 区域地质 73

第一节 地层 73

一、前长城系马衔山群 73

二、长城系 73

三、蓟县系花石山群 73

七、泥盆系沙流水群 74

六、志留系马营沟组 74

四、寒武系黑茨沟群 74

五、奥陶系 74

八、石炭系 75

九、二叠系 75

十、三叠系 75

十一、侏罗系 76

十二、白垩系 76

十三、第三系 76

十四、第四系 77

第二节 岩浆岩 77

一、侵入活动与侵入岩 78

二、火山活动与火山岩 78

三、脉岩 78

第三节 区域构造 79

一、褶皱构造 79

二、断裂构造 80

第一节 石质山地 83

一、西部石质山地 83

第二章 地貌 83

二、北部石质山地 84

第二节 黄土丘陵区 86

一、大通河西岸黄土山梁区 86

二、大通河、庄浪河之间的黄土山梁区 87

三、庄浪河与秦王川之间的黄土梁峁丘陵区 88

一、庄浪河谷地 89

第三节 两河谷地 89

二、大通河谷地 90

第四节 秦王川盆地 91

第三章 气候 92

第一节 日照 辐射 92

一、日照 92

二、辐射 92

一、气温 93

第二节 温度 93

二、地温 94

第三节 降水 蒸发 95

第四节 风 96

第四章 水文 98

第一节 河流 98

一、大通河 98

二、庄浪河 98

三、咸水河 100

四、李麻沙沟 100

五、其他沟谷 100

第二节 地下水 103

一、潜水 103

二、基岩裂隙水 104

三、深层地下水 105

二、栗钙土 106

一、灰钙土 106

第一节 土壤 106

第五章 土壤植被 106

三、灰褐土 107

四、亚高山草甸土 107

五、黄绵土 107

六、灌淤土 107

七、红土 108

八、盐碱土 108

第二节 植被 108

一、荒漠化草原 108

二、干草原 109

三、县境西北部山地植被 109

第六章 自然资源 110

第一节 土地资源 110

第二节 水资源 112

一、地表水资源 112

二、地下水资源 113

第三节 植物资源 114

一、树木 114

二、中草药 115

三、草类 115

四、其他 116

五、鸟类 117

四、鱼类 117

三、两栖动物 117

二、爬行动物 117

一、哺乳动物 117

第四节 野生动物资源 117

第五节 矿产资源 118

一、黑色金属矿产 118

二、有色金属矿产 119

三、能源矿产 119

四、冶金辅助原料非金属矿产 120

五、化工非金属矿产 120

六、建材及其他非金属矿产 121

七、建筑石材 122

八、其他非金属矿产 123

第七章 自然灾害 124

第一节 气候灾害 124

一、干旱 124

二、风灾 124

三、雹灾 125

四、暴雨洪灾 126

五、霜冻 127

第二节 地震灾害 128

第三篇 人口 民族 宗教 133

第一章 人口 133

第一节 人口数量 133

第二节 人口变动 135

一、自然增长 135

二、人为变动 135

四、各民族人口 137

三、农业与非农业户 137

一、分布密度 137

二、乡镇人口 137

第三节 人口分布 137

第四节 人口构成 138

一、性别 138

二、年龄 138

三、民族 138

四、文化 139

五、职业 139

六、婚姻家庭 140

第五节 计划生育 140

一、组织机构 140

二、节育措施 140

第二章 民族 142

第一节 汉族 142

第二节 回族 147

第三节 藏族 147

第四节 满族 148

第五节 土族 149

第六节 蒙古族 149

第七节 民族工作 150

第三章 宗教 151

第一节 佛教 151

第二节 伊斯兰教 151

第三节 道教 153

第四节 天主教 153

第五节 基督教 153

第四篇 农业 157

第一章 农村经济制度 157

第一节 土地私有制 157

一、地租剥削 157

二、雇工剥削 157

二、宣传摸底 158

一、组织领导 158

第二节 土地改革 158

四、转嫁负担 158

三、债利剥削 158

三、果实分配 159

四、政权建设 159

五、土改复查 159

第三节 农业合作化 160

一、互助组 160

二、农业合作社 160

第四节 农村人民公社 161

一、规模 161

二、分配原则 161

三、生产水平与社员生活 161

第五节 农村经济体制改革 167

一、农业生产责任制 167

二、农业生产水平和收益分配 167

三、农村专业户和新经济联合体 170

第一节 耕地分布 171

第二章 耕地与农作物 171

第二节 耕地经营 173

一、施肥改土 173

二、灌溉 173

三、耕作 174

第三节 农作物种植 174

一、小麦 174

四、糜谷 176

五、高粱 176

三、玉米 176

二、马铃薯 176

六、油料作物 177

第三章 经营管理 178

第一节 耕作方式 178

一、整地 178

二、施肥 178

三、播种 178

一、灾害性天气 179

第二节 农作物灾害防治 179

二、病害 180

三、虫害 180

四、草害 181

五、灭鼠 181

第三节 农业区划 181

第四节 农作物品种调查 183

五、其他 184

四、玉米 184

三、糜谷 184

二、马铃薯 184

一、春小麦 184

第四章 农业机具 185

第一节 农机具 185

一、旧式农具 185

二、新式农机具 186

第二节 农业机械管理 187

一、农业技术推广中心 190

第二节 下属机构 190

第五章 农业管理机构 190

第一节 行政管理机构 190

二、种子公司 191

三、畜牧兽医工作站 191

四、良种繁殖场 191

五、农业经营管理站 191

六、农业机械管理站 191

八、玫瑰研究所 192

九、水产站 192

七、农业区划办公室 192

第五篇 畜牧 林业 副业 195

第一章 畜牧业 195

第一节 家畜 195

一、家畜数量 195

二、畜种分布 196

三、畜种改良 198

第二节 家禽 199

一、天然草原 200

第三节 饲草饲料 200

二、草原建设 201

三、饲料 202

第四节 畜禽疫病流行 202

一、猪病 202

二、鸡病 203

三、牛病 204

四、羊病 204

五、马病 205

六、兔病 206

第五节 畜禽疫病防治 206

第二章 林业 207

第一节 林木分布 207

一、天然林 207

二、人工林 207

三、经济林 208

一、行政机构 210

第二节 育苗 210

第三节 管理机构 210

二、下属单位 211

第四节 林木管护 212

一、管护 212

二、病虫害防治 213

第五节 林业科研 214

第三章 副业 215

第一节 渔业 215

一、引种 215

二、养殖 216

三、鱼病防治 216

四、虹鳟鱼场 216

第二节 玫瑰 217

第三节 瓜果 蔬菜 218

一、瓜类 218

三、蔬菜 219

二、果类 219

第四节 其他 220

一、烟叶 220

二、药材 221

三、编织 221

四、养蜂 221

五、制盐 221

第六篇 水电 225

第一章 水利 225

第一节 引水灌溉 225

一、发展概况 225

二、主要渠道 225

三、渠道总览 227

第二节 蓄水工程 242

一、水库 242

三、提灌工程 244

二、机井 244

第三节 河道管理 247

第四节 饮水工程 248

第二章 引大入秦工程 250

第一节 规划设计 250

第二节 工程规模 251

第三节 工程效益 252

一、初建阶段 253

二、缓建与局部复工 253

第四节 工程建设 253

三、全面开工建设 254

第五节 组织机构 255

第三章 水土保持 258

第一节 水土流失 258

第二节 水土治理 258

第四章 电力 260

第一节 电网电站 260

三、趸售电 261

二、转供电 261

第二节 供电 261

一、直供电 261

第五章 水电管理 263

第一节 机构 263

第二节 工程管理 263

第三节 水电费 265

一、水费 265

二、电费 267

第四节 多种经营 267

一、玫瑰园艺场 267

二、混凝土构件预制场 268

三、虹鳟鱼养殖试验场 268

第七篇 工业 交通 邮电 271

第一章 工业 271

一、建材 272

第一节 国有工业 272

二、化工 273

三、冶炼 273

四、机械 273

五、编织 274

六、印刷 274

七、食品加工 274

第二节 县属集体工业 275

一、农具制配厂 275

二、电器五金厂 275

三、被服厂 276

四、金属编织厂 276

五、制氧厂 276

六、针织厂 276

七、乳胶制品厂 276

八、制鞋厂 276

第三节 乡镇工业 277

第四节 部门工业 279

一、中央、省、市驻永登单位部门工业企业 279

二、县属企事业单位部门工业企业 280

第五节 驻永登工业企业 281

一、永登水泥厂 281

二、甘肃省金城机械厂 282

三、甘肃省连城铝厂 282

四、永登粮食机械厂 282

五、西北铁合金厂 283

六、甘肃连城电厂 283

七、甘肃电石厂 283

八、兰州铁路局水泥厂 284

九、武威石英矿 284

第六节 管理机构 284

一、经济委员会 284

二、城镇集体经济管理局 284

三、乡镇企业管理局 285

第二章 交通 286

第一节 古道 286

一、驿道 286

二、驮道 287

第二节 公路 287

一、国道 287

二、省道 288

三、县道 288

四、乡村道 289

五、专用道 290

第三节 铁路 机场 291

一、铁路 291

二、机场 292

第四节 桥梁 292

一、旧桥梁 292

二、新建桥梁 294

一、机构 297

三、铁路桥梁 297

第五节 交通管理 297

二、公路养护 298

三、养路费征稽 299

第六节 交通工具 299

一、人力车 299

二、畜力车 299

三、机动车 300

第三章 邮电 301

第一节 烽燧 邮驿 301

第二节 邮电局所 302

一、县邮电局 302

二、邮电分支机构 303

第三节 邮政 304

一、邮政业务 304

三、报刊发行 305

二、邮路投递 305

四、邮政储蓄 306

五、集邮 306

第四节 电话 306

一、线路 306

二、电路 306

三、设备与业务 307

四、市内电话 307

五、农村电话 307

第五节 电报 308

第八篇 财贸 311

第一章 商业 311

第一节 私营商业 311

第二节 国有商业 312

一、机构 312

二、商品购销 313

第三节 集体商业 314

第二章 粮油 315

第一节 征购 316

第二节 销售 319

一、城镇粮油供应 319

二、农村粮油销售 319

三、粮油价格 320

第三节 储运 323

一、仓储设施 323

二、粮食储存 323

三、粮油调运 324

第四节 加工 325

一、粮油加工 325

二、饲料加工 326

三、其他加工 326

第五节 机构 326

三、平市官钱局永登支局 328

二、西北银行永登分理处 328

四、中国人民银行永登县支行 328

一、典当业 328

第一节 机构 328

第三章 金融 328

五、中国工商银行永登县支行 329

六、中国农业银行永登县支行 329

七、中国人民建设银行永登县支行 330

八、中国人民保险公司永登县支公司 330

一、货币流通 331

第二节 货币 331

二、现金收支 332

三、现金管理 333

第三节 金融业务 335

一、储蓄 335

二、信贷 337

三、债券 339

四、保险 340

一、明代至民国收入 341

第一节 财政收入 341

第四章 财政 341

二、建国后收入 342

第二节 财政支出 345

第三节 管理体制 348

第四节 机构 349

第五章 税务 351

第一节 税收 351

一、明代至民国税种 353

第二节 税种 353

二、建国后税种 354

第三节 机构人员 364

一、机构 364

二、人员 365

第九篇 经济管理 369

第一章 经济计划 369

第一节 机构 369

第二节 计划编制 369

第二节 物价管理 371

第二章 物价 371

第一节 机构 371

第三章 物资 375

第一节 机构 375

第二节 物资供应 376

第四章 计量 379

第一节 度量衡 379

第二节 计量管理 379

第五章 审计 381

第一节 机构 381

第二节 各类审计 381

一、政府审计 381

二、内部审计 382

三、社会审计 383

一、统计局 384

二、农村抽样调查队 384

第一节 机构 384

第六章 统计 384

第二节 统计业务 385

一、统计报表 385

二、普查工作 385

三、统计分析 385

四、统计监督 385

五、农村社会经济抽样调查 385

第二节 工商企业登记 387

第一节 机构 387

第七章 工商行政管理 387

第三节 个体经济管理 389

第四节 市场管理 390

一、集贸市场 390

二、牲畜交易市场 390

三、物资交流会 391

四、市场设施建设 392

五、文明市场简介 393

二、商标注册 394

第五节 经济合同及商标管理 394

一、经济合同鉴证 394

第六节 经济检查 396

一、投机倒把及违章检查 396

二、假冒伪劣商品检查 396

第八章 土地管理 397

第一节 机构 397

第二节 管理 397

第十篇 城乡建设 401

第一章 县城建设 401

第一节 旧县城 401

第二节 县城基础设施 403

一、街巷 403

二、绿化 403

三、建筑 403

七、照明 404

六、供暖 404

五、排水 404

四、供水 404

第三节 县城管理 406

一、环境卫生 406

二、市容 407

三、房产 407

二、村社建设 410

一、乡政府建设 410

第二节 乡村建设 410

第一节 集市 410

第二章 乡镇建设 410

第三节 村镇规划 411

第三章 建设管理 412

第一节 设计 测绘 质量监测 412

第二节 园林绿化 412

第三节 环境保护 413

第四节 机构 413

一、县建筑工程公司 414

第五节 建筑施工队伍 414

二、县市政工程公司 415

三、县第二建筑工程公司 415

四、红城建筑安装工程公司 415

五、古山建筑安装工程队 416

第十一篇 党派 群众团体 419

第一章 中国国民党 419

第一节 组织 419

第二节 党务 420

第二章 中国共产党 422

第一节 秘密活动 422

第二节 永登县委 422

一、县委领导机构 422

二、县委工作机构 423

三、县委所辖基层组织 424

第三节 历届代表大会 427

第四节 组织工作 429

第五节 宣传工作 430

第六节 纪律检查 432

第七节 统一战线 434

第八节 县委党校 434

第九节 信访工作 439

一、机构 439

二、群众来信来访 439

三、典型案例——平反李世白案 440

第二节 中国民主同盟 443

第一节 中国国民党革命委员会 443

第三章 民主党派 443

第三节 中国民主建国会 444

第四章 群众团体 445

第一节 工人组织 445

一、县总工会 445

二、基层工会 446

第二节 农民组织 446

二、童子军 447

第三节 青少年组织 447

一、三民主义青年团 447

三、共产主义青年团 448

四、少先队 450

第四节 妇女组织 450

第五节 工商组织 453

一、工商业联合会 453

二、个体劳动者协会 454

四、私营企业协会 455

三、消费者协会 455

第五章 重大政治运动纪略 456

第一节 剿匪反霸 456

第二节 抗美援朝 457

第三节 “三反”“五反” 458

第四节 肃反 458

第五节 整风和反右派 459

第六节 “大跃进” 459

第八节 社会主义教育运动 461

第七节 “反右倾” 461

第九节 “农业学大寨” 462

第十节 “文化大革命” 464

第十二篇 政权 469

第一章 权力机关 469

第一节 各界人民代表会议 469

第二节 历届人民代表大会 471

第三节 县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 475

一、常务委员会的设立及其机构 475

二、常务委员会会议 476

三、视察调查 476

四、县乡换届选举 476

第二章 行政机构 478

第一节 县署 478

第二节 县人民政府 480

第三节 基层政府 485

第一节 县参议会 486

第三章 议政机构 486

第二节 政协委员会 487

一、政协筹备委员会 487

二、历届政协全体委员会议 487

三、政协机构与工作 488

第四章 土司 490

第一节 连城鲁土司 490

一、世系 490

二、衙门 492

三、职衔 492

四、辖区 493

五、辖民 493

第二节 其他土司 494

第五章 藏族事务机构 496

第一节 机构 496

第二节 以茶易马 496

第一节 机构 497

第六章 民政 497

第二节 社会救济 498

一、生产救灾 498

二、困难救济 499

三、五保户供养 499

四、残疾人工作 500

第三节 移民 收容 500

一、移民 500

二、收容 501

第四节 拥军优属 502

一、支前 502

二、优抚 502

三、安置 503

第五节 婚姻 社团管理 503

一、婚姻管理 503

二、社团管理 504

第六节 地名管理 505

第七节 选举 509

第七章 劳动 511

第一节 机构 511

一、局机构 511

二、下属机构 511

第二节 劳动管理 512

一、职工 512

二、劳动保护 512

三、劳动工资 513

四、就业服务 513

五、劳务开发 514

六、社会劳动保险 514

七、职工退休退职 515

第八章 人事 516

第一节 干部 516

第二节 考核与培训 517

一、考核 517

第三节 离退休制度 518

二、培训 518

第四节 机构设置与干部编制 519

第五节 技术职称评定 520

第十三篇 政法 525

第一章 公安 525

第一节 机构 525

一、县局机构与派出机构 525

二、治保会 526

一、登记旧人员 527

二、镇压反革命 527

三、监所 527

第二节 打击反动势力 527

三、取缔反动会道门 528

四、打击刑事犯罪 529

五、重大政刑案例 529

第三节 社会治安 530

一、户籍管理 530

四、社会监改 531

二、特种行业管理 531

三、危险物品管理 531

第二章 检察 533

第一节 机构 533

第二节 检察业务 534

一、经济检察 534

二、刑事检察 534

四、监所检察 535

五、控告申诉 535

三、法纪检察 535

第三章 法院 536

第一节 机构 536

第二节 审判 537

一、刑事案件 537

二、民事案件 538

三、经济合同案件 539

二、公证 540

一、律师 540

第一节 机构 540

第二节 律师 公证 540

第四章 司法行政 540

第三节 调解 普法 541

一、调解 541

二、普法 541

第五章 监察 543

第一节 机构 543

第二节 行政监察 543

第十四篇 军事 547

第一章 地方武装 547

第一节 土司武装 547

第二节 民团 547

第三节 人民武装部 548

第四节 武装警察中队 550

二、参与国家建设 551

第五节 民兵 551

一、民兵组织 551

第二章 兵役 553

第一节 招募及摊派兵役制 553

第二节 志愿兵役制 554

第三节 义务兵役制 554

第三章 驻军与军事设施 556

第一节 驻军 556

一、元代以前驻军 556

二、明代驻军 556

三、清代驻军 559

四、民国时期驻军 560

五、解放后驻军 561

二、城堡 562

三、战壕碉堡 562

四、防空设施 562

第二节 军事设施 562

一、长城烽燧 562

第四章 战事 564

第一节 宋夏统安、震武城之战 564

第二节 清岳钟琪伐写尔素部之战 565

第三节 清末回民反清斗争 566

第四节 国民军与西军永登之战 567

第五节 解放永登 569

一、劝学所 573

二、教育局 573

第十五篇 教育 573

第一节 行政机构 573

第一章 教育管理 573

三、教育督导室 574

四、成人教育委员会 575

五、招生委员会 575

第二节 教育研究机构 575

第二节 儒学 577

第一节 私学 577

第二章 旧学 577

第三节 义学 578

第四节 书院 578

第三章 初等教育 579

第一节 幼儿教育 579

一、幼儿园 579

二、学前班 580

第二节 小学教育 580

第四章 中等教育 586

第一节 普通中学 586

第二节 中学选介 592

一、永登县第一中学 592

二、永登县第二中学 594

三、永登县第三中学 596

四、永登县第四中学 598

五、永登县第五中学 600

六、永登县第六中学 601

第三节 中等师范教育 603

一、中学附设师范班 603

二、永登县初级师范学校 603

三、甘肃省永登师范学校 603

第四节 中等职业技术教育 603

一、永登县职业技术学校 603

二、永登县农职业中学 604

四、永登县卫生职业技术学校 605

三、永登县“五七”红专学校 605

五、永登县农业广播学校 606

第五章 成人教育 607

第一节 农民业余教育 607

一、农民业余文化教育 607

二、农民文化技术教育 608

第二节 职工业余教育 609

一、职工业余文化教育 609

一、永登工学院 610

第三节 高等教育 610

二、职工文化技术补习 610

二、永登县广播电视大学教学班 611

第六章 教师 612

第一节 师资 612

第二节 培训与考核 613

一、培训 613

二、考核 613

第三节 教师管理 614

第七章 勤工俭学 集资办学 616

第一节 勤工俭学 616

第二节 集资办学 617

第十六篇 文化 621

第一章 科技 621

第一节 机构 人员 621

一、机构 621

一、宣传培训 622

第二节 科技普及 622

二、人员 622

二、“四一”燎原活动 623

三、科普刊物 623

第三节 科研成果 624

第四节 科学技术团体 627

第二章 群众文化 629

第一节 机构 629

一、民众教育馆 629

二、文化馆 629

三、文化站、俱乐部 629

四、永登县文艺工作者协会 630

第二节 群众文艺 632

一、小说、故事 632

二、诗歌、民谣 632

三、曲艺、音乐 633

四、书画、摄影 633

五、剪纸、刺绣 634

第三节 传统文化活动 635

一、社火 635

二、灯会 635

第四节 戏剧 电影 636

一、戏剧 636

二、电影 637

第五节 图书 639

一、书店 639

二、图书室 640

第三章 新闻 641

第一节 机构 641

第二节 广播 642

一、广播网 642

二、节目 642

第三节 电视 643

一、电视差转台 643

二、电视节目 644

第四节 报刊及通讯员 645

一、报刊 645

二、通讯员 645

第四章 体育 646

第一节 社会体育 646

一、民间体育 646

第二节 学校体育 647

四、其他运动 647

三、中国象棋 647

二、球类 647

第三节 自行车竞赛 648

第五章 档案 655

第一节 机构 655

第二节 管理 655

第三节 编研和利用 656

二、永登县人民医院 659

一、永登县卫生院 659

第一节 县级医疗单位 659

第十七篇 医药卫生 659

第一章 医疗单位 659

三、永登“六二六”人民医院 660

四、永登县中医院 660

第二节 乡镇医疗单位 660

一、乡镇卫生院 660

第三节 其他医疗单位 661

一、永登公路卫生站 661

二、村级医疗单位 661

二、永登水泥厂职工医院 662

三、连城铝厂职工医院 662

四、西北铁合金厂职工医院 662

五、金城机械厂职工医院 663

第二章 卫生防疫 664

第一节 疫病防治 664

一、传染病防治 664

三、驱绦灭囊 665

二、结核病防治 665

第二节 地方病防治 666

第三节 公共卫生 666

一、食品卫生 666

二、学校卫生 667

三、劳动卫生 667

四、环境卫生 668

第三章 群众性卫生保健 669

第一节 爱国卫生运动 669

第二节 妇女保健 670

一、新法接生 670

二、妇女病普查普治 671

三、妇女“五期”劳动保护 671

四、围产期保健 671

第三节 儿童保健 672

第二节 药品管理 673

第一节 药店及药材加工 673

第四章 药政 673

第五章 医疗卫生管理 675

第一节 机构 675

一、行政机构 675

二、事业机构 675

第二节 医疗制度 676

一、公费医疗制度 676

三、卫生制度改革 677

二、合作医疗制度 677

第三节 卫生事业建设 678

第十八篇 文物 古迹 胜景 681

第一章 新石器时代文化遗存 681

第一节 省级文物保护单位 682

一、杜家坪遗址 682

二、团庄遗址 682

三、大砂沟遗址 682

四、蒋家坪下坪遗址 683

三、蒋家坪上坪遗址 683

五、鳌塔遗址 683

第二节 县级文物保护单位 683

二、二官保坪遗址 683

一、金家门台遗址 683

六、乐山峨巴坪遗址 684

七、李家坪遗址 684

八、庙儿坪遗址 684

九、把家坪遗址 684

十、薛家坪遗址 684

十一、凤凰山遗址 684

第二章 长城烽燧 685

第一节 汉代长城 685

一、建筑方式 685

二、遗存现状 686

第二节 明代长城 686

一、西路烽墩 687

第三节 烽燧 687

二、北路烽墩 688

三、中路烽墩 688

第三章 城堡 692

第一节 古城 692

一、玉山古城 692

二、罗城滩古城 692

五、磴磴城 693

四、丰乐山城 693

三、连城古城 693

六、羊胸子城 694

七、三角城 694

八、满城 694

第二节 堡子 695

一、通远堡 695

二、坪城堡 695

三、西峰堡 695

一、妙因寺 696

第四章 古建筑 696

第一节 寺院 696

二、显教寺 697

三、雷坛寺 697

四、感恩寺 697

五、海德寺 698

六、清真寺 699

第二节 其他古建筑 699

一、鲁土司衙门 699

二、文昌殿 700

三、山陕会馆 700

四、钟鼓楼 700

第五章 墓葬 701

第一节 汉代及以前墓葬 701

一、沙井墓葬 701

二、汉墓群 701

二、其他墓地 702

第二节 明清墓葬 702

一、鲁土司墓地 702

第六章 化石点 石窟寺 摩崖 703

第一节 古动物化石点 703

一、邢家湾化石点 703

二、咸水河上滩化石点 703

二、石佛寺 704

三、宋代摩崖 704

一、红门寺 704

第二节 石窟寺 摩崖 704

第七章 文物保护 705

第一节 文物工作 705

第二节 馆藏文物 706

第八章 胜景 708

第一节 景观 708

一、清代平番八景 708

二、兰州新十景中的永登景观 708

第三节 ??寺 709

第二节 吐鲁沟风景区 709

第四节 青龙山公园 710

第十九篇 方言 风俗 713

第一章 方言 713

第一节 概况 713

第二节 语音系统 714

一、声母 714

二、韵母 714

三、单字调 714

四、连读变调 715

五、文白异读 716

六、与普通话的语音差异 716

第三节 语法特点 718

一、名词的两种重叠形式 718

二、“们”的使用范围广 718

六、“V+给”结构 719

五、助词“着”、“哩”、“吗” 719

四、程度副词“很”不做状语 719

三、单音形容词的叠音后缀 719

第四节 方言词汇 720

一、称谓人物 720

二、身体疾病 722

三、食品衣物 723

四、器物建筑 724

五、动物植物 724

七、动作行为 725

六、天时地理 725

八、性质状态 727

第五节 谚语 728

一、气象时令 728

二、农牧经验 730

三、生活经验 730

四、哲理通义 732

第六节 歇后语 733

三、端阳节 739

二、元宵节 739

第一节 节令 739

一、春节 739

第二章 风俗 739

四、中元节 740

五、中秋节 740

六、腊八 740

七、除夕 740

八、时令 740

第二节 嫁娶 741

一、订婚 741

二、下彩 741

三、结婚 742

第三节 丧葬 743

一、弥留 743

二、初终 743

六、做道场 744

五、领羊 744

四、入殓 744

三、报丧 744

七、出殡 745

八、安葬 745

九、戴孝 745

第四节 寿诞 746

一、诞生 746

二、闯姓 746

三、贺寿 746

二、乔迁 747

第六节 迷信与禁忌 747

第五节 修建乔迁 747

一、修建 747

第七节 衣食住行 748

一、服饰 748

二、饮食 749

三、民居 749

第八节 庙会 750

四、家具 750

五、交通工具 750

第二十篇 人物 753

第一章 古代人物 753

第一节 人物传 753

一、葛衣翁 753

二、鲁贤 753

三、鲁鉴 754

四、鲁经 754

五、包节 755

六、鲁光祖 755

七、风颠和尚 755

八、张世伟 755

九、岳钟琪 756

附岳钟琪生于永登考 757

十三、王子慎 758

十二、保鉴 758

十、鲁华龄 758

十一、牛运震 758

十四、吴龙光 759

第二节 人物简介 759

史麟书 甘延年 龙舒泰 李遵儒 王锦章 郁永福 杨登巍 关韵成 廖鉴章 高富贵 759

第三节 人物名录 760

一、军事人物 760

二、政治人物 761

四、进士、举人 762

三、文化科技人物 762

第二章 近现代人物 767

第一节 人物传 767

一、何虎臣 767

二、李义 767

三、张铭 768

四、张长春 768

八、施子惠 769

七、王有庆 王金波 769

六、高维仑 769

五、蒋毓麟 769

九、周应沣 770

十、马禄 马祯 771

十一、关文清 771

十二、袁天霖 772

十三、张振声 773

十四、张耀麟 773

十五、李维翰 773

十六、张华堂 774

十七、苗世统 774

十八、邓子云 774

十九、周祜甫 774

二十、陈光世 775

二十一、马元俊 775

第二节 人物简介 776

二十四、源森 776

二十二、华振邦 776

二十三、周化南 776

第三节 人物名录 778

一、民国永登籍省议员 778

二、永登籍革命烈士 779

三、在永登县牺牲的客籍革命烈士 783

四、劳动模范、先进人物 783

五、流落永登县的红军 789

六、永登籍县团级以上干部 790

七、永登籍专家、教授 796

附录 801

一、文告 801

二、碑记 809

三、游记 825

四、著作目录 843

五、诗词 楹联 846

六、民间故事传说 874

七、旧志述略 880

编纂始末 886

纪略 889

一、农业 889

二、水利 890

三、工交 邮电 891

四、财贸工商 893

五、县城建设 895

六、党 政 军 896

七、教育 898

八、文化 899

九、卫生 901

十、主要经济指标统计 901

附:永登县对外开放的优惠政策 903

后记 905

相关图书
作者其它书籍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