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文化科学教育体育
中国教育哲学史  第1卷
中国教育哲学史  第1卷

中国教育哲学史 第1卷PDF电子书下载

文化科学教育体育

  • 电子书积分:18 积分如何计算积分?
  • 作 者:张瑞璠主编;陈超群著
  • 出 版 社:济南:山东教育出版社
  • 出版年份:2000
  • ISBN:7532826465
  • 页数:619 页
图书介绍:
《中国教育哲学史 第1卷》目录

前言 1

本卷引言 1

第一章 儒家重义轻利的价值取向与以德育为核心的教育哲学思想 1

第一节 孔子 2

一、求安重义的理论价值取向 2

二、“义”对“仁”和“礼”的贯通作用与“中和”本质 7

三、利的分类、取利之道和义利关系 19

四、重公利、社会本位和经世致用之学 24

五、贵义贱利、重精神轻物利和“为己”之学 35

六、融科技知识于德育课程之中的教育内容 41

第二节 孟子 48

一、辨“义” 49

二、“有恒产者有恒心”的道德、教育基础论 60

三、“唯义所在”的道德价值论 66

四、道德、知识、利益三位一体的分工学说 70

五、“穷达”之分和“为己”之学 75

六、孟子义利观的理论基础--性善论和“存心”、“寡欲”的教育方法论 81

第三节 荀子 87

一、义利观和价值取向 88

二、道德教育和理论基础 95

三、“先义后利”的功利主义道德教育方法 102

四、以礼分利、尚贤使能和教育目标的层次划分 106

五、性恶论和“化性起伪”的教育作用论 112

六、导欲论和“心之所可中理”的理性教育原则 120

第二章 墨家重“利”贵“义”的价值取向与文科、实科并重的教育哲学思想 126

第一节 墨子 127

一、“便宁无忧”的社会理想及其理论价值取向 127

二、重“利”的功利主义和贵“义”的奉献精神 130

三、以功利实用为目的的实学教育 136

四、道德教育的三个层次 148

五、尚贤使能和“壹同天下之义”的道德教育过程 159

六、义利观的神学基础和具有民间特色的宗教教育 163

第二节 论墨家是儒家的支流 169

一、阶级局限与儒墨互补 169

二、社会理想的共同追求与相同的社会治理方法 171

三、伦理学说方面的异同 177

四、外异内同的义利观及其根源 181

五、儒墨对教育作用、内容和目的之理解的一致性 191

第三章 道家脱俗求真的价值取向与学以求“复其初”的教育哲学思想 205

第一节 老子 205

一、老子的厌世心态(去俗)与反向思维(归真) 205

二、弃俗利、求真义(“宜”) 218

三、“上无为”之道德教育和“下自化”的自然主义教育思想 228

四、平等、独立、冷漠的人际关系 241

五、人与物的统一与和谐 245

第二节 庄子 248

一、庄子对现实人生的思考线索及其理论基调 252

二、庄子的相对主义理论及其对人生利害的消解 255

三、庄子对世俗义利的全面否定与新价值体系的建构 272

四、平等自由、自然蒙昧的人伦关系和返璞归真的净化教育 291

五、“原天地之美而达万物之理”的认识论和自然主义审美教育 305

六、以自然为原则、以审美为目的的劳动教育 314

第四章 法家重利求强的价值取向与“壹教”于农战和法治的教育哲学思想 326

第一节 商鞅 327

一、以农养战、全民皆农的重农思想与农业的教化功能 329

二、以战养国、全民皆兵的军国主义理论与喜功好战的农战型国民性的养成 331

三、功利的激励作用和在上者的导向功能 343

四、法治的功用:定名分、促农战和产生军事化的办事效率 346

五、法治是廉政建设和道德教育的必要前提 350

第二节 韩非子 363

一、非常时期的非常理论与求强用私的价值取向 364

二、“利”的内涵和“利”的调控 367

三、使民“乐生”的人道主义思想光辉 379

四、韩非伦理想中的道德规范体系和以义制利的价值选择 383

五、法制教育思想体系对教育对象、目标、方式、方法和内容的设定 400

第五章 秦汉价值观的综合性发展与教育哲学思想的流变 418

第一节 秦汉法家的义利观与社会教化思想 420

一、秦朝的法治精神与官吏教育 421

二、汉初政治与汉代管学 429

三、武帝政治与《盐铁论》中的义利、德才之辨 452

第二节 黄老之学、“文景之治”与《淮南子》 480

一、黄老之学与道、法兼容 480

二、“文景之治”的无为政治模式和“自化”、“自正”的社会教化思想 487

三、《淮南子》“天地之气莫大于和”的宇宙和谐论及其总体价值取向 504

四、《淮南子》圣凡兼顾,“道”、“事”并论的双重价值目标及其教育哲学思想和现实化过程 522

五、《淮南子》“遗物反已”、“和而弗矜”的个体修养论与区分圣学、俗学、庸学的教育哲学思想 528

六、《淮南子》社会教化三大层次--道德、仁义、刑赏及其功能 552

第三节 秦汉时期儒家思想发展的曲折历程与儒家教育哲学思想的变迁 560

一、从“坑儒”到“尊儒”的艰难历程 561

二、董仲舒天人同构和天人相通的宇宙统一论 583

三、“正其谊不谋其利”的义利观及其价值导向 592

四、董仲舒以天人合一为依据、性“三品”为基础的教育哲学思想 599

五、儒学的强化、衰落、反省、叛逆与王充思想承先启后的转折意义 606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