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历史地理
屏山县志
屏山县志

屏山县志PDF电子书下载

历史地理

  • 电子书积分:23 积分如何计算积分?
  • 作 者:屏山县志编纂委员会编纂
  • 出 版 社:成都:四川人民出版社
  • 出版年份:1998
  • ISBN:7220040660
  • 页数:876 页
图书介绍:
上一篇:泰国简史下一篇:深圳自游人
《屏山县志》目录

概述 1

大事记 9

第一编 政区 49

第一章 建置 49

第二章 境域 52

第三章 区划 53

第四章 乡镇 60

第一章 地貌、地质 81

第一节 地貌 81

第二编 自然环境 81

第二节 地质 82

第二章 气候 83

第一节 特征 83

第二节 气温 84

第三节 日照 88

第四节 降水 89

第五节 空气湿度与蒸发量 92

第三章 水文 93

第一节 地表水 93

第三节 水能资源 95

第二节 地下水 95

第一节 土地面积及利用 96

第二节 土壤 96

第四章 土地资源 96

第五章 生物资源 102

第一节 植物 102

第二节 动物 109

第一节 非金属矿 113

第二节 金属矿 113

第六章 矿产资源 113

第七章 自然灾害 114

第一节 低温 114

第二节 干旱 114

第三节 暴雨和洪涝 115

第四节 大风 115

第五节 冰雹 116

第六节 地震 116

第七节 地质灾害 117

第一章 人口演变 118

第三编 人口 118

第二章 人口分布 121

第一节 地域分布 121

第二节 城乡分布 121

第三章 人口构成 122

第一节 民族 122

第二节 性别 123

第三节 年龄 123

第五节 文化 124

第四节 家庭 124

第六节 职业 126

第四章 计划生育 127

第一节 工作实施 127

第二节 奖惩政策 129

第三节 技术服务 131

第四节 优生优育 132

第四编 农业 134

第一章 生产体制 134

第一节 土地私有制 134

第二节 集体所有制 135

第三节 全民所有制 136

第二章 生产条件 138

第一节 耕地 138

第二节 土壤 138

第三节 耕地利用现状 138

第四节 农田基本建设 140

第三章 作物栽培 140

第一节 粮食作物 141

第二节 经济作物 146

第三节 茶果桑作物 148

第四节 蔬菜 151

第四章 农业技术 152

第一节 耕作制度 152

第二节 推广良种 156

第三节 主要作物栽培技术 160

第四节 植物保护 164

第五章 农业机械 167

第一节 传统农具 167

第二节 改良农具 167

第三节 机械化农具 168

第六章 科技队伍 171

第一节 科技事业机构 171

第二节 科技人员 172

第三节 农科网 172

第四节 技术承包 173

第七章 农村经营营理 173

第一节 四大管理 174

第二节 收益分配 175

第一节 企业发展 176

第八章 乡镇企业 176

第二节 企业层次 177

第三节 行业结构 180

第四节 企业管理 181

附:乡镇企业概况表 183

重点乡镇企业一览表 184

附一章 屯垦 185

第五编 林业 187

第一章 林业资源 187

第一节 乔木林 187

第三节 经济林 188

第二节 竹林 188

第二章 生产经营 189

第一节 采种育苗 189

第四节 中药材 189

第二节 植树造林 192

第三节 基地建设 194

第四节 抚育 197

第五节 采伐利用 199

第六节 林业科技 205

第一节 林权与经营责任制 208

第三章 森林保护 208

第二节 封山育林 210

第三节 护林防火 210

第四节 防治森林病虫害 213

第五节 制止乱砍滥伐林木 214

第六编 畜牧 215

第一章 家畜 215

第一节 猪 215

第二节 牛 217

第三节 羊 218

第四节 马 219

第二章 家禽 219

第一节 鸡 219

第二节 鸭、鹅 220

第三章 小动物 220

第一节 兔 220

第二节 狗 220

第一节 生产发展 221

第四章 蜜蜂 221

第三节 猫 221

第二节 蜜源植物 222

第三节 蜂种资源 222

第五章 疫病防治 223

第一节 畜禽主要疫病 223

第二节 预防注射 225

第三节 看槽保健与合作防治 226

第四节 畜禽检疫检验 226

第一节 机构 227

第二节 畜禽疫病普查及资源调查 227

第六章 管理 227

第七编 水利电力 230

第一章 水利 230

第一节 开发利用 230

第二节 水利设施 231

第三节 骨干工程 235

第二章 电力 237

第一节 电力建设 237

第二节 骨干电站 240

第三节 输、变电工程 241

第三章 经营管理 242

第一节 投资与效益 242

第二节 水利设施管理 243

第三节 电力管理 244

第四章 渔业 246

第五章 水土保持 247

第八编 工业 249

第一章 发展概况 249

第二章 所有制结构 250

第一节 私营工业 250

第二节 集体工业 251

第三节 国营工业 252

第三章 工业门类 253

第一节 电力工业 253

第二节 煤炭工业 254

第三节 机械工业 255

第四节 建材工业 255

第五节 森林工业 256

第六节 食品工业 257

第七节 造船工业 259

第八节 造纸工业 260

第九节 印刷工业 260

第十节 其他工业 261

第四章 重点厂矿 262

第一节 雪沱电站 262

第二节 屏山县印刷厂 263

第三节 屏山县金河魔芋厂 263

第四节 屏山县精密铸造厂 263

第五节 屏山县新升糖果厂 264

附表:一、屏山县历年工业企业总产值统计表 265

二、屏山县历年工业企业固定资产统计表 266

三、屏山县历年工业主要产品产量统计表 267

四、屏山县1985年独立核算工业企业主要指标统计表 269

第九编 交通、邮电 271

第一章 陆路交通 271

第一节 古道 271

第二节 公路 272

第三节 公路养护 278

第四节 运输 279

第五节 运输企业 282

第二章 桥梁 284

第一节 古桥 284

第二节 铁索桥 285

第二节 公路桥 286

第三章 水路交通 291

第一节 航道 291

第二节 港口、码头、渡口 294

第三节 运输 297

第四节 航运业 299

第一节 管理机构 302

第四章 交通管理 302

第二节 安全管理 304

第五章 邮电 310

第一节 机构 310

第二节 邮政 312

第三节 电信 314

第四节 财务 317

第一节 县城——屏山镇 320

第一章 城镇建设 320

第十编 城乡建设、环境保护 320

第二节 新市镇 325

第二章 乡村建设 327

第一节 乡场建设 327

第二节 农房建设 329

第三章 房地产管理 330

第一节 用地管理 330

第二节 房产管理 331

第一节 队伍 332

第二节 技术力量 332

第四章 建筑 332

第三节 技术装备 333

第四节 建筑工艺 333

第五节 企业简介 335

第五章 环境保护 337

第一节 污染源及防治 337

第二节 城镇环境卫生 338

第三节 城镇绿化 338

第一章 市场 340

第一节 商业网点 340

第十一编 商业 340

第二节 集市 342

第二章 体制 345

第一节 私有制商业 345

第二节 集体所有制商业 346

第三节 全民所有制商业 350

第三章 购销 352

第一节 粮油 356

第二节 肉、禽、蛋 362

第三节 石油、煤炭 365

第四节 百货 366

第五节 五金、交电、化工 368

第六节 糖、酒、食盐 370

第七节 烟草 371

第八节 医药 373

第九节 日用杂品 376

第十节 土特产品 377

第十一节 金属、机电、化工、建材 380

第十二节 饮食、服务 381

第十三节 废品回收 382

第十四节 农业生产资料 383

第十五节 其他 386

第四章 调运储存 387

第一节 调运 387

第二节 储存 390

第五章 外贸 392

第十二编 财政税务 394

第一章 体制 394

第一节 财政体制 394

第二节 税收体制 396

第一节 农业税 398

第二章 财政收入 398

第二节 工商各税 403

第三节 企业收入 414

第四节 其他收入 417

第五节 上级补助 419

第三章 财政支出 423

第一节 经济建设费 424

第二节 文教、科学、卫生事业费 425

第四节 行政管理费 426

第五节 其他支出 426

第三节 优抚救济费 426

第四章 管理 431

第一节 财政预算管理 431

第二节 企业财务管理 432

第三节 预算外资金管理 434

第四节 税收征收管理 437

第五章 财政监察与审计 437

第六章 债券 439

第一节 公债 439

第二节 国库券 439

第一节 币种 441

第二节 屏山县(乡)银行 441

第十三编 金融 441

第一节 借贷处、合作指导室 441

第一章 机构 441

第三节 人民银行 442

第四节 保险公司 443

第五节 信用合作社 443

第二章 货币 443

第二节 流通 447

第三节 现金管理 448

第四节 金银收兑 450

第三章 信贷 451

第一节 体制 451

第二节 流动资金管理 451

第三节 贷款管理 453

第四章 存款 462

第一节 工商企业存款 463

第二节 代理财政金库存款及机关团体部队存款 463

第三节 储蓄 464

第四节 信用社存款 465

第五章 利率 469

第六章 结算 471

第七章 保险 472

第十四编 经济管理 474

第一章 经济发展与结构调整 474

第一节 经济发展 474

第二节 结构调整 477

第三节 人民生活 479

第二章 计划管理 482

第三章 固定资产投资管理 483

第四章 物资管理 485

第五章 统计管理 487

第六章 物价管理 489

第一节 体制 489

第二节 物价变化 490

第三节 物价检查 495

第七章 工商行政管理 496

第一节 市场管理 496

第二节 工商登记 497

第四节 商标管理 499

第三节 经济合同 499

第五节 个体经济管理 500

第八章 标准计量管理 501

第一节 管理机构 501

第二节 计量制度 501

第三节 计量器具、产品质量检定 504

第十五编 政党、群众团体 506

第一章 中国共产党 506

第一节 大革命时期 506

第三节 抗日战争时期 507

第二节 土地革命时期 507

第四节 社会主义时期 509

第二章 中国国民党屏山县党部 524

第三章 群众团体 526

第一节 民国时期 526

第二节 社会主义时期 529

第十六编 政权 545

第一章 议政、参政机构 545

第一节 议政机构 545

第二节 参政机构 546

第二章 权力机构 547

第一节 各界人民代表会议 547

第二节 人民代表大会 548

第三节 常务委员会 552

第三章 行政机构 554

第一节 县署、县知事公署 554

第二节 县政府 555

第三节 县人民政府 557

第二节 政协屏山县委员会 564

第一节 屏山县各界人士学习委员会 564

第四章 人民政协 564

第十七编 政法 567

第一章 公安 567

第一节 机构 567

第二节 清匪反霸和镇压反革命 568

第三节 打击刑事犯罪 568

第四节 治安管理 570

第五节 消防管理 572

第七节 禁烟肃毒 573

第六节 监所管理 573

第二章 检察 575

第一节 机构 575

第八节 平反冤假错案 575

第二节 刑事检察 576

第三节 法纪检察 577

第四节 经济检察 577

第六节 监所检察 578

第七节 林业检察 578

第五节 控告、申诉检察 578

第三章 审判 579

第一节 机构 579

第二节 刑事审判 580

第三节 民事审判 582

第四节 经济审判 583

第五节 案件复查 584

第六节 人民来信来访 585

第四章 司法行政 585

第二节 人民调解 586

第一节 法制宣传 586

第三节 律师事务 587

第四节 公证业务 587

第十八编 民政 588

第一章 优抚 588

第一节 优待 588

第二节 抚恤 589

第三节 拥军优属 591

第二章 复员退伍安置 591

第一节 灾害救济 592

第三章 救济 592

第二节 社会救济 594

第四章 扶贫扶优 597

第一节 扶贫 597

第二节 扶优 598

第五章 婚姻、殡葬管理 598

第一节 贯彻婚姻法 598

第二节 婚姻登记 599

第三节 殡葬管理 599

第二节 收容遣送 600

第一节 居民下放 600

第六章 其他 600

第三节 地名普查 601

第十九编 劳动人事 602

第一章 干部队伍 602

第一节 干部配置 602

第二节 干部任用 604

第三节 干部来源 605

第四节 干部结构 606

第五节 干部管理 608

第一节 体制 611

第二章 劳动就业 611

第二节 职工队伍 612

第三节 劳动保护 613

第四节 知识青年安置 614

第三章 工资福利 616

第一节 工资制度 616

第二节 补贴、奖金 621

第三节 福利 622

第一节 民众自卫 626

第一章 军事机构 626

第二十编 军事 626

第二节 兵役 627

第三节 防空 627

第四节 人民武装 627

第二章 武装力量 629

第一节 驻军 629

第二节 地方武装 630

第三章 民兵 633

第一节 组织建设 633

第二节 军政训练 636

第三节 主要活动 638

第四章 兵役 640

第一节 募兵与征兵 640

第二节 志愿兵役制 641

第三节 义务兵役制 642

第四节 预备役 642

第五章 兵事 643

第一节 同志会暴动 643

第四节 “3.31”农民暴动 644

第三节 护国军佯攻屏山 644

第二节 反正之役 644

第五节 “白莲教”抗暴斗争 645

第六节 堵截红军长征 645

第七节 七十九军围剿胡国光 646

第八节 抗建垦社与彝胞之战 646

第九节 解放屏山战斗 647

第十节 消剿残匪 649

第十一节 中都“8.30”事件 650

第十二节 团堡子“平叛” 650

第一节 幼儿教育 652

第二十一编 教育、科技 652

第一章 普通教育 652

第二节 小学教育 653

第三节 中学教育 656

第四节 少数民族学校 658

第二章 职业教育 659

第一节 师范学校 659

第二节 职业学校 660

第二节 农民教育 661

第一节 民众教育 661

第三章 成人教育 661

第三节 职工教育 663

第四节 干部教育 663

第五节 成人大中专及高教自学考试 663

第四章 教学 664

第一节 德育 664

第二节 教学方法 666

第三节 教学仪器 669

第四节 体育、卫生 669

第一节 任用及管理 672

第五章 教师 672

第二节 待遇 674

第三节 进修与提高 680

第六章 教育管理 683

第一节 经费 683

第二节 校舍及设备 685

第三节 集资办学 686

第四节 助学金 687

第五节 勤工俭学 687

第一节 科技机构 689

第七章 科学技术 689

第二节 科技队伍 691

第三节 科技成果 693

第四节 科技普及 694

第五节 科技服务 696

第二十二编 文化、体育、广播电视 699

第一章 民间文艺 699

第一节 音乐 699

第二节 舞蹈 701

第三节 文学 702

第四节 工艺美术 703

第二章 书画、摄影 704

第一节 书法 704

第二节 绘画 706

第三节 摄影 706

第三章 戏曲、电影 707

第一节 曲艺 707

第二节 川剧 708

第三节 话剧 709

第四节 电影 710

第四章 图书 712

第一节 发行 712

第五节 场地 712

第二节 阅览 714

第三节 市场管理 715

第五章 体育 716

第一节 群众体育 716

第二节 竞赛 717

第三节 场地、机构 719

第一节 广播 720

第六章 广播电视 720

第二节 电视 722

第二十三编 文物 724

第一章 遗址 724

第一节 古人类遗址 724

第二节 古迹 724

第三节 古寨 726

第二章 古墓 728

第一节 土坑墓 728

第二节 崖墓 728

第三节 石棺 729

第四节 古代名人墓 730

第五节 近代名人墓 730

第六节 明、清墓 731

第三章 石刻 732

第一节 摩崖造像(石窟寺) 732

第二节 碑刻题记 733

第四章 古建筑 736

第一节 寺庙 736

第三节 石坊 740

第二节 城楼 740

第四节 石塔、石阁、字库 742

第五节 民居 744

第五章 馆藏文物 745

第二十四编 医药卫生 747

第一章 医疗卫生机构 747

第一节 县属机构 747

第二节 区、乡属机构 748

第三节 其他 749

第四节 群众性组织 750

第一节 医疗制度 751

第二章 医疗服务 751

第二节 设备 752

第三节 门诊与住院 755

第四节 巡回医疗与抢救 758

第五节 医疗技术 759

第三章 卫生防疫 761

第一节 爱国卫生运动 762

第二节 卫生监测与监督 762

第三节 传染病防治 764

第四节 地方病防治 767

第四章 妇幼保健 768

第一节 新法接生 769

第二节 妇科病防治 769

第三节 儿童保健 770

第五章 中医药 770

第一节 中医(药)队伍 771

第二节 中草药 771

第六章 管理 772

第一节 药政管理 772

第七章 医学教育 773

第二节 医院管理 773

第一节 短期训练 774

第二节 进修与实习 774

第三节 医院代培 775

第四节 卫生学校 775

第二十五编 社会风俗 777

第一章 家庭 777

第一节 婚姻 777

第二节 家庭关系 777

第三节 家族 778

第四节 亲属称谓 779

第五节 姓氏 779

第二章 宗教 780

第一节 佛教 780

第二节 道教 781

第三节 天主教 782

第三章 习俗 782

第一节 生活习俗 782

第二节 岁时习俗 784

第三节 礼仪习俗 786

第四节 迷信活动 788

第五节 恶风劣习 790

第六节 美德良风 791

第四章 社会组织 791

第一节 会馆 791

第二节 行会 792

第三节 帮会 792

第四节 会道门 793

第一节 方言区 794

第五章 方言 794

第二节 语音 795

第三节 词语 799

第六章 民族 806

第一节 历史变迁 806

第二节 民族关系 808

第二十六编 人物 810

第一章 传略 810

谢世清、宋仕杰、谢子成 810

吴桐林 811

杨功甫 812

李飞鹏 812

邓絮、邓树北 813

邓堮 815

舒兴复 815

徐经邦 816

石少渠 817

凌则之 818

李宗煌 819

陈廷垣 820

王先导 821

徐岱宗 821

刘玉山 822

邓维伦 822

何霁光 822

聂源熙 823

胡国光 823

覃筱楼 824

陈楚翘 825

第二章 人物简介 825

抗日阵亡将士名录 828

第三章 英名录 828

外籍革命烈士名录 829

县籍革命烈士名录 831

附录 836

一、邓絜应光绪癸卯恩科四川乡试卷选 836

二、四川革命书 840

三、为保路同志会事致屏山县议事会公启 844

四、为屏事上滇义军公呈 846

五、大烈士价人舒君冤状 847

六、今生自述(摘录) 848

七、汉族烈士杨君墓表 856

八、先烈杨功甫氏供词 857

九、烈士徐经邦同志遗诗四首 857

十、屏山农民暴动(摘录) 858

十一、给黎颖同志的赠言 859

十二、薄一波同志谈凌则之烈士 860

十三、一场严峻的考验——二十五团在百团大战中 860

十四、部门志存目 870

新编《屏山县志》历次机构及人员 872

编后记 875

相关图书
作者其它书籍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