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文化科学教育体育
课程流派研究
课程流派研究

课程流派研究PDF电子书下载

文化科学教育体育

  • 电子书积分:22 积分如何计算积分?
  • 作 者:单丁著
  • 出 版 社:济南:山东教育出版社
  • 出版年份:2000
  • ISBN:7532826481
  • 页数:847 页
图书介绍:本卷选取课程研究领域中最具代表性的美、英、德三国为案例,系统地阐述各国最具影响的数十位学者和数十个课程流派,着力勾勒各自学派的基本观点和主要策略。
《课程流派研究》目录

总序[钟启泉] 2

本卷前言[张华] 2

第一编 美国课程理论研究 2

第一章 20世纪美国课程理论的发展:范式冲突与融合 2

引言 研究课程理论的困惑与出路 2

第一节 美国课程哲学的发展 7

一 美国课程哲学发展的两个阶段 7

二 美国课程哲学发展的两条线索 13

第二节 美国课程范式的演进 14

一 经验自然主义课程范式与要素主要课程范式 15

二 社会改造主义课程范式与经验自然主义课程范式 15

三 结构主义课程范式与要素主义课程范式、经验自然主义课程范式 16

四 人本主义课程范式与结构主义课程范式、经验自然主义课程范式 16

五 主导的课程范式与经验自然主义课程范式 17

六 实践的课程范式与结构主义课程范式、经验自然主义课程范式、社会改造主义课程范式 17

七 概念重建主义课程范式与主导的课程范式、社会改造主义课程范式、人体主义课程范式 18

八 后现代主义课程范式与概念重建主义课程范式、经验自然主义课程范式、结构主义课程范式 19

第三节 美国课程范式缘何冲突又融合 20

第二章 经验自然主义课程范式 22

一 经验自然主义课程范式的理论基础 23

第一节 课程哲学观 23

二 杜威课程哲学的四个基本命题 30

第二节 关于课程的具体主张 45

一 课程开发的向度 45

二 关于课程与教学的统一 62

三 经验课程的形态--主动作业 67

四 课程的评价 71

一 杜威的课程哲学观:实践理性与工具理性的合金 75

第三节 对经验自然主义课程范式的基本认识 75

二 杜威的具体课程主张:问题与超越 79

第三章 要素主义课程范式 84

第一节 课程哲学观 84

一 要素主义课程范式之理论基础 85

二 要素主义课程范式之课程哲学观 89

第二节 关于课程的具体主张 94

一 知识中心的课程开发 94

二 接受教学论 101

第三节 要素主义课程范式与经验自然主义课程范式之比较 103

第四节 对要素主义课程范式的基本认识 106

一 要素主义课程哲学:控制的逻辑 106

二 学科课程论:合理性与局限性 107

第四章 结构主义课程范式 109

第一节 课程哲学观 112

一 结构主义课程范式之哲学基础 112

二 结构主义课程范式之课程哲学观 116

一 布鲁纳的结构课程论 120

第二节 关于课程的具体主张 120

二 施瓦布的结构课程论 129

三 费尼克斯的结构课程论 134

四 三种结构课程论的共同特征 138

第三节 结构主义课程范式与经验自然主义课程范式之比较 140

一 知识观之比较 141

二 教育观之比较 142

三 课程观之比较 143

第四节 对结构主义课程范式的基本认识 145

一 结构主义课程范式的卓越贡献 145

二 对结构主义课程范式的批评意见 146

第五章 人本主义课程范式 148

第一节 课程哲学观 149

一 人本主义课程范式之理论基础 149

二 人本主义课程范式之课程哲学观 153

第二节 关于课程的具体主张 159

一 结构主义课程范式的人本主义转向 159

二 “融合课程”、“意识课程”和“自我导向课程” 175

第三节 对人本主义课程范式的基本认识 180

一 关于人本主义课程范式的课程哲学观 180

二 关于人本主义课程范式的具体课程主张 181

三 人本主义课程范式的局限性 183

第六章 主导的课程范式 185

第一节 课程哲学观 187

一 “泰勒原理”的思想渊源 187

二 “泰勒原理”的实践基础 191

三 泰勒的课程哲学观:“技术兴趣”的追求 192

第二节 关于课程的具体主张 197

一 学校应该试图达到什么教育目标 198

二 怎样选择可能有益于达到教育目标的学习经验 210

三 怎样为有效的教学而组织学习经验 214

四 怎样评价学习经验的有效性 219

五 “泰勒原理”四个问题之关系 222

第三节 对主导的课程范式的基本认识 227

一 关于主导的课程范式之课程哲学观 227

二 关于主导的课程范式之具体课程主张 231

第七章 实践的课程范式 233

第一节 课程哲学观 234

一 课程的终极目的:实践兴趣 234

二 教师和学生:意义的创造者 236

三 过程与结果、手段与目的 237

四 行动研究的方法论 238

第二节 关于课程的具体主张 239

一 “实践的课程”:四要素间持续的相互作用 239

二 “实践的课程”的开发方法:审议 241

三 学校或班级本位的课程开发 252

第三节 对实践的课程范式的基本认识 254

一 关于实践的课程范式之课程哲学观 254

二 关于实践的课程范式之具体课程主张 257

第八章 概念重建主义课程范式(一):“存在现象学”课程论 260

第一节 课程哲学观 263

一 “存在现象学”课程论的理论基础 263

二 “存在现象学”课程论的课程哲学观 267

第二节 传统课程理论批判 270

一 课程研究领域中的三大“概念阵营” 271

二 “传统主义课程观”批判 272

三 “概念经验主义课程观”批判 274

一 派纳的“存在经验课程” 275

第三节 关于课程的具体主张 275

二 格鲁梅特的“自我知识探求” 282

第四节 派纳与杜威:两种不同的课程价值观 284

一 知识观 285

二 学生观 286

三 社会观 287

第五节 对“存在现象学”课程论的若干认识 289

一 西方对“存在现象学”课程论的反应 289

二 对“存在现象学”课程论的基本认识 291

一 批判课程论的理论基础 293

第一节 课程哲学观 293

第九章 概念重建主义课程范式(二):批判课程论 293

二 批判课程论的课程哲学观 303

第二节 关于课程的具体主张 306

一 传统课程范式批判 307

二 课程作为“反思性实践” 310

三 从“再生产理论”到“抵制理论” 314

四 隐蔽课程研究 326

第三节 批判课程论与“存在现象学”课程论:有共同的基础吗 330

一 阿普尔与派纳的论争 330

二 “存在现象学”课程论与批判课程论:本质的一致性 332

第四节 概念重建主义课程范式与社会改造主义课程范式:两种不同的课程价值观 334

一 课程之理论基础的差异 335

二 课程之理性观及认识论的差异 335

三 课程之社会观的差异 336

四 课程之人性观的差异 336

第五节 对批判课程论的基本认识 337

一 关于批判课程论之课程哲学观 337

二 关于批判课程论之具体课程主张 339

第一节 所谓“后现代主义” 342

第十章 后现代主义课程范式 342

一 “后现代主义”的涵义:历时性分析 343

二 “后现代主义”的不同风格:共时性的考察 348

三 “后现代主义”的基本特征 355

第二节 美国后现代主义课程范式的两种类型 357

一 批判性的后现代主义课程观 357

二 建设性的后现代主义课程观 366

三 两种类型的后现代主义课程观之比较 376

第三节 对后现代主义课程范式的基本认识 379

第十一章 知识课程论 382

第二编 英国课程理论研究 382

第一节 赫斯特的知识形式论 383

一 对其他知识分类理论的看法 383

二 论知识形式分类 387

第二节 赫斯特的教育目的论 390

第三节 赫斯特对课程的阐释 393

第四节 评价 397

第十二章 社会课程论 402

第一节 杨的社会课程论 402

一 曼海姆的“知识社会学” 403

二 有关教育问题的辩论 404

三 现有研究取向的局限 406

四 马克思主义、韦伯主义和涂尔干主义传统 408

五 有关新研究取向的建议 412

六 新教育社会学课程研究的五个水平 417

七 杨的社会课程论意义 419

第二节 伯恩斯坦的社会课程论 420

一 集合型课程与整合型课程 420

二 教育知识的分类与组织 421

三 教育知识代码的分类 423

四 教育代码的社会学意义 426

五 集合代码、整合代码与社会秩序 435

六 教育代码的变革 438

七 伯恩斯坦的社会课程论意义 439

第十三章 文化课程论 442

第一节 劳顿的文化课程论 442

一 “文化分析”的理论 442

二 “文化分析”的应用 449

一 劳顿“理想”中的国家课程 459

第二节 劳顿论当前英国课程改革 459

二 政府的“国家课程观” 460

三 对现行“国家课程”*的批评 461

四 课改深层因素分析:“官僚”态度、“专业”态度与“政治”态度 463

五 论“测试”与“评定” 467

六 论教育专业人员在教育改革中的“作为” 468

第十四章 其他重要课程理论 470

第一节 克尔的课程理论 470

一 克尔课程理论产生的背景 470

二 克尔的“课程简单模式” 472

三 克尔的“课程理论模式” 473

四“课程理论模式”的意义 482

第二节 斯坦豪斯的课程理论 484

一 斯坦豪斯的课程理论 484

二 斯坦豪斯课程开发的过程模式 485

三 斯坦豪斯课程开发的研究模式 490

四 斯坦豪斯关于教师作为研究者的理论 494

五 斯坦豪斯课程理论的意义 501

第三节 普瑞的课程理论 503

一 个人和社会的发展在课程中的重要性 504

二 个人和社会的发展及道德发展的内涵 507

三 构建个人和社会的发展课程 512

四 普瑞课程思想的意义 524

第十五章 英国现代课程实践研究 526

第一节 战后英国课程改革的基本走向 526

一 走向“综合课程”(1944-1976) 526

二 走向“国家课程”(1976-1987) 529

二 改革内容 531

三 改革进程 531

一 改革的背景 531

第二节 当前英国课程改革述评 531

四 改革目的与实质 532

五 目前的改革趋势 533

第三节 英国现代课程理论与实践对我们的启示 534

一 理论层面的启示 534

二 实践层面的启示 535

一 当代德国的教育纵观 538

第一节 战后德国课程改革的契机 538

第十六章 德国课程改革契机及其特征 538

第三编 德国课程理论研究 538

二 战后德国课程改革的背景 540

第二节 德国课程改革的动因及其特征 547

一 学习目标定向 550

二 学习内容的现实化是学习目标定向的具体体现 554

第三节 德国统一后的课程改革与课程发展趋势 557

第十七章 当代德国课程理论纵览 562

第一节 课程概念的界定 562

一 课程理论与课程理论的对象 568

第二节 课程理论的对象与基本课题 568

二 课程产品的三层次说 571

第三节 课程合理性理论与课程过程理论 573

一 课程合理性理论 573

二 课程过程理论 587

第十八章 德国课程改革的先驱--罗宾逊 605

第一节 一部课程研究的纲领性文件 606

一 教育改革的四种观念 607

二 作为教育的陶冶 610

三 教学论与课程论 613

四 课程决策的准备 617

第二节 罗宾逊课程理论评析 620

一 课程理论的组成部分 621

二 课程研究的策略与课程决策的先决条件 624

三 罗宾逊课程模式及其影响 626

第十九章 柏林学派与情境分析课程模式 632

第一节 罗宾逊与柏林学派 632

第二节 柏林学派代表人物及其理论观 634

一 克纳普的课程策略 635

二 齐默尔的课程实践观 638

三 拉瑟尔特的课程研究方法论 640

四 对柏林学派的评价 641

第二十章 康斯坦茨学派课程发展决策理论 643

第一节 弗莱克西希与课程决策理论 643

一 弗莱克西希的生平及其代表作 644

二 课程因素的选择与分类 647

三 课程决策模式与决策理论的分类学 650

四 决策过程中的“标准”意义及其运用 657

第二节 汉斯·艾贝利与课程设计 660

一 发展心理学与课程标准 661

二 学生的“起点行为”是课程设计的出发点 663

第三节 康斯坦茨学派与课程决策模拟实验室 665

一 决策过程理论 665

二 决策模拟实验室的主要贡献 667

第二十一章 比勒菲尔德学派与课程工厂 670

第一节 比勒菲尔德学派课程理论研究的兴起 670

第二节 实验研究课程观与实验学校 673

第三节 课程改革的主力--教师 679

第二十二章 慕尼黑学派与巴伐利亚课程改革 684

第一节 课程研究机构简略 685

第二节 课程发展策略及其模式 686

一 课程性教学计划的内涵 687

二 学习目标:课程性教学计划的取向 689

三 学习内容:课程性教学计划的核心 695

四 课程性教学计划的其他方面 696

第三节 巴伐利亚课程改革评析 697

一 课程发展的原则与措施 697

二 巴伐利亚的课程改革 701

三 各类学校教学计划改革一瞥 705

四 对慕尼黑学派的评价 725

第二十三章 德国课程理论大师--卡尔·弗雷 727

第一节 弗雷课程理论的形成和发展 727

一 弗雷生平及其代表作 727

二 弗雷课程理论的独特之处 730

第二节 课程理论的问题范畴及其任务 738

一 从行为范围中寻找和确定课程问题 739

二 课程策略是不可忽略的课程理论问题 742

三 假设理论是课程理论构建的重要基础 743

第三节 课程理论的构建方法及其课程的系统 746

一 理论构建的主要方法及其特征 746

二 课程理论的系统化及其特征 750

三 弗雷对课程理论建设的贡献 757

第二十四章 批判理论与闵斯特学派“结构格子”模式 759

第一节 闵斯特学派的理论基础 759

一 法兰克福学派与批判理论 759

二 哈贝马斯批判理论与课程编制 763

一 教学论结构格子的基本内涵 771

第二节 “教学论结构格子”概念及其特征 771

二 教学论结构格子的应用 773

第三节 “结构格子”在学科课程编制中的运用 775

一 教学论结构格子的理论基础 775

二 结构格子与学科课程编制 778

三 对“结构格子”课程编制模式的评价 790

第二十五章 德国课程论研究展望 792

第一节 课程论研究与多学科研究的组合 792

一 课程发展的个性化目标与心理学研究 794

二 教学论研究与课程论 800

三 教育经济学为课程发展提出了新课题 805

四 法律学的研究是课程发展的重要标尺 809

第二节 德国课程论研究对我国课程改革的启示 813

一 重视课程论的比较研究 814

二 重视课程理论的导向功能 820

三 重视教师的作用 822

四 重视教科书出版社的作用 825

第三节 从德国的课程发展看我国课程论研究现状及其问题 826

主要参考文献 835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