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历史地理
淄川区志
淄川区志

淄川区志PDF电子书下载

历史地理

  • 电子书积分:26 积分如何计算积分?
  • 作 者:山东省淄博市淄川区区志编纂委员会编
  • 出 版 社:济南:齐鲁书社
  • 出版年份:1990
  • ISBN:7533301420
  • 页数:1008 页
图书介绍:
《淄川区志》目录

概述 1

第一篇 大事记 9

第二篇 建置 47

第一章 地理位置 47

第二章 建置沿革 47

第三章 行政区划 48

第四章 淄城 56

第五章 乡 镇概况 56

第六章 村庄 60

第三篇 自然地理 99

第一章 地质 99

第一节 地层 99

第二节 地质构造 101

第三节 火成岩 104

第二章 地形地貌 105

第一节 地形 105

第二节 地貌 105

第一节 机构 107

第二节 区域性气候 107

第三章 气候 107

第三节 山丘 107

第三节 气象农谚 115

第四章 水文 116

第一节 地下水 116

第二节 河流 117

第五章 土壤 植被 118

第一节 土壤类型 118

第二节 土壤质量 119

第一节 土地资源 121

第六章 自然资源 121

第三节 植被 121

第二节 水资源 127

第三节 矿藏资源 129

第四节 生物资源 129

第七章 自然灾害 131

第四篇 民族 人口 151

第一章 民族 151

第一节 民族及其分布 151

第二节 姓氏 152

第二章 人口 153

第一节 人口变化 153

第二节 人口密度 154

第三节 人口构成 157

第三章 计划生育 167

第一节 机构 167

第二节 计划生育工作 167

第五篇 农业 175

第一章 农村生产关系变革 175

第一节 封建土地所有制 175

第二节 土地改革 176

第三节 农业合作化 176

第四节 农村人民公社 177

第五节 农村经济体制改革 179

第六节 公有制土地 181

第二章 农业生产 181

第一节 土地 181

第二节 农作物种植 182

第三节 种子 187

第四节 肥料 190

第五节 植物保护 190

第六节 农技组织和农技队伍 192

第一节 机构 队伍 193

第三章 农具 农机 193

第二节 农具和农具改革 194

第三节 农机及农机作业 195

第四章 畜牧兽医 200

第一节 机构 队伍 200

第二节 畜禽饲养 201

第三节 品种和品种改良 203

第四节 疫病防治 205

第六篇 林业 213

第一章 机构 213

第一节 宜林面积 214

第二章 植树造林 214

第二节 林木种植 215

第三节 林木种类 222

第四节 育苗 231

第五节 林场 233

第三章 果业生产 235

第一节 果树管理 235

第二节 品种 产量 236

第三节 栽培技术 252

第一节 桑蚕 259

第四章 蚕业 蜂业 259

第二节 养蜂 264

第七篇 水利 267

第一章 机构 267

第一节 水利局 267

第二节 局属单位 267

第三节 乡 镇水利站 268

第二章 农田水利 268

第一节 水库 闸坝 268

第二节 塘坝 270

第三节 机井 273

第四节 水渠 275

第五节 扬水站 276

第三章 万米山洞 290

第四章 山区人畜用水 292

第一节 投资 293

第二节 工程设施 294

第三节 效益 295

第五章 水利机具 296

第一节 农田排灌机具 296

第一节 资源 298

第二节 打井机具 298

第六章 水产养殖 298

第二节 养鱼 299

第三节 水生植物种植 300

第四节 渔业管理 300

第五节 捕捞 300

第一节 资源 305

第二节 开发 305

第一章 煤炭资源和早期开发 305

第八篇 煤炭 305

第二章 建国前的淄川煤炭业 307

第一节 德营煤矿 307

第二节 日营煤矿 310

第三节 中日合营煤矿 311

第四节 民营煤矿 313

第三章 建国后的淄川煤炭业 315

第一节 国营煤矿 315

第二节 地方煤井 318

第一章 所有制与管理机构 323

第一节 所有制 323

第九篇 工业 323

第二节 管理机构 324

第二章 电力工业 325

第一节 机构 325

第二节 发电 325

第三节 供电 325

第三章 陶瓷工业 329

第一节 陶瓷原料分布 329

第二节 制陶工艺 330

第三节 陶瓷生产 331

第一节 手工业 334

第四节 获奖产品 334

第四章 轻纺工业 334

第二节 酿酒 336

第三节 石砚 336

第四节 印刷 337

第五节 服装 毡帽 337

第六节 塑料制品 338

第七节 纺织 339

第八节 造纸 纸制品 339

第十一节 食品工业 340

第九节 玻璃制品 340

第十节 家具 340

第十二节 粮油加工 341

第五章 电子 电器制造工业 342

第六章 冶金工业 343

第七章 机械工业 344

第一节 矿山机械 344

第二节 机床 工具制造工业 344

第三节 农业机械 345

第五节 汽车工业 346

第四节 通用机械和机械配件 346

第八章 化学工业 347

第九章 耐火材料工业 350

第十章 矿产工业 351

第一节 耐火原材料 351

第二节 铁矿石 354

第十一章 建筑材料工业 355

第一节 砖瓦 石灰 355

第二节 水泥与水泥制品 355

第三节 平板玻璃 356

第四节 砂石 356

第五节 新型建筑材料 357

境内区属以上厂矿名录 358

第十篇 交通 363

第一章 管理机构 363

第一节 交通局 363

第二节 交通运输管理所 363

第三节 公路管理站 363

第二章 驿路 364

第三章 公路 364

第一节 干线公路 364

第二节 乡 镇公路 369

第四章 道路设施 377

第一节 桥梁 377

第二节 隧道 384

第三节 立交桥 385

第四节 垭口 涵洞 386

第五章 交通监理 388

第一节 机构 388

第二节 车辆管理 388

第三节 安全管理 388

第一节 工具 390

第六章 运输 390

第四节 交通肇事处理 390

第二节 人 畜力车运输 391

第三节 机动车运输 392

第四节 客运 400

第七章 铁路 401

第一节 张八铁路——淄川段 401

第二节 淄洪支线 402

第三节 南罗支线 402

第四节 辛泰铁路——淄川段 402

第五节 西昆轻便铁路 402

第一章 机构 405

第十一篇 邮电 405

第二章 邮政 406

第一节 投递 406

第二节 汇兑 409

第三节 报刊发行 409

第四节 机要通信 409

第三章 电信 410

第一节 电报 410

第二节 电话 411

第一节 市政工程 417

第二章 城市建设 417

第十二篇 城乡建设 417

第一章 机构 417

第二节 公用事业 420

第三节 园林绿化 421

第四节 公用建筑 422

第五节 民用建筑 423

第六节 房产管理 424

第三章 乡村建设 425

第一节 乡 镇驻地建设 425

第一节 区属建筑企业 427

第四章 建筑队伍 427

第二节 村庄建设 427

第二节 乡 镇 村建筑企业 428

第五章 土地管理 429

第一节 国家建设土地征用 429

第二节 民用建筑用地 430

第六章 环境保护 430

第一节 环境监测 430

第二节 环境质量 431

第三节 环境治理 432

第四节 环境卫生和市容管理 433

第十三篇 商业 437

第一章 机构 437

第二章 所有制 438

第一节 私营商业 438

第二节 公私合营商业 438

第三节 集体商业 441

第四节 国营商业 442

第三章 批发零售 443

第一节 百货业 443

第二节 纺织品业 448

第三节 五金交电业 450

第四节 肉食品业 450

第五节 烟 酒 糖 茶业 452

第六节 糕点业 455

第七节 水产业 458

第八节 蔬菜 副食品业 459

第九节 石油供应业 462

第十节 医药供应业 463

第一节 饮食业 464

第四章 饮食服务业 464

第二节 旅店业 467

第三节 照相业 470

第四节 理发 浴池业 471

第五节 委托业 473

第十四篇 供销合作社 477

第一章 机构 网点 477

第一节 区供销社 477

第二节 基层供销社 477

第三节 公司 站 栈 478

第二节 经营管理 484

第二章 企业管理 484

第一节 民主管理 484

第三章 经营业务 485

第一节 供应业务 485

第二节 收购业务 487

第三节 饮食服务 492

第四节 生产加工 492

第五节 仓储运输 492

第二节 土特产品 495

第一节 机构 495

第十五篇 对外贸易 物资 495

第一章 对外贸易 495

第三节 轻工工艺品 498

第四节 化工产品 498

第五节 五金 矿产品 499

第六节 畜牧产品 499

第七节 其他产品 499

第八节 扶持生产 500

第二节 购进 501

第一节 管理 501

第二章 物资 501

第三节 协作 502

第四节 供应 502

第五节 运输 仓储管理 503

第十六篇 粮油 507

第一章 机构与队伍 507

第一节 机构 507

第一节 公粮征收和粮食市场 509

第二节 统购 509

第二章 征购 509

第二节 职工队伍 509

第三节 合同定购 511

第四节 粮油议购 511

第三章 销售 512

第一节 农村统销 512

第二节 城镇供应 512

第三节 工业用粮油 513

第四节 粮票管理 514

第五节 食品加工经营 515

第四章 饲料生产经营 516

第五章 粮油价格 517

第一节 建国前价格 517

第二节 统购统销前价格 521

第三节 统购统销价格 521

第六章 仓储 521

第一节 仓储工作演变 521

第二节 容量 522

第三节 保管 522

第七章 调运 524

第一章 机构 527

第十七篇 金融 527

第二章 币制 528

第一节 清朝币制 528

第二节 民国币制 529

第三节 人民币 529

第三章 借贷 530

第一节 典当 530

第二节 放钱 530

第三节 高利贷 530

第四节 工商信贷 531

第五节 基本建设资金 532

第六节 农村信贷 536

第七节 公债 国库券 537

第四章 城乡储蓄 538

第一节 储蓄机构 538

第二节 储蓄种类 538

第三节 储蓄 539

第五章 侨汇 541

第六章 保险 541

第一节 保险险种 541

第二节 防灾理赔 542

第一节 机构 545

第一章 工商行政管理 545

第十八篇 工商行政管理 物价 545

第二节 市场管理 546

第三节 企业登记管理 549

第四节 商标注册管理 553

第五节 经济合同管理 554

第二章 物价 554

第一节 机构 554

第二节 物价变动 555

第三节 物价管理 561

第一节 机构 565

第二节 财政体制 565

第十九篇 财政 税务 审计 565

第一章 财政 565

第三节 预决算 567

第四节 财政管理与监督 567

第二章 税务 575

第一节 机构 575

第二节 农业税 576

第三节 工商税 581

第四节 契税 600

第五节 征收管理 601

第三章 审计 602

第一节 机构 602

第二节 任务 602

第三节 审计工作 602

第二十篇 党派 社团 605

第一章 中国共产党 605

第一节 党在淄川的建立及发展 605

第二节 组织机构设置 607

第三节 党代会 610

第四节 党员 615

第五节 宣传工作 616

第六节 纪检工作 620

第七节 统一战线工作 620

第八节 党校 622

第九节 整党 623

第二章 中国国民党 624

第一节 县党部 624

第二节 淄博矿区特别党部 625

第三章 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 625

第一节 组织沿革 625

第二节 团代会 626

第四章 中国少年先锋队 628

第五章 三民主义青年团 629

第六章 工会 629

第一节 工人组织 629

第二节 行业工会 630

第三节 基层工会 630

第四节 会员 631

第五节 工会工作 631

第一节 农会 农民协会 632

第二节 农民救国会 632

第七章 农民团体 632

第三节 农民联合会 633

第四节 贫下中农协会 633

第八章 妇女团体 633

第一节 妇女协会 633

第二节 妇女救国会 633

第三节 妇女联合会 634

第四节 历届妇女代表大会 634

第九章 工商团体 635

第一节 商会 635

第一节 科学技术协会 636

第二节 工商联 636

第十章 协会 636

第二节 个体劳动者协会 637

第三节 红十字会 637

第十一章 中国国民党革命委员会 637

第十二章 九三学社 637

第十三章 民主建国会 637

第二十一篇 政务 641

第一章 权力机构 641

第一节 淄川县参议会 641

第二节 淄川县各界人民代表会议 642

第三节 淄川县(区)人民代表大会 643

第四节 淄川区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 647

第二章 行政机构 649

第一节 清代县署 649

第二节 民国县政府 649

第三节 人民政府 652

第四节 乡 镇政府 657

第四节 历届政协负责人 659

第三节 文史资料工作 659

第一节 政协组织 659

第二节 重要会议 659

第三章 政治协商会议 659

第四章 侨务 660

第一节 侨属 660

第二节 侨务工作 660

第二十二篇 政法 663

第一章 公安 663

第一节 机构 663

第二节 政权保卫 666

第三节 经济文化保卫 668

第四节 治安管理 669

第五节 交通管理 671

第六节 消防 671

第七节 监狱 看守所 672

第二章 检察 673

第一节 机构 673

第四节 经济检察 674

第五节 劳监检察 674

第二节 刑事检察 674

第三节 法纪检察 674

第六节 控申检察 675

第三章 审判 675

第一节 机构 675

第二节 刑事审判 676

第三节 民事审判 676

第四章 司法行政 677

第一节 机构 677

第五节 人民陪审员 677

第四节 经济审判 677

第二节 法制教育 678

第三节 调解 678

第四节 律师 公证 679

第二十三篇 民政 信访 683

第一章 民政 683

第一节 机构 683

第二节 社会救济和生产救灾 683

第三节 优抚 支前 687

第四节 婚姻登记 692

第五节 复员退伍军人安置 692

第七节 殡葬改革 694

第六节 社会福利 694

第八节 革命烈士褒扬 695

第二章 信访 698

第一节 机构 698

第二节 信访工作 698

第二十四篇 劳动 人事 703

第一章 劳动 703

第一节 机构 703

第二节 劳动制度 703

第三节 劳动就业 705

第四节 精简下放 706

第五节 城镇知识青年安置 706

第六节 职工调配 707

第七节 职工培训 708

第八节 技工学校招生 708

第九节 劳动保险 708

第十节 劳动保护 708

第十一节 锅炉 压力容器的安全生产与监督 710

第二章 人事 711

第一节 清代官吏 711

第二节 民国职员 717

第三节 干部管理 718

第四节 干部队伍 719

第五节 干部任免 721

第三章 工资福利 722

第一节 工资 722

第二节 福利 726

第三节 地方武装 731

第二节 北洋政府军 731

第一节 清军 731

第二章 驻军 731

第一章 机构 731

第二十五篇 军事 731

第四节 国民党军 732

第五节 人民军队 734

第三章 兵役制度 736

第一节 世袭 招募兵役制 736

第二节 征兵制 736

第三节 志愿兵役制 736

第四节 义务兵役制 736

第四章 民兵 737

第一节 民兵组织 737

第五节 预备兵役制 737

第二节 武器装备 738

第三节 军政训练 738

第四节 民兵任务 739

第五节 先进民兵代表 740

第五章 重大兵事 741

第六章 人民防空 748

第一节 机构 748

第二节 工程建设 748

第一节 机构 751

第二节 文化团体及设施 751

第二十六篇 文化 751

第一章 文化 751

第三节 地方戏曲 754

第四节 民间艺术 754

第五节 群众文艺 756

第六节 美术、书法、摄影 760

第七节 刻石工艺 763

第八节 图书 763

第九节 著述要目 764

第十节 报刊 772

第一节 蒲松龄故居 773

第二章 文物 古迹 773

第二节 革命纪念地 776

第三节 古遗址 779

第四节 古墓葬 781

第五节 刻石 782

第六节 古建筑 785

第一节 机构 786

第二节 县收音站 786

第三章 广播 电视 786

第三节 农村有线广播 787

第四节 城市有线广播 787

第五节 电视转播 788

第六节 广播宣传 788

第七节 通讯联络工作 789

第四章 电影 789

第五章 档案 791

第一节 机构 791

第二节 馆藏 791

第五节 机关档案室 792

第三节 利用 792

第四节 馆库与保管 792

第二十七篇 教育 797

第一章 教育行政 797

第一节 机构 797

第二节 学校管理 797

第三节 学制 798

第二章 书塾 书院 县学 799

第一节 书塾 799

第三节 县学 800

第二节 书院 800

第三章 学前教育 801

第四章 小学教育 802

第一节 发展与普及 802

第二节 课程与教学 803

第三节 思想品德教育 804

第四节 部分小学简介 805

第五章 普通中等教育 806

第一节 发展与布局 806

第二节 课程与教学 806

第四节 部分中学简介 808

第三节 思想政治教育 808

第六章 师范教育 810

第一节 淄川师范教育沿革 810

第二节 学校 810

第七章 专业 职业教育 811

第一节 兴办与发展 811

第二节 学校 812

第八章 业余教育 813

第一节 农民业余教育 813

第二节 职工教育 814

第三节 干部培训学校 815

第九章 人才输送 816

第一节 人才 816

第二节 输送 816

第十章 教师 821

第一节 教师队伍 821

第二节 政治地位 821

第三节 生活待遇 822

第三节 科技队伍 827

第一节 机构 827

第二节 科技组织 827

第二十八篇 科技 827

第一章 机构和队伍 827

第二章 科技成果 828

第三章 科技情报 832

第四章 科普活动 832

第五章 沼气与太阳能利用 833

第一节 沼气的开发和利用 833

第二节 太阳能利用 833

第六章 标准计量 833

第一节 机构 833

第三节 计量管理 834

第二节 计量 834

第二十九篇 卫生 837

第一章 机构 837

第二章 医疗 837

第一节 医疗制度 837

第二节 医疗机构 838

第三节 医疗队伍 844

第四节 医疗器械 849

第五节 医疗水平 849

第二节 西医 851

第三章 医术 851

第一节 中医 851

第三节 中西医结合 853

第四章 医药 853

第一节 中药 853

第二节 西药 854

第三节 药政 855

第五章 预防 855

第一节 地方病防治 855

第二节 职业病防治 857

第三节 妇幼保健 858

第四节 卫生检疫 859

第五节 爱国卫生 864

第六章 名医 验方 865

第一节 名医 865

第二节 验方 870

第三十篇 体育 875

第一章 机构 875

第二章 群众体育 875

第一节 武术 875

第三章 学校体育 877

第二节 民间传统体育 877

第四章 体育设施 878

第五章 体育竞赛 878

第六章 输送体育人才 884

第三十一篇 宗教 889

第一章 道教 889

第二章 佛教 889

第三章 伊斯兰教 889

第三节 教徒 组织 890

第二节 教堂 890

第一节 传入和发展 890

第四章 天主教 890

第五章 基督教 891

第一节 传入和发展 891

第二节 节日 仪节 891

第三节 三自爱国运动 892

第三十二篇 人物 895

第一章 传略 895

第一节 烈士 895

第二节 历史名人 908

第三节 党政领导干部 911

第四节 良医 913

第五节 英雄模范 915

第六节 社会闻人 918

第二章 简介 921

第三章 烈士英名录 925

第四章 其他人物 937

第三十三篇 风土习俗 943

第一章 方言 943

第一节 语音 943

第二节 词语 954

第三节 歌谣 谚语 歇后语 轶闻 966

第二章 社会新风 968

第三章 风俗习惯 972

第一节 衣食住行 972

第二节 婚丧礼俗 973

第三节 节令 976

第三十四篇 附录 981

第一章 文献辑录 981

第二章 民间传说 998

第三章 旧县志序跋 1000

第四章 历次《淄川县志》纂修人名录 1004

编后记 1007

相关图书
作者其它书籍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