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社会科学
机会学
机会学

机会学PDF电子书下载

社会科学

  • 电子书积分:10 积分如何计算积分?
  • 作 者:李文颖,张志刚等著
  • 出 版 社:沈阳:辽宁人民出版社
  • 出版年份:1992
  • ISBN:7205023513
  • 页数:218 页
图书介绍:
《机会学》目录
标签:机会

第一章 绪论 1

第一节 审时度势的启示 2

启示之一:人在时空间 2

启示之二:成败症结之为是 3

启示之三:缘势可求鱼 7

第二节 驭手和命运之舟 9

一、古老而常新的问题 9

二、蛮勇和宿命之误 10

三、把握命运之舵 12

第三节 应运而生的机会学 13

一、高科技时代的挑战 13

二、世界政治经济发展的态势 18

三、社会的竞争机制 22

一、命定论说:机会是命中注定的 25

第一节 形形色色的机会观 25

第二章 机会观的审视 25

二、唯灵论说:机会是由上帝操纵的 28

三、运气论说:机会就是碰运气 31

四、悲观论说:机会是渺茫的 33

五、模式论说:机会是孤立不变的 35

六、唯意志论说:机会是自我创造的 37

第二节 科学的机会观 39

一、偶然与必然辩证统一的原则 39

二、主观与客观相结合的原则 40

三、概率论原则 42

四、时效论原则 44

第三章 机会的本质 46

第一节 机会的真谛 46

第二节 机会的本质特征 49

一、机会的客观性和主观性 49

二、机会的偶然性和必然性 51

三、机会的无序性和有序性 52

四、机会的易逝性与可待性 54

五、机会的均等性和独惠性 56

六、机会的隐秘性和多端性 58

第四章 机会结构 61

第一节 机会元 61

一、机会元是单个机会的一般模式 61

二、信息是机会元的表征态 62

三、机会元是具有能量的结构 63

第二节 机会链 65

一、机会链是机会的运行过程 65

二、机会链的运行方式 66

第三节 机会场 67

一、机会场是机会存在的时空间 67

二、机会场的基本特征 68

一、机会的时空度是机会的时间与空间的规定 70

第四节 机会的时空度 70

二、把握机会时空度的原则 71

第五节 机会的清晰度 72

一、机会发展过程的阶段 72

二、捕捉机会的关节点 73

第六节 机会的价值度 76

一、机会评价准则 76

二、机会价值的量化分析 78

第五章 机会意识 80

第一节 机会意识的本质和结构 80

一、机会意识的本质 80

二、机会意识的构成 82

第二节 机会意识的个性类型 95

一、创新型和保守型 95

二、灵活型和偏执型 97

三、积极型和消极性 98

第六章 机会的类型 100

第一节 客体与信息状态系统之机会类型 100

一、依据客体存在领域看机会 101

二、依据信息形式看机会 111

第二节 主体系统状态之机会类型 113

一、依据主体参与数量看机会 113

二、依据主体的认知方式看机会 114

三、依据主体追求目标看机会 118

第三节 主客体相互关系系统状态之机会类型 120

一、从功利角度看机会 121

二、从主体需要角度看机会 123

三、从客体条件和主体追求目标角度看机会 125

第四节 整体系统状态之机会类型 127

一、就整体的性质看机会 128

二、就整体的时态看机会 129

三、就整体的层次看机会 130

第七章 机会学的特质 134

第一节 信息学与机会 134

一、关于信息的本质 134

二、机会与信息学 136

第二节 心理学和机会 138

一、内因激励与心理指向 138

二、机会与心理学 141

第三节 预测科学与机会 142

一、科学预测对机会的意义 143

二、科学预测在机会决策中的作用 144

第四节 人才学与机会 146

一、人才存在的形态 146

二、机会与人才学 147

一、机会的运行与决策程序 149

第五节 决策学与机会 149

二、机会与决策学 150

第六节 行为科学与机会 151

一、行为动机及其表现程度 152

二、机会与行为科学 153

第八章 机会的运行机制 155

第一节 机会是人类生存发展的前提 156

第二节 机会的包容机制 162

一、机会构成的多义性和层次性 162

二、机会运行的过渡性和节奏性 166

三、机会分布的空间性和文化性 168

第三节 机会的重构机制 169

一、主体关系的重组 169

二、利益诱导原则 171

一、优胜劣汰 172

第四节 机会的筛选机制 172

二、筛选与重构的二重奏 175

第九章 机会的选择和利用 177

第一节 乘机三部曲 177

第二节 相机而动 180

一、统筹兼顾 181

二、择善而从 182

三、切实可行 186

四、捷足先登 188

第三节 随机应变 192

一、变中求恒 192

二、力量的调整 199

三、方向的调整 201

四、时空的调整 205

五、结构的调整 210

第十章 迎接新的挑战 214

后记 216

相关图书
作者其它书籍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