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历史地理
秦俑专题研究
秦俑专题研究

秦俑专题研究PDF电子书下载

历史地理

  • 电子书积分:19 积分如何计算积分?
  • 作 者:王学理著
  • 出 版 社:西安:三秦出版社
  • 出版年份:1994
  • ISBN:7805467927
  • 页数:655 页
图书介绍:暂缺《秦俑专题研究》简介
《秦俑专题研究》目录

第一部分 军事篇 3

壹、一幅秦代的陈兵图——论秦俑坑的性质及其编成 3

一、关于设置兵马俑坑意图的研究现状和蠡测 3

(一)作用四说 3

(二)“陈兵”形式 4

二、秦俑一号坑——一个完成了布阵程序的形式 5

(一)矩阵的格局 5

(二)构成特点 8

(三)阵法意义 10

英文目录 13

(一)营的概念 13

三、秦俑二号坑——一个兵营性质的形式 13

(二)是“营”非“阵” 14

四、秦俑四号坑——一个未完成的战阵形式 20

五、简单的结论 23

(一)陈兵同陵的关系 23

(二)秦俑四坑的格局 24

(三)指挥坑内无指挥 24

贰、秦俑矩阵的历史意义——再论始皇陵一号从葬坑中武士俑群的编成 27

一、一个军事学术史上的新课题 27

(一)矩阵由来尚矣 27

(二)新型的矩阵实例 28

图版与插图目录 32

(三)便于战术机动的临战队形 32

二、秦矩阵的历史性战例选析 34

(一)秦晋的“韩原之战” 34

(二)秦伐楚的“拔郢之战” 35

(三)秦伐赵的“长平之战” 36

三、秦矩阵的历史地位 37

叁、播校相连 营垒必坚——兼论秦俑二号坑的象征意义 42

一、有关几个军事术语的概念问题 42

(一)壁垒和营垒 42

(二)顿舍和营军 44

二、冷兵器时代“营式”的雏型及其完备化 45

(一)秦汉时期营壁结构与攻防设施的概况 46

(二)秦俑二号坑的短期性军营实例 48

(三)从李靖到戚继光的完备营式 50

三、驻营和作战关系索解 52

(一)母营和子营 52

(二)京师的屯卫和区庐 52

(三)障塞 53

(四)营阵相侔 53

(一)结构述要 58

一、第三号坑性质的判定 58

肆、运筹帷幄 决胜千里——秦俑三号坑漫议 58

(二)军幕的模拟物 60

二、关于先秦时期“幕”的探索 64

(一)关于“幕府”的认识问题 64

(二)指挥部职能的诸问题 65

三、秦幕散论 68

(一)秦俑军幕的的特色 68

(二)秦俑“幕”的性质 69

(三)学术意义 70

伍、先秦阵战中的指挥系统——附论秦俑矩陈提供的实例 73

一、指挥物的内容及其识别 73

(一)金鼓 74

(二)旌旗 75

(一)金鼓铃旗各自的用途及其配合 77

二、指挥系统的构成及其实施 77

(二)实施 80

三、士卒和各级军吏的标识及其“位” 81

(一)章、徽 82

(二)位、列、行 83

四、秦俑矩阵的指挥网络 84

陆、锐士、武卒和技击——秦步兵俑引起的题目 94

一、秦俑坑的步兵形象 95

(一)“步兵”释义及秦步兵俑的种类 95

(二)步兵俑的分布及其战斗编列 96

(三)兵器配备 103

(四)轻装和重装步兵的战斗作用 109

二、秦步兵的战斗力蠡测 110

(一)步兵诞生的历史回顾 110

(二)秦步兵在编列上的特点 112

(三)战斗力的集中表现 116

(一)六国步兵的状况与评价 118

三、“强中之强”的秦步兵 118

(二)秦军取胜的因素 119

一、秦俑战车属性的考订 123

柒、无可奈何花落去 似曾相识燕归来——秦俑战车所见车战方式的转移 123

(一)中下级军吏的指挥车 125

(二)一种攻击型的战车——轻车 128

(三) 同步、骑兵混编的重型机动战车——“阙车” 129

(四)同骑兵配合的一种新型高速战车——“骑车” 130

二、新车兵种种 132

(一)车兵的概念 132

(二)轻车兵的突起 134

(三)编制 134

(四)轻车的作战方式 138

三、远非结论的几点看法 139

捌、云骑凌厉中原 蹑影追风胡域——由秦骑兵俑群论年轻气盛的秦汉骑兵 143

一、秦俑骑兵的形象问题 144

(一)骑士和乘马 144

(二)骑兵 147

(一)草原骑兵和中原骑兵的产生 152

二、秦骑兵溯源 152

(二)秦骑兵的出现和发展 153

三、统一战争中秦骑兵的作用及其地位 155

(一)骑兵队形与战术的回顾 155

(二)秦骑兵的配置与战术地位 156

四、秦汉骑兵史上辉煌的一页 160

(二)强盛中的汉代骑兵及其业绩 160

(一)成长中的秦骑兵 160

一、秦俑坑中武官俑军职考辨 167

玖、战士风霜老 将军雨露新——秦军官们与士兵俑概论 167

(一)秦俑武官系统编制索解 168

(二)秦俑坑的军吏俑辨识 173

二、士兵俑在军中的地位 184

(一)秦兵制概述 184

(二)士兵在军中的编制、享用及秦俑的例证 189

三、秦俑爵秩的探讨 195

拾、练兵透视——从兵马俑的队列动作看秦的教战内容 209

一、训练有素的表面性观察 210

(一)秦俑队列动作的印象 210

(二)秦重视军事训练的史实 212

二、规范化战术动作解析 214

(一)先秦时期战术训练追忆 214

(二)秦俑战术动作分解 216

三、教射演习实例的推测 224

(一)训练场地与射兵演习的布署法 224

(二)引出的思考 228

壹、秦俑兵器刍论——秦俑坑兵器涵盖的内容及其历史地位 233

一、类别及其配备 233

(一)典型兵器的类别及形制 233

第二部分 兵器篇 233

(二)几种兵器的保护设施与携带方式述要 242

(三)秦俑阵营中各兵种配备武器的原则 248

二、在中国兵器发展史上的地位 254

(一)弩弓的改进 254

(二)秦戟之型,分合两便 257

(三)长剑型秦剑 259

(四)陶甲所反映的防护设施 261

三、几个相关问题的探讨 263

(一)秦兵器用铜非铁的原因 263

(二)驷马战车反映着车战历史的影子 265

(三)兵器“刻久”与“寺工” 267

(三)组装与保护措施 268

(四)秦制造兵器的下限年代问题 268

(一)一种长寿兵器 273

一、矛史追踪 273

贰、秦代长兵矛、戈、戟——白刃格斗的利器 273

(二)中国矛的家族成员 275

二、戈、戟的产生与嬗变 278

(一)戈、戟分途与戈、矛联装的进程 279

(二)戟的种类 281

(三)矛、弋、戟历史性演化引出的结论 284

三、秦矛、秦戈和秦戟 285

(一)矛、戈形制演进的轨迹 285

(二)秦俑坑的吕不韦戟引起戈、戟属性的考辨 290

叁、长铍春秋——从剑到铍的历程 296

一、战国时期铍的形制 296

二、起源问题上的考辨 302

三、用铍的盛期 306

四、悄然“谢幕” 309

肆、配套的远射程兵器——对秦俑坑弩弓矢研究的思考 312

(一)镞型 313

一、由镞到矢 313

(二)秦镞定位 315

二、秦俑坑弩与属性的探讨 319

(一)弩——“横弓着臂,施机设枢” 320

(二)弩弓同箭配合的提示 321

(三)秦弩弓属性的讨论 322

伍、古剑谈略——由秦王剑说起 325

一、秦剑的发现及其直观 325

二、剑在古代社会生活中的作用 327

(一)“宝剑”所以为“宝 327

(二)佩剑 327

(三)战剑 328

(四)舞剑 328

(五)上流社会的宠物 329

(一)剑制溯源 329

三、剑的起源与发展 329

(二)先秦剑制的形成 330

(四)秦汉以前的民族剑 332

(三)汉式剑的历史演进 332

四、铸剑和相剑 334

(一)剑族弟兄 334

(二)铸剑 336

(三)复合剑与五十炼 337

(四)表面处理 338

五、余论一、二 340

陆、“吴钩”解——释秦钩 343

柒、粗劣的秦军礼兵——钺、殳、钩价值的评估 347

一、在疑议中被认识 347

(一)铜钺 347

(二)铜殳 350

(三)铜钩 352

(一)钺——权力的表示物 352

二、对“属性”的再议 352

(二)钩的作用 353

(三)礼殳 354

捌、秦俑坑青铜兵器的科技成就管窥——对冶铸造型、机械加工和表面处理等制造技术的探讨 357

一、弁言 357

二、制作工艺浅析 358

(一)冶铸 358

(二)铜件的加工工艺 362

(一)因用途而调配冶金成份 369

三、收获与探讨 369

(三)铬盐氧化处理技术的运用 371

(二)加工工具 371

玖、秦代军工生产标准化的初步考察——秦俑军工产品的测定而推论 374

一、标准化的产品 375

(一)远射程兵器的配套设施 375

(二)长戟的组合化与秦铍(锬)的定型化 377

(三)青铜长剑加工工艺的标准化 379

二、车马具零部件的通用化与装配成型中的组合化 380

三、军工生产的专业化 382

(一)严格工序、坚持标准 383

四、制度化的生产环节 383

(二)勒名刻记,层层督责 384

(三)规定任务,限制定额 384

(四)刻记标识,检验把关 385

(五)开展评比,有奖有惩 385

五、法律化的管理制度 386

(一)制造权及其组织机构 386

(二)生产者的身份和技艺的传授 387

(三)库藏制度 387

拾、秦俑铭文兵器与造器编年的完善化——从铭文汇释看文例的变化过程 389

一、秦俑兵器的铸造年代与铭文内容 389

(一)几件铭年兵器 389

(二)纪年铭文内容释例 396

(三)戟、铍土其他部位的铭文要义 402

(四)弩机铭文与标准化化机件 403

二、秦兵器铭文体例变化的轨迹 404

(一)变化述略 404

(二)戈(戟)铭文格式的分期考察 406

(三)不曾规范的矛铭 411

三、秦俑兵器所引出的刻辞学意义 412

(一)完善的铭例之一 412

(二)秦兵器刻辞制度述略 414

第三部分 艺术篇 423

壹、雄浑的气魄 写实的艺术——论秦俑艺术的历史地位 423

一、秦俑的创作意向及其艺术成就 423

(一)时代精神的表现 423

(二)写实主义的佳作 424

二、在中国雕塑艺术史上的地位 430

(一)秦俑出现的艺术前提 430

(二)秦代艺术成就纵览 432

(三)汉代艺术的高峰 435

(四)秦俑——新型的造型艺术 438

(一)同时代两个国度的艺术 439

三、在世界雕塑史上的地位 439

(二)“殊途同归”的艺术成就 441

四、秦俑陶塑的缺陷及其原因 444

(一)秦俑造型的缺陷 444

(二)产生缺陷的根本原因 445

五、秦汉艺术之美的总结 446

贰、秦韵汉风 一脉相承——再论秦俑艺术的去向 449

一、始皇秦俑同阳陵汉俑的外形比较 450

(一)由同看“异” 450

(二)由异看“同” 452

(三)“同”与“异”产生之由 455

二、秦汉陶塑艺术作品中粗化和细化问题 457

(一)对俑体“大”和“小”的认识 458

(二)始皇秦俑同阳陵汉俑的艺术水平评议 459

(三)秦汉陶塑艺术的发展与变化 461

三、阳陵汉俑承前启后的因果效应 465

(一)阳陵汉俑是秦汉陶塑艺术链条中重要的一环 465

(二)对后世陶塑艺术的影响及其在中国古代艺术史上的地位 467

叁、秦俑军服考——勇军启示录 472

(一)冠 472

一、种类及其定名 472

(二)曲领 479

(三)曲裾袍、褶服与革带 479

(四)铠甲 487

(五)裤(绔)与护腿设施 497

(六)鞋 499

(一)战服的总体印象 502

二、全形及其配备 502

(二)战服装备的组合格式 503

(三)制服的设计思想 505

三、绘彩及其图案 508

(一)绘彩 508

(二)图案 509

(一)性质问题 511

四 服制及其构成 511

(二)质料问题 513

(三)多彩与“尚黑”问题 514

(四)继承与影响问题 517

一、三号俑坑的性质 522

肆、秉侍卫甲俑的服饰与绘彩——附论多彩的军服与秦的主色问题 522

二、“亲兵”形象 523

三、服色 526

四、著色浅说 530

伍、隐蔽性工程 坑道式建筑——秦俑坑的建筑艺术 534

一、因表现地下“陈兵”的需要而采用特殊的建筑形式 534

(二)秦俑三坑的平面形制 535

(一)性质 535

(三)体量 537

二、构筑过程及施工方法的考古学探索 538

(一)建筑材料的用场及其用量估算 538

(二)构筑方法简述 540

(三)施工的技术要点 541

三、秦俑坑的建筑学意义 544

(二)木作技术的偏差 545

(一)是解决大跨度建筑的一种特殊类型 545

(三)条砖的使用还只局限于铺地 546

(四)平面展开的整体结构之美 547

一、先从“书同文字”来看秦的书法 549

(一)“文字异形”为大一统局面所不许 549

陆、篆隶混用 异乎其妙——论秦俑文字的书法艺术 549

(二)秦书八体 551

二、秦俑铭刻的载体其及内容 558

(一)铭刻对象与内容 558

(二)秦俑文字的书体辨识与成文手法 569

(一)秦篆、草篆 570

三、秦俑书法艺术赏析 570

四、秦俑文字的书法家与书体源流 572

(二)古隶 572

(一)秦俑的书法家 573

(二)秦俑文字在书法艺术史上的地位 574

第四部分 篇外篇 579

壹、秦兵马俑坑14C的年代测定报告 周明富、周卫健、杨礼平、王学理 579

一、样品制备 580

二、测量方法及其结果 580

三、讨论 582

一、秦俑坑箭镞的表面分析 584

贰、秦始皇陶俑坑出土铜镞表面氧化层的研究 韩汝玢、马肇曾、王曾隽、柯俊 584

二、青铜表面氧化试验 586

(一)铬酸盐转化处理 587

(二)铬盐氧化处理 588

(三)铬酸铅处理 589

(四)耐腐蚀性能实验 590

三、讨论 590

(一)表面氧化层是否系天然腐蚀的产物 590

(三)对箭镞表面处理目的的推测 591

(二)含铬化合物的局部沾污的可能性 591

一、分析手段 595

叁、秦始皇陵陶俑彩绘颜料的鉴定 韩汝玢、谢逸凡 595

二、俑坑颜料分析的结果 596

三、对分析结果的分析 609

英文提要 615

后记 653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