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政治法律
大学生志愿服务长效机制建设研究
大学生志愿服务长效机制建设研究

大学生志愿服务长效机制建设研究PDF电子书下载

政治法律

  • 电子书积分:11 积分如何计算积分?
  • 作 者:王为正,刘佳主编
  • 出 版 社:北京:人民出版社
  • 出版年份:2015
  • ISBN:7010155524
  • 页数:274 页
图书介绍:
《大学生志愿服务长效机制建设研究》目录

第一章 中国志愿服务的历史、现状及发展趋势 1

第一节 什么是志愿服务 1

一、了解志愿服务 1

二、志愿服务的特点 2

三、志愿服务的精神 2

四、中国志愿服务的形式与领域 3

第二节 志愿服务的由来 13

一、志愿服务的由来 13

二、国内外志愿服务简介 14

第三节 志愿服务在中国 17

一、中国志愿服务活动的缘起 17

二、新中国志愿服务发展历程 19

第四节 志愿服务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22

一、来自大学生志愿者的问题 22

二、志愿活动的组织者存在的问题 22

三、来自社会的问题 24

第五节 中国志愿服务的发展前景 26

一、不断拓展志愿工作的内涵 26

二、重视志愿者潜能的发挥 27

三、养成国人的公民意识 28

四、推动社会创新 29

第二章 大学生志愿服务活动制度化研究 31

第一节 大学生志愿服务活动制度化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31

一、大学生志愿服务活动制度化研究的目的 32

二、大学生志愿服务活动制度化研究的意义 34

第二节 大学生志愿服务活动制度化研究的现实依据 39

一、大学生志愿服务活动制度化研究的理论依据 39

二、大学生志愿服务活动制度化研究的实践依据 41

第三节 大学生志愿服务活动制度化研究的践行路径 45

一、大学生志愿服务活动制度化研究践行路径实现的前提条件 45

二、大学生志愿服务活动制度化研究践行路径的建设步骤 48

第四节 大学生志愿服务活动制度化的具体内容 54

一、大学生志愿服务活动制度化的建设 54

二、大学生志愿服务活动制度化建设的要求 62

第三章 大学生志愿者组织建设的实践研究 72

第一节 大学生志愿者组织的一般理论 72

一、志愿者组织的内涵 72

二、大学生志愿者组织的特征和功能 77

三、大学生志愿者组织产生的理论基础 80

第二节 大学生志愿者组织的发展现状 86

一、大学生志愿者组织的发展沿革 86

二、当前大学生志愿者的主要组织形式 89

三、大学生志愿者组织运行中存在的问题与成因分析 100

第三节 借鉴发达国家或地区志愿者组织建设的经验 107

一、英国志愿组织理事会(NCVO)的组织结构模式 107

二、美国大学生志愿者“情感与目标结合”的激励模式 111

三、日本非营利组织(NPO)的发展模式 114

四、斯堪的那维亚的筹资模式 116

五、我国香港志愿者组织的模式 118

第四节 构建大学生志愿者组织建设的新模式 120

一、建设高校志愿服务项目化管理制度 120

二、创新大学生志愿者组织的管理模式 122

三、创建校园志愿者和大学生志愿者的晋级模式 126

四、构建大学生志愿者的团队式组建模式 127

五、搭建大学生志愿者组织的交流平台 129

六、提升大学生志愿者的自身机能 130

七、完善大学生志愿者组织的社会协同机制 131

第四章 大学生志愿服务活动运行模式研究 134

第一节 大学生志愿服务活动运行模式的含义、特点及构成要素 134

一、志愿服务运行模式的含义 134

二、志愿服务运行模式的分类及特点 136

三、志愿服务运行模式中存在的问题 139

四、志愿服务运行模式应遵循的主要原则 143

第二节 目前大学生志愿服务活动运行模式的主要类型及特点 148

一、总结目前大学生志愿服务的种类 148

二、提出具有代表性的志愿服务运行模式 154

第三节 志愿服务活动运行模式创新 167

一、志愿服务活动运行模式的项目开发 167

二、志愿服务活动运行模式的平台建设 170

三、志愿服务活动运行模式的品牌树立 172

四、志愿服务活动运行模式的体系管理 173

第五章 大学生志愿服务活动的思想政治教育功能研究 176

第一节 大学生志愿服务活动对高校德育体系构建的作用 176

一、高校大学生道德特性及德育体系的构建 176

二、大学生志愿服务活动对高校德育体系构建的作用 189

第二节 大学生志愿服务实践思想政治教育功能的具体措施 202

一、实践大学生志愿服务思想政治教育功能 203

二、大学生志愿服务活动发挥思想政治功能的现状 211

三、实践大学生志愿服务思想政治功能的措施 212

第三节 大学生志愿服务育人功能对全民素质提升的衍射作用 217

一、大学生志愿服务活动影响社会的价值取向性,创造社会经济价值,促进生产力发展 218

二、大学生志愿服务文化对社会的熏陶性,凸显文化道德价值,承载社会主义道德建设的历史使命 218

三、大学生志愿服务活动具有教育的引导性,有利于促进精神文明建设和社会和谐进步 220

四、大学生志愿服务活动对社会具有思想的感染性,推动和谐社会构建的新手段 221

第六章 大学生志愿服务心理动力实证研究 226

第一节 国内外志愿服务心理动力研究现状 226

一、国内大学生志愿服务心理动力研究 227

二、国外大学生志愿服务心理动力研究 234

第二节 大学生志愿服务心理动力的实证研究 236

一、大学生志愿者的成就动机研究 236

二、大学生志愿者的幸福感研究 244

三、大学生志愿者的利他行为研究 248

四、结果分析 255

五、建议与展望 258

参考文献 261

后记 273

相关图书
作者其它书籍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