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代中国的地震事业PDF电子书下载
- 电子书积分:15 积分如何计算积分?
- 作 者:卫一清,丁国瑜主编
- 出 版 社:北京:当代中国出版社
- 出版年份:1993
- ISBN:7800920720
- 页数:462 页
上编 地震工作的发展 3
第一章 历史的回顾 3
第一节 古代文明对地震科学的贡献 3
一、丰富的地震史料 3
二、世界上第一台地震观测仪器 7
第二节 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立前的地震工作 8
一、地震调查 8
二、地震观测 9
三、理论研究 14
一、地震研究机构的诞生 16
第一节 地震研究机构的设立和地震工作纳入国家规划 16
第二章 中国地震事业的新生(一九四九——一九六五年) 16
二、地震工作委员会的成立 18
三、地震工作纳入国家远景规划 20
第二节 工程建设对地震工作的推进 21
一、基础地震工作的开展 21
二、为工程建设服务 25
三、区域地震工作的开创 29
第三节 全国地震观测系统的创建 33
一、自力更生建设中强地震台网 33
二、中苏合作建设基本台网 34
三、发展新技术建设区域台网 35
四、利用地震观测技术为国防服务 36
第四节 地震队伍的建设 40
一、开办地震专业短训班 40
二、院校培养专业人才 41
三、选派人员出国进修 43
第三章 地震事业的迅速发展(一九六六——一九七六年) 44
第一节 地震预报实践的开端 44
一、地震预报研究的酝酿与准备 44
二、一九六六年邢台地震 46
三、邢台地震工作的成就 49
一、强震频繁活动的十年 53
第二节 地震工作方针的确立 53
二、“以预防为主”方针的确立 58
第三节 地震工作队伍的发展与统一 59
一、中央地震工作小组的成立 59
二、第一次全国地震工作会议 61
三、全国地震队伍的统一组建 62
四、国家地震局的诞生 64
五、群测群防工作的发展 65
第四节 地震预报的探索与实践 67
一、地震预报科学思路的探讨 67
二、地震预报工作初见成效 70
三、地震预报工作遭受挫折 76
四、十年地震预报探索的反思 84
第五节 “文化大革命”对地震工作的干扰 89
第四章 地震事业稳步前进(一九七六——一九八五年) 91
第一节 地震工作方针的调整 92
一、地震工作重点的转移 92
二、地震工作方针的调整 95
第二节 地震系统体制的改革 96
一、机构与管理体制的改革 96
二、地震工作管理制度的改革 99
三、地震预报发布规定的确立 106
四、地方地震工作的整顿 109
第三节 地震科技的现代化建设 113
一、地震观测台网的现代化建设 113
二、地震通讯网络的建立 114
三、地震数据处理的计算机化 115
四、前兆观测仪器的技术改造 116
五、仪器标定实验室的建设 117
第四节 地震科学研究的深化 118
一、地震预测预报方法的清理与研究 118
二、地震预报实验场的建设 129
三、理论与实验研究 140
四、地震科技为社会服务 143
第五章 学术活动与国际合作 149
第一节 学术活动与科学普及 149
一、学术组织及其活动 149
二、地震科技信息服务与书刊出版 157
三、地震科普与宣传 160
第二节 国际交流与合作 162
一、国际交流与合作初期的概况 162
二、国际学术交流的发展 163
三、国际科技合作 165
四、参加国际组织及其活动 172
五、在中国举办的国际学术会议 175
第六章 地震队伍的发展 178
第一节地震专业人才的培养 178
一、地震专门教育 179
二、地震系统职工教育 186
第二节地震科技队伍的成长 189
一、一支能战斗的地震队伍 189
二、为祖国为人民站岗放哨 190
一、台网的建立与发展 197
第一节 地震观测 197
第七章 地震观测与地震学研究 197
下编 地震科研的进展 197
二、观测技术的进展 201
第二节 地震基本参数测定与地震活动性研究 206
一、地震参数的测定与资料交换 206
二、地震活动性研究 211
三、诱发地震的研究 216
第三节 历史地震考证与大地震考察 220
一、地震史料的考证与研究 220
二、大地震的现场考察 224
一、震源物理研究概况 231
第四节 震源物理研究 231
二、有关震源物理的观测研究 232
三、有关震源物理的实验研究 235
四、有关震源物理的理论研究 238
第八章 地震发生的地质环境研究 242
第一节 地壳深部结构的探测 242
一、深部探测工作发展概况 242
二、深部探测研究的结果 244
三、地震与地壳深部相关特征的研究 246
一、研究概况 248
第二节 中国的地震构造研究 248
二、中国的地震构造特征 250
三、中国地震构造的分区特征 253
四、研究中得到的几点认识 254
第三节 中国活动断裂研究 255
一、历史的回顾 255
二、主要研究成果 257
三、新技术的引进与应用 260
四、活动断裂带研究的进展 261
一、构造应力场 263
第四节 地震力源的研究 263
二、地震动力源 268
第九章 地震前兆与预报方法的探索 272
第一节 地震活动图象 273
一、地震的时空分布特征 273
二、相关地震 274
三、介质参数的变化 276
第二节 地壳形变的观测与研究 277
一、流动观测与定点观测 277
二、连续观测 282
三、地壳形变与地震的关系 284
第三节 地下水与地震关系的研究 285
一、地下水位与地震关系的研究 286
二、地下水化学组分与地震关系的研究 290
第四节 地磁、地电、重力的观测 296
一、地磁观测与震磁关系的研究 296
二、地电观测及地电与地震关系的研究 301
三、重力观测及重力与地震关系的研究 306
第五节 其他前兆现象的研究 312
一、地应力(应变)与地震关系的研究 312
二、震前地声现象的研究 315
三、天文、气象与地震关系的研究 319
四、地震前动物行为异常的研究 323
五、地震前电磁波异常的观测与研究 326
第六节 地震综合预报 327
一、综合预报的由来与发展 327
二、综合预报的内容与思路 329
三、综合预报的方法 332
第十章 地震烈度鉴定和地震区划 336
第一节 工程建设场地基本烈度的鉴定 336
一、历史的回顾 336
二、国内外大型工程建设场地的烈度鉴定 341
第二节 地震区划与全国地震烈度区划图的编制 344
一、地震区划的原则和方法 345
二、中国地震烈度区划图的编制 348
第十一章 地震工程研究的进展 354
第一节 震害调查、震害预测和地震小区划 355
一、地震灾害调查 355
二、震害预测 358
三、近场地面运动研究 360
四、地震小区划 361
第二节 振动实验和强震观测分析 363
一、振动实验仪器的试制 363
二、强震观测及其数据分析 369
一、工业与民用建筑抗震研究 372
第三节 抗震设计与地震力理论 372
二、地基及土工结构的抗震研究 375
三、桥和坝的抗震研究 376
四、地震力理论研究 379
第四节 地震区建筑规范 384
一、一九五九年规范草案 385
二、一九六四年规范草案 386
三、其他抗震规范 387
结束语 389
后记 392
- 《为革命事业奉献终生》王纪华纪念集编审委员会 1995
- 《事业单位招聘护士综合应试策略》杨会香,井秀玲,马小霞主编 2019
- 《上班族出走 90年代生涯新主张 事业与休息的平衡观》廖和敏著 1996
- 《大数据环境下的信息管理方法技术与服务创新丛书 俄罗斯档案事业改革与发展研究》徐胡乡责编;肖秋会 2019
- 《怀念集 革命·事业·友情》姜椿芳著 1997
- 《刘季平与中国图书馆事业改革发展论文集》国家图书馆 2018
- 《邮票上的民政事业 献给新中国成立七十周年》《邮票上的民政事业》编写组编著 2019
- 《中国医疗卫生事业发展报告 公共卫生与预防保健专题 2018》方鹏骞 2019
- 《中国图书馆事业发展报告》饶权 2019
- 《事业单位公开招聘分类考试专用教材 综合应用能力 B类 社会科学专技类 2018中公版》李永新 2018
- 《中国当代乡土小说文库 本乡本土》(中国)刘玉堂 2019
- 《异质性条件下技术创新最优市场结构研究 以中国高技术产业为例》千慧雄 2019
- 《中国铁路人 第三届现实主义网络文学征文大赛一等奖》恒传录著 2019
- 《莼江曲谱 2 中国昆曲博物馆藏稀见昆剧手抄曲谱汇编之一》郭腊梅主编;孙伊婷副主编;孙文明,孙伊婷编委;中国昆曲博物馆编 2018
- 《中国制造业绿色供应链发展研究报告》中国电子信息产业发展研究院 2019
- 《中国陈设艺术史》赵囡囡著 2019
- 《指向核心素养 北京十一学校名师教学设计 英语 七年级 上 配人教版》周志英总主编 2019
- 《《走近科学》精选丛书 中国UFO悬案调查》郭之文 2019
- 《清至民国中国西北戏剧经典唱段汇辑 第8卷》孔令纪 2018
- 《北京生态环境保护》《北京环境保护丛书》编委会编著 20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