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物质文化史PDF电子书下载
- 电子书积分:14 积分如何计算积分?
- 作 者:王学理主编;陕西省考古研究所秦汉研究室编
- 出 版 社:西安:三秦出版社
- 出版年份:1994
- ISBN:7805468109
- 页数:429 页
绪论 1
一、关于“秦物质文化”的概念 2
二、“秦物质文化”研究的内容 4
三、对“秦物质文化”研究的回顾 6
四、对研究前景的寄语 8
第一章 农业和饲养业 10
第一节 农业 10
一、各类铁农具的普遍使用和牛耕的推广 10
图Ⅰ-1 铁农具与石磨盘 11
二、大力兴修水利工程 12
英文目录 12
图Ⅰ-2 秦代郑国渠经行略图 15
三、优良农作物品种的选育和广泛栽培 15
四、贮粮设施的逐渐进步 16
图Ⅰ-3 陶囷模型 17
五、秦对农业生产的管理 18
第二节 畜牧业与饲养业 20
一、饲养业的生产对象 21
图Ⅰ-4 陶牛模型与饲马情况复原图 22
二、饲养法与相马术 22
三、饲养立法与马政 23
第一节 客观形势促进了秦国手工业的发展 27
第二章 手工业 27
第二节 手工业门类 28
一、铜器制造业 28
(一)青铜铸造的历史性变化及其特点 28
(二)铸造青铜器的种类 28
图Ⅱ-2 秦公钟和秦公傅(照片) 30
图Ⅱ-1 秦国的青铜铸器 30
(三)铸造工艺 30
(四)铸造权限 31
图Ⅱ-3 铜安车(照片) 32
图Ⅱ-4 铜钱范拓片 33
(一)冶铁手工业的发展 35
二、冶铁业 35
(二)冶铁业的管理与作坊的规模 36
图Ⅱ-5 铁器 37
三、黄金业 38
四、制陶业 39
(一)同国计民生有直接关系的一个手工业生产部门 39
图Ⅱ-6 金器 40
(二)制陶内容的转移 42
(一)秦瓦 43
五、建材业 43
(三)制陶工艺 43
(三)秦砖 44
(二)瓦当 44
图Ⅱ-7 模制筒瓦示意图 45
(四)排水管道 45
图Ⅱ-8 槽形板瓦制作示意图 46
(五)金属建筑构件 46
图Ⅱ-9 秦瓦形制、纹饰演变图 47
(一)玉器 48
六、玉石雕琢业 48
图Ⅱ-10 玉器 49
(一)秦漆器的发现 50
七、漆器制造业 50
(二)石器 50
(二)漆器生产和管理 51
(一)织物种类 52
八、纺织业 52
图Ⅱ-11 漆器 54
九、制盐业 55
(二)生产管理 55
第三节 秦对手工业的经营和管理 56
第三章 都邑 60
图Ⅲ-1 秦人都邑迁徙路线示意图 63
二、秦 64
一、西犬丘 64
第一节 西犬丘、秦 64
一、文献所记汧城的大体位置 65
第二节 汧城 65
二、寻找汧城的重要线索 66
三、邑的历史作用及保存现状 67
第三节 汧渭之会与平阳 68
一、汧渭之会 68
二、平阳 69
一、一座精心选择的都城 70
第四节 雍城 70
二、总体布局 71
(二)城门 72
(一)城垣 72
三、宫寝 73
(四)建筑遗址 73
(三)干道 73
图Ⅲ-2 秦都雍城遗址出土瓦当 74
(一)大郑宫 74
(二)橐泉宫、蕲年宫 75
(三)棫阳宫 77
(四)年宫 78
(一)门塾 79
四、宗庙 79
(二)屏、路 79
图Ⅲ-3 秦国宗庙建筑遗址平面图 80
(四)昭庙、穆庙 81
(三)祖庙 81
(七)都宫 82
(五)中庭 82
(六)亡国之社 82
(八)祭祀坑 82
(九)几个问题的分析 83
五、凌阴建筑 84
(一)凌阴建筑的形制 85
图Ⅲ-4 秦国凌阴遗址平面图 85
(二)凌阴的营筑方法 86
(三)凌阴封藏方法及对科学技术的应用 87
六、朝寝建筑遗址 88
(二)建筑性质 89
(一)布局 89
七、市建筑遗址 90
(一)结构 90
图Ⅲ-5 秦都雍城朝寝建筑钻探平面图 90
(二)西门塾基址 91
(三)前朝后市 91
第五节 栎阳 92
一、布局 92
图Ⅲ-6 秦汉栎阳故城遗址平面图 93
(一)城垣 94
(二)城门 94
(三)干道 94
(四)建筑、作坊遗址 94
二、形制与规模 95
(一)北垣、东垣的位置 95
(二)形制 95
第六节 咸阳 96
一、地理环境 96
(一)兴建、扩建 97
二、布局 97
(三)几座主要宫室 99
(二)形制与范围 99
(四)一、二、三号宫室建筑 103
图Ⅲ-7 秦都咸阳一号建筑遗址平面图 104
图Ⅲ-8 秦都咸阳一号建筑遗址剖面图 105
图Ⅲ-9 秦都咸阳一号建筑出土陶文 106
图Ⅲ-10 秦都咸阳二号建筑出土陶文 107
图Ⅲ-11 秦都咸阳二号建筑出土陶文 108
(五)手工业作坊区及馆舍、苑囿 108
图Ⅲ-12 秦都咸阳三号建筑出土陶文 109
(一)望夷宫 110
三、郊外的离宫别馆 110
(二)兰池宫 111
(三)宜春宫 112
(四)芷阳宫 112
(五)步高宫 113
(六)步寿宫 114
(七)梁山宫 114
(八)长杨宫 115
第七节 郡县及其他类型的城 118
一、郡县城 119
二、其他类型的城 119
第八节 商业 122
一、市场管理 123
(三)平准物价 123
(二)维持治安 123
(一)管理机构 123
图Ⅲ-13 “市亭”陶文 124
二、货币 125
(四)官府市的现金管理 125
(一)度量衡的统一 126
四、度量衡 126
三、商品种类 126
(二)诏量 127
图Ⅲ-14 北私府铜椭量(照片) 128
图Ⅲ-15 北私府铜椭量秦始皇诏书 129
(三)权 129
图Ⅲ-16 北私府铜椭量秦二世诏书 130
图Ⅲ-17 秦始皇诏铜方升 131
图Ⅲ-18 秦始皇诏八斤铜权铭文 132
图Ⅲ-20 高奴禾石铜权铸文 133
图Ⅲ-21 高奴禾石铜权二诏刻文 133
图Ⅲ-22 旬邑铜权(照片)及顶面铸文 134
图Ⅲ-23 旬邑铜权二诏刻文 135
图Ⅲ-24 秦始皇二十六年诏版 136
图Ⅲ-19 高奴禾石铜权 136
第四章 军事 141
第一节 军事力量兴亡的轨迹 141
一、秦军在建立政权过程中的作用和地位 141
(一)同戎狄之战在于为奴隶制秦国争取立足之地 142
图Ⅳ-1 秦同戎狄形势图 142
(二)抗拒晋、魏,收复河西地,争夺并确保秦国的地盘 143
(三)出函谷关争地盘,兼并战争统一天下 147
(四)南戌五岭,北筑长城,为国守边防 152
(五)对抗起义军,随所保护的秦王朝被推翻而覆没 154
二、战略和战术的应用 155
第二节 军事制度 159
一、兵役制 159
二、军事组织的编成 162
图Ⅳ-2 秦步兵俑 164
图Ⅳ-3 弩兵俑 165
图Ⅳ-4 骑兵俑 166
图Ⅳ-5 轻车兵之车右与车左俑 167
三、军权 170
图Ⅳ-6 阳陵虎符 171
图Ⅳ-7 杜虎符 172
四、秦军的作战能力 172
图Ⅳ-8 秦俑一号坑矩阵示意图 174
图Ⅳ-9 秦俑二号坑营垒布置图 175
第三节 装备 175
一、兵器的种类及其效能 175
(一)远射程兵器 176
图Ⅳ-10 秦俑四坑平面布局图 176
(二)长兵器 177
图Ⅳ-11 弩弓复原图 177
图Ⅳ-12 秦俑坑弩弓及韬迹图 178
图Ⅳ-13 秦俑坑箭箙迹象图 179
(三)短兵器 180
图Ⅳ-14 秦青铜矛头 180
图Ⅳ-15 秦青铜戈头 181
二、防护设施 181
图Ⅳ-16 秦始皇十九年青铜铍头 182
图Ⅳ-17 秦青铜剑 183
图Ⅳ-18 秦铠甲结构及各部名称 186
图Ⅳ-19 将甲之花纹图案 187
图Ⅳ-20 将服 189
图Ⅳ-21 佐俑服 190
三、运载工具 191
图Ⅳ-22 骑士服 191
图Ⅳ-23 车士服 192
图Ⅳ-24 车御服 193
图Ⅳ-25 随车之轻装步兵服 194
图Ⅳ-26 随车之重装步兵服 195
图Ⅳ-27 执铍戴帻的重装步兵俑 196
图Ⅳ-28 秦俑战车遗迹平剖面图 197
第四节 军防设施 198
一、关塞 198
二、长城 199
图Ⅳ-29 秦长城图 200
第一节 四通八达的交通设施 204
第五章 交通 204
一、整齐划一的城市交通 204
(一)雍都 205
(二)栎阳 205
(三)秦都咸阳 205
二、以都市为中心的全国交通干线 207
(二)雍都的外线诸道 207
(一)陇西通道 207
(三)栎阳——咸阳的外线诸道与黄河桥 207
图Ⅴ-1 秦代内史、上郡地区驰道、直道路线示意图 208
图Ⅴ-3 刘邦北定三秦路线图 209
图Ⅴ-2 秦代主要交通路线图 209
(四)驰道 210
图Ⅴ-4 栈道与中渭桥 210
(八)武关、巴中、长江通道 211
(七)函谷关、燕赵故城至碣石及长城沿线通道 211
(六)邹、泰、彭城、武关道 211
(五)回中道 211
三、千里直道至今可寻 212
(九)新道 212
(一)金牛道 214
四、栈道 214
(二)子午道、故道 215
(三)秦五尺道 215
五、水上交通 215
图Ⅴ-5 秦汉时期楼船、舫艇等船模型示意图 216
一、陆路交通工具 217
(一)马的作用 217
第二节 各种类型的交通工具 217
(二)车的种类和御车术 218
(三)牛车 219
(四)辇车 219
(五)马车 219
图Ⅴ-6 车舆示意图 220
(六)车上器具的配备 221
(一)船只 222
二、水上交通工具 222
(二)造船业 223
第三节 交通管理 224
一、关于国道的管理 224
二、关于地方道路 225
三、禁止夜行 226
四、车舆的管理 226
五、关禁制度 227
第六章 生活用器 229
第一节 日常饮食器具 229
一、饮食文化兴起概说 229
二、秦人饮食器具的演化 230
(一)烹饪器 231
三、饮食器具内容 231
图Ⅵ-1 鼎 233
图Ⅵ-2 陶鬲、陶釜 234
(二)盛器 235
图Ⅵ-3 ? 236
图Ⅵ-4 铜鍪 237
图Ⅵ-5 铜饰与带钩 238
图Ⅵ-6 簋、豆、盒、盂、敦、壶 239
(三)酒器 240
图Ⅵ-7 陶盆、陶盂 240
图Ⅵ-8 盘、?、耳杯 241
图Ⅵ-9 陶罐 242
图Ⅵ-10 铜盉 243
(四)其他用具 244
图Ⅵ-11 盉、壶 244
一、家具 245
(一)几案 245
(二)床 245
第二节 日常陈设器具 245
图Ⅵ-12 壶 246
(一)被褥 247
二、床上用品 247
图Ⅵ-13 小型生活用器 247
(二)枕 248
(三)席 248
(一)屏风 248
(二)门帘 248
(三)墙衣 248
(四)帐 248
三、居室装饰用品 248
图Ⅵ-14 梳妆用具 249
(一)铜镜 249
(三)玉饰品 249
(二)梳妆品 249
四、生活杂器 249
第三节 服饰 250
一、服饰的实用性和阶级属性 250
(四)杖 250
二、服饰类别 251
(一)常服 251
(二)皇帝官吏与贵族的冠服 251
(四)后妃宫人服饰 252
(三)皇太子及王子冠服 252
(六)侍从庶民服饰 253
(五)军服 253
第七章 陵墓 254
(一)秦公陵园的发现 256
第一节 雍城墓地 256
(二)陵园布局 257
图Ⅶ-1 凤翔秦公陵园钻探平面图 258
图Ⅶ-2 凤翔南指挥Ⅲ号秦公陵园内、中兆平面示意图 259
图Ⅶ-4 凤翔南指挥Ⅲ号秦公陵园T2平剖面图 260
图Ⅶ-3 凤翔南指挥Ⅲ号秦公陵园T1平剖面图 260
图Ⅶ-5 凤翔南指挥Ⅲ号秦公陵园T1、T2、T3出土遗物 262
图Ⅶ-6 凤翔南指挥Ⅷ、Ⅻ、ⅩⅢ号陵园钻探平面图 263
图Ⅶ-8 凤翔南指挥Ⅻ号秦公陵园M37墓室西北角T1剖面图 264
图Ⅶ-7 凤翔南指挥Ⅻ号秦公陵西M37钻探平面图 264
一、秦公陵园 265
(三)陵园外兆 266
(四)几点小结 267
图Ⅶ-9 凤翔南指挥1号秦公陵园M1平面示意图 270
二、秦公一号大墓 270
第二节 芷阳陵地 273
一、范围 273
二、布局 274
(一)一号陵园 274
图Ⅶ-10 芷阳陵区一号陵园M1、M2钻探图 275
(二)二号陵园 275
(三)三号陵园 276
(四)四号陵园 277
图Ⅶ-11 芷阳陵区一号陵园M4钻探平剖面图 277
三、墓主 278
第三节 秦始皇陵园 279
图Ⅶ-12 秦始皇陵园平面图 280
一、陵园围墙与城门 281
二、封土 282
三、地宫 283
四、陵区地面建筑 284
(一)陵园内的礼制建筑 284
(二)丽山食官 285
(三)园寺吏舍 286
五、从葬坑 287
图Ⅶ-13 秦始皇陵一号兵马俑坑平面图 288
(一)兵马俑坑 289
(二)马厩坑 289
(三)封土四周的“御府”诸坑 290
(四)珍禽异兽坑 291
六、陵园陪葬墓 291
(一)陪葬墓群 291
(二)郦山徒墓地 292
图Ⅶ-14 赵背户村居赀役人墓地钻探、发掘平剖图 294
第四节 秦陵墓制度的发展轨迹 296
(三)从葬墓 296
一、防卫设施 297
三、主墓及墓室(地宫)的位置 297
二、门 297
四、陵丘 298
五、圹穴 299
六、园寺吏舍建筑 300
七、人殉与葬俑 300
八、从葬坑 300
第五节 国人墓地 302
一、秦本土国人墓葬 302
(一)秦本土国人墓葬的考古材料 302
(二)最早的秦人墓葬 303
(三)秦本土墓葬的分期研究 304
(四)“半两”钱问题 309
图Ⅶ-15 战国秦半两铜钱 311
二、四川境内的秦墓 312
图Ⅶ-16 秦代半两铜钱 312
(一)巴蜀文化墓葬 313
(二)秦人墓葬 314
三、江汉地区的秦墓 314
(一)秦人墓葬 315
(二)秦楚墓葬的几点区别 315
图Ⅶ-17 湖北云梦秦墓出土漆器上刻划文字符号 316
第六节 葬具与葬式 317
一、葬具 317
图Ⅶ-18 陇县边家庄M5平剖图 318
二、葬式 319
第七节 殉人 320
第八章 文化艺术 326
第一节 文字 326
一、秦文字资料与释读 326
(一)金文 326
图Ⅷ-1 秦公傅铭文 328
图Ⅷ-2 秦公簋铭文 329
图Ⅷ-3 商鞅方升 331
图Ⅷ-4 秦始皇二十六年诏版铭文 332
图Ⅷ-5 秦二世元年诏版铭文 333
(二)陶文 335
图Ⅷ-6 秦陶文举例 337
(三)石刻文字 338
图Ⅷ-7 石鼓文(汧沔) 340
(四)竹简、木牍文字 341
(五)印章 344
图Ⅷ-8 云梦睡虎地秦墓竹简文字选 345
图Ⅷ-9 玺印文字选 346
图Ⅷ-10 货币及砝码文字选 349
(七)木器、漆器文字 349
(六)货币及砝码文字 349
(一)特点 350
(二)发展变化 350
二、秦文字的特点及其发展变化 350
第二节 造型艺术 351
一、建筑艺术 352
二、绘画与壁画 354
图Ⅷ-11 丝绸花纹与壁画图案 355
三、雕塑 355
图Ⅷ-12 钢侍卫头像 356
图Ⅷ-13 始皇陵铜御俑 357
图Ⅷ-14 陶圉者坐俑 358
四、工艺品和工艺美术 359
(一)器物造型特征和工艺品举例 359
图Ⅷ-15 陶马头 359
图Ⅷ-16 铜镜图案 360
图Ⅷ-17 画像纹铜镜 362
(二)器物的装饰性附件和刻纹装饰画 363
图Ⅷ-18 铜带钩 364
图Ⅷ-19 高柄钫纹饰 365
图Ⅷ-20 瓦当纹饰 368
图Ⅷ-21 夔纹大瓦当 369
图Ⅷ-22 花纹方砖纹样 369
图Ⅷ-23 凤鸟纹空心砖图案 370
图Ⅷ-24 龙纹抱璧空心砖图案 371
图Ⅷ-25 龙纹空心砖 372
图Ⅷ-26 铜釭(一) 373
图Ⅷ-27 铜釭(二) 374
图Ⅷ-28 铜釭(三) 375
(三)绘画图案 376
图Ⅷ-29 铜釭(四) 376
图Ⅷ-30 车马器 377
图Ⅷ-31 版状铜带饰 378
图Ⅷ-32 戈镦金银错图案 379
图Ⅷ-33 铜“乐府”编钟及各部花纹 380
图Ⅷ-34 彩绘陶壶 381
图Ⅷ-35 秦俑铠甲上的花纹(一) 382
图Ⅷ-36 秦俑铠甲上的花纹(二) 383
图Ⅷ-37 秦俑铠甲上的花纹(三) 384
图Ⅷ-38 彩绘铜安车纹饰图案(一) 385
图Ⅷ-39 彩绘铜安车纹饰图案(二) 386
图Ⅷ-40 云梦睡虎地秦墓漆器花纹图案 387
图Ⅷ-41 泌阳秦墓漆器花纹 388
第三节 音乐乐器 389
一、音乐 389
二,乐器与舞蹈 392
附:秦文化考古大事记 397
英文提要 418
后记 429
- 《红色旅游的社会效应研究》吴春焕著 2019
- 《汉语词汇知识与习得研究》邢红兵主编 2019
- 《生物质甘油共气化制氢基础研究》赵丽霞 2019
- 《东北民歌文化研究及艺术探析》(中国)杨清波 2019
- 《联吡啶基钌光敏染料的结构与性能的理论研究》李明霞 2019
- 《异质性条件下技术创新最优市场结构研究 以中国高技术产业为例》千慧雄 2019
- 《《国语》和《战国策》词汇比较研究》陈长书著 2017
- 《中国制造业绿色供应链发展研究报告》中国电子信息产业发展研究院 2019
- 《行政保留研究》门中敬著 2019
- 《新课标背景下英语教学理论与教学活动研究》应丽君 2018
- 《高考快速作文指导》张吉武,鲍志伸主编 2002
- 《建筑施工企业统计》杨淑芝主编 2008
- 《钒产业技术及应用》高峰,彭清静,华骏主编 2019
- 《近代旅游指南汇刊二编 16》王强主编 2017
- 《汉语词汇知识与习得研究》邢红兵主编 2019
- 《思维导图 超好用英语单词书》(中国)王若琳 2019
- 《现代水泥技术发展与应用论文集》天津水泥工业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编 2019
- 《黄遵宪集 4》陈铮主编 2019
- 《孙诒让集 1》丁进主编 2016
- 《近代世界史文献丛编 19》王强主编 2017
- 《西安鼓乐图鉴》(中国)乔建中 2019
- 《中国十大出版家》王震,贺越明著 1991
- 《近代民营出版机构的英语函授教育 以“商务、中华、开明”函授学校为个案 1915年-1946年版》丁伟 2017
- 《国之重器出版工程 云化虚拟现实技术与应用》熊华平 2019
- 《新闻出版博物馆 总第33期》新闻出版博物馆 2018
- 《半小时漫话说西安》嘻夫子著 2019
- 《哈佛出版史》董唯责编;李广良,张琛译者;(美)马克斯·豪尔 2019
- 《西安交通大学本科“十三五”规划教材 生态哲学十讲》王有腔 2020
- 《新时代期刊编辑出版的理论与实践》吴厚庆 2019
- 《上海市订购苏联情报出版物联合目录与索引 1983》上海科学技术情报研究所 198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