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历史地理
当代台湾史
当代台湾史

当代台湾史PDF电子书下载

历史地理

  • 电子书积分:9 积分如何计算积分?
  • 作 者:徐义君主编
  • 出 版 社:北京:当代中国出版社
  • 出版年份:1996
  • ISBN:7800923150
  • 页数:194 页
图书介绍:
《当代台湾史》目录
标签:主编

第一章 台湾是中国神圣领土不可分割的一个部分 1

一 台湾自古就是中国领土 2

(一)中国政权经营台湾 2

(二)台湾正式划入中国版图 2

(三)汉人大量移台,和当地居民共同开发台湾 3

(四)海峡两岸人民共同反抗外来侵略,维护祖国统一 4

二 国际法的依据 6

三 当代中国海峡两岸人民强烈要求实现祖国的统一 8

一 国民党迁台后的危局 10

(一)国民党败退台湾 10

第二章 国民党在台湾统治的确立 10

(二)“风雨飘摇中的一叶扁舟” 11

二 稳住阵脚 12

(一)颁布《戒严令》 12

(二)争取美国援助 13

三 国民党第一次政治改造 14

(一)国民党“中央”党政权力的强化 14

(二)改造、重建国民党 15

四 稳定和恢复经济 19

(一)恢复和发展工业 19

(二)抑制通货膨胀 19

(三)稳定外汇市场 20

一 土地改革方针的制定 21

(一)土地改革的必要性 21

第三章 第一次土地改革 21

(二)土地改革的可能性 23

二 土地改革三部曲 23

三 土改政策实施后所产生的社会效益 27

四 推进企业私有化 30

五 土地改革存在的问题 31

一 蒋介石独裁的历史背景 32

(一)官僚资本仍然垄断着台湾的经济命脉 32

第四章 蒋介石的独裁统治 32

(二)封建主义生产方式的残余长期存在 33

(三)继续充当美国的附庸 33

二 独裁统治的确立与实施 34

(一)独裁体制的形成 34

(二)除掉经国的“政敌” 35

(三)镇压岛内民主运动和党外势力 38

(四)镇压“五·二四”反美群众斗争 40

第五章 台湾经济的迅速发展 43

一 经济的起飞与成就 43

(一)经济的起步 43

(二)经济的起飞 45

(三)台湾经济出现的新变化 47

(一)特殊的历史条件 48

二 台湾经济迅速发展的原因 48

(二)有利的国际条件 49

(三)主观条件 51

三 台湾经济存在的问题 51

(一)对国际市场的依赖性 51

(二)国民经济结构的畸形性 52

(三)“浮萍式”、“浅碟式”经济的脆弱性 53

(四)环保污染严重,生态平衡遭到破坏 53

(五)国民收入分配不公平 54

(一)岛外风云骤变 55

第六章 蒋经国接班与国民党第二次政治改造 55

一 国民党再度面临内外困境 55

(二)保钓运动和党外运动 57

二 国民党对政治革新的酝酿和权力交替 60

(一)对政治革新的酝酿 60

(二)蒋经国全面接班 61

三 第二次政治改造 62

(一)党务革新 62

(二)行政革新 62

(三)“本土化”政策全面推行 63

(四)使大量年龄较轻的专业技术人才进入权力核心 63

四 对国民党第二次政治改造的评价 64

第七章 第二次土地改革 66

一 第二次土地改革的背景 66

(一)小农经济成为农业发展的障碍 66

(二)农业经济先导身份的退化 67

二 土改的目标与措施 69

(一)目标 69

(二)过程与措施 69

(三)特点和性质 72

三 土改的成效与不足 72

(一)成效 73

(二)尚存的问题 74

第八章 经济体制的又一次调整与产业升级 76

一 产业升级的原因与条件 76

(一)产业升级的外部因素 76

(二)岛内困境 78

(三)产业升级的条件 79

二 产业升级的过程和措施 80

(一)第二次进口替代阶段的到来 80

(二)主要措施 80

三 对产业升级的评价 84

(一)产业升级已取得初步成效 84

(二)产业升级步履维艰 85

一 历史背景 87

第九章 《戒严令》的解除与“宪政改革” 87

(一)岛内民主声浪高涨 88

(二)美国政府以西方政治模式对台湾施加影响 89

二 第三次政治改造与《戒严令》的解除 90

(一)国民党十二届三中全会的召开 90

(二)革新方案的制定 91

(三)宣布解严 91

三 《戒严令》解除后的台湾政治 92

(一)“宪政改革”的实行 93

(二)“宪政改革”的后果 95

(三)资本主义议会民主制初见端倪 97

第十章 台湾的第三次经济调整及其前景 99

一 台湾第三次经济调整的背景 99

(一)产业结构升级缓慢 99

(二)国际竞争力削弱 100

(三)科研开发能力薄弱 101

(四)外贸结构失衡,国际压力增大 101

(五)外汇储备剧增,汇率节节攀升 102

二 台湾第三次经济调整的内容与措施 103

(一)内容 103

(二)措施 104

三 台湾第三次经济调整的前景展望 106

第十一章 “台独”问题 109

一 “台独”的由来及其发展 110

(一)以日本为基地 110

(二)以美国为大本营 110

(三)“台独”渗入岛内 111

(四)具有分离主义意识的民进党势力逐步增强 112

二 “台独”的特点及其形成的原因 113

(一)“台独”的基本特征 113

(二)“台独”形成和发展的原因 115

三 决不能低估“台独”的严重危害 117

(一)“台独”是祖国和平统一的主要障碍 117

(二)“台独”是台湾社会的动乱之源 118

(三)“台独”为国际反华势力张目 119

第十二章 严重的社会问题 120

一 少年犯罪 120

二 经济犯罪 122

三 色情泛滥 125

四 黑社会问题 127

第十三章 台湾当局的“务实外交” 133

一 “务实外交”的出台 133

二 “务实外交”的民族分裂主义特征 136

三 对“务实外交”的前瞻 141

一 国民党大陆政策的演变 143

(一)蒋介石时期的大陆政策 143

第十四章 台湾当局的大陆政策 143

(二)蒋经国时期的大陆政策 144

(三)李登辉时期的大陆政策 145

二 现阶段大陆政策形成的原因 148

第十五章 台湾的教育 151

一 台湾当局的教育方针 151

(一)三民主义的教育方针 151

(二)台湾校园中的训育制度 152

二 台湾的教育体制 153

(一)九年国民义务教育制的实施 153

(二)高中、技术职业教育 154

(三)师范教育 156

(四)成人社会教育 156

三 台湾的高等教育 157

(一)台湾高等教育发展迅速 157

(二)台湾高等学校中的一些制度和措施 158

四 对台湾教育事业的评估 159

(一)台湾教育有不少值得肯定的因素 159

(二)台湾教育存在的问题 160

第十六章 台湾的科学技术 162

一 台湾科技发展的历程 162

(一)“长科会”时期 162

(三)“国家科学技术发展十年长程计划”时期 163

(二)“国家科学发展计划”时期 163

二 70年代以来台湾科技发展的成效 165

(一)科研机构迅速增加,形成科研体系 165

(二)完成了一批基础科学的研究项目 166

(三)在应用科技研究领域取得重要成绩 166

三 台湾科技发展的局限性 169

第十七章 台湾的文化 171

一 国民党败退台湾后的文化政策 171

(一)继续实施反共文化政策 171

(二)鼓吹所谓“战斗文艺” 172

(三)开展“国军新文艺运动” 172

(一)中华文化复兴运动发起的背景 173

二 中华文化复兴运动 173

(二)中华文化复兴运动的发起 174

(三)中华文化复兴运动的核心 174

三 60年代后台湾文坛的演变 175

(一)现代派文学成为台湾60年代文坛主流 175

(二)乡土文学成为台湾70年代文坛主流 176

(三)海峡两岸文学交流成为台湾80年代以来的文坛走向 177

第十八章 “一国两制”是实现祖国和平统一的唯一正确的方针 180

一 “一国两制”方针的制定 180

二 必须揭露和谴责李登辉大陆政策的分裂主义罪恶实质 185

三 坚决贯彻“一国两制”方针,努力推进祖国和平统一大业 191

后记 193

相关图书
作者其它书籍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