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文化科学教育体育
教学艺术新论
教学艺术新论

教学艺术新论PDF电子书下载

文化科学教育体育

  • 电子书积分:13 积分如何计算积分?
  • 作 者:刘鸿锋主编
  • 出 版 社:北京:军事谊文出版社
  • 出版年份:1995
  • ISBN:7800277933
  • 页数:361 页
图书介绍:
《教学艺术新论》目录

导论 1

第一章 21世纪呼唤教学艺术创新 1

第一节 教学艺术的时代性 1

一、教学艺术涵义 1

二、世纪之交与教学艺术 4

三、教育的调整与21世纪给教学艺术提出的新课题 9

第二节 教育思想的调整 11

一、传统教育思想及其调整的时代背景 11

二、新世纪的教育思想 18

三、教育体制的改革 20

第三节 人才规格的变化 23

一、下世纪对人才的要求 23

二、创造性人才模型 27

三、创造性人才范例 30

四、培育创造性人才的对策 34

第四节 教学任务的变化 37

一、教学的一般任务 37

二、下世纪赋于教学的新任务 39

第二章 教学过程的重组 42

第一节 教学过程 42

一、教学过程涵义与特征 42

二、教学过程要素的结构 47

三、教学过程的基本矛盾 51

第二节 教学过程的规律 53

一、教学过程简约性规律 53

二、教和学相互依存的规律 55

三、教学与发展相互制约与促进的规律 57

四、教学受制约于社会历史发展需要的规律 60

第三节 教学过程最优化 61

一、教学过程最优化理论 61

二、教学过程最优化模型 65

三、教学过程最优化范例 69

第三章 教学内容的更新 76

第一节 教学内容 76

一、教学内容涵义 76

二、教学内容的范围与结构 80

三、知识与知识结构 83

四、技能与能力结构 86

一、教学内容选择原则 91

第二节 教学内容选择、整合与更新 91

第一节 教学评价概述 92

二、教学内容的更新整合 96

第三节 21世纪教学内容变化趋势 103

一、“分科”与“合科”更高水平和层次上的统一 103

二、多样化、面向各个层次的教学内容将进一步发展 107

三、在现代科学技术依托下,为大众提供多样化教育 112

第四章 教学方法的发展与创新 114

第一节 教学方法 114

一、教学方法涵义 114

二、教学方法要求 116

三、教学方法分类 118

第二节 传统教学方法 121

一、讲授法 121

二、谈话法 123

三、论文法 125

四、实验法 126

五、实习作业法 127

六、练习法 128

第三节 现代教学方法 130

一、启发式教学法的新内容 130

二、发现法 132

三、解决课题法 134

四、自然法和自然教学法 134

五、探究和研讨教学法 135

七、问题讨论法 136

六、局部探求法 136

八、问题教学法 138

九、范例教学法 139

十、暗示教学法 141

十一、潜科学教学法 142

第四节 教学方法的改革 143

一、现有教学方法的选择和组合 143

二、教学方法的改革与发展趋势 146

三、我们的新探索 152

第五章 教学技术现代化 156

第一节 现代教学技术的产生与发展 156

一、教育技术学的产生、发展与教学技术现代化 156

二、我国现代教学技术的状况与对策 158

第二节 幻灯、投影教学 163

一、幻灯、投影教材分类 163

二、幻灯、投影教学特点 165

三、幻灯、投影片制作方法 165

四、幻灯、投影教材在教学中的应用 166

五、幻灯、投影教材的美学特征 167

第三节 电视(电影)教学 169

一、电视教材的分类 169

二、电视教材的主要特点 171

第四节 多媒体技术和计算机教学 172

一、计算机多媒体技术特点 172

二、计算机辅助教学软件的类型 174

三、计算机辅助教学软件的特点 175

四、多媒体技术教学的美学价值 176

第五节 大众传播媒体与教学 177

一、大众传播媒体类型和特性 177

二、大众传播媒体教育 177

第六节 教学设计与教学技术 179

一、教学设计涵义 179

二、教学技术在教学设计中的地位和作用 179

三、现代教学媒体在课堂教学中的确立和设计 180

四、教学设计的范例 183

五、教学设计的原则 185

一、备课的要素与环节 188

第一节 备课的新要求 188

第六章 课堂讲授艺术 188

二、如何写教案 192

三、如何写讲稿 197

第二节 对课堂讲授的基本要求 198

一、确切性 198

二、逻辑性 198

三、生动性 199

第三节 课堂有声语言的艺术 200

一、导入语 201

二、启发语 204

三、突出语 206

四、提问语 208

五、回答语 209

六、总结归纳语 211

第四节 课堂无声语言的艺术 213

一、板书语 213

二、势态语 217

第五节 课堂讲授程序与改进 222

一、传统的课堂讲授五步结构 222

二、课堂讲授程序结构的改革 223

第六节 21世纪课堂讲授艺术的发展趋势 225

一、影响21世纪课堂讲授艺术的条件 225

二、未来课堂讲授艺术的发展趋势 226

一、关于学习方法的研究与回顾 228

第一节 学习方法的概念与研究进展 228

第七章 与新世纪相适应的学习方法 228

二、新世纪对学习方法的新要求 229

三、学习方法的概念和层次性 230

第二节 影响较大的若干学习方法训练 232

二、安德森的阅读法 235

三、学习策略系统 237

四、最优学习方法 240

第三节 信息加工过程中的学习策略 243

一、信息加工的过程 243

二、知识的类型 246

三、信息加工过程中的两大策略 248

四、精细加工策略 249

五、组织策略 252

第四节 自我调节过程中的学习策略 258

一、自我调节学习的基本观点 258

二、自我调节学习的过程 259

三、确定目标的策略 261

四、成就行为的归因策略 264

五、自我效能感的培养 266

第八章 实践指导与活动课的发展 269

第一节 实验、实习与社会实践指导 269

一、实验课指导 269

二、实习的指导 272

三、社会实践的指导 275

一、科研训练 277

第二节 科研训练与毕业论文指导 277

二、毕业论文和答辩的指导 278

第三节 活动课及其特征 281

一、活动课及其理论基础 281

二、活动课的基本特征 284

第四节 活动课的发展 285

一、活动课是课外活动的发展和升华 285

二、活动课反映了课程改革的最新发展趋势 288

三、对活动课的未来展望 290

第九章 教学评价 292

一、教学评价的概念 292

二、教学评价的作用 295

三、教学评价的范围 295

四、教学评价的方法 297

五、教学评价的科学化、现代化和国际化 299

一、教的评价的地位和作用 302

第二节 教的评价 302

二、教的评价的目标与内容 304

三、教的评价的基本方法 306

四、教的评价模型与指标体系 308

第三节 学的评价 311

一、学的评价的地位和作用 311

二、学的评价的目标与内容 312

三、学的评价的基本方法 316

四、学的评价模型与指标体系 317

第四节 考试 320

一、考试的类型 320

一、SQ3R法与PQ4R法 322

二、考试的命题 322

三、考试的评分 323

四、考试的科学性分析 326

五、世界考试改革的趋势 329

第十章 教师素质的提高 330

第一节 教师的素质结构 330

一、教师的业务素质模型 330

二、教师的职业道德 336

一、研究生培养方案与培养计划的制定 338

第二节 研究生导师业务 338

二、教学方式 340

三、成绩考核、中期筛选和教学质量评价 341

四、学位论文指导 342

五、学位论文评阅、答辩和学位授予 343

第三节 科学研究 345

一、科学确定研究方向和正确进行科研选题 345

二、科研经费筹集 348

三、科学研究实施 349

四、研究工作报告和学术论文撰写 350

五、科研成果签定、报奖、审请专利与推广 350

参考文献 354

后记 359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