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哲学宗教
中国哲学史纲要
中国哲学史纲要

中国哲学史纲要PDF电子书下载

哲学宗教

  • 电子书积分:19 积分如何计算积分?
  • 作 者:萧萐父,李锦全主编;吴灿飞责任编辑
  • 出 版 社:北京:外文出版社
  • 出版年份:2000
  • ISBN:7119023810
  • 页数:653 页
图书介绍:本书分“奴隶制时代(夏、殷、周至战国初期)哲学的产生和发展”、“封建社会前期阶段(秦汉至隋唐)哲学的发展”等六篇。
《中国哲学史纲要》目录

前言 1

第一编 奴隶制时代(夏、殷、周至战国初期)哲学的产生和发展 9

绪言 9

第一章 夏、殷、周奴隶制发展时期哲学的产生和发展 19

第一节 夏殷时期哲学思想的萌芽 19

一、绝地天通的神权垄断--从自然崇拜到上帝崇拜 19

二、治水平土的经验总结--从征服自然的神话幻想到认识自然的哲学萌芽 21

第二节 殷周之际的政治变革和哲学思想的产生 23

一、殷末开明政论家的哲学思想 23

二、西周初统治集团的哲学思想 24

第三节 西周末年的社会动荡和哲学思想的发展 27

一、怨天、尤人思潮的兴起 27

二、五行、阴阳思想的发展 29

第二章 春秋时期的无神论思潮和史墨、孙武的朴素辩证法 33

第一节 春秋时期的无神论思潮 33

一、季梁、史嚣的重民轻神思想 33

二、叔兴、子产的天人相分思想 34

第三节 晏婴、史墨的朴素辩证法思想 35

一、晏婴“和与同异”、否可“相济”的思想 36

二、史墨“物生有两”、皆在“陪贰”的思想 37

第三节 孙武的朴素唯物论和军事辩证法 39

一、《孙子兵法》中“知己知彼”的朴素唯物论思想 39

二、《孙子兵法》中“奇正相生”的军事辩证法思想 41

第三章 孔丘创立的儒家哲学 45

一、由尊天思想到走向命定论 46

第一节 “与命与仁”的世界观 46

二、强调主观自觉精神的仁学思想 48

第二节 “学思”并重的认识理论 50

一、承认上智“生知”的先验论 51

二、重视学知、提倡“下学上达”的认识方法 51

第三节 “执两用中”的中庸之道 54

一、“和而不同”,“执两用中”的矛盾调和论 54

二、三代相“因”、“损益可知”的历史发展观 55

三、“扣其两端”、“温故知新”的认识辩证法 56

第四节 孔丘思想的历史地位 57

第四章 墨翟创立的墨家哲学 59

第一节 “必以众之耳目之实”为基准的唯物主义经验论 59

一、认识来源于“耳目之实” 60

二、“取实予名”与“察类明故” 61

三、“言必立仪”的三表法 62

第二节 “尚力”、“非命”与“天志”、“明鬼”的思想矛盾 64

一、“尚力”、“非命”及时“命定”论的批判 64

二、“天志”、“明鬼”的神秘主义思想 66

第三节 “兼以易别”的社会矛盾观 67

一、“尚贤”、“尚同” 69

二、“兼爱”、“非攻” 70

三、“非乐”、“节用” 71

第五章 《老子》奠定的道家哲学 72

第一节 以道为最高实体的宇宙观 73

一、“道”兼有两重属性 73

二、“道”生万物与“道法自然” 74

第二节 “静观”、“玄览”的神秘主义认识论 76

第三节 “反省道之动”的辩证法思想 78

一、“有无相生,难易相成” 78

二、“反者道之动” 80

三、“挫锐”、“解纷”、“归根曰静” 81

四、复古倒退的历史观 82

第四节 《老子》哲学的历史地位 83

第二编 封建制形成时期(战国中、晚期)哲学矛盾运动的展开 89

绪言 89

第六章 孟轲对儒家哲学的深化 98

第一节 性善论--仁政学说的哲学基础 99

第二节 尽心、知性、知天的认识路线 102

第三节 英雄史观和历史循环论 105

第七章 庄周对道家哲学的发展 107

第一节 “道生天地”的天道观 108

第二节 以相对主义为基础的认识论 110

一、否认认识对象的规定性 110

二、否认论识标准的客观性 111

三、对人认识抱绝对怀疑的态度 113

第三节 “知其不可奈何而安之若命”的宿命论 114

第八章 名辩思潮和后期墨家 118

第一节 惠施“合同异”的哲学观点和逻辑思想 119

第二节 公孙龙“离坚白”的哲学观点和逻辑思想 122

第三节 后期墨家的自然哲学和逻辑理论 126

一、后期墨家的哲学观点 127

二、后期墨家的逻辑理论 132

第九章 荀况对先秦百家争鸣的总结 137

第二节 明于天人之分的唯物主义自然观 137

一、天道自然的思想 137

二、“天行有常”的思想 138

三、“天人相分”的思想 139

四、“制天命而用之”的思想 139

第二节 “虚壹而静”的唯物主义认识论 140

一、“天官薄类”和“心有征知” 140

二、“虚壹而静”以“解蔽”的认识方法 142

三、“学至于行之而止”的知行观 144

四、“制名以指实”的逻辑思想 145

第三节 “化性起伪”和“明分使群”的人类史观 147

一、“人之性恶”与“化性起伪” 148

二、“明分使群”的社会起源说 149

三、厚今薄古与“古今一度”、“虽久同理”的矛盾 150

第四节 对百家争鸣的理论总结 151

第十章 韩非对先秦法家思想的集成 153

第一节 “世异则事异,事异则备变”的历史进化论 153

一、“治世不法古”的社会发展观 153

二、法、术、势相结合的法治思想 154

第二节 “道理相应”的唯物主义规律观 155

一、“万物各异理,而道尽稽万物之理” 155

二、“缘道理以从事,无不能成” 156

第三节 注重“参验”的唯物主义认识论 158

一、反对“前识”,坚持唯物主义的认识原则 158

二、“循名实而定是非,因参验而审言辞” 159

第四节 “矛盾之说”和朴素的辩证法思想 160

一、关于矛盾的同一性和不平衡性的思想 161

二、关于矛盾转化的条件性的思想 162

三、韩非思想的局限性 162

第十一章 邹衍和《易传》的哲学思想 164

第一节 邹衍的哲学思想 164

一、“五德终始”的历史观 165

二、“以小推大,以今推古”的方法论 166

第二节 《易传》的哲学思想 167

一、《易传》的宇宙生成图式及其思想体系的矛盾 167

二、《易传》的辩证法思想及其形而上学的归结 170

绪言 179

第三编 封建社会前期阶段(秦汉至隋唐)哲学的发展 179

第十二章 秦汉之际的哲学思潮 186

第一节 秦及汉初的各种思想 186

第二节 汉初的黄老之学 190

一、汉初黄老“无为”思想 190

二、《黄老帛书》中的哲学思想 192

第三节 贾谊政论中的矛盾观 196

第十三章 汉代官方哲学的奠基者董仲舒的哲学思想 200

第一节 “天人感应”的目的论 200

第二节 “深察名号”的认识论 205

第三节 “天道不变”的形而上学 206

第四节 董仲舒哲学的历史作用 208

一、董仲舒的历史地位 208

二、董仲舒与谶纬神学 210

第十四章 王充的哲学思想 213

第一节 “元气自然”的宇宙观--对天人感应论的否定 213

第二节 “疾虚妄”、“重效验”的认识论--对圣人神而生知论的否定 217

第三节 “殊气相革”的朴素辩证法和自然定命的形而上学的矛盾 219

一、“同气相成,殊气相革”的辩证法思想 219

二、听命顺时的自然定命论 220

第四节 “汉盛于周”的历史进化观和“百代同道”的历史循环论的矛盾 222

一、“汉盛于周”的历史进化论 222

二、“百代同道”的历史循环论 223

第五节 王充哲学的历史地位 223

第十五章 三国西晋时期的玄学思潮 225

第一节 玄学的产生及其演变 225

第二节 王弼的“贵无”论 228

一、“以无为本”的本体论 229

二、“静为躁君”的动静观 231

三、“得意忘象”的认识论 232

第三节 郭象的“独化”论 233

一、“万物独化”的本体论 234

二、“冥而忘迹”的认识论 236

三、“大小俱足”的思维方法 237

第十六章 反玄学思潮的发展历程 240

第一节 嵇康的“名教不合自然”论 240

一、“元气陶铄,众生禀焉”的自然观 240

二、“求之自然之理”的认识论 241

三、“越名教而任自然”的政治论 242

一、《物理论》中的气一元论 243

第二节 杨泉的《物理论》 243

二、杨泉思想的批判性 244

第三节 欧阳建的“言尽意论” 245

第四节 鲍敬言的“无君论” 246

第十七章 东晋南北朝佛教哲学的传播和发展 249

第一节 般若空宗的传入及其与玄学的合流 250

第二节 僧肇的“般若”学 253

一、“即万物之自虚”的本体论 253

二、“即动而求静”的动静观 256

三、般若无知而无所不知的认识论 258

第二节 慧远的“法性”论与竺道生的“涅槃”学 259

一、慧远的“法性不变”论 259

二、竺道生的“顿悟成佛”说 261

第十八章 无神论者范缜的哲学 263

第一节 范缜《神灭论》及其思想先驱 263

第二节 《神灭论》对形神关系的论证 264

一、“形神相即”的新命题 264

二、“形质神用”的新范畴 265

第三节 关于世界的物质性及其质的多样性和变化性的辩证分析 266

一、区别不同的“质”有不同的“用” 266

二、“生灭之体”的“渐变”与“歘变”的变化观 266

第四节 《神灭论》的理论贡献与局限 267

第十九章 隋唐时期佛教哲学的新发展 269

第一节 隋唐佛教哲学的理论渊源与总体特征 269

一、隋唐佛教的理论渊源 269

二、隋唐佛教哲学的一般思辨结构 270

第二节 华严宗的“法界缘起论” 271

一、“立破无碍”的判教理论 272

二、“心尘”互为缘起的缘起论 274

三、“四法界”说中的思辨方法 276

第三节 禅宗的“顿悟成佛论” 281

一、禅宗的理论渊源与一般特征 281

二、禅宗哲学的理论结构 282

三、禅宗哲学思想的历史作用 284

第二十章 韩愈、李翱的哲学思想 286

第一节 韩愈重振儒学的道统论 286

一、儒家的道统 286

二、“顺天”“合道”、性分“三品”的天人观与人性论 288

三、圣人创制立法的历史观 289

第二节 李翱的复性论 291

一、性善情邪的人性论 291

二、直觉主义的认识论 292

第三节 韩愈、李翱哲学的历史影响 293

第二十一章 柳宗元、刘禹锡的无神论思想 295

第一节 柳宗元的无神论思想 295

一、“元气自动”的自然观 296

二、天与人“不相预”的无神论及其对传统神学的批判 297

第二节 刘禹锡的朴素辩证法 299

一、对世界的物质统一性的论证 299

二、“天与人交相胜”的朴素辩证法命题 300

第三节 柳宗元的历史发展观 304

第四节 柳宗元、刘禹锡哲学的历史地位 307

第四编 封建社会后期阶段(北宋至明中叶)哲学的发展 313

绪言 313

第二十二章 道学的产生 322

第一节 周敦颐的“太极”说 322

一、“无极而太极”的本体论 323

二、“物测不通,神妙万物”的动静观 324

三、“主静立人极”的伦理观 326

第二节 邵雍的“象数”学 327

一、“合一衍万”的先天象数学 328

二、“元会运世”的宇宙循环论与“皇帝王霸”的历史退化论 329

第三节 程颢、程颐的“义理之学” 331

一、“惟理为实”的本体论 332

二、“格物致知”的认识论 333

三、“物必有对”、“物极必反”的辩证法因素及其形而上学归宿 336

第二十三章 王安石的道气一元论 339

第一节 道气一元的宇宙衍生论 339

一、太极与道即气的新规定 340

二、阴阳生五行的新论证 341

第二节 “道立于两”的辩证发展观 342

一、五行“往来于天地之间而不穷” 342

二、五行“皆各有耦” 343

三、五行“生”、“克”、“变”、“化” 344

四、“天道尚变”、“新故相除”的历史观 346

第二十四章 张载的气化论 350

一、对玄学、佛教世界观的揭露 351

第一节 “虚空即气”的自然观 351

二、对“太虚即气”的论证 352

三、对“天道神化”的解释 353

第二节 “一物两体”的朴素辩证法 354

一、“动必有机”、“动非自外”的内因论 354

二、“一故神、两故化”的矛盾观 355

第三节 “内外之合”及“内合外于耳目之外”的认识论 357

一、“有识有知,物交之客感” 357

二、“德性所知,不萌于见闻” 359

第二十五章 朱熹的“理学”体系 362

第一节 “理本气末”的本体论 362

一、“理是本”、“理为主”--论理气关系 363

二、“理--分殊”--论一多关系 366

第二节 “理主动静”的辩证法 368

一、“理生万物”的发展观 368

二、“一生两”的矛盾观 369

三、“定位不易”的循环论 370

第三节 “格物穷理”的认识论 371

一、“万理具于一心” 371

二、“穷理”通过“格物” 372

三、“力行”首在“致知” 373

第四节 理欲对立的历史观 374

一、“不和乃和”的等级观 374

二、“革欲复理”的人性论 375

三、“尊王贱霸”的历史观 376

第一节 “心即理”的宇宙观 378

第二十六章 陆九渊的“心学” 378

一、化气为理 379

二、以数释理 380

三、容理于心 381

第二节 “切己自反”的认识论 382

一、“发明本心” 382

二、“剥落”、“减担” 384

第二节 朱熹、陆九渊在哲学上的异同及其争论 385

第二十七章 陈亮、叶适重“事功”的物本论哲学 388

第一节 陈亮的哲学思想 388

一、“盈宇宙者无非物”的世界观 389

二、“明于事物之故”的认识论 391

三、“勉强行道大有功”的功利主义 393

第二节 叶适的哲学思想 394

一、“物之所在,道则在焉”的世界观 394

二、“弓矢从的”的认识论 397

第二十八章 王守则对陆九渊“心学”的发展 400

第一节 “心外无物”、“心外无理”的世界观 400

一、“意之所在便是物” 400

二、“理也者,心之条理也” 403

第二节 “致良知”的认识论 404

一、“良知之外别无知” 404

二、“良知是尔自家的准则” 407

第三节 “知行合一”的动机论 408

一、“知是行之始,行是知之成” 408

三、“只好恶,就尽了是非” 408

二、“一念发动便即是行” 410

第四节 王守仁“心学”的历史地位 411

第二十九章 王廷相的气本论 415

第一节 “同道相贤,殊轨异趋”的批判精神 415

一、对哲学实质的揭露 415

二、对哲学范畴的改造 417

第二节 “气本”与“气化”相结合的宇宙观 418

一、“理载于气”的气本论 418

二、“气有偏盛”的气化论 419

第三节 “见闻”与“思虑”相结合的认识论 421

一、“事物之实核于见” 421

二、“事理之精契于思” 422

三、“事机之妙得于行” 423

第五编 封建制度衰落、资本主义萌芽时期(明中叶至鸦片战争前)哲学发展的新动向 427

绪言 427

第三十章 李贽反道学的异端思想 436

第一节 “颠倒千万世之是非”的批判精神 438

一、反对封建独断的“是非无定”论 438

二、反对等级偏见的天赋平等论 440

第二节 “各从所好,各骋所长”的个性解放思想 442

一、“童心即真心”的个性自觉 442

二、“无私则无心”的私产要求 444

第三节 李贽哲学思想的矛盾及其宗教归宿 445

第三十一章 黄宗羲的启蒙主义的历史哲学 449

一、揭露矛盾,追溯历史 450

第一节 批判封建专制主义的社会史观 450

二、改革现实,设计将来 453

第二节 对宋明道学的批判总结 456

一、“气外无理”的哲学思想 456

二、“一本而万殊”的学术史观 458

第三十二章 方以智的自然哲学 464

第一节 “质测即藏通几”的科学哲学观 465

第二节 “火--气”一元的物质运动统一论 467

一、“盈天地间皆物” 467

二、“物物之生机皆火” 468

第三节 “两间无不交,无不二而一”的矛盾学说 470

一、“常统常变”、“相反相因”的矛盾发展观 471

二、“交、轮、几”的矛盾转化观及其严重失足 473

第四节 “不妨矛盾”的认识辩证法 474

一、“不妨矛盾”的认识原则 474

二、“多识”和“一贯”相统一的认识方法 475

第三十三章 王夫之对宋明道学的批判总结 479

第一节 “理依于气”的宇宙观 480

一、对“气”范畴的新规定 480

二、“气外更无虚托孤立之理” 481

三、“天下惟器”,“尽器则道在其中” 482

第二节 “气化日新”的辩证发展观 484

一、“天地之化日新”的变化观 484

二、“天下之变万,而要归于两端”的矛盾观 486

三、“奉常以处变”的常变观 488

一、在能所关系问题上扬弃心学 489

第三节 “行可兼知”的认识论 489

二、在心理关系问题上扬弃理学 491

三、在知行关系问题上全面清算宋学道学 493

四、对天人关系问题的新的哲学论证 494

第四节 “理势合一”的历史哲学 495

一、坚持“今胜于古”的进化史观,反对历史复古主义 496

二、制定“理势合一”的规律论,反对历史神秘主义 497

三、提出“即民见天”的动力学,试图摆脱英雄史观 499

四、对理欲关系问题的新的历史说明 499

第五节 王夫之哲学的历史地位 501

第三十四章 颜元、戴震哲学中的思想新动向 504

第一节 颜元重“习行”、倡“实学”的哲学理论 505

一、坚持体用一致,揭露道学唯心论的禅学根源 505

二、对“格物致知”作新解,发展知行观 507

三、倡“实学”,重功利,宣扬经世致用的新学风 509

第二节 戴震重“心知”、察“分理”的理性精神 512

一、抨击道学“以理杀人”的罪恶实质 512

二、坚持“气化即道”的自然观 515

三、主张“‘神明’照物”的认识论 517

第六编 近代(鸦片战争至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社会变革中哲学的曲折发展 523

绪言 523

第三十五章 鸦片战争以后的社会变革思潮 530

第一节 龚自珍、魏源的经世致用思想 531

一、龚自珍的“更法”思想与“心力”论 531

二、魏源的“变古”思想与知行论 534

一、洪秀全的全民革命思想 536

第二节 洪秀全、洪仁玕的农民革命思想 536

二、洪仁玕与《资政新篇》 538

第三节 王韬、郑观应的改良主义思想 540

一、王韬的“变古以通今”思想 540

二、郑观应与《盛世危言》 541

第三十六章 戊戌维新运动中的哲学启蒙 544

第一节 康有为的哲学思想 544

一、具有近代特点的“元气”说 545

二、强调“全变”的进化论 547

三、“三世进化”的历史观 548

第二节 谭嗣同的哲学思想 550

一、“以太”即“仁”的自然观 551

二、感觉论与顿悟论的矛盾 552

三、“冲决网罗”的历史观 554

第三节 严复的哲学思想 556

一、“质力相推”的科学自然观 557

二、“心体为白甘”的经验认识论 558

三、“物竞天择”的历史进化论 561

第三十七章 辛亥革命运动中的哲学旗帜 564

第一节 辛亥革命前的社会思潮 564

第二节 章太炎的哲学思想 567

一、早期的自然观和认识论 568

二、从科学进化论到俱分进化论 572

三、后期“自贵其心”的无神论新宗教 574

第三节 孙中山的哲学思想 576

一、宇宙演化论 577

二、知难行易说 580

三、民生史观 582

四、孙中山哲学的历史影响 585

第三十八章 五四运动以后中西哲学的融会 587

第一节 五四时期的哲学论争 587

一、新文化运动的兴起与发展 587

二、胡适的实用主义哲学 589

三、梁漱溟的生命哲学 593

四、“科学与玄学论战” 596

第二节 三四十年代非马克思主义学者的哲学体系 600

一、熊十力的《新唯识论》 600

二、冯友兰的《新理学》 604

三、金岳霖的《论道》 608

四、贺麟的《近代唯心论简释》 613

第三十九章 马克思主义哲学在中国的传播与发展 618

第一节 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早期传播 618

一、中国最早的马克思主义思想家--李大钊 619

二、陈独秀对唯物史观的传播 622

三、瞿秋白对唯物辩证法的传播 624

第二节 三十年代的唯物辩证法运动 626

第三节 李达--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播火者 632

一、《现代社会学》对唯物史观的传播 634

二、《社会学大纲》对唯物辩证法的贡献 636

第四节 毛泽东哲学思想的形成 640

索引 646

后记 653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