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艺术
梅兰芳与二十一世纪
梅兰芳与二十一世纪

梅兰芳与二十一世纪PDF电子书下载

艺术

  • 电子书积分:9 积分如何计算积分?
  • 作 者:徐城北著
  • 出 版 社: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 出版年份:2000
  • ISBN:7500428464
  • 页数:187 页
图书介绍:梅兰芳三部曲之三:本书共十七章,前三章站在新千年的基点上去展开“世纪情思”,随后九章名为“命题论证”,最后五章“品戏漫说”,对京剧艺术理论进行探讨。
《梅兰芳与二十一世纪》目录
标签:一世

上编 世纪情思 3

第一章 走进新时代·金戈铁马过江来 3

不仅是一首歌 4

百年与千岁 6

梨园人的态度 7

政治家的瞩望 8

北大人的思考 9

边缘人的闲情 13

猛然站到了世纪末 13

京剧真能“千岁”乎 15

要有些学术准备 17

第二章 可能的歧路·东云露一鳞,西云露一爪 19

如果“兰蕙齐芳”得以延长 20

如果王明华之子没有夭折 20

如果尚小云早期名声再显赫些 21

如果荀慧生再“浪”些 21

如果孟小冬没离开梅 22

如果不爆发抗日战争 22

如果马连良再强盛一些 22

如果一解放就搞极“左” 23

如果解放后周信芳干得再“宽”些 23

如果梅不在1961年就去世 23

第三章 偶然见必然·时来天地皆用力 25

“梅兰芳=京剧”么? 26

生得其时 26

文化风气得其时 28

美亦得其时 29

死更得其时 32

梅无愧是“梅”了 33

回想戏剧史的前度高峰 36

时势与英雄 39

中编 命题论证 43

第四章 明日主流观众·多情却被无情恼 43

关于“橘枳之辨” 44

小作文《我和京剧》 44

京剧更需要“衣食父母” 47

橘枳之辨之一:京剧生成规律 48

橘枳之辨之二:谁是主流观众 50

第五章 双重罗网·人歌人哭水声中 53

靠着米囤子挨饿 54

第一张血缘网 55

第二张师徒网 58

存米与种米 61

“乱交”与“野合” 62

第六章 “从娃娃抓起”·似花还似非花 65

“幼功”是重要的 66

京剧观众不必“从娃娃抓起” 67

抓住中年才是根本 69

最懂得京剧的人:老年 70

各种年龄段与剧种体系 71

第七章 民俗背景·我看青山多妩媚 73

透视往昔前门的看戏过程 74

民俗究竟是什么 75

假民俗没用 77

京剧植根民俗方有生机 80

要爱护与完善民俗“??层” 81

第八章 喜新爱旧·雄鸡一声天下白 83

“喜新厌旧”与“喜旧厌新” 84

还有一种“整旧如旧” 85

京剧的“新”与“旧” 86

如何想到“喜新爱旧” 89

“推陈出新”与短期行为 91

第九章 审美程序·物换星移几度秋 93

农业社会的惟一程序 94

颠倒杂驳的艺术世界 94

落红不是无情物 96

对颠倒实施辩证 97

多元中求得提高 98

第十章 独立制作人·狂风吹我心 101

前卫的话题 102

“两股道上跑车” 103

首先“做”什么 105

散座与常客仍是主导 107

仍然有隐忧 108

第十一章 王者风范·尧之都,舜之壤,禹之封 109

梅兰芳金奖没梅派 110

梅兰芳、程砚秋之比较 111

“王者”与“民间”之比较 113

“仿膳饭庄”的启示 115

“舫膳”与“宣南” 118

第十二章 京剧精神·直将阅历写成吟 121

重任在肩 122

立足野史的传奇史观 122

以“渐变”完成程式的自我圆满 123

“无—有—无”的无穷转化 125

“两部三方”同步前进 126

绝不排斥小生产和小窍门 128

以“相反相成”造就美之极致 129

与当代生活与审美保持距离 130

“混淆忠奸”,导致艺术唯美 131

“和”的体现与效能 133

尽量保持京剧的生态平衡 133

重要的是付诸实践 134

下编 品戏漫说 139

第十三章 重提品戏·天在峰峦缺处明 139

1995年与“三座大桥” 140

梅兰芳日趋“符号化” 140

思索京剧之《财富》论坛 141

从历史云空俯瞰 143

要敢于正面接触 144

第十四章 漫说“品戏说”·地拔双崖起 145

从品戏到“品戏说” 146

历史倒叙一:听戏阶段 148

历史倒叙二:看戏阶段 150

“品戏说”述要 151

以创“学说”态度建树剧种理论 154

第十五章 京剧功能论·少壮功夫老始成 157

昔有三:顺序是教育、认识和审美 158

今颠倒:京剧把审美放在第一 158

新时期又增添了文化功能 160

让京剧干它“能干的”和“爱干的”事儿 160

京剧分期与今之古人 162

第十六章 文化亮度·十万军声半夜潮 165

京剧舞台亮度有所减弱 166

盖叫天的意义突兀而起 167

文化亮度亟待加强 169

关于“谁是中心”的一场游戏 170

文化国策与权宜之计 172

第十七章 京剧前途·老树春深更著花 175

新时期开始又“多元” 176

目前仍“多元”,今后更“多元” 176

最佳态度:主动而又摇摆 178

梅兰芳戏剧体系和东方美学 179

无须杞人忧天 185

后记 187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