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历史地理
温岭县志
温岭县志

温岭县志PDF电子书下载

历史地理

  • 电子书积分:25 积分如何计算积分?
  • 作 者:温岭县志编纂委员会编
  • 出 版 社:杭州:浙江人民出版社
  • 出版年份:1992
  • ISBN:7213008102
  • 页数:961 页
图书介绍:
上一篇:北京居民方便手册下一篇:汉川县志
《温岭县志》目录

概述 1

大事记 1

地理 1

第一篇 政区 1

第一章 建置 1

第一节 县境 1

第二节 沿革 2

第二章 区划 4

第一节 明清时期 4

第二节 民国时期 7

第三节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 12

第三章 区镇乡 22

第一节 城关镇 22

第二节 城南区 24

第三节 城北区 26

第四节 温西区 27

第五节 大溪区 29

第六节 泽国区 31

第七节 新河区 33

第八节 箬横区 35

第九节 松门区 37

第十节 石陈区 38

第二篇 自然环境 40

第一章 地质 40

第一节 地层 40

第二节 构造 42

第三节 岩石 42

第四节 矿产 44

第二章 地貌 45

第一节 低山丘陵 45

第二节 平原 46

第三节 海岸 岛屿 47

第四节 滩涂 47

第三章 气候 49

第一节 四季特征 49

第二节 气温 50

第三节 降水 54

第四节 日照 蒸发 58

第五节 霜雪 61

第六节 灾害性天气 61

第四章 水文 63

第一节 水系 64

第二节 地下水 66

第三节 潮汐 68

第五章 土壤 植被 70

第一节 土壤 70

第二节 植被 71

第六章 动植物 72

第一节 动物 72

第二节 植物 75

第七章 灾异 78

附:建县前自然灾异 87

第三篇 人口 89

第一章 人口变动 89

第一节 增长 89

第二节 分布 91

第三节 流动 91

第二章 人口构成 92

第一节 自然构成 92

第二节 社会构成 92

第一节 文化程度 94

第二节 平均预期寿命 94

第三章 人口素质 94

第三节 残疾人调查 95

第四章 计划生育 97

第一节 节育措施 97

第二节 行政管理 98

第三节 优生调查 99

第五章 姓氏 102

第一节 分布 102

第二节 由来 105

第一章 国民经济 109

第四篇 经济总情 109

经济 109

第一节 经济发展 111

第二节 经济结构 114

第三节 经济效益 116

第二章 生产关系变革 121

第一节 土地改革 121

第二节 社会主义改造 123

第三节 人民公社化 127

第三章 经济体制改革 128

第一节 农村家庭联产承包制 129

第二节 工业经济责任制 131

第三节 商业经营承包责任制 132

第四章 人民生活 133

第一节 农民生活 133

第二节 渔民生活 135

第三节 职工生活 136

第五篇 农业 139

第一章 区划 结构 139

第一节 农业区划 139

第二节 生产结构 141

第三节 劳力结构 142

第二章 种植业 143

第一节 耕地 143

第二节 作物产量 144

第三节 耕作制度 148

第四节 病虫害防治 149

第五节 种子 151

第六节 农艺改造 154

第三章 林业 157

第一节 林业资源 157

第二节 植树造林 159

第三节 种苗 160

第四节 山林管理 161

第五节 林产品 161

第四章 特产 162

第一节 水果 162

第二节 茶叶 166

第三节 蚕桑 167

第五章 饲养业 169

第一节 畜禽生产 169

第二节 品种 173

第三节 疫病防治 175

第六章 农机具 176

第一节 拥有量 176

第二节 机具演进 177

第三节 管理 179

第七章 农场 180

第一节 县原种场 181

第二节 东浦农场 181

第三节 东片农场 182

第四节 松门农场 183

第一节 河道 185

第一章 治水 185

第六篇 水利 185

第二节 蓄水 189

第三节 引水 196

第四节 溪堤 197

第五节 海塘 199

第六节 低产田改造 201

第二章 提水 202

第一节 传统排灌 202

第三节 渠道 203

第二节 机电排灌 203

第四节 排灌站 204

第三章 水电 205

第一节 潮汐电站 205

第二节 小水电 207

第四章 管理 209

第一节 机构 209

第二节 控制运用 209

第三节 综合经营 210

第四节 水费 210

第一节 海涂分布 212

第一节 围垦 212

第七篇 海涂围垦 212

第二节 围涂工程 213

第二章 施工 217

第一节 促淤 217

第二节 堤坝 218

第三节 建闸 218

第四节 堵口 219

第一节 基本建设 221

第二节 移民定居 221

第三章 垦区建设 221

第三节 围垦效益 223

第八篇 水产 225

第一章 海洋捕捞 225

第一节 发展概况 225

第二节 捕捞作业 226

第三节 渔场 229

第四节 渔村 渔港 230

第二章 海水养殖 231

第一节 资源 231

第二节 贝类 232

第三节 藻类 233

第四节 对虾 234

第三章 淡水渔业 235

第一节 资源 235

第二节 捕捞 235

第三节 养殖 236

第四节 名贵水产品增养殖 237

第五节 苗种生产 239

第一节 保鲜防腐 240

第二节 咸干品 240

第四章 水产加工 240

第三节 冷冻品 241

第四节 主要传统产品 243

第五节 综合利用 244

第五章 水产品流通 245

第一节 鱼行商 245

第二节 计划购销 246

第三节 市场调节 248

第四节 专业公司 249

第二节 资源保护 250

第一节 机构 250

第六章 渔政 250

第三节 船管 252

第四节 安全 252

第五节 海损事故 253

第九篇 盐业 257

第一章 海盐生产 257

第一节 资源 盐场 257

第二节 制盐方式 259

第三节 产量 质量 260

第四节 综合利用 265

第二章 原盐购销 266

第一节 收购 266

第二节 运销 268

第三节 储备 270

第三章 盐政管理 273

第一节 机构 273

第二节 场产管理 275

第三节 缉私护税 276

附:黄岩场沿革 277

第一章 经营体制 281

第一节 国营 281

第十篇 工业 281

第二节 县属集体 282

第三节 乡村集体 283

第四节 联户 个体 284

第二章 电力 284

第一节 火力发电 284

第二节 电力网 285

第三节 供用电 287

第三章 食品 288

第一节 粮油加工 289

第二节 酿造 290

第三节 罐头及其他 291

第四章 机械 电器 291

第一节 机械 292

第二节 电器 293

第五章 建材 294

第一节 砖瓦 295

第二节 水泥 295

第三节 石料 296

第一节 草编 297

第六章 工艺 297

第二节 花边 298

第三节 石雕 299

第七章 化工 299

第一节 制药 299

第二节 化肥 300

第三节 塑料及其他 300

第八章 纺织 301

第一节 棉麻纺织 302

第九章 缝纫皮革及其他 303

第一节 缝纫 303

第三节 缫丝 303

第二节 针织 303

第二节 皮革 304

第三节 其他工业 305

第十章 工厂和产品 307

第一节 主要工厂 307

第二节 名优新产品选介 313

第十一篇 交通 邮电 319

第一章 水路交通 319

第一节 沿海水道 港口码头 319

第二节 内河航线 323

第三节 客运 326

第四节 货运 327

第五节 航政 330

第二章 公路交通 332

第一节 公路建设 332

第二节 公路养护 336

第三节 客运 336

第四节 货运 338

第五节 路政 339

第一节 道路 341

第三章 民间交通 341

第二节 桥梁 342

第三节 隧道 渡口 345

第四节 路廊 茶亭 345

第五节 运输 346

第四章 邮政 347

第一节 机构 347

第二节 邮运与投递 348

第三节 业务经营 348

第四节 报刊发行 349

第一节 电报 350

第五章 电信 350

第二节 电话 352

第十二篇 商业 355

第一章 经营体制 355

第一节 私营商业 355

第二节 国营商业 356

第三节 供销合作社 357

第四节 集体商业 358

第二章 集市贸易 360

第一节 集市 360

第二节 专业市场 362

第三章 粮油购销 363

第一节 粮食 363

第二节 油脂 366

第三节 饲料供应 367

第四节 粮油贮运 368

第四章 生产资料购销 369

第一节 金属材料 机电设备 369

第二节 建筑材料 370

第三节 燃料 371

第四节 农业生产资料 372

第一节 日用百货 375

第五章 生活资料购销 375

第二节 五金交电化工 376

第三节 副食品 378

第六章 土特产收购 382

第一节 棉花 382

第二节 茶叶 383

第三节 蚕茧 383

第四节 蘑菇 383

第五节 果品 384

第六节 畜产品 384

第九节 其他 385

第七节 中药材 385

第八节 废品回收 385

第七章 服务业 387

第一节 饮食 387

第二节 旅馆 388

第三节 其他服务业 388

第八章 对外贸易 389

第一节 发展概况 389

第二节 出口商品 391

第三节 外贸往来 393

第十三篇 工商管理 395

第一章 工商行政管理 395

第一节 工商企业登记 395

第二节 市场管理 397

第三节 商标、广告管理 397

第四节 经济合同管理 399

第五节 个体工商业管理 400

第六节 打击投机倒把 401

第一节 商品价格 402

第二章 物价 402

第二节 交换比价 405

第三节 物价管理 405

第三章 计量 407

第一节 度量衡 407

第二节 计量管理 408

第三节 计量器具生产 410

第十四篇 财税金融 415

第一章 财政 415

第一节 财政体制 415

第二节 财政收支 416

第三节 债券 420

第二章 税收 424

第一节 田赋 农业税 424

第二节 工商税 426

第三节 盐税 431

第四节 其他税收 433

第三章 管理 监督 436

第一节 财政管理 436

第二节 税务管理 439

第三节 审计 440

第一节 当铺 钱庄 441

第四章 金融 441

第二节 农民借贷所 合作金库 442

第三节 银行 443

第四节 信用合作社 444

第五章 货币 445

第一节 种类 445

第二节 流通 446

第六章 信贷 448

第一节 农业信贷 448

第二节 工商信贷 451

第四节 存款 储蓄 452

第三节 基建拨款与贷款 452

第五节 侨汇 454

第六节 民间信用 455

第七章 保险 455

第一节 机构 455

第二节 保险业务 456

第十五篇 城乡建设 458

第一章 城镇建设 458

第一节 县城 458

第二节 泽国镇 463

第三节 温峤镇 465

第四节 新河镇 467

第五节 松门镇 469

第六节 箬横镇 471

第七节 石塘镇 473

第八节 其他建制镇 474

第二章 乡村建设 475

第一节 小集镇 475

第二节 住宅 476

第三节 炉灶 沼气 476

第一节 建筑队伍 478

第三章 建筑业 478

第三节 房屋建筑 479

第二节 设计与施工 479

第四节 主要工程公司 480

第四章 土地房产管理 483

第一节 规划管理 483

第二节 土地管理 485

第三节 公房管理 486

第四节 落实私房政策 488

第五节 白蚁防治 488

第一节 污染 489

第五章 环境保护 489

第二节 治理 491

政治 493

第十六篇 党派 群团 493

第一章 中国共产党温岭县地方组织 493

第一节 建立和发展 493

第二节 县代表大会和代表会议 499

第三节 县委历任领导人 503

第四节 纪律检查委员会 506

第五节 县委工作机构 509

第六节 宣传工作 510

第七节 党员教育与干部培训 513

第八节 统一战线工作 515

第二章 中国国民党温岭县地方组织 517

第一节 组织沿革 517

第二节 主要活动 519

第三节 县党部历任负责人 521

第四节 三民主义青年团 524

第一节 民国初期诸党派 526

第三章 其他党派 526

第二节 中国青年励志会 527

第三节 中国民主社会党 527

第四章 群众团体 528

第一节 工人组织 528

第二节 农民组织 534

第三节 渔民组织 536

第四节 青少年组织 537

第五节 妇女组织 543

第六节 工商业者组织 546

第七节 科技工作者组织 549

第八节 文艺工作者组织 550

第九节 归侨、侨眷组织 551

第十七篇 人大 政府 政协 553

第一章 人民代表大会(会议) 553

第一节 人民代表选举 553

第二节 历届人民代表大会(会议) 556

第三节 常务委员会 560

第四节 人民代表联系制度 563

第五节 提案处理和调查视察 563

第一节 县人民政府(人民委员会) 566

第二章 人民政府 566

第二节 县革命委员会 570

第三节 基层政权 573

第三章 政协 574

第一节 组织机构 574

第二节 历届政协会议 575

第三节 历届领导人名录 577

第四节 主要活动 579

第四章 明、清与民国政权 581

第一节 县行政机构 581

第二节 基层行政机构 593

第三节 民国代议机构 595

第十八篇 军事 597

第一章 武装建制 597

第一节 历代武装 597

第二节 人民武装 600

第二章 兵役 603

第一节 征兵制 603

第二节 义务兵役制 603

第三章 民兵 604

第一节 民兵组织 604

第二节 军事训练 606

第三节 重要活动 607

第四章 县境战事 608

第一节 抗倭斗争 608

第二节 太平军活动 610

第三节 抗击日本侵略军 611

第四节 红十三军二师游击战 613

第五节 解放县境 615

第六节 剿匪斗争 616

第七节 海上反特斗争 618

第一节 机构 620

第一章 公安 620

第十九篇 公安 司法 620

第二节 打击反动势力 621

第三节 “四类分子”改造 623

第四节 打击刑事犯罪 623

第五节 治保组织 624

第六节 特种行业、公共场所管理 624

第七节 禁毒 625

第八节 户籍管理 626

第九节 交通管理 627

第十节 消防 627

第十一节 看守 监狱 628

第二章 检察 629

第一节 机构 629

第二节 侦查 629

第三节 侦查监督 631

第四节 审判监督 633

第五节 监所监督 633

第三章 审判 634

第一节 审判机构 634

第二节 审判制度 635

第四节 民事审判 636

第三节 刑事审判 636

第五节 经济审判 637

第六节 复查案件 637

第四章 司法行政 638

第一节 法制宣传 638

第二节 律师 公证 639

第三节 调解工作 640

第二十篇 民政 641

第一章 拥军优属 641

第一节 拥军支前 641

第二节 国家抚恤 642

第三节 国家补助 643

第四节 群众优待 644

第五节 复员退伍军人安置 645

第二章 救灾救济 646

第一节 生产救灾 646

第二节 社会救济 647

第三章 社会福利 652

第一节 老年人福利 652

第二节 残疾人福利 653

第一节 贯彻婚姻法 654

第三节 孤婴儿教养 654

第四章 婚姻事务 654

第二节 婚姻登记 655

第五章 革命老区建设 656

第一节 老区分布 656

第二节 支援老区建设 659

第六章 信访工作 660

第一节 机构 制度 660

第二节 接待 受理 661

第二节 录用与管理 663

第一节 干部状况 663

第一章 干部队伍 663

第二十一篇 劳动人事 663

第三节 编制 666

第四节 落实政策 668

第二章 工人队伍 669

第一节 工人状况 669

第二节 用工形式 671

第三节 定员定额 671

第三章 劳动就业 672

第一节 城镇知识青年安置 672

第三节 劳动服务公司 673

第二节 待业安置 673

第一节 工资 674

第四章 工资 奖金 674

第二节 奖金 676

第五章 劳动保护 678

第一节 安全生产 678

第二节 工业卫生 679

第六章 保险福利 680

第一节 劳动保险 680

第二节 福利 683

第一节 县学 685

第二节 书院 685

文化 685

第一章 明清地方教育 685

第二十二篇 教育 685

第三节 社学 687

第四节 私塾 687

第二章 普通教育 688

第一节 幼儿园 688

第二节 小学 690

第三节 中学 695

第一节 师范学校 699

第三章 中等专业教育 699

第二节 职业技术学校 700

第四章 成人教育 701

第一节 农民业余学校 701

第二节 干部业余学校 702

第三节 职工业余学校 703

第四节 广播电视教学 703

第五节 函授 刊授 704

第六节 自学考试 704

第一节 师资 705

第五章 教师 705

第二节 培训 706

第三节 待遇 708

第六章 管理 710

第一节 管理体制 710

第二节 经费 712

第三节 校舍 教学设备 714

第四章 勤工俭学 714

第二十三篇 科技 715

第二节 科技队伍 716

第一章 科技组织 716

第一节 管理机构 716

第三节 县级科学研究所 717

第四节 四级农科网 718

第五节 示范户 研究会 719

第二章 科学普及 719

第一节 科普宣传 719

第二节 咨询 培训 720

第三章 科学研究 721

第一节 科技管理 721

第二节 农业科研 722

第三节 工业科研 723

第四章 科研成果 724

第一节 获奖项目 724

第二节 成果选介 732

第二十四篇 文化 735

第一章 文化艺术 735

第一节 群众文化 735

第二节 电影 737

第三节 文学 739

第四节 美术 书法 摄影 740

第五节 戏剧 曲艺 743

第六节 音乐 舞蹈 745

第七节 民间文艺 747

第二章 图书 档案 749

第一节 图书阅览 749

第二节 图书发行 750

第三节 档案 751

第三章 文物 景观 753

第一节 文物 753

第二节 景观 760

第四章 报刊 通讯 762

第一节 报纸 刊物 762

第二节 通讯 报道 766

第五章 广播 电视 767

第一节 广播 767

第二节 电视 769

第三节 录像 769

第六章 地方志书 771

第一节 县志 771

第二节 乡土志 773

第七章 古今书目 774

一、宋元明清时期 774

二、民国时期 777

三、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 778

附:旅居台湾乡友书目 784

第二十五篇 卫生 体育 785

第一章 医疗机构 785

第一节 县级医院 785

第二节 区、乡卫生院 787

第三节 村卫生室 788

第四节 厂矿场校保健室 789

第五节 个体诊所 789

第二章 中西医疗 791

第一节 中医 791

第二节 西医 792

第三章 卫生保健 794

第一节 公共卫生 794

第二节 卫生防疫 795

第三节 妇幼保健 798

第四章 药品 799

第一节 生产与经营 799

第四节 公费医疗 799

第二节 药政 800

第五章 体育事业 801

第一节 学校体育 801

第二节 群众体育 802

第三节 运动员培训 802

第四节 场地设施 803

第六章 体育比赛 803

第一节 县级比赛 803

第二节 参加地区以上比赛 804

第三节 县最高纪录 810

第二十六篇 风俗 宗教 方言 814

第一章 风俗 814

第一节 民风 814

第二节 生活习俗 815

第三节 岁时习俗 820

第四节 礼仪习俗 822

第五节 娱乐习俗 824

第六节 社会习俗 826

第一节 道教 828

第二章 宗教 828

第二节 佛教 829

第三节 基督教 831

第四节 天主教 832

第三章 方言 833

第一节 语音 833

第二节 词汇 841

第三节 语法 847

第四节 俗语 850

第一章 传略 856

第二十七篇 人物 856

人物 856

第二章 简介 883

第三章 名录 895

第一节 革命烈士 895

第二节 阵亡官兵 912

附录 915

一、荣誉录 915

二、艺文选 929

三、文献辑存 947

四、旧志序选 954

编后记 958

相关图书
作者其它书籍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