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法学四十年 1949-1989PDF电子书下载
- 电子书积分:18 积分如何计算积分?
- 作 者:张友渔主编
- 出 版 社: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
- 出版年份:1989
- ISBN:7208006113
- 页数:627 页
目录 1
第一章 总论 1
第一节 中国法学的产生和发展 1
一、产生和初步发展时期(1949—1956) 2
二、在曲折中发展时期(1957—1966) 5
三、遭受严重破坏时期(1966—1976) 7
四、迅速恢复和蓬勃发展时期(1977—现在) 7
一、各分支学科的学术成就 20
第二节 中国法学学术上的主要成就 20
二、法学论著、译著和教科书 30
第三节 中国法学发展中的主要经验教训 33
一、坚持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 33
二、发扬理论联系实际的学风 35
三、贯彻“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方针 37
四、改进和提高研究方法 40
五、开展法学的比较研究 43
六、法学研究力量的密切配合 47
七、开展多层次的法学教育 48
八、普及与提高相结合 49
九、加强法学的预测研究 51
第四节 中国法学的发展方向 53
一、继续坚持和发展马克思主义法学基本原理 53
二、建立和发展有中国特色的马克思主义法学的各分支学科 55
三、法学人才的全面发展 58
四、法学研究方法和手段的现代化 60
一、产生和初步发展时期(1949—1956) 63
第一节 法学基础理论的产生和发展 63
第二章 法学基础理论 63
二、受到干扰和在曲折中发展的时期(1957—1965) 65
三、遭到严重破坏时期(1966—1976) 66
四、恢复和迅速发展时期(1977—现在) 66
第二节 法理学若干重大理论问题的争论 81
一、法的本质属性 82
二、法治与人治 87
三、法律与政策的关系 89
四、法律面前人人平等 93
五、法制建设协调发展 94
六、法律体系和法学体系 96
七、立法体制 97
第三节 法学基础理论的展望 101
一、坚持法学基础理论的科学性 102
二、研究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紧密结合的实际课题 102
三、向专、深、精、新的方向发展 104
四、改革和完善法理学学科体系 105
第三章 法制史学 106
第一节 法制史学的产生和发展 106
一、几个重要理论问题的争论 111
第二节 中国法制史学主要学术问题的研讨和成就 111
二、法制通史的研究与教材建设 119
三、断代法制史的研究成果 120
四、部门法制史的研究成果 125
五、专论部分的研究成果 136
第三节 外国法制史学主要学术问题的研讨和成就 139
一、本学科的教材建设 139
二、论文和专著 141
二、填补断代史和国制史研究的空白 145
第四节 法制史学的展望 145
一、继续开拓法制史的研究领域 145
三、全面研究部门法史 146
四、开展中外法制史的比较研究 146
五、加强为现实服务的研究 147
六、对制度、思想文化和人物进行综合研究 147
第四章 宪法学 150
第一节 宪法学的产生和发展 150
一、创立和初步发展时期(1949—1956) 150
二、遭受挫折和曲折发展的时期(1957—1965) 151
三、遭到严重破坏的时期(1966—1976) 153
四、迅速恢复和蓬勃发展的时期(1977—现在) 153
第二节 宪法学基本理论问题的研究 158
一、宪法的概念和效力 159
二、宪法是建设社会主义法律体系的基础 161
三、宪法与社会主义民主政治 166
四、中国的国家结构形式 168
五、中国公民的基本权利和义务 171
六、宪法实施的保障 174
第三节 宪法学若干理论问题的争论 178
一、宪法《序言》的法律效力 178
二、关于违宪的问题 181
三、宪法的基本原则 184
四、关于议行合一的原则 187
第四节 宪法学的展望 188
一、研究马克思主义宪法理论新的发展趋势 188
二、研究宪法在保障和促进改革中的作用 190
三、探讨宪法规定的实行“一国两制”中的法律问题 192
第五章 行政法学 195
第一节 行政法学的产生和发展 195
第二节 行政法学若干理论问题的研究 197
一、行政法的定义 197
二、行政机关有无行政立法权 199
三、行政法与经济法、民法的相互关系 203
四、行政诉讼理论探讨 207
第三节 行政法学的展望 211
一、创建和初步发展时期(1949—1956) 215
第一节 刑法学的产生和发展 215
第六章 刑法学 215
二、遭受挫折和基本上停滞的时期(1957—1976) 219
三、复苏和全面发展时期(1977—现在) 220
第二节 刑法学中若干理论问题的研讨 227
一、刑法的基本原则 227
二、犯罪概念 227
三、犯罪构成 229
四、法律类推 230
五、因果关系 231
六、罪过 232
七、正当防卫 234
八、共同犯罪 235
九、刑罚目的 237
十、刑罚种类 238
十一、自首 239
十二、数罪并罚 240
十三、刑法分则的体系 242
十四、各类具体犯罪 244
第三节 刑法学的展望 247
一、树立适应社会主义商品经济发展的刑法观 248
二、为完善中国的刑事立法服务 249
三、正确处理刑法理论与司法实践的关系 249
第七章 刑事诉讼法学 251
第一节 刑事诉讼法学的产生和发展 251
一、创建和初步发展时期(1949—1956) 251
二、基本上停滞的时期(1957—1965) 254
三、备受摧残时期(1966—1976) 254
四、复苏和发展时期(1977—现在) 255
第二节 刑事诉讼法学若干理论问题的研究 258
一、刑事诉讼主体 258
二、刑事诉讼法的基本原则 260
三、司法机关依法独立行使职权 262
四、辩护制度 264
五、刑事证据的概念和特征 266
六、诉讼证明 268
七、无罪推定 271
八、自由心证 274
九、被告人供述和辩解 275
十、诉讼程序中的几个理论问题 277
第三节 刑事诉讼法学的展望 282
一、加强刑事诉讼法学基本理论研究 282
二、研究刑事诉讼制度如何适应改革开放的需要 283
三、研究刑事诉讼程序如何在保障民主政治建设和公民 285
权利方面充分发挥作用 285
四、开拓刑事诉讼法学研究的新领域 286
第一节 劳动改造法学的产生和发展 288
第八章 劳动改造法学 288
第二节 劳动改造法学若干理论问题的研究 298
一、劳动改造学科的对象和名称 299
二、劳动改造法学的体系 300
三、劳动改造的概念 302
四、劳动改造法的调整范围 303
五、劳动改造法在中国法律体系中的地位 304
六、劳动改造法律的名称 307
七、劳动改造对象 308
八、劳动改造机关的性质和任务 310
九、劳改工作方针 316
十、劳改工作的基本矛盾 317
十一、劳改犯的法律地位 319
第三节 劳动改造法学的展望 321
一、加强基础理论研究 321
二、加强调查研究工作 322
三、加强劳动改造立法的理论研究 323
四、加强学科之间的比较研究 323
五、加强劳改法学的队伍建设 324
一、形成和艰难发展时期(1949—1978) 326
第九章 民法学 326
第一节 民法学的产生和发展 326
二、崛起和繁荣时期(1979—现在) 329
第二节 民法学若干理论问题的研究 334
一、民法调整的对象 334
二、作为民事主体的公民 337
三、法人制度 340
四、民事法律行为与代理 341
五、时效制度 343
六、民事责任的归责原则和精神损害赔偿 344
七、物权和所有权的一般问题 346
八、全民所有制企业财产权的性质 347
九、债和合同制度 351
十、继承制度 352
第三节 民法学的展望 353
一、探讨建立商品经济新秩序的民法机制 353
二、研究新的经营方式中的民法问题 355
三、加强民法理论与民事立法、民事司法的相互渗透和影响的探讨 356
四、为完善民法进行对策性研究 358
五、加强民法的宣传教育工作 359
第十章 经济法学 361
第一节 经济法学的产生与发展 361
一、经济法学的产生和初创 361
二、经济法学的发展 363
第二节 经济法学基础理论的研究 370
一、经济法的调整对象与范围 371
二、经济法主体的研究 374
三、经济法学体系 377
一、国营企业厂长(经理)法律地位的研究 380
第三节 经济法学专题研究 380
二、农村生产责任承包合同法律性质的研究 384
三、全民所有制企业承包经营和租赁经营的研究 386
四、关于公司法律问题的研究 391
五、税法研究 392
第四节 经济法学的展望 394
一、经济法学未来发展的重要因素 394
二、经济法学未来的发展方向 396
第一节 婚姻家庭法学的产生和发展 401
第十一章 婚姻家庭法学 401
一、起步时期(1950—1978) 402
二、发展和繁荣时期(1979—现在) 404
第二节 婚姻家庭法学若干理论问题的探讨 408
一、社会主义婚姻的基础 409
二、事实婚姻的法律效力 412
三、夫妻财产制 416
四、法定继承人的范围 420
五、法定继承的顺序 422
六、离婚的法定条件 424
第三节 婚姻家庭法学的展望 427
二、拓宽研究领域,促进跨学科交流 428
一、探索婚姻家庭领域的新情况和新问题 428
三、加强完善婚姻家庭制度的理论研究 429
第十二章 劳动法学 432
第一节 劳动法学的产生和发展 432
一、初创时期(1949—1956) 433
二、曲折发展时期(1957—1976) 436
三、恢复与发展时期(1977—现在) 436
一、劳动法的法律地位 439
第二节 劳动法学若干重要理论问题的探讨 439
二、制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问题 441
三、劳动法调整劳动关系的范围 443
四、劳动法的基本原则 445
五、劳动权 447
六、实行劳动合同制问题 450
七、劳动争议处理程序问题 453
第三节 劳动法学的展望 455
第一节 环境法学的产生和发展 461
第十三章 环境法学 461
一、孕育时期(1954—1978) 462
二、创建和初步发展时期(1979—现在) 464
第二节 环境法学若干理论问题的探讨 468
一、环境法的定义 469
二、环境法是不是一个独立的法律部门 469
三、环境法的阶级性 471
四、环境法的体系 474
五、环境法的立法目的和任务 476
六、制定环境政策和法律在自然科学方面的理论基础 478
七、国家在环境管理方面的基本职能 480
八、环境法的基本制度 483
九、民事责任制度在环境法中的运用和发展 490
十、违反环境法承担刑事责任问题 494
第三节 环境法学的展望 497
一、环境法学面临的形势和任务 497
二、加强环境法学研究,提高学术水平 500
第一节 民事诉讼法学的产生和发展 503
一、起步时期(1949—1957) 503
第十四章 民事诉讼法学 503
二、停滞时期(1958—1978) 504
三、发展时期(1979—现在) 504
第二节 民事诉讼法学若干理论问题的探讨 506
一、民事诉讼法的特征 506
二、民事诉讼法的基本原则 510
三、诉权问题 511
四、非法人团体问题 515
五、诉讼中的第三人问题 519
一、拓宽民事诉讼法学的领域 524
第三节 民事诉讼法学的展望 524
二、研究诉讼制度的民主化问题 527
三、加强群体诉讼制度研究 532
第十五章 国际公法学 540
第一节 国际公法学的产生和发展 540
一、初步建立时期 540
二、萎缩时期 541
三、恢复与发展时期 542
一、国际公法总论 546
第二节 国际公法学若干理论问题的探讨 546
二、国际法基本原则 548
三、国际法主体 551
四、海洋法 558
五、外层空间法 563
六、条约法 566
七、人权问题与国际法 568
第三节 国际公法学的展望 571
第十六章 国际私法学 574
第一节 国际私法学的产生和发展 574
一、中国国际私法学的创立和挫折 574
二、中国国际私法学的发展 576
第二节 国际私法学若干理论问题的探讨 579
一、国际私法的基本概念 579
二、国际私法的基本制度 586
三、国际私法新发展的研究 589
四、涉外(国际)经济合同及外商投资企业的法律适用 593
一、影响中国国际私法学发展的因素 596
第三节 国际私法学的展望 596
二、中国国际私法学的发展趋势 599
三、中国国际私法学将在百家争鸣中持续地繁荣发展 600
第十七章 国际经济法学 602
第一节 中国国际经济法学的产生和发展 602
一、国际经济法学是一门新兴的法律学科 602
二、国际经济法学的产生和发展 605
第二节 国际经济法学若干理论问题的研讨 609
一、国际经济法在法律学中的地位 609
二、国际经济法的主体 612
三、国际经济法的调整对象 613
四、国际经济法的渊源 613
五、国际经济法的调整范围 614
六、国际经济法学若干专题理论问题 616
第三节 国际经济法学的展望 622
一、研究为对外开放政策服务 623
二、研究为建立国际经济新秩序服务 623
三、研究为完善中国的涉外经济立法服务 625
四、扩大科研教学队伍,培养更多的国际经济法专门人才 625
- 《21世纪法学系列教材 配套辅导用书 行政法与行政诉讼法练习题集 第5版》李元起主编 2018
- 《21世纪公安高等教育系列教材 行政法与行政诉讼法学 法学本科 第2版》孟昭阳,高文英主编 2017
- 《法学教育研究 第26卷》黄琳佳责任编辑;(中国)杨宗科 2019
- 《中国法学四十年》张守文主编 2019
- 《法学基础理论与案例教程》何士青编著 2019
- 《海峡两岸法学研究 第9辑》海峡两岸关系法学研究会 2019
- 《传统康复方法学 本科康复 配增值 第3版》陈立典编 2018
- 《21世纪中国高校法学系列教材 罗马法 第3版》(中国)黄风 2019
- 《天下·法学新经典 实证研究 中国法学的范式转型》高山,邓颖君责任编辑;左卫民 2019
- 《东南法学 2019年 秋季卷 总第16卷》刘艳红主编 20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