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艺术
当代中国戏曲
当代中国戏曲

当代中国戏曲PDF电子书下载

艺术

  • 电子书积分:23 积分如何计算积分?
  • 作 者:张庚主编
  • 出 版 社:北京:当代中国出版社
  • 出版年份:1994
  • ISBN:7800921298
  • 页数:871 页
图书介绍:
《当代中国戏曲》目录
标签:戏曲 主编

总序 1

凡例 1

序言 张庚 1

绪论 1

目录 1

一、当代中国戏曲是古老戏曲文化的新生一代 2

二、当代戏曲的发展是近、现代戏曲改革运动的继续 6

三、当代戏曲是社会主义时代文艺的组成部分 15

第一编 当代中国戏曲的发展历程 24

第一章 “改戏、改人、改制”(1949”1952年) 24

第一节 戏曲改革机构的建立 24

第二节 戏曲改革方针政策的制订 26

第三节 “改戏、改人、改制”的全面实施 29

第四节 “三改”中的偏向及其纠正 36

第五节 戏曲改革初战告捷 38

第一节 剧目贫乏与第一次全国戏曲剧目工作会议 41

第二章 “一出戏救活了一个剧种”(1953—1957年) 41

第二节 全面发掘、整理戏曲遗产 43

第三节 剧目创作水平的新突破 44

第四节 戏曲艺术革新的理论探讨与舞台实践 46

第五节 提高艺人素质的三届戏曲演员讲习会 48

第六节 人民艺术家的荣耀 50

第七节 “百花齐放,百家争鸣”方针与第二次全国戏曲剧目工作会议 51

第三章 从“以现代剧目为纲”到“三并举”(1958—1965年) 54

第一节 戏曲表现现代生活掀起高潮 54

第二节 戏曲剧目政策的失误、调整和进一步完善 58

第三节 戏曲剧目政策调整后的新局面 60

第四节 “左”倾错误在戏曲领域愈演愈烈 64

第四章 “文化大革命”与“一花独放”(1966一1976年) 68

第一节 “文化大革命”对戏曲事业的破坏 68

第二节 “样板戏”的由来及其影响 70

第三节 阴谋文艺的破产与“四人帮”的覆灭 73

第一节 中国戏曲艺术的复苏 75

第五章 新时期戏曲的复苏与振兴(1977—1986年) 75

第二节 拨乱反正与戏曲剧目工作座谈会 80

第三节 戏曲艺术发展的新局面 82

第四节 危机声中的振兴浪潮 87

第二编 当代中国戏曲剧种 97

第六章 戏曲剧种概述 97

第一节 五彩缤纷的戏曲剧种 97

一、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之前已经存在的戏曲剧种 101

第二节 当代戏曲剧种概貌 101

二、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之后创造发展的新剧种 139

第七章 当代戏曲剧种的发展 148

第一节 戏曲剧种发展的曲折道路 148

第二节 戏曲剧种建设的成就与经验 155

一、重视扶植群众喜闻乐见的地方戏曲剧种 155

二、抢救、发掘古老剧种 157

三、采用民间艺术创造新剧种 158

四、扶植、发展少数民族戏曲 161

第一节 昆剧 167

第八章 戏曲剧种(上) 167

第二节 梨园戏 174

第三节 藏戏 178

一、西藏藏戏 178

二、安多藏戏 184

第四节 壮剧、壮师剧 188

一、壮剧 188

二、壮师剧 197

第五节 白剧 200

第九章 戏曲剧种(下) 209

第一节 吉剧 209

第二节 苗剧 215

一、湘西苗剧 216

二、广西苗剧 220

第三节 侗戏 222

第四节 布依戏 227

第五节 彝剧 230

第六节 阜新蒙古剧 236

第三编 剧目建设的成果 248

第十章 传统剧目的整理改编 248

第一节 五十年代初期的整理改编 248

第二节 五十年代中期至六十年代初期对传统剧目和古典 259

名著的改编 259

第三节 新时期对传统剧目和古典名著的改编 272

第四节 提供的经验 275

第十一章 新编古代剧 280

第一节 五十年代和六十年代的作品 280

第二节 新时期的历史剧作品 292

第三节 新时期的新编故事剧 301

第四节 新编古代剧的作用和创作方法 307

第十二章 现代戏创作 309

第一节 五十年代初期的现代戏 309

第二节 一九五八年至六十年代初的现代戏 318

第三节 六十年代中期的现代戏 325

第四节 社会主义建设新时期的现代戏 332

第五节 现代戏在戏曲中的位置及创作经验 342

第四编 戏曲舞台艺术的发展与提高 349

第十三章 戏曲导演、表演艺术的发展和成就 349

第一节 戏曲导演制的建立 349

一、古代戏曲的搬演 349

二、“主角制”下的排演方式 351

三、新中国成立后导演制的建立 353

第二节 戏曲导演艺术的发展 357

一、五十年代初期 357

二、五十年代中期 359

三、五十年代末至六十年代前期 363

四、“文化大革命”时期 366

五、中共中央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 368

第三节 戏曲表演艺术的特征 369

一、综合性 369

二、程式性 370

三、虚拟性 374

第四节 戏曲表演艺术的发展 376

一、表演艺术发展的繁盛期(1949—1965年) 376

二、表演艺术发展的曲折期(1966—1976年) 387

三、表演艺术发展的振兴期(1977—1986年) 391

第五节 导演艺术和表演艺术发展的历史经验 401

第十四章 戏曲音乐的革新与发展 405

第一节 概述 405

第二节 唱腔 413

一、继承传统 413

二、广泛吸收 419

三、大胆创新 425

四、积极借鉴 433

第三节 唱念 436

一、演唱形式的发展 437

二、男声改革 441

三、女声改革 444

四、音韵改革 446

一、乐队编制 449

第四节 乐队 449

二、管弦乐 451

三、打击乐 454

四、器乐音乐的新发展 456

第五节 理论研究 459

第一节 戏曲舞台美术的发展概况 464

一、新中国建立前的戏曲舞台美术 464

第十五章 戏曲舞台美术的继承与发展 464

二、新中国建立后的戏曲舞台美术 465

第二节 戏曲舞台美术传统的批判继承 473

一、继承传统戏曲舞台美术的适用性原则 474

二、继承传统戏曲舞台美术的空间不固定原则 476

三、继承传统戏曲舞台装置中性化的原则 479

第三节 戏曲舞台美术的发展 481

一、发展了戏曲舞台美术的功能 482

二、发展了戏曲舞台美术的形式 487

一、越剧舞台美术的艺术特色是根据剧种的需要而形成的 499

第四节 从越剧看剧种舞台美术特色的形成 499

二、越剧舞台美术的艺术特色更突出地体现在人物造型上 501

三、越剧舞台美术的艺术特色的形成经历了一个发展过程 504

第五节 主要经验和值得重视的问题 506

第五编 戏曲事业的全面繁荣 513

第十六章 戏曲教育事业的建立与发展 513

第一节 历史的回顾 513

第二节 中等戏曲教育 518

一、从创建到初具规模 518

二、坎坷的二十年 522

三、重建之后 529

第三节 成人教育 535

一、第一、二、三届演员讲习会 535

二、新时期的成人教育与第四届演员讲习会 537

三、戏曲理论研究班 539

一、中国戏曲学院的创建 540

第四节 戏曲高等教育 540

二、研究生的培养 547

三、重建后的中国戏曲学院 550

第五节 几点经验 552

一、加强政治思想工作 552

二、需要时刻关心教师队伍的建设、发展和提高 553

三、认真对待“口传心授”与因材施教 555

四、戏曲教育的布局、层次结构尚待调整 558

第十七章 戏曲理论研究的开拓与深入 561

第一节 戏曲史的综合研究 562

一、对古代戏曲作家、作品的深入研究和探讨 562

二、发现并出版戏曲海内孤本,编印戏曲总集与选集,提供戏曲史研究的新材料 565

三、多种戏曲文献、资料的搜集和出版 569

四、戏曲文物的新发现 573

五、对中国戏曲通史的综合研究 577

六、《中国大百科全书·戏曲曲艺》的撰写与《中国戏曲志》的编纂 584

第二节 戏曲基础理论的探讨 586

一、对戏曲舞台艺术规律的探讨 588

二、关于戏曲发展规律的研究 589

三、生活真实与表演艺术真实的辩证探求 591

四、关于中国民族戏曲艺术特征和美学特征的研究 593

五、关于戏曲艺术创作论和欣赏论的研究 598

六、探求衡量戏曲剧目思想性的理论是非 599

七、戏曲编剧、导演、音乐方面的理论和技巧的研究 601

第三节 戏曲评论及现状研究 603

一、对于反历史主义倾向的讨论 604

二、关于历史剧的深入讨论 606

三、关于继承戏曲遗产与推陈出新问题的论争 607

四、关于戏曲反映现代生活的论争 609

五、现代化与戏曲化的争鸣 610

第十八章 戏曲的对外交流 613

第一节 戏曲艺术走向世界的历程 614

第二节 京剧艺术以崭新的面貌出现在世界舞台上 623

一、京剧及个别地方戏以古典舞蹈、哑剧、民间歌唱的 623

形式出现在世界舞台上 623

部分,演出武打小戏或歌舞性较强的折子戏 624

二、京剧作为中国古典歌舞团或是中国艺术团的组成 624

三、以“中国访日京剧代表团”为标志的京剧团独立出访 627

四、戏曲对外交流空前活跃,形式多种多样,出访活动频繁 630

第三节 多彩多姿的地方戏曲艺术令外国朋友惊叹 636

一、率先走向世界的越剧 637

二、较早地被介绍到世界的古老剧种——川剧 641

三、被东南亚观众称作“南国红豆”的粤剧 644

四、粗犷古朴的地方剧种——秦腔走向世界 646

五、古老高雅的昆曲以它特有的艺术魅力征服了外国朋友 647

六、少数民族剧种开始引起国际的重视和关注 649

第四节 多层次、多渠道的戏曲艺术交流 650

一、浇灌开放在异国他乡的戏剧之花 650

二、中国戏曲理论家、表演艺术家通过对外交流播撒戏曲的种子 655

三、精心培育外国留学生,为访华的外国艺术家演出 659

四、戏曲移植演出世界古典名著和优秀剧目 661

五、举办多种形式的展览会,作为访问演出的延伸和补充 663

第五节 几个值得重视的问题 664

第一节 戏曲艺人政策的历史评价 672

第六编 戏曲改革工作的基本经验 672

第十九章 戏曲队伍的建设 672

一、在尊重、爱护的前提下进行思想改造 673

二、艺人改造主要是艺人自己改造自己 676

第二节 新文艺工作者参加戏改的战略意义 680

一、新文艺工作者肩负的特殊使命及其进行的特殊的自我 681

改造 681

二、新文艺工作者对中国戏曲事业的贡献是丰富的,具有 683

深远的历史意义 683

第三节 “两结合”是戏曲队伍建设的基本经验 688

一、“两结合”经验的深刻内涵 689

二、“两结合”经验的现实意义 692

第二十章 艺术生产的组织 695

第一节 戏曲剧目政策的形成及其历史评价 695

一、如何对待传统剧目,必须有政策的指导 696

二、丰富而曲折的艺术实践,呼喊和催动“三并举”剧目 697

政策的诞生 697

明确与深化 698

三、“三并举”剧目政策的本质意义在实践与争议中日益 698

第二节 艺术竞赛的组织及其得失 700

一、“得”在哪里 701

二、“失”在何处 704

三、如何改革 705

第三节 调动艺术生产的积极性是组织领导工作的中心 707

一、采取多种支持、扶植与奖励的措施 707

二、戏曲艺术生产组织工作中需要探讨与改进的问题 712

第四节 既反粗暴又反保守是指导戏改工作的基本思想 715

一、粗暴与保守是两种具有同等危害的倾向 715

二、反对粗暴与反对保守的长期性与复杂性 718

三、粗暴与保守倾向的主要分歧与矛盾的焦点 720

第二十一章 剧团体制的改革 724

第一节 合理布局的形成 724

一、经过民主改革,戏曲剧团的建设发生了质的变化 725

二、基本合理布局的主要特征与标志 728

一、戏曲剧团合理布局与平衡状态的打破 730

第二节 合理布局的打破 730

二、各方面的“失调”现象日益显露 732

第三节 为寻求新的平衡与合理布局进行的艰苦探索 734

一、“承包责任制”的提出 734

二、“综合治理,分类指导”的思想逐步形成 737

第四节 “三适应”是戏曲剧团建设与改革的历史经验 740

一、局部与整体、宏观与微观的关系 741

三、剧种与剧团的关系 742

二、艺术建设、经济积累与思想建设的关系 742

四、专业戏曲剧团与业余戏曲剧团的关系 743

五、剧团体制改革与领导骨干素质的提高的关系 745

结语 历史的回答 747

一、加强与改善戏曲改革组织领导工作的必要性 747

二、戏曲改革的领导工作主要体现为方针政策的领导 749

三、正确的领导来源于对客观规律的认识 751

后记 754

附录一 当代中国戏曲大事记(一九四九——一九八六年) 757

(1949—1986年) 811

附录二 中等戏曲(包括话剧)专业学校统计表 811

附录三 中国戏曲学院(中国戏曲研究院)1955—1963年 813

代训学员按专业分配统计表 813

附录四 中国戏曲学院(中国戏曲研究院)1955—1963年 814

代训学员按地区分配统计表 814

附录五 中国戏曲学院(中国戏曲研究院)1955—1963年 816

代训学员按剧种分配统计表 816

附录六 中国艺术研究院、中国戏曲学院1979—1986年 818

培训人才统计表 818

附录七 中国戏曲学院1979—1985年代培、派往少数 819

民族地区人数统计 819

附录八 中等戏曲教育基本情况 820

附录九 1986年全国专业艺术表演团体机构、职工 823

人数统计表 823

彩色插图目录 825

人名索引 831

英文目录 855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