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政治法律
日本电子记录债权法研究
日本电子记录债权法研究

日本电子记录债权法研究PDF电子书下载

政治法律

  • 电子书积分:9 积分如何计算积分?
  • 作 者:崔聪聪著;李欲晓丛书主编
  • 出 版 社:北京:北京邮电大学出版社
  • 出版年份:2015
  • ISBN:9787563540778
  • 页数:169 页
图书介绍:从2014年年初开始,互联网金融成为国内一个炙手可热的话题,无论是传统金融的互联网化,还是新兴的互联网金融服务,都将会推动传统金融的创新和改革。我们不仅要防控互联网金融可能引发的金融风险,而且要借助网络技术,通过金融创新降低传统金融服务的风险。我国应借鉴日本《电子记录债权法》的规定,创设全国统一的电子登记债权市场,采用电子登记的公示方式,破解指名债权双重让与的难题,确立电子登记债权让与的无因性、抗辩切断以及电子登记保证制度,以解决指名债权在流通层面上的缺陷,实现我国债权融资法律制度的现代化,缓解企业特别是中小企业的融资困境。本书可供立法机关工作人员、金融监管机构工作人员、网络企业的从业者参考使用,并可作为高等院校法学、金融学专业的研究生作为参考用书。
《日本电子记录债权法研究》目录

第1章 引言 1

1.1 选题的缘起 1

1.1.1 债权在近代社会中的优越地位 1

1.1.2 债权流动化 1

1.1.3 日本《电子记录债权法》的立法目的 3

1.1.4 中国创设电子登记债权市场的积极意义 4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分析 5

1.3 研究目的 6

第2章 总论:电子登记债权行为 9

2.1 电子登记债权界定 9

2.1.1 电子登记债权概念之语词 9

2.1.2 电子登记债权的含义与法律特征 11

2.1.3 电子登记债权的类型 14

2.2 电子登记债权行为的特征和构成要件 14

2.2.1 电子登记债权行为的概念和法律特征 14

2.2.2 电子登记债权行为的构成要件 18

2.2.3 电子登记债权行为人(电子登记债权利用主体)的范围 19

2.3 意思表示 19

2.3.1 意思表示存在缺陷在直接当事人之间的法律后果 19

2.3.2 意思表示存在缺陷时对善意第三人的效力 20

2.3.3 意思表示存在缺陷时电子债权登记机构的责任 22

2.3.4 意思表示存在缺陷时对消费者的保护 22

2.4 电子登记的基本问题 23

2.4.1 电子登记的概念和类型 23

2.4.2 登记机构的选择 24

2.4.3 电子登记的效力 24

2.4.4 申请人 25

2.4.5 申请方式 29

2.4.6 电子债权登记机构进行登记时应遵循的基本规则 30

2.4.7 无权申请时电子债权登记机构的法律责任 31

2.5 电子登记债权行为的代理 33

2.5.1 电子登记债权行为的无权代理 34

2.5.2 电子登记债权行为的表见代理 40

2.5.3 电子登记债权行为的越权代理 41

第3章 电子登记债权发生 45

3.1 电子登记债权发生的概念和要件 45

3.1.1 电子登记债权发生的概念 45

3.1.2 电子登记债权发生的要件 45

3.1.3 电子登记债权发生的效力 46

3.2 发生登记的法定必要登记事项 48

3.2.1 法定必要登记事项的概念 48

3.2.2 债务人支付一定金额的意思表示 49

3.2.3 债权金额 49

3.2.4 电子登记债务人的必要信息 50

3.2.5 电子登记债权人的必要信息 51

3.2.6 登记编号和登记日期 51

3.2.7 是否认可类似空白票据的电子登记债权 52

3.3 发生登记的法定任意登记事项 52

3.3.1 法定任意登记事项的概念 52

3.3.2 支付日期 53

3.3.3 分割支付 53

3.3.4 当事人就利息的约定 53

3.3.5 电子登记债权作为信托财产 54

3.3.6 电子登记债权的限制事项 55

3.3.7 当事人约定排除善意取得及人的抗辩切断的适用 56

3.3.8 期限利益丧失的约定 57

第4章 电子登记债权让与 58

4.1 电子登记债权让与的概念和要件 58

4.1.1 电子登记债权让与的概念 58

4.1.2 电子登记债权让与的构成要件 58

4.1.3 让与登记 60

4.2 电子登记债权让与的效力 61

4.2.1 让与人的担保责任 62

4.2.2 禁止让与约定的效力 66

4.2.3 电子登记债权双重让与 68

4.2.4 电子登记债权期后让与 70

4.3 电子登记债权抗辩限制 72

4.3.1 电子登记债权抗辩限制的范围及内容 72

4.3.2 电子登记债权抗辩限制的目的和理论依据 73

4.3.3 电子登记债权抗辩限制的例外 74

4.4 电子登记债权的善意取得 78

4.4.1 电子登记债权善意取得的概念 79

4.4.2 电子登记债权善意取得的构成要件 80

4.4.3 电子登记债权善意取得的效力 82

4.4.4 电子登记债权善意取得的除外规定 83

4.5 电子登记债权让与中的消费者保护 84

4.5.1 排除善意取得及抗辩切断的例外 84

4.5.2 善意取得适用的例外 85

4.5.3 人的抗辩切断适用的例外 85

第5章 电子登记保证 86

5.1 电子登记保证的含义和特征 86

5.1.1 电子登记保证的含义 86

5.1.2 电子登记保证与民事保证、票据保证之比较 87

5.2 电子登记保证的成立 89

5.2.1 电子登记保证的当事人 89

5.2.2 电子登记保证的成立要件 90

5.3 电子登记保证的效力 92

5.3.1 电子登记保证债务 93

5.3.2 电子登记保证人的权利 94

第6章 电子登记债权消灭 99

6.1 电子登记债权消灭的原因 99

6.1.1 支付 99

6.1.2 抵销 101

6.1.3 混同 102

6.1.4 消灭时效 103

6.2 电子登记债权消灭原因发生后的效力 106

6.2.1 支付的效力 106

6.2.2 抵销的效力 111

6.2.3 消灭时效完成的效力 112

6.3 电子登记债权消灭的程序 115

6.3.1 电子登记债权消灭的程序要件 115

6.3.2 当事人申请 117

6.3.3 电子债权登记机构登记 119

6.3.4 支付登记的效力 120

第7章 中国债权融资法律制度的完善——以借鉴日本《电子记录债权法》为中心 122

7.1 中国现行债权让与和债权质押法律制度的缺陷 122

7.1.1 我国现行债权让与法律制度的缺陷 122

7.1.2 现行债权质押法律制度的缺陷 125

7.1.3 现行债权质押和债权让与规则之间存在冲突 127

7.2 中国创设电子债权市场的积极意义 128

7.2.1 缓解企业特别是中小企业融资难的困境 128

7.2.2 破解指名债权双重让与的难题 129

7.2.3 解决传统债权在流通层面上的缺陷 129

7.2.4 增强电子登记债权的流动性 130

7.2.5 缓解执行难的问题 131

7.3 借鉴日本《电子记录债权法》的必要性和可能性 132

7.3.1 规范电子登记债权市场的途径 132

7.3.2 中国借鉴日本《电子记录债权法》的必要性 134

7.3.3 中国借鉴日本《电子记录债权法》的可能性 136

7.4 中国在借鉴日本《电子记录债权法》过程中应注意的问题 140

7.4.1 在科学评价的基础上借鉴 140

7.4.2 进行体系性借鉴 141

7.4.3 用域外法律的先进精神涤荡固有法律传统中的落后理念 141

7.4.4 确立成功与否的科学标准 143

7.4.5 “借鉴他国法律会引致自生秩序和立法秩序之间产生张力”论之批判 144

参考文献 146

相关图书
作者其它书籍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