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文化科学教育体育
课程设计基础
课程设计基础

课程设计基础PDF电子书下载

文化科学教育体育

  • 电子书积分:18 积分如何计算积分?
  • 作 者:钟启泉,李雁冰主编
  • 出 版 社:济南:山东教育出版社
  • 出版年份:2000
  • ISBN:7532826473
  • 页数:618 页
图书介绍:
《课程设计基础》目录

总序 [钟启泉] 2

本卷前言 [钟启泉] 2

第一编 课程研究方法论 2

第一章 课程研究方法论 2

第一节 课程研究方法论的演进 2

一 以理论构想为主的演绎型研究范式 2

二 以修订方法为主的准演绎型研究范式 5

三 以实证科学方法为依据的归纳研究 10

四 归纳与演绎的结合——以综合方法为依据的研究 12

五 课程研究的后现代范式 15

第二节 知识论研究与课程 16

一 知识·知识观·知识教育 16

二 “知识范围”论与“知识阶段”论研究 24

三 “知识生成”论与“知识特征”论研究 30

第三节 学科论与课程——以社会学科与自然学科为例 36

一 社会认识与社会学科 36

二 自然认识与自然学科 49

第四节 课程的社会学研究 66

一 教育内容的社会学探究 66

二 课程社会学的研究 69

第五节 课程的国际比较研究 82

一 比较课程研究的动向 82

二 国际机构的课程研究 86

三 比较课程研究的案例 95

一 校本课程开发 101

第一节 现代课程开发的课题与方略 101

第二章 现代课程开发论 101

二 课程开发的方略 105

三 课程开发与教学研究的课题 111

第二节 学力与课程——以日本的学力说为例 115

一 关于“学力”概念的探讨 116

二 战后日本的学力论争与学力说的演进 125

三 日本学力模型研究的特征与意义 133

第二编 “素质教育”视野中的课程开发 142

第三章 素质教育的本质 142

第一节 素质教育本质论 142

一 素质教育:现象剖析 142

二 素质教育:本质探论 144

第二节 特色教育本质论 151

一 特色教育是“多元主义”教育价值观的体现 152

二 特色教育是个性化的教育 153

三 特色教育是对特定社区生活的超越 154

四 特色教育建设应把人的个性发展和全面发展整合起来 155

五 “特色学校”与“重点学校”的关系 156

六 “特色学校”与“示范学校”的关系 156

第三节 创新教育本质论 158

一 关于“创新教育” 158

二 关于“教育创新” 170

第四章 素质与教育传统的嬗变 176

第一节 素质与人性 177

一 东西方的人性假设 177

二 德性与素质 179

一 早期希腊教育 180

第二节 希腊教育的理想 180

二 希腊新教育的实践 181

三 古希腊教育思想中的素质理念 182

第三节 古希腊新教育理想的传播与变革 186

一 罗马人的人道教育 186

二 宗教与道德主义的教育模式 189

三 人文主义的教育模式 191

四 科学主义的教育模式 195

第四节 功利教育与文凭社会 200

一 教育的功利取向 200

二 文凭社会的兴起 204

第一节 现代化、现代人与现代课程 208

一 何谓“现代代” 208

第五章 国民素质观的形成与现代课程的演进 208

二 何谓“现代人” 210

三 现代学校课程在“现代化”过程中的地位和作用 212

第二节 现代国民素质的构想与现代学校课程的雏形 214

一 普及义务教育——现代化的重要保证之一 214

二 变革学校课程——造就现代国民的实质性措施 216

第三节 现代课程的三大板块及其功能 219

一 理科课程与增强国力 220

二 实用性课程与生活准备 222

三 人文、社会课程与培养现代国民 224

四 现代课程的历史继承与变革问题 226

第四节 课程现代化的不同道路及其反思 228

一 世界政治经济体系与知识的流向 228

二 工业化先行者的“嬗变”的课程 230

三 殖民地的“输入”的课程 231

四 “后发型”现代化国家的“引进”的课程 233

五 现代课程的移植与适切性问题 234

第六章 知识观的转变与学校课程的回应 238

第一节 对知识真理性的质疑 238

第二节 知识论——一门培养求知者的新型课程 245

一 IB课程结构中的“知识论” 245

二 “知识论”的课程目标 247

三 “知识论”的课程内容 251

四 “知识论”的教学特色 261

五 “知识论”的革新意义 262

第三节 信息化社会与教育 264

第七章 现代课程的社会功能:批判与反思 268

第一节 对“技术理性”的批判 269

第二节 对“功利主义”的批判 277

第三节 对“权威主义”的批判 284

第四节 人的解放:永恒的主题——兼议国内的“素质教育”热 293

第八章 素质教育、个性发展与课程教学改革 308

第一节 跨世纪教育课题:教育重心的转移 308

一 思考教育问题的两个维度 308

二 教育重心转移的三个层面 310

三 要革新,先革心 314

第二节 素质教育与教育素质 316

一 素质教育有别于应试教育的本质特征 316

二 教育素质的诊断:“第一教学”与“第二教学” 319

三 教育素质的提升:创造“第三教学” 323

第三节 “个性差异”与素质教育 326

一 “个性差异”及其对素质教育的意义 326

二 把握“个性差异”的基本理论框架 328

三 从教学角度看“ 个性差异” 332

第四节 素质教育与课程教学改革 336

一 素质教育的本质:个性化教育 336

二 素质教育的基本命题:保障“学力成长与人格成长” 338

三 素质教育的中心课题:课程文化再创造 342

第三编 “全球教育”视野中的课程开发 346

第九章 多元文化论与课程 346

第一节 多元文化教育 346

一 文化多元论与教育 346

二 多元文化教育的世界性发展 348

三 美国的多元文化教育 352

一 多元文化教育 356

第二节 多元文化教育的课程 356

二 多元文化教育的课程 359

第三节 多元文化教育的关键词与指针 367

一 多元文化教育的八个关键词 367

二 多元文化教育的指针 371

第四节 围绕多元文化教育的论争 380

一 对多元文化教育的批判与反批判 380

二 两难问题:“隔离”还是“融合” 382

三 多元文化教育:双刃的剑 384

第十章 地球市民论与课程 385

第一节 国际理解教育 385

一 国际理解教育的源流 385

二 国际理解教育的目标 387

三 新的国际理解教育——地球社会教育 390

一 “世界学习”的历史 397

第二节 世界学习 397

二 “世界学习”的目标 398

三 “世界学习”的课程 403

第三节 开发教育 411

一 开发教育的历史 411

二 开发教育的目标 414

三 开发教育的课程 416

第四节 地球社会教育的理论与展开——以社会科教育为中心 427

一 社会科教育的历史 427

二 开拓21世纪的社会科教育 429

三 地球社会教育理论的创造性课题 433

一 环境教育的产生与发展 443

第十一章 环境教育论与课程 443

第一节 环境教育的概念 443

二 环境教育的基本概念 447

第二节 环境教育课程开发 450

一 环境教育课程的目的与目标 450

二 环境教育课程的基本组织模式 455

三 环境教育课程的实施与评价 462

第三节 环境教育课程的实施 471

一 问题探讨法 471

二 模拟法 475

三 户外考察法 478

第一节 课程评价的涵义 484

一 课程评价的定义 484

第十二章 课程评价概论 484

第四编 课程评价 484

二 课程评价的对象 485

三 课程评价中的价值与判断 487

四 课程评价的方法 489

第二节 课程评价的历史发展与取向 490

一 课程评价的历史发展 490

二 课程评价的取向 501

第三节 课程评价的功能与类型 504

一 课程评价的功能 504

二 课程评价的类型 505

第四节 课程评价与课程开发、课程研究 513

一 课程评价与课程开发 513

二 课程评价与课程研究 515

第十三章 课程评价的模式研究 517

第一节 课程评价模式及其指标 517

一 从模式的角度看课程评价 517

二 评价模式的指标 519

第二节 课程评价的目标模式 521

一 目标模式的背景与来源 522

二 目标模式的基本内容 523

三 目标模式的得与失 527

第三节 课程评价的回应模式 530

一 对目标模式的批判继承与外貌模式的提出 530

二 回应模式的理念和特点 533

三 回应模式的功能性结构 537

四 简评 539

一 对传统评价模式的批判 541

第四节 课程评价的解释模式 541

二 解释模式的基本理念 542

三 解释模式的实施阶段和方法选择 545

四 简评 548

第五节 教育鉴赏与教育批评模式(上) 549

一 传统评价观的渊源分析及批判 549

二 对传统课程评价的改造 552

三 教育评定新概念的特征 560

第六节 教育鉴赏与教育批评模式(下) 568

一 教育批评、教育鉴赏及其相互关系 569

二 教育批评的四个构成方面 572

三 关于教育批评的信度、效度、概括化等问题 576

第一节 评价技术与方法概观 581

一 课程评价过程与评价的技术、方法 581

第十四章 课程评价的技术与方法 581

二 课程评价理念与评价技术、方法的选择 582

三 课程组成与评价技术、方法的选择 584

第二节 常用的评价技术与方法 589

一 社会测量图示 589

二 兴趣调查表 590

三 等级量表 592

四 非干扰性技术 593

五 语义分化 595

六 论文测验 597

第三节 典型质性评定方法示例 598

一 档案袋评定 598

二 苏格拉底式研讨法 601

主要参考文献 605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