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政治法律
经济全球化时代的中国政治安全
经济全球化时代的中国政治安全

经济全球化时代的中国政治安全PDF电子书下载

政治法律

  • 电子书积分:11 积分如何计算积分?
  • 作 者:冯来兴著
  • 出 版 社:南昌:江西人民出版社
  • 出版年份:2010
  • ISBN:9787210045014
  • 页数:276 页
图书介绍:本书在梳理国内外学者关于政治安全概念后,在对安全、国家安全和政治概念考察的基础上,探讨了政治安全的具体含义、特点以及确保我国政治安全的意义,并且论述在经济全球化时代对我国庄主权安全、政治意识形态安全、政治制度安全的影响,以及维护政治安全的全方位对策思考。
《经济全球化时代的中国政治安全》目录

前言 1

一、选题的提出 1

二、选题的理论意义及实践意义 3

三、国内外研究现状分析 7

四、研究方法 11

五、本书的研究思路和基本框架 12

第1章 经济全球化时代:国家政治安全的背景考察 20

1.1 经济全球化的内涵及其发展进程 20

1.1.1 全球化和经济全球化内涵的考察和界定 20

1.1.2 经济全球化的发展历程及其特点 26

1.2 经济全球化的实质 32

1.2.1 经济全球化的二重性 32

1.2.2 经济全球化的实质 36

第2章 我国政治安全的理论考察 38

2.1 政治安全的含义 38

2.1.1 对政治安全概念的理解 38

2.1.2 政治安全的基本含义 41

2.2 政治安全的要素配置和特点 54

2.2.1 政治安全的要素配置 54

2.2.2 政治安全的特点 57

2.3 确保我国政治安全的重要意义 63

2.3.1 政治安全是维护我国多民族统一国家的重要保证 63

2.3.2 政治安全是我国社会主义生死存亡的关键问题 64

2.3.3 政治安全是我国经济、科技发展的重要保障 68

2.3.4 政治安全是增强我国综合实力、提高竞争力的重要保证 71

第3章 经济全球化对我国主权安全的影响 74

3.1 国家主权的基本理论 74

3.1.1 主权概念的演变和发展 74

3.1.2 主权是维护国家政治安全的根本保证 79

3.2 经济全球化对民族国家主权的制约和侵蚀 82

3.2.1 国际组织对国家主权安全的挑战 83

3.2.2 跨国公司对国家主权安全的挑战 86

3.2.3 非政府组织对国家主权安全的挑战 92

3.2.4 全球性问题对国家主权安全的挑战 95

3.3 制约国家主权的新国家主权观 97

3.3.1 主权弱化—终结论 97

3.3.2 主权可分—让渡论 102

3.3.3 “新干涉主义”思潮 104

3.4 正确认识全球化条件下的国家主权 108

3.4.1 正确区分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主权观的实质 108

3.4.2 正确认识国家主权的新变化 110

第4章 经济全球化对我国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安全的影响 116

4.1 经济全球化对马克思主义指导地位的挑战 117

4.1.1 新自由主义对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主导地位的消解 118

4.1.2 西方腐朽文化和落后文化对我国优秀传统文化的挑战 125

4.1.3 消费主义对马克思主义指导地位的消解 128

4.2 经济全球化对民族凝聚力和民族国家认同的影响 133

4.2.1 经济全球化对中华民族凝聚力的影响 133

4.2.2 经济全球化对民族国家认同的影响 140

4.3 西方国家对我国的意识形态战略 146

4.3.1 “西化”、“分化”是西方惯用的伎俩 146

4.3.2 西方意识形态战略的措施 149

第5章 经济全球化对我国社会主义政治制度安全的影响 155

5.1 经济全球化对社会主义政治制度的冲击 156

5.1.1 经济全球化对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影响 156

5.1.2 经济全球化对中国共产党执政地位的影响 164

5.1.3 经济全球化对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影响 170

5.2 经济全球化对我国政治体制的挑战 173

5.2.1 经济全球化对政府治理能力的影响 174

5.2.2 经济全球化对我国政治参与机制的影响 177

5.2.3 经济全球化对我国政府职能的影响 180

第6章 经济全球化时代维护我国政治安全的对策思考 184

6.1 增强我国的经济实力,为政治安全提供坚实的经济基础 185

6.1.1 经济实力是国家政治安全的保障 185

6.1.2 采取各种措施,增强国家经济实力,保持国民经济快速发展 190

6.2 建设中国特色民主政治,为政治安全提供稳定的内部环境 203

6.2.1 牢固巩固中国共产党的执政地位 203

6.2.2 深化政治体制改革,增强政府权威 208

6.2.3 实现祖国统一,维护国家主权 214

6.2.4 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社会主义政治文明 218

6.3 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为政治安全提供精神支持 221

6.3.1 坚持和巩固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中的指导地位 221

6.3.2 牢固树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 231

6.3.3 弘扬爱国主义和集体主义,增强国家认同和民族凝聚力 235

6.3.4 用社会主义荣辱观引领社会风尚 244

6.4 运用外交艺术维护我国政治安全 247

6.4.1 坚持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反对强权政治和霸权主义 247

6.4.2 协调大国间关系,建立国际新秩序,维护世界和平与发展 250

6.4.3 实行睦邻外交,为我国政治安全创造良好的周边安全环境 255

结束语 260

参考文献 262

后记 275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