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历史地理
临潼县志
临潼县志

临潼县志PDF电子书下载

历史地理

  • 电子书积分:32 积分如何计算积分?
  • 作 者:雎卯民主编;陕西省临潼县志编纂委员会编
  • 出 版 社: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
  • 出版年份:1991
  • ISBN:7208011915
  • 页数:1304 页
图书介绍:
《临潼县志》目录

总述 2

大事记 18

卷一 建置志 42

第一章 地置、地域 42

第一节 位置 42

第二节 地域 43

第二章 建置沿革 45

第一节 宋代以前南北分治 45

第二节 元代以后南北合一 46

第三节 临潼县建置沿革概况 48

第三章 村镇 52

第一节 村落 53

第二节 集镇 63

第四章 行政区划 64

第一节 明、清时代乡、里情况 64

第二节 民国时期的镇、保 65

第三节 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立后的行政区划 65

卷二 自然环境志 86

第一章 地质 86

第一节 地层与结构 86

第二节 造山运动与断层 87

第二章 地貌 89

第一节 地貌类型 89

第三节 岩石 89

第二节 地貌结构 91

第三节 地貌区划 91

第四节 山、塬、沟、谷 91

第三章 水文 92

第一节 河流与泥沙 93

第二节 泉水 94

第四章 气候 95

第一节 气温 95

第二节 气压 97

第三节 地温 98

第一节 地热现状 100

卷三 自然资源志 100

第一章 地热资源 100

第二节 骊山地热的成因 101

第三节 骊山热矿水 102

第四节 地热水的利用 102

第二章 矿藏资源 103

第一节 锰铁矿 103

第二节 长石矿 103

第三节 石英脉矿 104

第四节 冰洲石、白云母和高岭土矿 104

第三章 光资源 104

第一节 光能辐射量 104

第三节 光能利用率 105

第二节 日照时数 105

第四章 风资源 106

第一节 风向 106

第二节 风速 107

第五章 水资源 107

第一节 降水资源 107

第二节 地表水资源 111

第三节 径流资源 112

第四节 地下水资源 112

第五节 渭水资源的利用与渭河的治理 114

第六章 土壤资源 116

第一节 垆土的结构与特征 117

第二节 黄土的结构与特征 118

第三节 淤土的结构与特征 118

第四节 沼泽土的结构与特征 119

第五节 潮土的结构与特征 119

第六节 褐土的结构与特征 119

第七节 紫色土的结构与特征 120

第八节 红土的结构与特征 120

第七章 植被资源 120

第一节 种植林业 120

第八章 动物资源 121

第一节 兽类资源 121

第二节 栽培作物 121

第三节 野生植物 121

第二节 禽类资源 122

第三节 昆虫资源 123

第四节 鱼类资源 123

卷四 自然灾害志 126

第一章 旱灾 126

第一节 干旱灾情史 126

第二节 防旱抗旱 132

第二章 涝灾 133

第一节 历史上的涝灾 134

第三章 雹灾 137

第一节 冰雹灾情史 137

第二节 排涝措施 137

第二节 防雹抗雹 138

第四章 冻灾 138

第一节 冻灾历史 139

第二节 防冻抗冻 140

第五章 风灾 140

第一节 风灾状况 140

第二节 防风措施 141

第六章 虫灾 142

第一节 虫灾状况 142

第二节 防虫灭虫 143

第七章 地震灾害 143

第一节 地震成因 144

第二节 地震历史 144

第三节 本县有感地震的考察 147

第五节 防震抗震措施 148

第四节 本县重大宏观异象的考察 148

卷五 人口志 152

第一章 历代人口变迁 152

第一节 商、周至清代人口变迁状况 153

第二节 民国时期人口变迁 155

第二章 人口规模 156

第一节 人口数量 156

第二节 人口分布 158

第三节 人口密度 160

第四节 人口与耕地 160

第一节 年龄构成 162

第三章 人口构成 162

第二节 性别构成 171

第三节 城乡构成 173

第四节 民族构成 175

第五节 文化构成 175

第六节 职业构成 176

第七节 劳动人口构成 178

第四章 人口变动 178

第一节 出生、死亡 179

第二节 迁入、迁出 180

第三节 自流人口 180

第一节 婚姻 182

第五章 婚姻、家庭 182

第二节 家庭 183

第六章 计划生育 186

第一节 组织机构 186

第二节 宣传教育 186

第三节 晚婚晚育 187

第四节 节育绝育 187

第五节 长远规划 188

第六节 奖惩制度 188

第七章 人口普查 190

第一节 第一次人口普查(1953年) 190

第二节 第二次人口普查(1964年) 190

第三节 第三次人口普查(1982年) 191

卷六 农业志 195

第一章 生产关系变更与经济结构调整 195

第一节 农业历史概述 195

第二节 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立后对私有制农业经济的改造 199

第三节 农业经济结构的调整 201

第二章 农作物结构 202

第一节 粮食作物 202

第二节 经济作物 205

第三节 种植业同林、牧、副、渔业产值结构 216

第四节 商品粮生产 218

第二节 平整土地 218

第三节 园田化建设 218

第三章 商品粮棉基地建设 218

第一节 兴修水利 218

第五节 商品棉生产 219

第四章 耕作制度和农业技术 221

第一节 耕作制度的变革 221

第二节 耕作技术的改进 222

第三节 植物保护 223

第四节 技术培训 224

第二节 生产工具及其演变 225

第六章 收益分配 225

第一节 劳动力及其素质 225

第五章 劳动力和生产工具 225

第一节 农业产品的分配方式 226

第二节 粮食分配 226

第三节 现金分配 227

第七章 农业管理机构 229

第一节 行政领导机构 229

第二节 农业事业单位 229

卷七 林、牧、渔业志 232

第一章 林业 232

第一节 林业管理机构 232

第二节 林业资源 233

第三节 林业生产的发展 233

第二章 畜牧业 234

第四节 林业生产的教训 234

第一节 畜牧业机构 235

第二节 畜牧业资源 235

第三节 畜牧业生产 237

第四节 畜、禽品种改良 240

第五节 畜、禽疫病防治 241

第六节 畜禽产品 241

第三章 渔业 241

第一节 渔业机构 242

第二节 水面资源 242

第三节 渔业发展 242

第四节 联合国资助养鱼业 242

第一节 历史上临潼农田水利建设 248

卷八 水利电力志 248

第一章 农田水利建设 248

第二节 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立后的水利建设 249

第三节 水资源开发利用现状 255

第四节 水利化程度 256

第五节 水利投资 256

第六节 水利建设中存在的问题 257

第二章 水土保持 257

第一节 水土流失状况 257

第二节 水土保持现状 259

第三节 重点地区的治理 260

第四节 水土保持区划范围 261

第三章 电力 262

第一节 电力管理机构的建立 262

第五节 存在问题 262

第二节 电力事业的发展 263

第三节 供电情况 266

卷九 农业机械志 270

第一章 农业机械化管理机构 270

第一节 农业机械局 270

第二节 国营拖拉机站 271

第三节 公社拖拉机站 271

第二章 农业机械企事业单位 271

第一节 第一农业机械修造厂 271

第二节 第二农业机械修造厂 272

第三节 国营农业机械试范站 273

第四节 农业机械供销公司 273

第五节 农业机械技术学校 273

第六节 农具研究所 274

第七节 农业机械管理站 274

第三章 农业机械的发展 274

第一节 农业机械发展概况 275

第二节 农业机械化在农业生产中的作用 276

第四章 农业机械队伍的发展和技术革新 287

第一节 农业机械队伍的发展 287

第二节 农具的技术革新 288

第一章 工业发展概况 292

卷十 工业志 292

第一节 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立前私营工业状况 293

第二节 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立后个体工业状况 293

第三节 工业产值结构及比重状况 293

第二章 县属工业 294

第一节 县属工业概况 294

第二节 县属工业的经济效益 297

第三节 县属工业的行业 299

第四节 县属工厂选介 300

第五节 县属工业主要产品选介 302

第三章 乡(镇)工业 303

第一节 乡(镇)工业概况 303

第二节 乡(镇)工业的经济效益 305

第三节 乡(镇)工业行业 306

第四节 乡(镇)工厂及产品选介 307

第四章 西安市市属工业 309

第一节 西安市冶金机电工业局所属工业 309

第二节 西安市第一轻工业局所属工业 310

卷十一 商业志 314

第一章 私营商业 314

第一节 民国时期的商会 314

第二节 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立后的工商联合会 315

第三节 私营商业的变化 316

第四节 公私合营 317

第二章 国营商业 318

第一节 国营商业的发展 318

第五节 1978年后的个体商业 318

第二节 国营商业的经营管理 322

第三节 国营商业所属公司 323

第三章 供销合作社 326

第一节 民国时期的供销合作社 326

第二节 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立后的供销合作社 327

第三节 供销社的主要业务活动 331

第四节 棉花的收购和加工 334

第五节 果品及土特产的收购 337

第四章 工商行政管理 338

第一节 工商管理机构 338

第二节 集市贸易和市场管理 338

第三节 企业登记 339

第四节 合同管理 340

第五节 商标注册 340

卷十二 粮油志 342

第一章 粮、油机构 342

第一节 管理机构 342

第二节 仓储机构 343

第二章 粮、油收购 343

第一节 明、清至民国时期征实及征购 343

第二节 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立后的粮食统购 344

第三节 食油统购 345

第三章 支拨与统销 346

第一节 民国时期粮食的支拨 346

第二节 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立后的粮食统销 347

第三节 食油供应 349

第四节 粮、油议购议销 350

第五节 粮、料票的流通及管理 350

第四章 粮、油保管 350

第一节 仓库建设 351

第二节 四无粮仓 351

第三节 科学保粮 354

第四节 粮仓机械化 358

第五节 粮、油的调拨与运输 358

第五章 粮、油加工 359

第一节 粮食加工 359

第二节 油脂加工 359

第二节 统销价格 360

第六章 粮、油价格 360

第一节 统购价格 360

第三节 粮、油调拨价 361

第四节 粮、油议价 361

第五节 价拨加工粮 361

第七章 经济核算 362

第一节 民国时期的粮食核算 362

第二节 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立后的粮、油的经营核算 362

卷十三 交通志 366

第一章 交通运输管理机构 366

第一节 路政管理机构 366

第二章 公路、桥、涵 367

第二节 交通运输管理机构 367

第一节 国道、省道 368

第二节 县、乡、村道路 369

第三节 旅游路 375

第四节 城区路 375

第五节 专用线 377

第六节 新丰渭河公路大桥 377

第七节 中、小型桥、涵 378

第三章 公路运输 382

第一节 民国时期的公路运输 382

第二节 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立初期的公路运输 383

第三节 国营、集体、个体运输 383

第四节 经营管理 384

第四章 渭河水运 386

第一节 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立前的渭河水运 386

第二节 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立后的渭河渡口 386

第五章 铁路交通 387

第一节 陇海铁路线 387

第二节 西韩铁路线 388

第三节 咸钢铁路线 389

卷十四 邮电志 392

第一章 古代邮驿 392

第一节 烽火报警 392

第二节 临潼古代邮驿概况 392

第一节 民国县局设置 393

第二章 现代邮电机构的设置 393

第二节 邮电分支机构 395

第三章 邮政通信 395

第一节 邮路 395

第二节 邮政交通工具及机械设备 398

第三节 邮政业务 398

第四节 机要通信 400

第四章 电信通讯 400

第一节 机线设备 400

第二节 机械设备 401

第三节 电信业务 402

第一节 邮电业务管理 403

第五章 邮电企业管理 403

第二节 邮电财务管理 404

卷十五 财政、税务、金融志 409

第一章 财政 409

第一节 财政机构 409

第二节 民国前财赋简况 409

第三节 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立后财政收支状况 411

第二章 税收 414

第一节 税务机构 414

第二节 税收种类 414

第三节 历年税收状况 415

第三章 金融 417

第一节 金融保险机构 417

第四节 税务管理 417

第二节 货币流通 419

第三节 存款 423

第四节 信贷 429

第五节 基本建设拨款 438

第六节 人民保险业务 439

第七节 收兑金银 440

第八节 公债、国库券 442

卷十六 城乡建设志 446

第一章 县城 446

第一节 城郭变迁 446

第二节 街、巷分布 447

第四节 园林绿化 448

第三节 市政建设 448

第五节 城市供水 450

第六节 房产管理 450

第七节 环境卫生 451

第二章 村、镇建设 451

第一节 村落 452

第二节 集镇 452

第三章 建筑单位及重要建筑 454

第一节 建筑单位 454

第二节 建筑管理和质量监督 455

第三节 重要建筑 455

第二节 勘察设计 456

第四章 城乡管理 456

第一节 管理单位 456

第三节 城市规划 457

第四节 乡、村规划 457

第五节 骊山风景区地下水资源管理 457

卷十七 生态环保志 461

第一章 环境变迁中的不利因素 461

第一节 自然环境的不利因素 461

第二节 人为的不利因素 462

第二章 环境保护与治理 467

第一节 环保机构的建立 468

第二节 对自然环境的治理 468

第三节 “三废”治理 469

第四节 控制新污染源 471

卷十八 经济管理志 474

第一章 计划 474

第一节 机构设置 474

第二节 编制中期计划和长期规划 475

第三节 制定年度计划 475

第四节 调查研究 476

第二章 统计 476

第一节 机构设置 477

第二节 为计划经济服务 477

第三节 为生产服务 478

第三节 物价改革 479

第二节 物价管理 479

第三章 物价管理 479

第一节 机构设置 479

第四章 物资供应 481

第一节 机构设置 481

第二节 物资供应情况 482

第五章 审计 483

第一节 机构设置 483

第二节 财经法纪审计 483

第三节 经济效益审计 484

卷十九 政权志 486

第一章 清以前政权机构设置 486

第三节 明、清时期司法 487

第四节 地方群众治——讲约 487

第二节 县属地方行政机构——乡里 487

第一节 清时县衙机构设置及人员编制 487

第五节 清以前历代职官 488

第二章 民国时期 492

第一节 县政府机构及人员编制 492

第二节 县属各机关编制及其他组织机构 493

第三节 县属地方(镇、保)政权机构 493

第四节 民国时期的司法 494

第五节 临潼县参议会 495

第六节 临潼县民国时期历任县长 496

第三章 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立后临潼县政权机构设置 496

第一节 临潼县人民代表大会 497

第二节 临潼县人民政府及基层乡(镇)行政机构设置 501

第三节 县人民检察院 510

第四节 县人民法院 512

卷二十 公安司法志 516

第一章 公安 516

第一节 机构设置及沿革 516

第二节 武警部队 517

第三节 看守所 517

第四节 消防中队 517

第五节 重大公安活动 517

第二章 司法行政 519

第三节 调解民间纠纷案件 520

第四节 律师业务 520

第一节 司法局的设立 520

第二节 法制宣传 520

第五节 公证业务 521

卷二十一 民政信访志 524

第一章 民国以前的民政 524

第一节 清以前的民政事务 524

第二节 民国时期的民政 525

第二章 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立后的民政工作 526

第一节 民政机构的建立 526

第二节 各项民政工作 527

第一节 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立初期的信访工作 535

第三章 信访 535

第二节 “文化大革命”期间的信访 536

第三节 1977年后信访工作的发展 537

卷二十二 劳动人事志 540

第一章 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立后劳动人事管理机构的建立 540

第一节 劳动局的建立过程 541

第二节 人事局的设置经过与县委组织部的关系 541

第三节 机构改革后“劳动人事局”的成立 541

第二章 劳动就业 541

第一节 人口的增长概况与就业 541

第二节 农业劳动人口就业概况 543

第三节 城镇劳动人口就业概况 543

第二节 从实物工资向货币工资过渡——工资分制 546

第三章 劳动工资 546

第一节 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立初期的实物工资——供给制 546

第三节 货币工资制 547

第四章 劳动保护 550

第一节 劳动保护与安全生产 550

第二节 蒸汽锅炉的劳动保护 551

第三节 发放劳保用品与保健食品 551

第五章 人事管理 552

第一节 干部的来源 552

第二节 人事制度改革 554

第三节 干部的任免、调配与精简 557

第五节 干部的教育 559

第四节 干部队伍的整顿 559

第六节 干部的奖励 561

第七节 重视落实科技干部的待遇 562

第六章 劳动保险与职工福利 562

第一节 保险性的福利待遇 562

第二节 休假待遇 563

第三节 职工福利 563

第七章 离、退休(职)干部、职工的管理 564

第一节 干部离休条件与待遇 564

第二节 干部退休条件与待遇 565

第三节 干部退职条件与待遇 565

第一节 档案管理机构的设立 568

第一章 档案管理 568

卷二十三 档案管理县志编纂志 568

第二节 档案工作概况 569

第三节 档案馆藏情况 570

第四节 发挥档案作用 570

第二章 县志编纂 571

第一节 历史上编志概况 571

第二节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的县志编纂概况 572

卷二十四 党派群众团体志 578

第一章 中国共产党 578

第一节 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立前党的建立与发展 579

第二节 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立后党组织的各项建设 593

第三节 统战工作 608

第二章 政协临潼县委员会 610

第一节 政治协商会议的成立与发展 611

第二节 历届委员会的主要工作 611

第三章 民主党派 613

第一节 中国国民党革命委员会 613

第二节 中国民主同盟会 613

第三节 九三学社 614

第四节 民建、民进与中国工农民主党 614

第四章 群众团体 614

第一节 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立前的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及其他进步组织 614

第二节 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立后的群众团体 615

第一节 国民党临潼县党部的成立 623

第五章 中国国民党 623

第二节 国共分裂后的国民党 624

第三节 民国时期群众团体 626

卷二十五 政治斗争志 630

第一章 清以前重大政治、军事斗争 630

第一节 秦汉以前 630

第二节 魏、晋至宋、元 632

第三节 明、清时期 634

第二章 民国时期的革命斗争 638

第一节 临潼志士参加辛亥革命 638

第二节 抗击军阀的斗争 640

第三节 临潼人民在共产党的领导下,坚持反对蒋介石独裁统治 641

第四节 临潼人民积极开展抗日救亡活动 643

第五节 日本投降后,临潼斗争加剧 651

第六节 临潼解放 653

第三章 中共临潼党组织建立的地下交通线 654

第一节 地下交通线建立概况 654

第二节 护送重要领导过临潼 655

第三节 护送革命干部、青年去陕北 662

第四节 向鄂、豫、陕解放区运送物资 663

第五节 输送书籍、传递文件 664

第六节 护送伤员 664

卷二十六 “文化大革命”动乱志 668

第一章 “文化大革命”的序幕——“社教”运动 668

第一节 省、县试点 668

第二节 渭南地区“社教”试点 669

第二章 “文化大革命”的全面发动 670

第一节 贯彻《五·一六通知》 670

第二节 破“四旧”,立“四新” 671

第三节 “八·一三”事件 672

第四节 红卫兵串连 672

第五节 两张大字报 673

第六节 “造反派”夺权及新丰武斗 673

第七节 一份《造反声明》 674

第八节 “八·一○静坐” 674

第三章 “革命委员会”成立前后 675

第一节 “造反派”大联合成立“革命委员会” 675

第三节 清理阶级队伍,深挖“三条黑线” 676

第二节 “三支两军”和“民兵师” 676

第四节 办“五·七干校”落实“斗、批、改” 677

第五节 落实“要准备打仗”和“一打三反”运动 678

第四章 批林批孔、批儒评法 678

第一节 “林彪事件”和“批林整风” 679

第二节 割资本主义尾巴 679

第三节 组织民兵,准备打仗 679

第四节 “批儒评法”与“批邓”运动 680

第五节 “文化大革命”结束,平反冤、假、错案 680

卷二十七 军事志 684

第一章 军事地理 684

第二节 军事要地与通道 685

第一节 地理位置与地形 685

第二章 历代军事述要 686

第一节 兵役制度 687

第二节 地方武装 690

第三节 历代驻军 693

第四节 历代防务 695

第三章 人民军队与民兵 697

第一节 兵役制度 697

第二节 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立后临潼的驻军 700

第三节 地方军事机构与民兵 701

第四节 人民防空 708

第四章 军民关系 709

第二节 人民军队爱人民 710

第一节 国民党军队对人民的扰害 710

卷二十八 科技志 712

第一章 科技机构 712

第一节 技科机构变化 712

第二节 科技组织 713

第二章 科技队伍 714

第一节 科技队伍发展 714

第二节 落实科技人员政策 714

第三节 科技人员的培养提高 715

第三章 科技成果 715

第一节 农业科技成果 716

第二节 林、牧、渔、水产科技成果 717

第三节 工业科技成果 718

第四节 生物、化学科技成果 720

第五节 医疗卫生科技成果 721

第四章 科学技术普及 721

第一节 科普宣传 721

第二节 典型示范 722

第三节 科技咨询 724

第四节 计量管理 724

卷二十九 教育志 729

第一章 清以前教育 729

第一节 清以前教育略述 729

第二节 清代教育行政、学制与科举考试 730

第二章 民国时期教育 733

第一节 教育行政与教育概况 734

第二节 学校教育 734

第三节 社会教育 742

第三章 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立后的教育发展 743

第一节 发展概况与行政机构 744

第二节 学前教育 746

第三节 初等教育 748

第四节 中等教育 753

第五节 业余教育 763

第六节 教学研究与思想教育 764

第七节 招生工作 766

第八节 教师队伍 767

第九节 教育经费与勤工俭学 770

卷三十 文化志 774

第一章 文化行政、事业机构 774

第一节 文化局的建立 774

第二节 文化馆 775

第三节 图书馆 776

第四节 博物馆 777

第五节 新华书店 777

第六节 电影发行放映公司 778

第七节 乡(镇)文化站 779

第二章 文物管理机构与企事业单位 779

第四节 文物复制厂 780

第三节 文物勘探工作队 780

第一节 文物管理委员会 780

第二节 文物管理所 780

第三章 文化活动场所 781

第一节 华清剧院 781

第二节 电影院 782

第三节 工人俱乐部 782

第四章 文化艺术团体 783

第一节 人民剧团 783

第二节 戏剧学校 784

第三节 文化艺术协会 784

第一节 民间戏社(班) 785

第五章 民间文艺组织 785

第二节 民间自乐班与民乐班 787

第三节 王老九诗社 787

第六章 群众文艺活动 788

第一节 民间文艺创作 788

第二节 民间歌舞 789

第三节 民间社火 797

第四节 书、画、雕塑、篆刻、摄影 799

第七章 广播电视报刊 800

第一节 广播设施 800

第二节 广播技术服务 801

第三节 地方报刊 801

第一章 医疗卫生 804

卷三十一 卫生志 804

第一节 医疗机构 805

第二节 医疗队伍与医疗设备 809

第三节 医疗卫生经费 812

第二章 传染病与地方病防治 812

第一节 防疫机构 812

第二节 传染病防治 813

第三节 地方病防治 816

第四节 职业病防治 817

第三章 保健工作 817

第一节 妇幼保健 817

第三节 劳动保健 818

第二节 儿童保健 818

第四节 爱国卫生运动 819

第四章 医药 820

第一节 中药资源 820

第二节 中药材收购 824

第三节 药物的制、售与检验 825

卷三十二 体育志 828

第一章 体育机构、组织、设施与经费 828

第一节 领导机构与体育组织 828

第二节 体育设施与经费 829

第二章 培养与输送运动员 830

第一节 培养运动员 830

第一节 职工体育 831

第二节 输送优秀运动员 831

第三章 群众体育活动 831

第二节 农村体育 832

第三节 学校体育 833

第四节 参加省、市重大比赛 834

卷三十三 文物志 838

第一章 古遗址 838

第一节 原始村落遗址 838

第二节 古城堡遗址 847

第三节 历史事件遗址 853

第四节 宫殿遗址 854

第五节 畦畴、社、坛、道观(殿)、寺院、祠庙 864

第六节 学宫、书院 870

第七节 古渠道 872

第二章 陵墓 874

第一节 秦始皇陵 874

第二节 历代陵墓 889

第三章 临潼文物藏品 893

第一节 史前文物 894

第二节 周、秦、两汉文物 896

第三节 唐、宋至明、清文物 900

第四章 碑、碣、石雕 903

第一节 碑、碣 903

第二节 诗石 907

第四节 墓志 910

第三节 经幢 910

第五节 石雕 911

第五章 辛亥革命以后文物 911

第一节 辛亥革命文物(含民初) 911

第二节 西安事变有关文物 913

第三节 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立前中国共产党在临潼革命斗争活动有关遗址 915

第六章 文物保护 917

第一节 确定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917

第二节 建立文物保护标志 920

第三节 建立文物保护组织,增加专职保护人员 920

卷三十四 旅游志 924

第一章 临潼旅游资源 924

第一节 自然景观 924

第二节 人文景观 929

第三节 特产与风味小吃 936

第二章 旅游事业的发展与管理体制的建立 940

第一节 旅游事业的发展 940

第二节 管理体制的建立 941

第三节 培养管理人才,改善旅游环境 941

第三章 开发旅游事业的重大措施 942

第一节 看和玩的方面 942

第二节 吃的方面 943

第三节 住的方面 944

第四节 行的方面 945

第五节 买的方面 946

第一节 历年游人增长情况 948

第四章 经济效益 948

第二节 旅游业推动第三产业的发展 949

第五章 国家领导人和外宾来临潼旅游概况 950

第一节 国家领导人及外宾来临潼情况记录 950

第二节 国家领导人及外宾来临潼的题词摘录 972

卷三十五 社会志 988

第一章 民族宗教信仰 988

第一节 姓氏、民族 989

第二节 宗教信仰 990

第二章 方言土语 995

第一节 方音 995

第二节 方言 997

第三节 语词 998

第四节 称谓 1003

第五节 地方俗语 1006

第六节 地方谚语 1008

第七节 歇后语 1009

第八节 歌谣 1012

第三章 社区民情 1016

第一节 岁时节令 1017

第二节 衣食住行用具 1021

第三节 习惯 1026

第四节 民间会社 1030

第一节 婚姻 1033

第四章 婚丧喜庆 1033

第二节 喜庆 1038

第三节 丧葬 1039

第四节 移风易俗 1041

第五章 人民生活 1042

第一节 农民口粮变化 1043

第二节 农民现金收入 1044

第三节 社会购买力变化 1044

第四节 城乡人民储蓄情况 1045

第五节 农民生活消费状况 1045

第六节 职工干部工资福利待遇的增长 1046

第七节 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前后农村经济变化状况 1047

第一节 人民对共产党的感情 1048

第六章 人民崇信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 1048

第二节 精神文明建设 1049

卷三十六 人物志 1052

第一章 清以前人物 1052

第一节 传说人物 1053

第二节 农民起义、爱国人物 1054

第三节 政绩人物 1057

第四节 武功人物 1069

第五节 清操人物 1072

第六节 文化人物 1074

第七节 淳风人物 1079

第八节 宗教人物 1080

第九节 劣行 1081

第十节 人物录 1084

第二章 辛亥革命至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人物 1092

第一节 辛亥革命人士 1093

第二节 共产党人 1100

第三节 民主革命人士 1115

第四节 文化界人士 1123

第五节 医界与巧匠人士 1127

第六节 国民党人士 1131

第七节 劣迹 1133

第八节 革命烈士英名录(表) 1135

第一节 篇(集)目 1147

卷三十七 艺文志 1147

第一章 文录 1147

第二节 文选 1152

第二章 诗录 1191

第一节 诗目 1191

第二节 诗篇 1204

附录 1280

国民经济按不变价计算的对比数字(1949~1988年) 1280

骊山风景名胜区总体规划 1288

跋 1299

编后记 1301

编修人员名录 1303

相关图书
作者其它书籍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