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经济
当代中国经济大辞库  财政卷
当代中国经济大辞库  财政卷

当代中国经济大辞库 财政卷PDF电子书下载

经济

  • 电子书积分:24 积分如何计算积分?
  • 作 者:项怀诚,黄可华主编
  • 出 版 社:北京:中国经济出版社
  • 出版年份:1993
  • ISBN:7501725918
  • 页数:927 页
图书介绍:
《当代中国经济大辞库 财政卷》目录

第一篇 财政学 1

第一章 财政学科一般知识 1

第一节 财政学的研究对象及研究方法 1

一、财政学的含义 1

二、对财政学研究对象的不同认识 1

三、财政学研究的指导思想 1

四、财政学研究的方法 2

第二节 财政学的形成和发展 2

一、西方财政学的形成和发展 2

二、中国财政学的形成和发展 3

五、比较财政学 4

四、西方财政学 4

三、资本主义财政学 4

二、社会主义财政学 4

一、财政学 4

第三节 财政学学科体系 4

六、国际财政学 5

七、发展财政学 5

八、改革财政学 5

九、综合财政学 5

十、财政法学 5

十一、地方财政学 5

十二、城市财政学 5

一、财政分配的力役形式 6

第二节 财政分配形式的发展 6

三、对财政起源的不同认识 6

二、财政产生的历史条件 6

一、财政产生的物质条件 6

第一节 财政的产生 6

第二章 财政的产生和发展 6

十三、财政管理学 6

二、财政分配的实物形式 7

三、财政分配的货币形式 7

第三节 奴隶制国家财政 7

一、奴隶制国家财政的性质 7

二、奴隶制国家财政收支的内容 7

三、奴隶制国家财政收支的特点 7

三、封建制国家财政的特点 8

二、封建制国家财政收支的内容 8

一、封建制国家财政的性质 8

第四节 封建制国家财政 8

五、奴隶制国家的财政分配范畴 8

四、奴隶制国家的财政分配关系 8

四、封建制国家的财政分配关系 9

五、封建制国家财政分配形式的发展 9

六、封建制国家的财政分配范畴 9

第五节 资本主义国家财政 9

一、资本主义国家财政的性质 9

二、资本主义国家财政收支的内容 9

三、资本主义国家财政的特点 10

四、资本主义国家的财政分配关系 10

五、资本主义国家的财政分配范畴 10

四、新民主主义财政分配关系 11

三、新民主主义财政的特点 11

一、新民主主义财政的性质 11

第六节 新民主主义财政 11

二、新民主主义财政收支的内容 11

第七节 社会主义国家财政 12

一、社会主义国家财政的性质 12

二、社会主义国家财政收支的来源和方向 12

三、社会主义国家财政的特点 12

第三章 财政的概念和本质 12

第一节 财政的含义 12

一、财政的定义 12

四、关于财政属性认识的不同观点 13

一、财政分配的国家主体性 13

第二节 财政的一般特征 13

三、财政是经济范畴 13

二、财政是历史范畴 13

二、财政分配的强制性 14

三、财政分配的无偿性 14

四、财政分配的社会性 14

第三节 财政的本质 14

一、财政本质的含义 14

二、私有制国家财政的本质 15

三、社会主义国家财政的本质 15

第四节 我国财政分配关系的基本内容 15

一、中央与地方的财政分配关系 15

二、国家与全民所有制经济的分配关系 15

五、国家与涉外企业的分配关系 16

四、国家与私营和个体经济的分配关系 16

三、国家与集体所有制经济的分配关系 16

六、国家与股份制经济的分配关系 17

七、国家与行政事业单位的分配关系 17

八、国家与劳动者个人的分配关系 17

第五节 关于财政本质认识的不同观点 17

一、国家分配论 17

二、货币关系论 17

第四章 中国财政的职能、作用和体系 18

二、财政的分配职能 18

一、财政职能的含义 18

第一节 中国财政的职能 18

六、社会共同需要论 18

五、剩余产品分配论 18

四、国家资金运动论 18

三、价值分配论 18

三、财政的调节职能 19

四、财政的监督职能 19

五、财政分配、调节、监督三大职能的相互关系 19

六、关于财政职能认识的不同观点 20

第二节 中国财政的作用 20

一、财政作用的含义 20

二、实现国家职能的财力保证作用 20

三、生产结构形成和调整的制约作用 20

四、提高人民生活水平的支持作用 20

五、生产关系的调整和完善作用 20

四、国家信用分配 21

三、国有企业财务分配 21

五、预算外资金分配 21

一、财政分配体系的含义 21

二、国家预算分配 21

第三节 中国的财政分配体系 21

六、对财政分配体系认识的不同观点 22

第五章 财政与社会再生产及社会产品分配 22

第一节 社会再生产的内涵 22

一、社会再生产的含义 22

二、社会再生产诸环节的关系 22

第二节 财政与社会再生产诸环节的关系 23

一、财政与生产的关系 23

二、财政与交换的关系 23

二、社会总产品的六项扣除原理 24

一、社会总产品的含义 24

第三节 社会总产品的分配过程 24

四、财政在社会再生产中的地位 24

三、财政与消费的关系 24

三、补偿基金及其形成 25

四、国民收入及其分配 25

五、国民收入分配的“二、三、四”比例 25

第四节 财政与社会产品三大基金的形成 25

一、财政与补偿基金的形成 25

二、财政与积累基金的形成 26

三、财政与消费基金的形成 26

第五节 财政参与各种所有制分配的情况 26

一、财政参与全民所有制经济分配的情况 26

二、财政参与集体所有制经济分配的情况 26

一、财政分配与工资分配的关系 27

第六节 财政分配与其他分配形式的关系 27

二、财政分配与价格分配的关系 27

四、财政参与涉外企业分配的情况 27

五、财政参与股份制企业分配的情况 27

三、财政参与私营和个体经济分配的情况 27

三、财政分配与信贷分配的关系 28

四、财政分配与企业财务分配的关系 28

五、财政分配与利息分配的关系 28

第六章 财政收入概述 29

第一节 财政收入的含义及分类 29

一、财政收入的含义 29

二、财政收入的分类 29

一、发展经济、广辟财源的原则 30

第二节 财政收入的原则 30

四、财政收入的形式 30

三、财政收入的意义 30

二、兼顾国家、集体、个人三者利益的原则 31

三、区别对待、合理负担的原则 31

第三节 财政收入规模 31

一、财政收入规模的含义 31

二、财政收入占国民收入的比重 31

三、财政收入规模的制约因素 31

四、财政收入的限量 32

五、财政收入的最高限量 32

六、财政收入的最低限量 32

三、财政收入的所有制结构 33

二、财政收入的价值结构 33

第四节 财政收入结构 33

一、财政收入结构的含义 33

七、财政收入的可行限量 33

四、财政收入的部门结构 34

第五节 虚假财政收入 35

一、财政收入真实性的含义 35

二、虚假财政收入的危害 35

三、虚假财政收入的形成 35

四、虚假财政收入的防治 35

第七章 国家税收收入 35

四、税收的属性 36

三、税收的职能 36

二、税收的特点 36

一、税收的含义 36

第一节 税收的概念和原则 36

五、税收的作用 37

六、税收的原则 37

第二节 税收制度的构成要素 38

一、税收制度的含义 38

二、纳税人 38

三、征税对象 38

四、税目 38

五、税率 38

十三、减税和免税 39

十四、加成和附加 39

十二、纳税期限 39

第三节 税收的分类 39

一、税收分类的含义 39

二、按征税对象分类 39

九、超额累进税率 39

十、定额税率 39

八、全额累进税率 39

七、累进税率 39

六、比例税率 39

十一、起征点和免征额 39

六、按税收的形态分类 40

一、税负转嫁与归宿的含义 40

七、按税负是否转嫁分类 40

第四节 税负的转嫁与归宿 40

五、按税收与价格的关系分类 40

四、按管理权属关系分类 40

三、按计税依据分类 40

二、税负转嫁的条件 41

三、税负转嫁的方式 41

四、税负转嫁的效应 41

第五节 中国税收收入的内容 42

一、流转税收入 42

二、所得税收入 42

三、财产税收入 42

四、资源税收入 42

三、利润上缴收入的特点 43

四、利润上缴收入的内容 43

二、利润上缴收入的含义 43

第二节 利润分配制度 43

第八章 国家产权收入 43

第一节 国有企业利润上缴收入 43

五、行为税收入 43

一、利润的含义 43

一、利润分配制度的定义 44

二、利润分配制度的原则 44

三、全额上缴制度 44

四、企业奖励基金制度 44

五、利润留成制度 44

六、基数利润留成加增长利润留成制度 44

九、承包经济责任制 45

十、租赁经营责任制 45

八、利改税制度 45

七、企业基金制度 45

十一、税利分流制度 46

十二、按股分红制 46

第三节 国有资产占用费收入 46

一、国有资产占用费的含义 46

二、国有资源管理收入 46

三、公产收入 46

四、国有资产转让收入 46

第五章 国债、基金及其他收入 46

第一节 国债收入 46

一、国债收入的含义 46

二、国内债务收入 46

六、其他专项基金 47

第三节 其他收入 47

五、社会保险基金 47

一、规费收入 47

二、罚没收入 47

三、国外债务收入 47

三、国家能源交通重点建设基金 47

二、基金收入的作用 47

一、基金收入的含义 47

第二节 基金收入 47

四、国家预算调节基金 47

九、附加收入 48

三、财政支出分类的含义 48

二、财政支出的意义 48

一、财政支出的含义 48

第一节 财政支出及其分类 48

第十章 财政支出概述 48

七、基建贷款归还收入 48

八、对外贷款归还收入 48

六、基本建设其他收入 48

五、基本建设收入 48

四、专卖收入 48

三、财政专项收入 48

九、按支出的国境情况分类 49

七、按支出的使用部门分类 49

八、按支出的具体用途分类 49

五、按支出的作用分类 49

四、按支出的经济性质分类 49

六、按支出的使用结果分类 49

十、按支出的方式分类 50

十一、按支出的隶属关系分类 50

十二、按支出的稳定性分类 50

十三、按支出的集中性分类 50

十四、按支出与商品和劳务的关系分类 50

一、量入为出与量出为入相结合 51

二、统筹兼顾、保证重点、按比例分配资金的原则 51

三、历行节约、讲求效益的原则 51

第二节 财政支出的原则 51

十五、按支出的费用性质分类 51

第三节 财政支出规模 52

一、财政支出规模的含义 52

二、财政支出占国民生产总值的比重 52

三、财政支出规模的制约因素 52

四、财政支出限量 52

五、财政支出的最高限量 52

六、财政支出的最低限量 52

七、财政支出的可行限量 52

第四节 财政支出结构 52

一、财政支出结构的含义 52

六、简单再生产投资与扩大再生产投资的比例 53

四、生产性积累支出与非生产性积累支出的比例 53

五、固定资产投资支出与流动资金支出的比例 53

二、积累性支出与消费性支出的比例 53

三、生产性支出与非生产性支出的比例 53

七、农、轻、重投资的比例 54

八、基本建设投资与更新改造投资的比例 54

九、社会消费支出与个人消费支出的比例 54

十、社会消费支出内部的比例 54

十一、沿海投资与内地投资的比例 55

第十一章 经济建设支出 55

第一节 经济建设支出概述 55

一、经济建设支出的含义 55

二、经济建设支出的特点 55

三、经济建设支出的意义 55

四、经济建设支出的内容 55

三、固定资产投资的特点 56

四、固定资产投资的资金来源 56

第二节 固定资产投资支出 56

二、固定资产投资支出的内容 56

一、固定资产投资支出的含义 56

五、固定资产投资额与拨款额 57

六、固定资产投资规模的确定 57

七、固定资产投资分配 57

八、固定资产投资支出的供应方式 57

二、流动资金的特点 58

一、流动资金支出的含义 58

第四节 流动资金支出 58

八、按投资对生产规模的作用分类 58

六、按投资的资金来源分类 58

七、按投资是否纳入国家计划分类 58

四、按投资规模分类 58

三、按工程费用分类 58

二、按投资的性质分类 58

一、按投资的形式分类 58

第三节 固定资产投资的分类 58

五、按投资的最终用途分类 58

三、流动资金周转速度 59

四、流动资金供应方式 59

第五节 流动资金的分类 60

一、按限额标准分类 60

二、按周转过程分类 60

三、按资金来源分类 60

四、按资金形态分类 60

一、农业支出的含义 61

三、农业支出的原则 61

二、农业支出的意义 61

五、按资金在再生产中的作用分类 61

第六节 农业支出 61

六、按接受主体分类 61

四、农业支出的方式 62

五、农业支出的内容 62

六、农业支出的管理 62

第七节 国家物资储备支出 62

二、社会消费支出的意义 63

一、社会消费支出的性质 63

第一节 社会消费支出的性质和意义 63

第十二章 社会消费支出 63

四、物资储备支出的内容 63

三、物资储备支出的意义 63

二、物资储备支出的特点 63

一、物资储备支出的含义 63

三、社会消费支出的内容 64

第二节 行政、国防支出 64

一、行政、国防支出的性质 64

二、行政、国防支出的特点 64

三、行政、国防支出的内容 64

四、行政、国防支出的制约因素 64

四、科、教、文、卫支出的内容 65

三、科、教、文、卫支出的作用 65

二、科、教、文、卫支出的性质 65

一、科、教、文、卫支出的含义 65

第三节 科、教、文、卫支出 65

五、行政、国防支出的变化趋势 65

五、科、教、文、卫支出的制约因素 66

六、科、教、文、卫支出的变化趋势 66

七、科、教、文、卫支出的管理方式 67

第四节 抚恤和社会救济支出 67

一、社会保障制度 67

二、社会保障体系 67

三、抚恤和社会救济支出的含义 67

四、抚恤和社会救济支出的意义 67

二、对外援助支出的意义 68

一、对外援助支出的含义 68

第一节 对外援助支出 68

七、抚恤和社会救济支出的变化趋势 68

六、抚恤和社会救济支出的制约因素 68

五、抚恤和社会救济支出的内容 68

第十三章 其他支出 68

三、对外援助支出的原则 69

四、对外援助支出的内容 69

五、对外援助支出的方式 69

第二节 国债还本付息支出 69

一、国债还本付息支出的含义 69

二、国债还本付息支出的资金来源 70

三、国债还本付息支出的制约因素 70

四、国债还本付息支出的方式 70

第十四章 财政补贴 71

三、财政补贴的内容 71

二、财政补贴的功能 71

一、财政补贴的含义 71

第一节 财政补贴概述 71

一、城市维护费支出 71

五、工、交、商事业费支出 71

四、地质勘探费支出 71

三、简易建筑费支出 71

二、科技三项费用支出 71

第三节 其他支出 71

四、财政补贴的特点 72

五、财政补贴的效应 72

一、财政补贴规模的含义 73

二、制约财政补贴规模的因素 73

第三节 财政补贴的规模 73

三、财政补贴规模的控制 73

一、按补贴在再生产的环节分类 73

三、按补贴的隶属关系分类 73

二、按补贴的稳定性分类 73

第二节 财政补贴的分类 73

四、按补贴的透明度分类 73

三、国家信用的发展 74

五、国家信用的功能 74

四、国家信用的特点 74

六、国家信用的作用 74

二、国家信用的产生 74

一、国家信用的含义 74

第一节 国家信用概述 74

第十五章 国家信用 74

第二节 国债的内涵 75

一、国债的含义 75

二、国债的特点 75

三、国债的功能 75

四、国债的作用 75

第三节 国债的种类 75

一、国家借款和发行债券 75

二、长期国债、短期国债和中期国债 75

十、有奖有息国债和无奖无息国债 76

九、有奖国债和无奖国债 76

八、定期国债和不定期国债 76

七、本币国债和外币国债 76

五、可转让国债和不可转让国债 76

四、强制性国债和自愿性国债 76

三、内债和外债 76

六、国家公债与地方公债 76

十六、保值公债 77

第四节 国债限度 77

二十、专项国债 77

十八、国库券 77

十七、特种国债 77

十九、转换国债 77

十五、折实公债 77

十四、有折国债 77

十三、担保国债和非担保国债 77

十二、赤字国债和建议国债 77

十一、货币国债和实物国债 77

一、国债限度的含义 78

二、制约国债发行量的因素 78

三、国债限度的确定 78

第五节 国债的负担 78

一、国债负担的含义 78

二、国债认购者的负担 78

三、国债发行者的负担 78

四、纳税人的负担 78

五、直接负担与间接负担 78

六、货币负担与真实负担 78

四、摊派法 79

三、包销法 79

五、公卖法 79

七、国内公债的负担与国外公债的负担 79

一、国债发行的含义 79

第六节 国债的发行及其方式 79

二、公募法 79

第七节 国债的利息和利率 80

第八节 国债市场及国债交易 80

四、国债利率的确定 80

二、国债利率的含义 80

一、国债利息的含义 80

三、制约国债利率的因素 80

十、公债调换 80

九、溢价发行 80

八、折价发行 80

七、平价发行 80

六、承受法 80

一、国债市场的含义 81

二、国债市场的作用 81

三、国债发行市场 81

四、国债流通市场 81

五、国债交易的含义 81

六、国债交易的方式 81

七、证券交易所 82

四、抽签偿还法 83

二、买销偿还法 83

三、比例偿还法 83

第九节 国债的偿还及其方法 83

一、国债偿还的含义 83

五、一次偿还法 84

六、基金偿还法 84

七、预算盈余偿还法 84

八、预算列支偿还法 84

九、调换偿债法 84

十、按次偿还法 84

十一、课税偿还法 84

第十节 中国的国债种类 84

一、人民胜利折实公债 84

二、国家经济建设债券 84

八、财政债券 85

二、国际金融组织贷款 85

一、政府贷款 85

第十一节 外债的举借渠道及偿还方法 85

四、国家重点建设债券 85

七、国家建设债券 85

六、特种公债 85

五、保值公债 85

三、国库券 85

三、国外商业银行贷款 86

四、发行国际债券 86

五、吸收海外存款 86

六、出口信贷 86

七、自借自还法 86

八、统借统还法 86

三、外债使用投资率 87

四、外债投资的经济效益 87

二、负债率 87

五、外债资金出口创汇率 87

六、外债收益率与外债利息率之比 87

第十二节 制约外债规模的因素 87

第十三节 判断外债规模是否适度的指标 87

三、国内消化能力 87

二、国内配套能力 87

一、国内偿还能力 87

一、偿债率 87

十四、外债还本付息额占财政收入的比率 88

二、财政性贷款的意义 88

一、财政性贷款的含义 88

第十四节 财政性贷款 88

十六、人均债务负担率 88

十五、外债与国民收入的比率及外债还本付息占国民收入的比率 88

十二、宏观经济资金融通比率 88

十三、往来帐项的债务偿还比率 88

十一、外债年付息额占国民收入的比率 88

十、长短期外债比率 88

九、外债的增长速度与国民生产总值增长速度之比 88

八、外债还本付息额 88

七、债务增长的绝对额 88

三、财政性贷款与银行贷款的区别 89

四、财政性贷款的种类 89

五、财政性贷款的原则 89

三、预算外资金的内容 90

二、预算外资金的性质 90

四、预算外资金的作用 90

第十六章 预算外资金 90

第一节 预算外资金的概念 90

一、预算外资金的含义 90

第二节 预算外资金的演变 91

一、国民经济恢复时期的预算外资金 91

二、“一·五”时期的预算外资金 91

三、“二·五”时期和三年调整时期(1958年--1966年)的预算外资金 91

四、“文化大革命”时期的预算外资金 92

五、改革开放以来的预算外资金 92

第三节 预算外资金的特点 92

一、预算外资金的自主性 92

一、财政收支在数量上的矛盾 93

四、财政平衡的必要性 93

三、财政收支在地区间的差异 93

二、财政收支在时间上的矛盾 93

三、预算外资金的分散性 93

第一节 财政平衡的必要性 93

第十七章 财政平衡 93

二、预算外资金的专用性 93

四、地方财政平衡 94

三、中央财政平衡 94

二、财政收支结构平衡 94

一、财政收支总量平衡 94

第三节 财政收支平衡的种类 94

四、国家财政综合平衡 94

二、预算收支平衡 94

一、财政收支平衡的含义 94

第二节 财政收支平衡的内容 94

三、预算外资金平衡 94

第四节 预算收支平衡 95

第五节 财政赤字 95

一、预算收支平衡的要求 95

二、预算收支平衡的实现 95

八、虚假平衡 95

七、真实平衡 95

六、动态平衡 95

五、静态平衡 95

一、财政赤字与赤字财政 96

二、财政赤字的形成原因 96

三、财政赤字的弥补方法 96

四、财政赤字的效应 97

第六节 财政结余 97

一、财政结余的含义 97

二、财政结余的形成原因 97

三、财政结余的效应 97

五、赤字无害论 98

第十八章 财政、信贷、外汇资金与物资的综合平衡 98

四、消极平衡论 98

一、财政、信贷统一平衡的含义 98

二、财政、信贷在资金往来上的联系 98

第一节 财政、信贷的统一平衡 98

二、以赤字消灭赤字论 98

一、周期平衡论 98

第七节 关于财政平衡认识的不同观点 98

四、财政结余的动用 98

三、积极平衡论 98

三、财政、信贷在资金运用上的联系 99

四、财政资金与信贷资金的区别 99

五、财政、信贷统一平衡的内容 99

六、财政、信贷统一平衡的实现 100

第二节 财政、外汇的统一平衡 100

一、外汇收支的内容 100

二、外汇收支平衡的含义 100

五、财政与外汇统一平衡的内容 101

六、财政与外汇统一平衡的实现 101

四、外汇收支顺差对财政的影响 101

三、外汇收支逆差对财政的影响 101

第三节 财政、信贷、外汇与物资的综合平衡 102

一、财政、信贷、外汇与物资综合平衡的实质 102

二、财政、信贷、外汇与物资综合平衡的内容 102

三、财政、信贷、外汇与物资综合平衡的实现 102

四、“四平”理论的形成 103

第十九章 综合财政 103

第一节 综合财政的含义 103

一、综合财政的含义 103

二、综合财政的范围 104

三、综合财政的特点 104

四、综合财政的作用 104

四、综合财政计划的构成 105

三、综合财政计划的编制原则 105

第二节 综合财政计划 105

二、综合财政计划的特点 105

一、综合财政计划的含义 105

五、综合财政计划的编制程序 106

第二十章 财政政策 106

第一节 财政政策的概念 106

一、财政政策的含义 106

二、财政政策目标 106

三、财政政策工具(手段) 107

四、财政政策效应 107

五、自决的财政政策 108

四、结构财政政策 108

三、总量财政政策 108

二、微观财政政策 108

一、宏观财政政策 108

第二节 财政政策种类 108

六、非自决的财政政策 109

第三节 宏观财政政策 109

一、扩张性财政政策 109

二、紧缩性财政政策 109

三、均衡性财政政策 109

四、补偿性财政政策 110

五、积累与消费差别政策 110

第四节 微观财政政策 110

一、固定资产折旧政策 110

第五节 财政收支政策 111

一、税收政策 111

七、人才资源开发政策 111

二、公债政策 111

二、投资抵免政策 111

五、非盈利基础设施建设政策 111

四、行业津贴(补贴)政策 111

三、资本利得税政策 111

六、工业布局合理化政策 111

三、财政补贴政策 112

四、财政投资政策 113

五、支出变动与转换政策 113

第二十章 财政调控 114

第一节 财政调控概述 114

一、财政调控的意义 114

二、财政调控的特点 114

一、财政调控的主体 115

二、财政调控的客体(对象) 115

三、财政调控的基本原则 115

第二节 财政调控要素 115

四、财政调控的实施条件 115

三、财政调控的目标 116

四、财政调控的杠杆(手段) 116

第三节 财政调控杠杆体系 116

一、预算杠杆 116

二、税收杠杆 117

三、国家信用杠杆 117

二、宏观调控与微观调控 118

第四节 财政调控方式 118

一、直接调控与间接调控 118

四、财政补贴杠杆 118

五、财政投资杠杆 118

三、总量调控与结构调控 119

四、中央调控与地方调控 119

五、现象性调控与机制性调控 119

六、事前调控与事后调控 119

第五节 财政调控方法 119

一、财政调控的行政方法 119

第一节 财政信息的概念 120

三、财政信息的分类 120

二、财政信息的特点 120

一、财政信息的定义 120

第二十二章 财政信息 120

三、财政调控的法律方法 120

二、财政调控的经济方法 120

四、财政信息的作用 121

第二节 财政信息系统 122

一、财政信息系统的含义 122

二、财政信息系统的构成 122

三、财政信息系统有效运行的基本条件 122

第三节 财政信息工作的程序 122

一、财政信息的收集 122

三、财政预测的原则 123

二、财政预测的特点 123

一、财政预测的含义 123

第二十三章 财政预测 123

第一节 财政预测的基本概念 123

五、财政信息的反馈 123

四、财政信息的输出 123

三、财政信息的贮存 123

二、财政信息的加工 123

四、财政预测的作用 124

第二节 财政预测的分类 124

一、按预测的层次分类 124

三、预测方法和模型的选择 125

二、预测资料的收集整理 125

一、预测目标和任务的确定 125

第三节 财政预测的程序 125

五、按预测的内容分类 125

四、按预测的方式分类 125

三、按预测的性质分类 125

二、按预测的时间分类 125

四、预测结果的分析、计算和确定 126

第四节 财政预测方法 126

一、经济预测法 126

二、调研预测法 126

三、数学模型预测法 126

四、经验分析法 126

五、特尔菲预测法 126

九、对比分析法 127

八、上加法 127

十、因素推演法 127

六、综合判断法 127

七、主观概率法 127

十一、百分比率法 128

十二、下分法 128

十三、时间序列预测法 128

十四、时间序列趋势外推法 128

十五、时间序列移动平均预测法 128

十六、时间序列指数平滑预测法 129

十七、季节预测法 129

十八、灰色系统预测法 129

十九、回归预测法 129

一、财政决策的含义 130

三、财政决策的特点 130

二、财政决策要素 130

第一节 财政决策的基本概念 130

第二十四章 财政决策 130

四、财政决策的任务 131

五、财政决策的作用 131

第二节 财政决策的分类 131

一、按决策范围分类 131

二、按决策时间分类 131

三、按决策对象的性质分类 132

四、按决策过程的阶段分类 132

五、按决策的方式分类 132

第三节 财政决策的原则、程序和方法 132

一、财政决策的原则 132

二、财政决策的程序 133

三、财政决策的方法 133

二、财政发展战略的特点 134

一、财政发展战略的定义 134

第二十五章 财政发展战略 134

第一节 财政发展战略的定义、特点和意义 134

三、财政发展战略的意义 135

第二节 财政发展战略的构成要素 135

一、财政发展战略目标 135

二、财政发展战略步骤 135

三、财政发展战略重点 135

四、财政发展战略措施 136

第三节 财政发展战略的制定 136

一、制度财政发展战略的依据 136

三、财政发展战略的制定程序 137

二、制度财政发展战略的原则 137

第四节 财政计划 138

一、财政计划的含义 138

二、财政计划的特征 138

三、财政计划的分类 138

第二十六章 财政管理 139

第一节 财政管理的基本概念 139

一、财政管理的含义 139

二、财政管理的目标 139

三、财政管理的特点 139

第二节 财政管理的分类 140

一、按管理对象分类 140

四、财政管理的意义 140

二、按管理内容分类 141

三、按管理权属关系分类 142

四、按管理层次分类 142

五、按管理方式分类 142

第三节 财政管理的方法 142

一、财政管理的行政方法 142

第一节 财政管理体制概述 143

三、财政管理体制的作用 143

二、财政管理体制的实质 143

一、财政管理体制的含义 143

第二十七章 财政管理体制 143

三、财政管理的经济方法 143

二、财政管理的法律方法 143

第二节 财政管理体制的内容 144

一、预算管理体制 144

二、税收管理体制 144

三、企业财务管理体制 144

四、行政事业财务管理体制 144

五、农业事业财务管理体制 144

六、基本建设财务管理体制 144

七、乡镇财政管理体制 144

八、民族地区财政管理体制 144

第四节 财政管理体制的原则 145

三、集权与分权相结合的财政管理体制 145

二、财权与事权相统一 145

三、物质利益兼顾 145

一、统一领导、分级管理 145

二、分权型财政管理体制 145

一、集权型财政管理体制 145

第三节 财政管理体制的类型 145

九、经济特区财政管理体制 145

第五节 中国财政管理体制演进 146

一、国民经济恢复时期的财政管理体制(1950-1952年) 146

二、“一·五”时期的财政管理体制(1953-1957年) 146

三、大跃进时期的财政管理体制(1958-1960年) 146

六、经济体制改革时期的财政管理体制 147

五、“文化大革命”时期的财政管理体制(1966-1976年) 147

四、三年调整时期的财政管理体制(1961-1963年) 147

第二十八章 财政监督 148

第一节 财政监督概述 148

一、财政监督的含义 148

二、财政监督的作用 148

三、财政监督的对象 149

四、财政监督的特点 149

五、财政监督的原则 149

六、外部监督 150

八、司法监督 150

五、内部监督 150

九、行政监督 150

十、一般监督 150

七、立法监督 150

三、事后监督 150

二、事中监督 150

一、事前监督 150

第二节 财政监督的方式 150

六、财政监督的程序 150

四、自我监督 150

二、检查法 151

一、财经纪律的含义 151

四、比较法 151

三、分析法 151

第四节 财经纪律 151

第三节 财政监督的方法 151

十三、社会监督 151

十二、国家监督 151

十一、重点监督 151

一、审核法 151

二、财经纪律的意义 152

三、财经纪律的内容 152

二、财政法的调整对象 153

四、财政法的任务 153

三、财政法的特点 153

第一节 财政法概述 153

一、财政法的含义 153

第二十九章 财政法 153

四、财经纪律的实施 153

五、财政立法的原则 154

六、财政法的意义 154

第二节 财政法律关系 154

一、财政法律关系的含义 154

一、预算法的含义 155

第三节 预算法 155

二、预算法的调整对象 155

三、预算法律关系 155

四、财政法律关系的内容 155

三、财政法律关系的客体 155

二、财政法律关系的主体 155

四、预算法的主要内容 156

第四节 税法 156

一、税法的含义 156

二、税法的调整对象 156

一、国有资产管理法 157

第六节 其他财政法 157

三、企业财务管理法的基本内容 157

二、企业财务管理法的调整对象 157

一、企业财务管理法的含义 157

第五节 企业财务管理法 157

四、税法的构成要素 157

三、税收法律关系 157

二、基本建设财务管理法 158

三、国债法 158

四、国家公务员法 158

五、财政监督法 158

六、行政事业财务管理法 158

一、财政分配的宏观效益 159

第二节 财政分配效益的种类 159

三、财政分配效益与社会经济效益的关系 159

四、财政分配效益的表现形式 159

一、财政分配效益的含义 159

第一节 财政分配效益概述 159

第三十章 财政分配效益 159

二、财政分配效益的特点 159

二、财政分配的微观效益 160

三、财政分配的经济效益 160

四、财政分配的社会效益 160

八、财政分配的无形效益 161

十、财政收入效益 161

九、财政分配的短期效益与长期效益 161

十一、财政支出效益 161

七、财政分配的有形效益 161

六、财政分配的间接效益 161

五、财政分配的直接效益 161

第三节 评估财政分配效益的原则和方法 162

一、评估财政分配效益的原则 162

二、相关比较法 162

三、成本--收入比较法 163

四、费用--收益比较法 164

五、多目标规划法 165

六、费用--效应比较法 165

第四节 提高财政分配效益的途径 166

一、制约财政分配效益的因素 166

二、提高财政分配效益的途径 166

第三十一章 财政运行机制 167

第一节 财政运行机制的概念 167

一、财政运行机制的含义 167

三、财政运行机制的功能 168

二、财政运行机制的特点 168

四、财政运行机制的结构 169

第二节 财政运行机制的构成 169

一、财政分配机制 169

二、财政调控机制 169

三、财政制衡机制 170

四、财政约束机制 170

第三节 财政运行机制的类型 171

一、传统计划经济体制下的财政运行机制 171

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下的财政运行机制 172

第一节 国家预算的产生与发展 173

二、国家预算产生的原因和条件 173

一、国家预算产生与发展 173

第一章 国家预算概论 173

第二篇 国家预算管理 173

三、预算制度建立的原则 174

四、中国现代预算制度的建立与发展 174

第二节 国家预算的概念 175

一、国家预算的一般概念 175

二、中国国家预算的概念 175

第三节 国家预算的一般特征 176

一、预测性 176

二、法律性 176

三、集中性 176

四、综合性 176

三、国家预算是财政管理的主要依据 177

二、国家预算是财政进行宏观管理的基本形式 177

一、国家预算在财政收支系统中处于中心地位 177

第四节 国家预算在财政管理中的地位 177

第五节 国家预算的职能 178

一、国家预算的分配职能 178

二、国家预算的调节职能 178

三、国家预算的反映职能 178

四、国家预算的监督职能 179

第六节 国家预算的作用 179

一、巩固和加强国家政权建设和国防建设 179

二、保证社会主义经济协调发展的资金需要 179

三、促进文教卫生和科学事业的发展 179

第一节 国家预算收支分类的意义和原则 180

二、国家预算收支科目 180

一、国家预算收支分类的意义 180

第二章 国家预算收支分类 180

五、支持和配合各项经济体制的改革 180

四、促进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 180

三、国家预算收支分类的原则 181

第二节 国家预算收支的分类 181

一、国家预算收入 181

二、国家预算收入分类的方法 181

三、国家预算收入分类的主要内容 184

第三节 国家预算支出的分类及其主要内容 189

一、国家预算支出 189

二、国家预算支出分类的方法 189

三、国家预算支出分类的主要内容 190

一、国家预算管理体制的概念 198

二、“统一领导、分级管理” 198

第一节 建立国家预算管理体制的原则 198

第三章 国家预算管理体制 198

三、贯彻民族政策 199

第二节 国家预算管理体制的内容 200

一、国家预算管理体制的构成 200

二、国家预算管理权限的划分 200

三、国家预算收支的划分 201

四、地方预算的机动财力 202

五、国家预算管理体制的有效时间 203

第三节 国家预算管理体制的演变 203

一、统收统支的预算管理体制 203

二、划分收支、分级管理的预算管理体制 204

三、“以收定支、几年不变”的预算管理体制 204

四、“总额分成、一年一变”的预算管理体制 205

五、“定收定支、收支包干,保证上缴(或差额补助),结余留用,一年一定”的预算管理体制 206

六、“收入按固定比例留成,超收另定分成比例,支出按指标包干”的预算管理体制 206

七、“定收定支,收支挂钩,总额分成,一年一定”的预算管理体制 207

八、“固定比例包干”的预算管理体制 207

九、“增收分成、收支挂钩”的预算管理体制 207

十、“划分收支、分级包干”的预算管理体制 208

十一、“划分税种,核定收支,分级包干”的预算管理体制 209

十二、“多种形式财政包干”的预算体制 210

十三、“分税制”的预算管理体制 211

第四章 国家预算的编制 212

第一节 国家预算编制的原则 212

一、贯彻党和国家的方针、政策 212

二、正确处理国家预算与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的关系 212

三、坚持量力而行收支平衡的方针 213

四、正确处理积累和消费的关系 214

第二节 编制国家预算的准备工作 215

一、对本年度预算执行情况的预计和分析 215

二、拟定下年度预算收支指标 215

三、颁发编制国家预算的指示和规定 216

四、修订预算科目和预算表格 216

第三节 国家预算收支的测算方法 217

一、国家预算收支指标测算的依据 217

二、系数法 218

三、定额法 218

四、比例法 218

五、分析法 218

第四节 国家预算收入的测算 218

一、工商税收的测算 219

二、关税收入的测算 222

三、农(牧)业税收入的测算 222

四、国营企业所得税收入和国营企业调节税收入的测算 223

五、国营企业上缴利润的测算 223

六、国家能源交通重点建设基金收入的测算 225

七、债务收入的测算 225

八、其他收入的测算 226

第五节 国家预算支出的测算 226

一、基本建设支出的测算 226

二、支援农业支出的测算 226

三、教育和卫生事业费的测算 227

一、预算年度 228

第六节 国家预算编制的程序 228

五、行政管理费的测算 228

四、科学事业费的测算 228

二、预算单位 229

三、国家预算编制的程序 229

第七节 国家预算编制的方法 229

一、单位预算的编制方法 229

二、总预算的编制方法 230

第八节 国家预算的审查和批准 231

一、对中央预算草案和地方总预算草案的审核 231

一、单式预算 232

三、复式预算的由来与发展 232

二、复式预算 232

第九节 国家预算编制形式 232

二、国家预算的审查和批准 232

四、各国经常预算与交配预算的划分及其表现方式 233

五、中国实行复式预算的必要性 234

六、复式预算的编制原则 234

七、中国复式预算的编制内容 234

八、实行复式预算的配套改革措施 235

第五章 国家预算的执行 235

第一节 国家预算执行的机构和任务 235

一、国家预算执行 235

二、国家预算执行的意义 235

三、国家预算执行机构 236

一、国家预算收入执行的机构 237

二、国家预算收入执行的任务 237

四、国家预算执行的基本任务 237

第二节 国家预算收入的执行 237

三、国家预算收入执行的基本要求 238

四、预算收入的缴库依据、方式和方法 238

五、预算收入库款的划分和报解 239

六、预算收入库款的退库 240

第三节 国家预算支出的执行 241

一、国家预算支出执行的机构和任务 241

二、国家预算支出执行的基本要求 241

三、国家预算拨款的原则 242

四、国家预算支出拨款的方法 242

第四节 国家预算执行中的平衡 243

一、组织国家预算执行中平衡的意义 243

六、银行支取未报数 243

五、预算支出的数字核算基础 243

二、编制预算收支季度计划 244

三、国家预算的调整方式 245

第五节 国家预算执行情况的检查分析 246

一、预算执行的信息反馈体系 246

二、预算执行检查分析的内容 247

三、预算执行检查分析的形式 248

四、预算执行检查分析的方法 248

第六章 国家决算 249

第一节 国家决算的意义和组成 249

一、国家决算的意义 249

二、国家决算的组成 250

第二节 编制国家决算的准备工作 250

一、拟定和颁发国家决算的统一编报方法 250

二、组织年终收支清理工作 251

三、制定和颁发统一的决算表格 252

一、国家决算编制的基本要求 260

二、单位决算的编制程序和方法 260

第三节 国家决算的编制程序和方法 260

三、总决算的编制程序和方法 261

四、国家决算的编制程序和方法 261

第四节 国家决算的审查和批准 261

一、国家决算的审查方法和形式 261

二、国家决算审查的内容 262

三、财政总决算结算单 263

第一节 预算管理基础工作的意义和任务 265

一、预算管理基础工作的意义 265

第七章 国家预算管理的基础工作 265

四、国家决算的审查批准 265

二、预算管理基础工作的任务 266

第二节 预算管理基础工作的内容 267

一、预算会计工作 267

二、国家金库工作 267

三、财政统计工作 267

四、预算管理信息工作 267

五、预算管理体系建设工作 267

第三节 预算管理基础工作的作用 267

一、产生预算收支数字的基础 267

二、财政统计的构成 268

一、财政统计的性质 268

第四节 财政统计 268

四、实施财政监督检查的依据 268

二、集中和分配预算资金的工具 268

三、提供预算信息的手段 268

三、财政统计的范围 269

四、财政统计的任务 269

五、财政统计的作用 269

六、财政统计的基本方法 269

第八章 国家预算法制建设和预算监督 270

第一节 国家预算法制建设的意义 270

一、国家预算法制的概念 270

第二节 国家预算法制建设的内容和要求 271

一、预算法制建设的基本内容 271

二、国家预算法制建设的作用 271

二、预算法制建设的基本要求 272

第三节 国家预算监督的意义 273

一、预算监督的概念 273

二、预算监督的作用 273

第四节 国家预算监督的任务和内容 273

一、预算监督的任务 273

二、预算监督的内容 274

第五节 预算监督的原则和方法 274

一、预算监督的基本原则 274

二、预算监督的方法 275

二、国有资产的构成 277

一、国有资产的概念 277

三、国有资产的分类 277

第一章 国有资产管理的一般概念 277

第三篇 国有资产管理 277

第一节 国有资产的概念与分类 277

第二节 中国国有资产的建立、发展和作用 278

一、国有资产的建立 278

二、国有资产的发展 278

三、国有资产的作用 279

第三节 国有资产管理概述 279

一、国有资产管理的概念 279

二、国有资产管理的特征 279

三、国有资产管理的任务 280

四、国有资产管理的内容 280

五、国有资产管理的方法 281

第二章 国有资产管理体制 282

一、国有资产管理体制的基本内容 282

第一节 国有资产管理体制概述 282

第四节 国有资产管理的原则和目标 282

二、国有资产管理的目标 282

一、国有资产管理的原则 282

六、国有资产管理的意义 282

二、国有资产管理体制的客观依据 283

三、中国国有资产管理体制的历史演变 283

四、中国国有资产管理体制的状况 284

第二节 国有资产管理的运行机制 284

一、国有资产管理的运行机制 284

二、国有资产管理的制导系统 284

三、国有资产管理的组织系统 284

二、国有资产管理体制改革的原则 285

一、国有资产管理体制改革的任务 285

第三节 国有资产管理体制改革 285

四、国有资产管理的监控 285

三、国有资产管理体制改革的目标模式 286

四、实现目标模式的具体步骤 286

第四节 国有资产管理的组织机构 286

一、国家国有资产管理局 286

二、地方国有资产管理局 287

三、国有资产管理的基层组织 287

四、国有资产经营公司 287

五、国有资产控股公司 287

一、国有资产管理部门与计划部门的关系 288

三、国有资产管理部门与银行部门的关系 288

二、国有资产管理部门与行业主管部门的关系 288

第五节 国有资产管理部门与其他部门的关系 288

七、国有资产咨询公司 288

六、国有资产投资公司 288

四、国有资产管理部门与财政部门的关系 289

第三章 国有资产的所有权界定 289

第一节 国有资产所有权界定的一般概念 289

一、所有权界定的含义 289

二、所有权界定的范围 289

三、所有权界定的方法 289

四、所有权界定的意义 289

五、所有权界定的原则 290

六、所有权界定的依据 290

第二节 企业国有资产所有权的界定 290

一、国有企业国有资产的界定 290

第三节 国有资产产权登记与所有权界定的组织管理 291

五、乡镇企业国有资产的界定 291

一、国有资产产权登记 291

三、股份制企业国有资产的界定 291

二、集体企业国有资产的界定 291

四、合资企业国有资产的界定 291

二、国有资产所有权界定的组织管理 292

第四章 国有资产经营 292

第一节 国有资产经营的一般概念 292

一、国有资产经营的概念 292

二、国有资产经营的内容 292

三、国有资产经营的目标 292

四、国有资产经营的原则 293

五、国有资产经营主体 293

六、国有资产的经营方式 293

四、国有资产经营决策的合理性 294

一、承包经营责任制的概念 294

第三节 国有资产承包经营 294

五、国有资产经营决策的实施 294

一、国有资产经营决策的含义 294

三、国有资产经营决策的程序 294

二、国有资产经营决策的原则 294

第二节 国有资产经营决策 294

二、承包经营责任制的内容 295

三、承包经营责任制的基本形式 295

四、承包经营的程序 295

五、承包企业国有资产管理 296

六、承包双方的权利和义务 296

七、承包经营责任制的缺陷 296

四、租赁双方的权利与义务 297

三、国有资产租赁经营的程序 297

第四节 国有资产租赁经营 297

一、国有资产租赁经营的概念 297

二、国有资产租赁经营的形式 297

五、租赁企业国有资产管理 298

第五节 国有资产股份经营 298

一、国有股份制经营的概念 298

二、国有股份制经营的程序 298

三、国有资产股份经营的条件 298

二、国有资产委托经营的形式 299

四、委托经营双方的权利和义务 299

三、国有资产委托经营的原则 299

一、国有资产委托经营的概念 299

第六节 国有资产委托经营 299

四、股份制企业的组织机构 299

五、国有资产委托经营的程序 300

第七节 国有资产经营的其他形式 300

一、国家直接经营 300

二、国有资产联合经营 300

三、中外合资、合作经营 301

第五章 国有资产存量调整的管理 301

第一节 国有资产存量调整概述 301

一、国有资产存量的概念 301

二、国有资产存量调整的意义 301

第二节 国有资产存量调整的内容 302

一、国有资产存量的行业结构调整 302

三、国有资产存量调整的原则 302

二、国有资产存量的地区结构调整 303

三、国有资产存量的产业组织结构调整 303

第三节 国有资产存量调整的方式 303

一、产权转让型调整方式 303

二、产业组织重构型调整方式 304

三、经营方向变更型调整方式 304

第四节 国有资产产权转让的管理 304

一、国有资产产权转让程序的管理 304

三、国有企业产权转让收入的管理 305

二、国有企业产权转让资金来源的管理 305

四、被兼并,被出售企业职工安置的管理 306

第六章 国有资产保全的管理 306

第一节 国有资产保全的一般概念 306

一、国有资产保全的概念 306

二、国有资产保全的实质 306

三、国有资产保全的作用 307

四、国有资产保全管理的原则 307

第二节 造成国有资产保全困境的原因及对策 307

一、国有资产保全困境的表现 307

第七章 国有资产收益分配的管理 308

五、经营方式的影响及对策 308

第一节 国有资产收益的实质与分配原则 308

一、国有资产收益的实质 308

三、通货膨胀的影响及对策 308

二、技术进步的影响及对策 308

四、价格扭曲的影响及对策 308

二、国有资产收益的分配 309

三、国有资产收益分配的原则 309

第二节 国有资产收益的确认 310

一、国有资产收益的分类 311

二、销售收入的确认 311

三、成本的确认 311

四、非经营性收益的确认 312

五、政策性亏损的确认 312

第三节 国有资产收益的管理 312

一、国有资产收益的解缴 312

第四节 企业留利使用的管理 313

一、企业留利的所有权界定 313

三、政策性亏损的补贴 313

四、经营性亏损的处理 313

二、国有资产收益的使用 313

二、五项基金分配制 314

三、四项基金分配制 314

第八章 国有资产投资管理 314

第一节 国有资产投资管理概述 314

一、国有资产投资的概念 314

二、国有资产投资的特征 314

三、国有资产投资的作用 314

四、国有资产投资的资金来源 315

五、国有资产投资的分类 315

六、国有资产投资的方式 315

二、国有资产投资计划的作用 316

一、国有资产投资计划的内容 316

第二节 国有资产投资计划 316

七、国有资产投资管理的任务 316

三、国有资产投资计划的编制原则 317

四、国有资产投资计划的编制 318

第三节 国有资产投资决策 318

一、国有资产投资决策的原则 318

二、投资来源决策 318

第一节 国有资产增量的一般概念 319

三、国有资产增量的分类 319

二、国有资产增量的形成 319

一、国有资产增量的概念 319

第九章 国有资产增量的管理 319

四、投资结构决策 319

三、投资规模决策 319

四、国有资产增量的作用 320

第二节 国有资产增量管理的任务与原则 320

一、国有资产增量管理的任务 320

二、国有资产增量管理的原则 320

第三节 固定资产增量的管理 321

一、固定资产的特征 321

二、固定资产增量的决定 321

三、固定资产增量管理体制 321

第十章 国有资源管理 322

三、流动资金增量管理体制 322

一、国有资源的范围 322

第一节 国有资源的范围和特点 322

二、流动奖金增量的决定 322

一、流动资金的特征 322

第四节 流动资金增量的管理 322

二、国有资源的特点 323

三、资源国有化 323

第二节 国有资源管理体制 323

一、国有资源管理体制的现状 323

二、国有资源资产化管理的特征 323

三、国有资源资产化管理体制的建立 324

第三节 国有资源地租收益的管理 324

一、国有资源地租的形式 324

二、国有资源地租的管理 324

四、国有土地使用权出让收入的管理 325

三、国有土地使用权出让的审批 325

二、国有土地使用权的出让和转让 325

一、国有土的管理的任务与原则 325

第四节 国有土地资源的管理 325

第十一章 非经营性国有资产的管理 326

第一节 非经营性国有资产的一般概念 326

一、非经营性国有资产的概念 326

二、非经营性国有资产的特点 326

三、非经营性国有资产的形式 326

四、非经营性国有资产的作用 326

第二节 非经营性国有资产管理的原则 327

一、两权分离原则 327

二、实物管理为主原则 327

三、不可侵犯原则 327

四、效率原则 327

三、非经营性国有资产管理的现状 328

二、使用单位的管理 328

第三节 非经营性国有资产的管理 328

一、国有资产管理机构的管理 328

第十二章 涉外国有资产管理 329

第一节 涉外国有资产概述 329

一、境内涉外国有资产 329

二、境外国有资产 329

三、境外经营性国有资产 329

四、境外非经营性国有资产 329

五、涉外国有资产管理的特点 329

二、中外合资企业国有资产管理的层次性 330

四、政府对合资企业中方财务的管理 330

三、政府对合资企业国有资产的监督控制 330

一、中外合资企业国有资产的营运方式 330

第二节 境内中外合资企业国有资产的管理 330

六、涉外国有资产管理的原则 330

五、合资企业国有资产管理存在的问题 331

第三节 境外经营性国有资产的管理 331

一、境外企业国有资产的产权管理 331

二、国家对外投资的管理 332

三、境外企业的利润分配管理 332

四、境外企业税收和外汇留成管理 332

五、境外国有资产的经营体制 332

二、资产评估的对象 333

一、资产评估的概念 333

三、资产评估的作用 333

第十三章 国有资产评估 333

第一节 国有资产评估的一般概念 333

四、资产评估的特点 334

五、资产评估的原则 334

六、资产评估的标准 334

第二节 国有资产评估的方法 335

一、收益现值法 335

二、重置成本法 335

三、现行市价法 336

四、清算价格法 336

一、自然资源评估 337

三、流动资产评估 337

二、固定资产评估 337

第三节 国有资产评估的类型 337

五、因素综合计算法 337

四、专项资产评估 338

五、长期投资评估 338

六、无形资产评估 339

七、企业整体资产评估 339

第四节 国有资产评估的管理 339

一、资产评估机构及其管理 339

二、资产评估人员及其管理 340

三、资产评估的程序 340

四、资产评估的法律责任 340

第五节 国有资产评估的监督与仲裁 340

二、清产核资的必要性 341

一、清产核资的概念 341

第一节 国有资产清产核资的一般概念 341

第十四章 国有资产清产核资 341

二、资产评估的监督过程 341

一、资产评估的监督机构 341

三、资产评估监督制裁的内容 341

相关图书
作者其它书籍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