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环境安全
中国西部地区21世纪区域可持续发展
中国西部地区21世纪区域可持续发展

中国西部地区21世纪区域可持续发展PDF电子书下载

环境安全

  • 电子书积分:18 积分如何计算积分?
  • 作 者:郑度主编
  • 出 版 社:武汉:湖北科学技术出版社
  • 出版年份:2001
  • ISBN:7535225640
  • 页数:618 页
图书介绍:
《中国西部地区21世纪区域可持续发展》目录

《人与自然研究丛书》总序 周光召 1

序 秦大河 5

综合篇 5

1 西部地区发展的宏观战略背景 5

1.1 国际大背景:压力与动力、机遇与挑战、主动与被动的交织作用 6

前言 郑度 7

1.2 国内背景:环境与发展、公平与效率、过剩与短缺并存 13

1.3 西部地区的战略地位及大开发的缘起 19

2 西部地区的自然条件与自然资源 25

2.1 自然条件复杂,生态区位特殊,地域分异明显 26

2.2 瀚海绿洲的西北干旱区 30

2.3 沟壑纵横的黄土高原 35

2.4 天府之国的四川盆地 40

2.5 岩溶发育的云贵高原 43

2.6 世界屋脊--青藏高原 48

2.7 西部地区:富饶的资源,脆弱的环境 52

3 西部地区的人口与人力资源开发 60

3.1 人口具有分布不均、素质偏低、少数民族人口比重高的基本特征 61

3.2 结构复杂的西部地区各省市区人口 69

3.3 提高人口质量,加强人力资源开发是西部地区大开发的主要任务一 87

4 西部地区的经济发展与产业结构演进 93

4.1 经济发展的历史与产业结构现状特征 94

4.2 有利和不利因素并存,产业发展战略的实施时间长、难度大 105

4.3 主要产业发展与布局 108

4.4 东西部产业转移与协调发展 120

5 西部地区的农业与农村发展 128

5.1 农业水平和乡村经济发展思路 129

5.2 强化食物保障,稳定农业基础地位 136

5.3 建设各具特色的经济作物与园林生产基地 147

5.4 发展市场经济,增强乡村整体经济实力 151

5.5 消除农村贫困 156

6 西部地区的城市与城镇化 164

6.1 城市发展历程与前景 165

6.2 西部大开发与其城市发展紧密相关 176

6.3 小城镇建设与发展 185

7 西部地区的生态环境建设 196

7.1 生态环境建设概论 197

7.2 大江、大河源区的生态建设 202

7.3 沙漠化治理与生态建设 204

7.4 水土流失与生态环境建设 207

7.5 高寒草场退化及其治理 214

7.6 生物多样性保护及保护区建设 219

8 西部地区的基础设施与能力建设 225

8.1 水资源与水利设施建设 226

8.2 交通运输网络建设 235

8.3 能源基地建设 242

8.4 通信设施建设 248

8.5 教育发展 251

8.6 科技进步 255

9 加快西部地区发展的管理与政策建议 261

9.1 加快区域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的政策建议 262

9.2 引导资金、人才、技术进入西部的政策建议 268

9.3 推动生态环境建设的法规和政策建议 271

9.4 西部大开发的管理与制度创新问题 273

9.5 东西部地区协调发展的利益机制问题 275

区域篇 281

10 新亚欧大陆桥中国段双向开放经济带建设 281

10.1 区情与区域特征 282

10.2 战略思路与产业选择 285

10.3 总体目标与区段发展 295

10.4 对策与建议 299

11 晋陕蒙接壤区的地域优势与区域发展 304

11.1 优劣势显著的区域特征 305

11.2 现有经济基础较弱 307

11.3 在全国产业发展地域分工中的地位与任务重要 310

11.4 区域发展的对策建议 315

12 黄河上游沿岸产业带建设 321

12.1 建设依据 322

12.2 大开放大开发的战略思路 326

12.3 总体战略布局与主要产业发展 331

13 关中地区的可持续发展 345

13.1 较优的自然条件和区位 346

13.2 西部经济社会相对发育地区 348

13.3 西部大开发重要的增长极 353

14 河西走廊经济发展与环境整治 359

14.1 经济发展的软硬环境分析 360

14.2 区域产业结构调整与布局 365

14.3 水资源供需平衡及其对经济发展的承载能力 375

14.4 区域开发对环境的影响及其整治途径 380

15 北疆铁路沿线经济发展与生态环境建设 387

15.1 区域背景与基础建设 388

15.2 区域开发的战略转变与调整 392

15.3 区域产业结构调整、城镇发展与口岸建设 396

15.4 重点区域的生态环境建设与整治 404

16 新疆塔里木河流域生态环境治理与可持续发展 412

16.1 生态环境态势及其演变 413

16.2 流域生态环境治理的基本策略与途径 421

16.3 区域可持续发展战略与对策 430

17 川滇藏接壤地区优势资源开发与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 440

17.1 在西部地区和青藏高原占有重要地位 441

17.2 区情总结 448

17.3 区域可持续发展前景 449

17.4 区域可持续发展的产业结构调整 451

17.5 加快区域可持续发展的基础设施建设步伐 455

17.6 区域可持续发展的社会保障体系建设 456

17.7 支撑区域可持续发展的政策建议 457

18 西藏“一江两河”中部流域可持续发展 460

18.1 相对较优的自然条件和自然资源 461

18.2 西藏自治区社会经济最发达的区域 465

18.3 青藏高原的重点发展区域 472

18.4 促进区域发展的重要政策建议 475

19 柴达木盆地资源开发与区域发展 478

19.1 丰富的资源与脆弱的环境 479

19.2 地域角色和主导产业 484

19.3 进一步科学开发和持续发展的对策建议 489

20 成渝地区的可持续发展 493

20.1 区域特征 494

20.2 把成渝地区建成西南地区的经济高地和西部开发重要的经济增长极 502

20.3 实现可持续发展的支撑策略和手段 504

21 渝鄂湘黔接壤地带贫困山区开发与可持续发展 510

21.1 战略地位与发展潜力 511

21.2 面临的机遇与挑战 519

21.3 制定和实施发展战略的若干新思维 523

21.4 主要措施 526

22 汉江上游地区的可持续发展 531

22.1 自然资源丰富,区域优势突出 532

22.2 开发基础条件基本具备 535

22.3 可持续发展战略的选择 537

23 川滇黔接壤地区综合开发的重点及方案选择 546

23.1 战略地位与区域优势 547

23.2 区域发展的基本态势 550

23.3 区域发展战略 553

24 澜沧江下游地区开发整治与国际经济合作区建设 560

24.1 热区生物资源优势及其开发利用 561

24.2 梯级开发与航道建设整治 564

24.3 产业发展布局与城镇建设 566

24.4 热区生态环境建设 571

24.5 建设中老缅泰结合部国际经济合作区 574

25 西江流域中上游地区综合开发 578

25.1 可能性、必要性与紧迫性 579

25.2 目标与基本思路 584

25.3 战略对策 586

26 南昆铁路沿线产业的协调发展 592

26.1 区域特征明显 593

26.2 重点资源有效配置及产业发展 597

26.3 主要产业的发展 600

26.4 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对策 613

相关图书
作者其它书籍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