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艺术
中国书论辞典
中国书论辞典

中国书论辞典PDF电子书下载

艺术

  • 电子书积分:20 积分如何计算积分?
  • 作 者:陶明君编著
  • 出 版 社:长沙:湖南美术出版社
  • 出版年份:2001
  • ISBN:7535615791
  • 页数:717 页
图书介绍:本书是中国古典书论按叙述内容作篇目上的打散,而取名词术语、概念定义作重新的整理,又出以通畅平白的撰述风格的一部甚有理论性的著作。
《中国书论辞典》目录

范畴论 1

道 1

法 2

理 3

心 4

性 6

情 7

思 8

想 9

意 10

志 11

神 12

形 13

气 14

韵 15

味 16

风 17

散 18

妙 18

灵 19

奇 19

象 20

境 21

态 22

观 22

品 24

悟 24

参 25

适 26

兴 26

趣 27

天 27

真 28

和 28

体 29

格 30

势 31

工 31

逸 31

力 34

筋 35

骨 36

血 37

肉 37

阴阳 38

虚实 39

方圆 41

轻重 41

迟速 42

疾涩 43

主宾 43

曲直 44

参差 44

生熟 46

擒纵 47

纵横 48

平险 49

奇正 50

乖合 51

中和 52

离和 53

简易 54

繁简 54

笔墨 55

呼应 56

巧拙 56

粗细 56

古今 57

浓淡 58

老少 58

肥瘦 59

藏露 60

向背 61

起伏 62

大小 62

缓急 64

动静 64

行留 65

疏密 65

刚柔 66

燥润 67

黑白 68

有无 68

形质 69

情性 70

违和 71

法意 71

雅俗 72

美丑 73

一多 74

自然 75

法度 77

含蓄 77

风格 78

态度 78

瘦硬 79

性灵 79

虚静 80

天然 80

工夫 81

通变 81

书法 83

功能论 83

书道 84

书学 85

心画 86

心法 86

心学 87

心迹 87

心契 87

立品 88

清致 88

自娱 88

情致 88

心相 88

人品 89

心正笔正 89

适眼合心 90

书肇自然 90

书造自然 90

书肇画卦 91

道合自然 91

人品为本 92

人正书正 92

书如其人 92

书以人传 92

以书见道 92

以书观人 93

书可观识 93

书者形学 94

书者散也 94

书如人然 94

书者如也 95

书如学拳 95

写字写志 95

写有二义 95

胸有道义 96

胸中渊著 96

胸有书卷 96

形质情性 97

胸无俗气 97

胸中块磊 97

作书五养 98

论书文质 98

渐修顿悟 98

学书消日 98

千里面目 98

字外之功 99

体裁胎息 99

目击道存 99

君子藏器 100

本立道生 100

无形之相 100

不可无年 101

笔性墨情 101

玄妙之伎 101

千载之思 101

书画相通 102

书画同出 102

书画同源 102

书画同工 102

书画同体 103

善书善画 103

兰竹如同草隶然 103

石如飞白木如籀 103

书中有画,画中有书 103

把笔抵锋,肇乎本性 104

情有重轻,字有险丽 104

画之关钮,透入书中 104

风骚之意,天地之心 105

识锐于内,振华于外 105

偏工易就,尽善难求 105

达其情性,形其哀乐 105

书之为妙,近取诸身 106

书虽艺事,可进于道 106

书虽一艺,与性道通 106

纵横之志,郁结之怀 106

始艮终乾,始巽终坤 106

书之为征,期合乎道 107

为书之体,须入其形 107

存载道德,纪纲万事 107

前人垂后,今人识古 107

以寓其意,以乐其心 107

字字注目,画画抽心 107

人品既高,笔自不同 108

人品不高,用墨无法 108

非书累人,乃人累书 108

人不足称,虽工不贵 108

人品甚高,书入神品 109

书画清高,首重人品 109

贤者能存,贤者传远 109

作字作人,人奇字古 109

笔法论(1) 110

笔法 110

执笔法 111

手法 112

指法 112

运指 112

单钩 113

单苞 113

双钩 113

拨镫四字法 114

四指法 114

两指法 114

三指法 114

推 115

捻 115

拖 115

拽 115

四字诀 115

四字法 115

拨灯 115

五字执笔法 116

擫 116

押 117

钩 117

格 117

抵 117

七字法 117

七字拨镫法 117

把笔有五种 118

导送 118

擫管法 118

撮管法 118

执管法 118

导 118

拒 118

揭 118

送 118

提斗法 119

握拳法 119

捻管法 119

搦管法 119

握管法 119

平覆法 120

龙眼法 120

凤眼法 120

把笔四法歌 120

把笔八法歌 120

执笔八法 120

执笔无定法 120

大指横撑 121

以指运笔 121

执笔如御敌 121

名指得力 122

指不主运 122

指节外突 122

四指争力 122

冲禁 122

掌法 123

腕法 123

笔位 123

运腕 124

悬腕 124

枕腕 125

着腕 125

提腕 125

虚腕 125

回腕 125

身法 126

虚肘 126

枕肘 126

运肘 126

肘法 126

悬肘 126

虚悬直紧 127

指实掌虚 127

实指 128

虚掌 128

腕活指死 128

腕平掌竖 128

平腕 129

腕灵笔活 129

腕平竖锋 129

竖掌 129

管直心圆 130

用笔 130

用笔八法歌 131

用锋 131

笔锋 131

转锋 132

平法 132

九用 132

八锋 132

直法 132

折锋 133

正锋 133

中锋 133

侧锋 134

偏锋 134

藏锋 135

露锋 136

衄锋 136

缩锋 136

出锋 136

隐锋 136

挫锋 137

回锋 137

趯锋 137

?锋 137

裹锋 137

无锋 138

有锋 138

蹲锋 138

驭锋 138

逆锋 138

绞锋 138

簇锋 138

搭锋 139

提按 139

提 139

转折 140

过 140

絜 140

驻 140

按 140

转 141

折 141

藏度 141

捺满 141

副毫 142

逸锋 142

燥锋 142

筑锋 142

虚锋 142

提飞 142

接锋 142

执使法 143

运笔法 143

行笔法 143

渴笔 144

叠笔 144

?笔 144

笔心 144

带笔 145

厥笔 145

战笔 145

蹙笔 145

息笔 145

憩笔 145

落笔 146

起笔 146

断笔 146

拔笔 146

翻笔 146

押笔 146

抽笔 146

行笔 147

把笔 147

发笔 147

引笔 147

兴笔 147

裹笔 147

逆笔 148

挫笔 148

笔法论(2) 149

收笔 149

结笔 149

杀笔 149

主笔 149

抢笔 150

绞笔 150

驻笔 150

揭笔 150

打笔 150

接笔 150

顿笔 151

老笔 151

开笔 151

侧笔 151

圆笔 152

偃笔 152

方笔 152

活笔 153

换笔 153

拖笔 153

逸笔 153

沙笔 153

仄笔 153

六种笔法 154

游丝 154

连绵 154

引牵 154

引带 154

丝牵 154

牵丝 154

八字法 155

八生法 155

九生法 155

用笔十法 155

十二种隐笔法 156

笔法十二意 156

笔法十门 156

笔法十三诀 157

蒋和运行次序 157

欧阳询运行八诀 157

冯武运行八法 157

运行二十法 158

李阳冰运行二十四法 158

笔方势圆 159

折以成方 159

转以成圆 159

毫辅纸上 160

逆入平出 160

妙于起倒 160

藏头护尾 160

锋芒圭角 161

管定锋转 161

锋藏势逸 161

锋在画中 161

钩环盘纡 162

一波三折 162

一笔三过 162

中画圆满 163

外抱内抱 163

笔不离纸 163

删难损复 163

笔断后起 163

笔笔中锋 164

字中有笔 164

笔能摄墨 164

笔笔送到 164

笔笔从点起 165

用笔千古不易 165

笔能损益,墨能增减 165

阵云遇风,往而却回 166

行处皆留,留处皆行 166

放中之矩,变中之雅 166

长年荡桨,群丁拔掉 166

腕肘相通,指笔合节 166

任笔为体,聚墨成形 166

拘则取俗,纵则失度 167

既纯且绵,亦温而栗 167

无垂不缩,无往不收 167

太严伤意,太放荡法 167

得墨则瘦,得朱则肥 168

肥不剩肉,瘦不露骨 168

动不可留,静不可推 168

寓巧于拙,取圆于方 168

墨法 169

饮墨如贪,叶墨如吝 169

笔笔正锋,亭亭孤秀 169

搭锋养势,折锋取姿 169

神锋太峻,仪型自在 169

浓墨 170

淡墨 170

用墨 170

涨墨 171

用墨如糊 171

笔力 172

笔力论 172

骨力 173

势力 174

功力 174

筋力 174

用力 175

格力 175

全力 175

大力 175

有力 176

着力 176

无力 176

指力 176

魄力 176

腕力 176

人力 176

多力 177

丰筋 177

攒捉 177

放纵 177

力劲 177

振摄 178

暗过 178

圆扁 178

淹留 178

解数 179

逆数 179

中截 179

擫拓法 180

流便 180

外拓 181

内擫 181

中含 181

逆字诀 182

涩笔 182

腴润 182

筋骨 182

骨肉 182

骨体 183

筋法 183

骨法 184

血法 184

肉法 184

力易量难 185

力卑量高 185

筋骨血肉 185

力浅量深 185

力量 185

力粗量细 185

骨丰肉润 187

丰肉微骨 187

骨劲气猛 187

肉丰力沉 187

气到力到 187

果敢之力 188

游丝之力 188

含忍之力 188

字中骨健 188

一身之力 188

空中用力 188

力实气空 189

力在字中 189

力透纸背 189

五指齐力 190

万毫齐力 190

力有万夫 190

离纸、透纸 190

笔笔著力 190

笔遒法足 191

笔力劲骏 191

笔大如椽 191

笔力能扛鼎 191

入木三分 191

字外出力 191

多力丰筋 191

下笔如放箭 192

笔软则奇怪生 192

如锥画沙 192

如印印泥 193

画沙印泥 193

如屋漏痕 193

如折钗股 194

如古钗脚 194

力圆则润,势疾则涩 195

秀处如铁,嫩处如金 195

笔柔如绵,力劲如铁 195

如聚墨痕 195

如壁坼缝 195

如虫蚀木 195

字里金生,行间玉润 196

顿之山安,导之泉注 196

正锋取劲,侧笔取妍 196

劲拔绵和,圆齐光泽 197

众妙攸归,各存骨气 197

用笔之力,不在于力 197

太缓无筋,太急无骨 197

劲速超逸,迟留赏会 198

裹结流快,笔力轻健 198

屈折之状,钢铁为钩 198

牵掣之踪,劲针直下 198

笔势论(1) 199

笔势 199

书势 200

字势 200

奋笔势 201

?笔势 201

七势 201

钩裹势 201

钩努势 201

五势 201

衮笔势 201

千里阵云 202

高峰坠石 202

百钧弩发 202

陆断犀象 202

万岁枯藤 202

九势 203

十四势 203

崩浪雷奔 203

八诀 203

劲弩筋节 203

二十四势 204

七十二例法 204

识势 204

审势 204

形势 205

取势 205

得势 206

体势 206

立势 207

失势 207

疾势 207

涩势 207

向势 208

背势 208

异势 208

极势 208

侧势 208

势如破竹 208

势从内出 208

空中摇笔 209

空中打势 209

逆笔蓄势 209

以势为主 209

势巧形密 209

以势为先 209

欹侧取势 210

势和体均 210

异体同势 210

隔笔取势 210

机势自然 210

五画规则 210

八体 211

永字八法 211

八永 211

八法 211

侧 212

勒 213

努 213

趯 214

策 215

掠 215

啄 216

磔 216

长点 217

向上点 217

向左点 217

向右点 217

点法 217

波 217

杏仁点 217

直点 218

两向点 218

曲抱点 218

顾左顾右点 218

勾点 218

悬胆势 218

打点势 218

枊叶势 218

鼠矢势 218

四角势 219

曾头 219

铁铃 219

梅球势 219

带下点 219

栗子点 219

蝌蚪势 219

半蚁势 219

三角势 219

合三点 220

拗两对点 220

聚四点 220

背四点 220

开三点 220

聚水点 220

暗筑法 220

其脚 220

菱米点 221

流水势 221

冰法 221

龙爪点 221

散水法 221

直波势 221

横三点势 222

顺两对点势 222

群鹊 222

攒三点势 222

顾盼势 222

奋笔法 222

笔势论(2) 222

鸡头势 222

四点向背势 223

烈火势 223

急雁阵势 223

横波势 223

联飞势 223

悬珠点势 223

若 224

偃画势 224

横法 224

各相显异 224

连波省点势 224

宀头 224

宝盖头 224

显异法 224

三往一复势 224

递相显异 225

左尖 225

借势法 225

右尖 225

燕尾势 225

玉案 225

平画法 225

鳞勒 225

横鳞竖勒 225

三画法 226

峭峻势 226

递相竦峙 226

画卦势 226

递相解摘 226

解摘法 226

竖法 226

垂露变法 227

垂露 227

悬针 227

曲尺势 227

竖法 227

象笏势 227

曲头 227

铁柱势 227

钩法 228

蟹爪 228

弯笋势 228

掬月勾 228

转拓势 228

乡?势 228

浮鹅 228

虚实转拓势 228

平藏锋钩 228

长曲勾 229

向右钩法 229

向右钩势 229

向左钩势 229

中勾法 229

中钩势 229

绰钩势 229

直藏锋勾 230

勾裹势 230

狮口 230

劲努法 230

屈脚法 230

玉勾势 230

棘针势 230

托勾 230

虿尾钩 230

钩裹法 231

曲勾势 231

柳箕势 231

戈法 231

飞戈 231

秃出法 231

外略法 232

龙尾 232

凤翅 232

纵腕 232

乙脚 232

背抛法 232

折芒势 232

腕脚 232

大背抛 233

虿毒法 233

外擘法 233

邑耳法 233

双裹 233

双包 233

阜耳法 233

节耳法 233

横挑 234

撇法 234

微挑 234

平挑 234

虎牙势 234

挑法 234

?勾 234

打勾势 234

金锥势 234

犀角撇 235

直撇势 235

悬戈撇 235

护尾势 235

反引势 235

钩镰势 235

新月势 235

长曲撇 236

短直撇 236

曲抱撇 236

曲头撇 236

上尖撇 236

兰叶撇 236

平撇 236

竖撇 236

长回锋撇 236

蛇头势 237

飞带势 237

横爻势 237

竹箨势 237

叠人势 237

交争势 237

短回锋撇 237

章草法 237

反振勾 238

铁城势 238

金剪刀 238

折钉势 238

右昂取势 238

驼头势 238

石楯势 238

犁梁势 238

舞鹤势 238

鸟啄势 239

缩出法 239

蟠龙势 239

戏蝶势 239

短撇法 239

拂掠撇 239

竖心势 239

马椿势 239

鸟雏势 239

减勾 240

立人法 240

叠乌 240

辵法 240

双竹法 240

边衫法 240

联撇 240

贯鱼 240

斗鹑势 240

纵波 241

激石波 241

横波 241

击石波 241

缺波 241

平磔法 241

发波法 241

捺法 241

平捺 241

奋波势 242

兰叶波势 242

石螂腹势 242

曲头捺 242

金刀势 242

呜鸭势 242

隼尾波 242

开元式 242

反捺 243

翻捺势 243

瓜种势 243

短捺 243

小波 243

侧捺 243

漫游鱼 243

神气 244

神采 244

神意论 244

神情 245

神理 246

神味 246

神会 246

神韵 247

神境 247

神思 247

神解 248

神远 248

神明 248

神摹 248

神化 249

神逸 249

神奇 249

神骨 250

神妙 250

神悟 250

神格 250

神遇 250

风神 251

神运 251

神助 251

神识 251

神骏 251

精神 252

传神 253

入神 253

凝神 253

炼神 254

丰神 254

形神 254

通神 255

心神 255

得神 255

我神 255

他神 256

观神 256

精气神 256

神怡务闲 256

澄神静虑 257

思逸神超 257

神融笔畅 257

神完气足 257

神在意存 257

机到神来 258

意象 258

意境 258

意兴 259

意造 259

意态 259

意会 260

意足 260

笔意 260

有意 261

无意 262

新意 262

篆意 262

率意 263

古意 263

书意 263

得意 264

随意 264

着意 264

精意 265

箸意 265

心意 265

用意 265

作意 266

意在笔先 266

意到笔随 266

运意 266

放意 266

刻意 266

意在笔前 267

意先笔后 267

意在画中 267

意到笔不到 268

意不在书 268

笔断意连 268

意生法中 268

意和笔调 268

意法相成 268

意胜于法 268

笔短意长 269

笔不尽意 269

笔随意发 269

得意忘象 269

以意逆志 270

字字意别 270

心意闲澹 270

意为笔蒙,笔为意拘 270

留意于物,往往成趣 270

意之所到,辄能用笔 270

法象 270

古气 271

纵横可象 271

万象 271

象本取拙 271

取象 271

超以象外,得其环中 272

境界 272

妙境 272

化境 273

佳境 273

气韵论 274

气韵 274

气象 274

气格 275

气骨 275

气力 276

气体 276

气势 276

气足 277

气质 277

气味 277

气脉 277

气息 278

气贯 278

气满 278

气厚 279

气逸 279

气胜 279

气候 279

气魄 279

气概 279

生气 280

清气 280

气空 280

气盛 280

气和 280

元气 281

浩气 281

灵气 281

逸气 281

仙气 282

喜气 282

意气 282

体气 282

炼气 282

怒气 282

骨气 283

奇气 283

养气 283

风气 284

伧气 284

匠气 284

习气 284

谐气 285

霸气 285

行气 285

志气 285

助气 285

火气 286

秀气 286

俗气 286

楷气 286

内气 287

外气 287

金石气 287

书卷气 287

丈夫气 288

市井气 288

篆籀气 288

山林气 288

风涛气 289

庙堂气 289

尘埃气 289

蔬菇气 289

女郎气 289

清腴气 289

磊落之气 290

恬和之气 290

豪杰之气 290

英俊之气 290

士气为上 290

卷轴气 290

儿童纯气 290

萧散之气 291

风霜之气 291

磅礴之气 291

冲和之气 291

气成乎技 291

字要有气 292

韵胜 292

气不盈息 292

一气贯之 292

韵味 293

韵致 293

风韵 293

新韵 294

高韵 294

骨韵 294

逸韵 294

清韵 294

远韵 295

书韵 295

格韵 295

余韵 295

生韵 295

观韵 295

法韵 296

风味 296

滋味 296

古韵 296

病韵 296

襟韵 296

自韵 296

趣味 297

深味 297

玩味 297

生趣 298

天趣 298

真趣 298

味外味 298

笔趣 298

兴趣 299

失趣 299

旨趣 299

媚趣 299

得趣 299

逸趣 299

奇趣 299

风趣 300

活趣 300

情趣 300

意趣 300

深趣 300

清趣 301

趣在法外 301

心思 302

心悟 302

心源 302

创作论 302

心印 302

心通 303

心机 303

心力 303

心行 303

心运 303

会心 304

专心 304

运心 304

用心 305

师心 305

手熟 305

心是箭锋 305

心为筋骨 305

心手相应 305

心手相忘 306

心手双畅 306

心生于手 307

心摹手追 307

心昏手迷 307

心动手均 307

心平气和 308

心悟腕从 308

澄心定志 308

从心所欲 308

得心应手 309

妙在心手 309

細心运意 309

经目著心 309

清心寡欲 309

手执心谈 310

腕不负心 310

口传心授 310

心画传神 310

以乐其心 310

心有疏密,手有巧拙 310

心忘于笔,手忘于书 310

心空笔脱,指与物化 311

心能转腕,手能转笔 311

心不疑手,手不疑笔 311

心不厌精,手不忘熟 311

心得真妙,笔始入神 311

心中之想,尽出笔下 312

和调心手,不知物我 312

无间心手,忘怀楷则 312

无心于变,触手尽变 312

从心为上,从眼为下 313

因物付物,变化从心 313

轻重出心,妙用应手 313

任心随意,皆合规矩 313

规矩在心,变化在手 313

有动于心,必于草书 313

置物之形,输我之心 314

由象识心,徇象表心 314

腕能从臂,指能从心 314

手以心麾,毫以手从 314

手与神运,艺从心得 314

悬崖撒手,游行自在 315

端严手指,表记心灵 315

手随意运,笔与手会 315

随手万变,任心所成 315

信手自然,动有姿态 315

妙于手运,心手尽之 316

风鸢戾空,纶常在手 316

灵感论 317

兴到 317

兴会 317

感兴 318

妙悟 318

悟入 318

运思 318

敏思 319

柔思 319

即思 319

始思 319

善思 320

精思 320

静思 320

稳思 320

凝思 321

存思 321

忘思 321

结思 321

预想 321

目想 322

存想 322

天成 323

天机 323

天质 323

天得 323

天姿 324

天倪 324

天巧 324

天真 325

天骨 325

天资 325

整暇 326

专精 326

先机 326

醉中作书 327

秉笔思生 327

仰观俯察 327

异类而求 328

缓前急后 328

收视反听 328

思遏手蒙 328

五合五乖 328

感物而动 329

通灵感物 329

成局于胸 329

观我 330

资学兼长 330

观物 330

学书二观 330

天真烂漫是吾师 331

兴来一挥百纸尽 331

世间无物非草书 331

无意于佳乃佳 331

书之至者,妙与道参 332

积虑于中,融物以感 332

妙在能合,神在能离 332

神理超妙,浑然天成 332

通会之际,人书俱老 333

必资神遇,不可力求 333

没人操舟,无意于济 333

临纸瞑默,豫思其法 334

不由灵台,必乏神气 334

模写比拟,取诸物象 334

意与灵通,笔与冥运 334

与天为徒,与古为徒 334

博涉返约 335

天地之变,一寓于书 335

得法论 336

有法 336

无法 336

入法 336

出法 336

变法 337

定法 337

活法 337

正法 337

众法 338

古法 338

体法 338

精熟 338

纯熟 339

真熟 339

甜熟 339

书无定法 339

有法有致 340

无法之法 340

尽变古法 340

脱然能离 341

熟能生巧 341

大巧若拙 341

字有四法 341

作字三法 341

学书二法 341

以拙救熟 342

拙中生美 342

藏劲于圆 342

宁拙毋巧 342

字须熟外熟 343

非法非非法 343

身轻为尚 343

离方遁圆 343

宁霸勿俗 343

书乃吾自书 344

书无百日功 344

匆匆不及草书 344

学书在法,其妙在人 345

学书之法,先工楷法 345

取法乎上,皆为吾师 345

古法四分,已意六分 345

作真如草,作草如真 346

法本无体,贵乎会通 346

入乎古人,出乎古人 346

不求法脱,不为法缚 346

从规矩入,从规矩出 346

不贵多写,贵无间断 347

移易位置,增减笔画 347

先生后熟,熟而后生 347

精熟一家,贯穿众家 347

胸中餍饫,腕下精熟 347

朴而自古,拙而自奇 348

以拙取巧,合而成雅 348

以拙为妍,以重为巧 348

形似 349

神似 349

继承论 349

临摹 350

临池 351

临帖 351

摹帖 351

读帖 353

入帖 353

出帖 354

仿临 354

慎取 354

循序渐进 354

学书有序 355

转益多师 355

学不纯师 355

随步置履 355

多连博贯 355

兼收并蓄 356

三段功夫 356

体用完备 357

以笔胜口 357

勿徒貌似 357

离形得似 357

不似而似 358

字须用敬 358

临古须得其髓 358

临帖如骤遇异人 358

学贵专诣,不尚空谈 359

惟其有之,是以似之 359

拟虽贵似,归于不似 359

一体不通,书家所耻 359

沿流讨源,见过于师 359

透一步,翻一局 359

察之尚精,拟之贵似 360

似与不似间,乃大入处 360

始于形似,究于神似 360

步趋古人,勿依时人 360

似我者俗,学我者死 360

通变论 362

变化 362

变态 363

化工 363

自运 363

书通则变 364

新奇 364

自得 364

能守能变 365

守正尽变 365

守先待后 365

变古为今 365

会古通今 365

反经合道 365

移步换形 366

求工一笔 366

醇而后肆 366

新理异态 366

专攻一家 367

自辟门径 367

自成一家 367

千变万化 367

随人作计终后人 368

囊括万殊,裁成一相 368

风骨为体,变化为用 368

妙中增妙,新中更新 368

机致相生,变化乃出 368

不蹈故常,始可永传 369

一洗旧习,独领清新 369

蜂子采花,鹅王择乳 369

破方为圆,削繁为简 369

拆肉还母,拆骨还父 369

进退履绳,旋曲中规 370

兵无常阵,字无常定 370

品格 371

品评论 371

品评 371

品藻 372

格调 372

正格 373

变格 373

人格 373

体格 374

骨格 374

字格 374

书评 375

五品 376

神品 376

三要 376

三品 376

妙品 377

逸品 378

能品 378

佳品 379

五格 379

正宗 380

大家 380

名家 380

正源 380

傍流 380

六品 380

二十四品 381

十六宗 381

十美 381

六要 381

八须 381

隶绝 382

三绝 382

四绝 382

五绝 382

八绝 383

墨宝 383

墨妙 383

鉴赏 383

书圣 384

亚圣 384

心鉴 384

目鉴 384

耳鉴 384

小圣 385

笔圣 385

草圣 385

草贤 385

法书 385

流品 385

清厚 386

清远 386

清劲 386

清虚 386

大椽 386

大笔 386

入流 386

清雄 386

潇洒 387

洒落 387

萧散 387

遒劲 388

遒伟 389

遒媚 389

遒润 389

遒健 389

雅健 389

古雅 390

温雅 390

劲健 390

风雅 391

闲雅 391

飘逸 391

超逸 392

纵逸 392

颠逸 392

奋逸 393

奇逸 393

流逸 393

高逸 394

雄逸 394

遒逸 394

古逸 394

野逸 394

丰艳 395

丰腴 395

丰肥 395

平淡 396

古淡 396

雄浑 396

雄秀 397

秀丽 397

圆秀 397

灵秀 397

风流 397

风骨 398

风度 398

圆润 399

温润 399

体态 400

秀润 400

姿态 400

情态 401

真态 401

本色 401

妍媚 401

姿媚 401

秾纤 402

中程 403

灵和 403

精稳 403

沉着 403

险劲 404

圆融 404

高古 404

奇古 404

沉劲 405

瘦劲 405

圆劲 406

老劲 406

古劲 406

茂密 406

厚重 407

重拙 407

舞剑得神 407

粗服乱头 408

和能入雅 408

残雪滴溜 408

抽刀断水 408

听江得法 408

龙伸蠖屈 409

如泝急流 409

一掣万钧 409

快剑斫阵 409

担夫争道 409

螭盘虎踞 410

惟简故妙 410

右军如龙 410

北海如象 410

龙蠖蛰起 410

逆水行舟 411

长空游丝 411

弄丸运斤 411

书家上乘 411

土风土断 411

夏云多奇峰 412

落纸云烟 412

横风疾雨 412

绵里裹针 412

龙腾凤翥 413

快马入阵 413

铁画银钩 413

银钧趸尾 413

蚕头燕尾 414

草蛇灰线 414

沉着痛快 414

握拳透爪 414

欹侧非病 415

纵横自然 415

死蛇挂树,踏水虾蟆 415

铭心绝品 415

大笔如椽 415

体势劲媚 415

鉴不圆通 415

鸟跬在飞,兽骇将驰 416

和而不流,威而不猛 416

示见其全,不宜訾议 416

初若食蜜,末如橄榄 416

沉着妙丽,粗狠苶弱 416

取法乎上,仅得乎中 417

外露柔闲,中含挺劲 417

马不齐髦,人不栉沐 417

资责聪颖,学尚法渊 417

不激不厉,风规自远 417

鉴以心目,弗信耳传 417

攲侧取态,故是佳处 417

由一贯万,由万会一 418

密不掩态,媚不胜骨 418

匠成风妙,透具眼禅 418

精能之至,反造疏淡 418

游鱼得水,景山兴云 418

飞鸟出林,惊蛇入草 419

缓以效古,急以出奇 419

孤蓬自振,惊沙坐飞 419

刻鹄类鹜,画虎类狗 419

以润取妍,以燥取险 419

龙跳天门,虎臣凤阙 420

飞鸿戏海,舞鹤游天 420

怒猊抉石,渴骥奔泉 420

飘若浮云,矫若惊龙 420

疾若惊蛇,迟若渌水 421

飘若游云,激如惊电 421

端庄流丽,刚健婀娜 421

避忌论 422

二病 422

三戒 422

四病 422

五病 422

八忌 422

棱角 423

折木 423

竹节 423

柴担 423

十戒 423

八病 423

蜂腰 423

鼠尾 423

牛头 423

鹤膝 423

懈笔 424

忽笔 424

野笔 424

滑笔 424

信笔 424

斗环 425

枯槁 425

露骨 425

俗笔 425

指动 425

败笔 425

露筋 426

骨痴 426

涂鸦 426

墨猪 426

书奴 426

奴书 426

脂肉 427

干枯 427

轻佻 427

皮相 427

钝慢 427

装缀 428

圭角 428

狂怪 428

恶道 428

病韵 429

雕琢 429

沓拖 429

野狐 429

油滑 429

卑格 429

描字 430

字匠 430

画字 430

勒字 430

排字 430

刷书 430

字病 431

生硬 431

神痴 431

狂驰 431

淹滞 431

枯藤 431

算子之诮 431

连绵游丝,点画不清 431

闪避取巧 432

蚯蚓笔法 432

积薪束苇 432

春蚓秋蛇 432

务末遗本 432

雨中聚蚓 432

布棋布算 433

拳指塞掌 433

板刻呆滞 433

朽木为柱 433

飞蓬蔓草 433

烂漫凋疏 433

丑怪恶札 434

一味纯熟 434

描头画角 434

蚕头燕尾 435

蚕头马尾 435

墨猪肉鸭 435

蚕头鼠尾 435

枯骨断柴 435

蚕头雁尾 436

疴瘵缠身,孤禽溺水 436

病于新巧,泥于规模 436

求逸则野,求旧则拙 436

秀色可挹,媚骨难除 436

鼓努为力,标置成体 436

因古难新,自构难稳 436

扛肩阔脚,体势疏解 437

取则不远,难当高品 437

知吾合处,乃知病处 437

团土作人,刻木似鹄 437

宁见不足,毋使有余 437

笔蒙意阑,意拘笔死 437

章法论(1) 438

章法 438

布白 439

分布 440

分布法 440

布方 440

体样 440

布局 440

布阵 441

笔阵 441

布置 441

结构 442

位置 442

结字 443

结体 443

间架 444

管束 444

结束 444

收束 444

裹束 445

结裹法 445

欹正 445

平正 446

险绝 446

字脉 446

整齐 447

大齐 447

书脉 447

血脉 447

分背 448

老密 448

茂密 448

八面 448

九宫 449

大九宫 450

小九宫 450

活中宫 450

八面拱心 450

截赘 450

二字诀 450

照应 451

展促 451

顾盼 451

截拽 451

行款 452

取舍 452

承接 452

开阖 452

筋节 452

救护 453

行气 453

空白 453

分行布白 453

计白当黑 453

结形取态 454

异体同势 454

相生相让 454

正应反应 454

体方笔圆 454

阴阳相应 454

递相映带 455

以奇为正 455

以正为奇 455

似奇反正 455

杀字甚安 456

有行无列 456

有行有列 456

字间栉比 456

相呼相应 456

相避相形 456

无行无列 457

字字异形,行行殊致 457

首尾相应,上下相接 457

险绝为平,奇极为正 457

白少神远,白多神密 458

违而不犯,和而不同 458

着着回应,处处周密 458

匡廓之白,散乱之白 458

疏处用满,密处用提 458

疏可走马,密不透风 458

长舒左足 459

回展右肩 459

卜辞文 459

契文 459

间架结构九十二法 459

疏不嫌疏,密不嫌密 459

疏欲风神,密欲老气 459

大字结构五十四法 459

变换垂缩 460

峻拔一角 460

繁则减除 460

潜虚半腹 460

间合间开 460

隔仰隔覆 460

回互留放 460

分若抵背 461

孤单必大 461

重并仍促 461

以侧映斜 461

以斜附曲 461

覃精一字,自得盈虚 461

疏当补续 461

合如对目 461

统视连行,相承起复 462

三十六法 462

排叠 462

避就 462

顶戴 463

穿插 463

向背 463

相让 464

挑? 464

偏侧 464

补空 465

贴零 465

覆盖 465

粘合 466

捷速 466

章法论(2) 467

满不要虚 467

意连 467

垂曳 467

借换 467

覆冒 467

增减 468

应副 468

撑拄 468

朝揖 468

救应 469

回抱 469

附丽 469

包裹 469

却好 470

小成大 470

小大成形 470

左小右大 471

左高右低,右短右长 471

褊 471

各自成形 471

小大,大小 471

相管领 472

应接 472

大字结构八十四法 472

分疆 473

天覆 473

让右 473

让左 473

地载 473

二段 474

下占地步 474

上占地步 474

三停 474

三匀 474

左占地步 475

右占地步 475

左右占地步 475

上下占地步 475

中占地步 475

俯仰勾趯 475

平四角 476

开两肩 476

匀画 476

错综 476

疏排 476

缜密 476

上宽 477

下宽 477

下平 477

中竖 477

悬针 477

上平 477

减捺 478

让横 478

让直 478

横勒 478

均平 478

减勾 478

承上 479

屈脚 479

横戈 479

纵戈 479

横波 479

纵波 479

曾头 480

其脚 480

长方 480

短方 480

搭勾 480

重撇 480

伸勾 481

绰勾 481

勾努 481

勾裹 481

中勾 481

攒点 481

排点 481

屈勾 482

左垂 482

右垂 482

盖下 482

趁下 482

纵腕 482

散水 483

堆积 483

横腕 483

联撇 483

横撇 483

纵撇 483

孤单 484

长短 484

偏圆 484

斜正 484

字体 485

书体论(1) 485

书体 485

汉字 485

六书 486

正体 486

破体 486

草体 486

二体 487

二篆 487

三体书 487

三色书 487

五体书 487

四体书 487

六体 488

八体 488

九体书 488

十体书 488

二十六体篆 489

五十六种书 489

古书三十六种 489

杂体篆二十四种 489

十八体书 489

百体书 490

九十一种书 490

六十四书 490

一百二十体书 491

三百六十体 491

三元八会,群芳飞天 491

八龙云篆,明光之章 491

河图洛书 491

伏羲书 492

书契 492

仓颉书 492

吉颉书 492

八卦 492

禹书 493

瓦当文 493

篆书 493

甲骨文 494

籀文 495

大篆 495

籀篆 496

籀书 496

史书 496

石鼓文 496

萧籀 497

金文 497

古籀 497

钟鼎文 498

吉金文 499

款识文 499

草篆 499

古篆 499

古文 499

小篆 500

周篆 501

秦篆 501

夏篆 501

玉筯篆 501

铁线篆 501

汉篆 502

唐篆 502

奇篆 502

细篆 502

叠篆 502

隶书 503

佐隶 505

古隶 505

隶文 505

隶体 505

隶字 505

左书 505

佐书 505

徒隶书 505

草隶 506

今体 506

楷隶 506

今隶 506

今文 506

散隶 507

大隶 507

八分 507

分隶 507

秦分 508

汉隶 508

秦隶 508

章程书 508

汉分 509

魏隶 509

晋隶 509

唐隶 509

唐八分 509

唐分 510

隶古 510

真书 510

楷书 511

中楷 512

大楷 512

正书 512

正楷 512

铭石书 512

小楷 513

寸楷 513

蝇头楷 513

细字 513

欧体 513

虞体 513

颜体 514

褚体 514

薛体 514

柳体 515

赵体 515

瘦金书 515

魏体 516

草书 516

章草 517

草藁 517

赴急书 517

藁书 517

急就 518

行章 518

今草 518

大草 518

小草 518

狂草 519

新草 519

全草书 519

半草书 519

连绵草 519

隶草 520

散草 520

飞草 520

行书 520

相闻书 520

游丝草 520

独草 520

破草 520

行押书 521

行草 522

扇书 522

小行草 522

半草行书 522

行楷 522

楷行 522

真行 522

行狎书 522

书体论(2) 523

杂体 523

奇字 523

填篆 523

刻符书 523

摹印篆 524

九叠篆 524

缪篆 524

擘窠书 524

一笔书 525

反左书 525

榜书 525

飞白 525

一笔草 526

六分半书 526

指书 527

竹箸书 527

竹草书 527

漆书 527

经生书 527

南路体 528

馆阁体 528

院体 528

朝体 528

台阁体 529

干禄体 529

俗书 529

竹简书 529

鸟篆 530

鸟书 530

鸟虫书 530

虫书 530

虫篆 530

象形书 530

偃波书 531

蝌蚪文 531

蚊脚书 531

龙爪书 531

虎爪书 531

蜾匾篆 531

倒薤书 532

花押 532

枊叶篆 532

垂露篆 532

悬针篆 532

鹤头书 532

书风 533

书风书派论 533

书派 534

南北书派 535

北派 535

南派 535

包派 535

策派 535

右军书派 536

书家全派 536

书之经传 536

云间派 536

天潢书派 536

徐派 536

摺派 536

轻佻一路 537

柳家新样 537

颜筋柳骨 537

欧底赵面 537

小钟 538

大小欧阳 538

二王 538

大小二钟 538

大小二令 538

苏黄米蔡 538

素骨米姿 539

颜柳欧苏 539

三谢 539

四庾 539

四贤 539

六郗 539

八王 539

十家 539

初唐四家 540

宋四家 540

二张 540

钟张 540

邢张米董 541

三宋 541

二沈 541

钟王 541

二宋 541

南董北米 542

南曾北李 542

古今三董 542

南北二梁 542

南梁北孔 542

贺狂张颠 543

蔡京渊源 543

李邕渊源 543

颠张狂素 543

藏真书脉 543

诚悬儿孙 543

褚书渊源 544

褚书出自礼器 544

褚书传人 544

赵书渊源 544

临本分派 544

颜从褚出 544

羊真孔草 545

钟书近隶 545

柱史裔孙 545

柳出于颜 545

钟王遗范 545

子云学钟 545

庭坚学褚 545

清书四变 546

尊碑卑康 546

碑学 546

帖学 546

商周尚象 546

秦汉尚势 547

晋人尚韵 547

唐人尚法 547

宋人尚意 548

元明尚态 548

立宗开派 549

南路风韵 549

南书温雅 549

北书雄健 549

北书骨胜 549

南书韵胜 549

卓然立家 550

一家眷属 550

一家能书 550

一拓直下 550

一台二妙 550

一石两水 550

三梁一王 550

以人掩书 551

史陵师弟 551

长枪大戟 551

山阴堂室 551

书家宗匠 551

异师同妙 551

女中笔仙 552

山中宰相 552

亲相授受 552

云篆烟书 552

直入汉人 552

苏门颜闵 552

沈辽讳师 552

阳冰篆法 552

恨无臣法 553

架肘作书 553

仓颉后身 553

书出圣教 553

书中重台 553

书中仙手 553

鬻书为牛 554

朝颜暮褚 554

寝处碑下 554

墨工落籍 554

二父之美 554

父子能书 554

趣时贵书 555

朝者让野 555

甥舅相承 555

僧侣能书 555

夫妇能书 555

武将能书 555

飞逸浑穆之宗 556

互标派系,各峻门庭 556

瘦硬峭拔之宗 556

峻美严整之宗 556

韩敕之嗣 556

写经笼鹅 556

乱石铺街 556

字林侠客 556

同源异派,共树分条 557

异枝同条,波澜莫二 557

天下法书,尽归吴中 557

小变隶书,时兼篆籀 557

帖括道穷,卷摺途滥 557

用墨过丰,平原遗轨 557

闭门造车,开门合辙 557

方圆刚柔,交相为用 558

圆劲淡雅,扁而弗椭 558

买王得羊,不失所望 558

浓墨宰相,淡墨探花 558

雄迈神骏,舒放雍容 558

莫为之后,虽盛不传 558

唐书如玉,宋书如水晶 558

买褚得薛,亦不落节 559

陆出于虞,薛出于褚 559

颜书画赞,源出羲之 559

丁君十纸,王褒数字 559

天下三梁,江南一王 559

天子持砚,陆疑缚笔 559

细发为行,微尘遮字 559

振华启秀,嘘枯吹生 560

似书名家,有赠有荫 560

张草善肥,素草善瘦 560

蚕丛鸟道,另开生面 560

草书势 561

说文解字序 561

书著论 561

汉代 561

非草书 562

九势 562

笔论 563

隶书体 563

四体书势 564

草书势 564

书论 565

草书赋 565

笔阵图 565

记白云先生书诀 566

笔势论十二章并序 566

自论书 567

题卫夫人《笔阵图》后 567

古今文字志目 568

采古来能书人名录 568

笔意赞 569

论书 569

论书表 569

书赋 570

论书表 570

与梁武帝论书启 570

古今书评 571

古今书人优劣评 571

答陶隐居论书 572

草书状 572

书品 573

观钟繇书法十二意 573

论书 575

杂艺篇 575

心成颂 576

唐代 576

八诀 576

三十六法 576

用笔论 577

笔髓论 578

书旨述 578

传授诀 578

论书 579

王羲之传论 579

笔法诀 580

指意 580

书谱 580

九品书 581

书后品 581

九经字样 582

墨薮 582

十体书 583

干禄字书 583

书断 583

书议 584

书估 585

文字论 586

六体书论 586

评书药石论 587

古贤能书录 587

论用笔十法 587

玉堂禁经 588

字格 588

述书赋并注 589

法书论 589

论书 590

古迹记 590

述张长史笔法十二意 591

自叙帖 591

笔法论 592

授笔要说 592

释怀素与颜真卿论草书 592

冰阳笔诀 592

拨镫序 593

送高闲上人序 593

临池诀 593

论书 594

法书要录 594

续书评 594

书述 595

五经文字 595

六一题跋 596

试笔 596

集古录 596

宋代 596

元丰题跋 597

魏公题跋 597

法书苑 597

东坡题跋 597

论书 598

续书断 599

苏黄题跋 599

墨池编 600

山谷题跋 600

山谷论书 601

法帖通解 601

淮海题跋 602

九势 602

书史 602

海岳名言 603

宝章待访录 603

无咎题跋 604

东观余论 604

法帖刊误 604

广川书跋 605

姑溪题跋 605

洞天清禄集 605

历代钟鼎彝款识法帖 605

晦庵题跋 606

益公题跋 606

翰墨志 606

容斋题跋 607

水心题跋 607

绛帖平 607

续书谱 608

西山题跋 609

鹤山题跋 609

宝真斋法书赞 609

攻媿题跋 610

后村题跋 610

负暄野录 610

石门题跋 611

书录 611

书小史 611

书苑菁华 612

二王帖评释 612

草诀百韵歌 612

翰林密论 613

宣和书谱 613

元代 614

遗山题跋 614

陵川集 614

松雪斋集 614

永字八法 614

雪庵字要 615

衍极并注 615

书则 616

翰林要诀 616

云烟过眼续录 616

法书考 617

书法钩玄 618

书经补遗 618

字学新书摘抄 619

古字便览 619

书法三昧 619

书史会要 620

法书通释 620

明代 620

春雨杂述 621

书画传习录 621

书纂 622

珊瑚木难 622

大字结构八十四法 623

金薤琳琅 623

南濠居士文跋 623

寓意编 623

书述 624

书辑 624

文待诏题跋 624

墨池琐录 625

书品 625

玄牍记 625

书诀 625

笔诀 626

真赏斋赋 626

童学书程 626

玄钞类摘 626

古今法书苑 627

四友斋书论 627

弇州山人题跋 628

王氏书苑 628

考槃余事 628

书画跋跋 628

画禅室随笔 629

书画眼 629

游鹤堂墨薮 629

妮古录 630

书画史 630

眉公书画史 630

平泉题跋 631

六研斋笔记 631

味水轩日记 631

紫桃轩杂缀 632

铁网珊瑚 632

书苑补益 632

东图玄览编 632

书法雅言 633

墨林快事 633

寒山帚谈 634

张氏书画四表 634

清河书画舫 635

石墨镌华 636

书法离钩 636

续书史会要 637

书画题跋记 637

历代名家书画题跋 638

书法粹言 638

珊瑚网 638

变化永字七十二法 639

书指 639

书法纶贯 639

大书长语 640

文字谈苑 640

平生壮观 640

古今碑帖考 641

清秘藏 641

草书字法 642

四体字法 642

述古法书纂 642

正字千文 642

隶书字法 642

楷书字法 643

倪氏杂著笔法 643

草诀辨疑 643

草诀百韵歌 643

庚子消夏记 644

闲者轩帖考 644

清代 644

王奉常书画题跋 645

钝吟书要 645

霜红龛集 645

书影择录 645

金石文字记 646

书筏 646

书法约言 647

书法正传 647

江村消夏录 648

湛园题跋 648

书画记 648

好古堂家藏书画记 649

分隶偶存 649

绿阴亭集 649

隐绿轩题跋 650

六艺之一录 650

佩文斋书画谱 650

义门题跋 651

字学札记 651

书画考略 651

大瓢偶笔 651

侯氏书品 652

玉燕楼书法 652

书法偶集 652

隶辨 652

书法论 653

拙存堂题跋 653

天瓶斋书画题跋 653

天瓶斋书画题跋补辑 653

书画缘 653

玉台书史 654

字学津梁 654

论书剩语 654

虚舟题跋 655

竹云题跋 655

方石书话 655

石渠宝笈 656

九宫新式 656

汉溪书法通解 657

书品 657

书画说铃 657

频罗庵论书 658

书法举略 658

书法菁华 658

书法辑要 658

书法管见 659

书苑拾遗 659

书画心赏日录 659

论书十则 660

书法正宗 660

学书杂论 660

笔法精解 661

论书法 661

书势 661

承晋斋积闻录 662

评书帖 662

小沧浪笔谈 663

快雨堂题跋 663

南北书派论 664

北碑南帖论 665

石渠随笔 665

补订急就章偏旁歌 665

书学捷要 665

两汉金石记 665

初月楼论书随笔 666

书学 666

书概 667

辛丑消夏记 668

艺舟双楫 668

书法津梁 669

退庵随笔 669

书学拾遗 669

书法金针 670

临池心解 670

临池管见 670

过云楼书画记 671

学书迩言 672

书画鉴影 672

云自在龛随笔 673

书学绪闻 673

《庚子消夏记》校文 673

字学忆参 674

海日楼札丛 674

海日楼题跋 675

文艺舟双楫 675

书品 676

张文襄公论书语 676

自怡悦斋书画录 677

定川草堂文集小品 677

习字诀 677

书法 678

名原 678

论书绝句 678

书学源流记 678

词目笔画索引 679

后记 715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