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历史地理
徐闻县志
徐闻县志

徐闻县志PDF电子书下载

历史地理

  • 电子书积分:25 积分如何计算积分?
  • 作 者:黄强主编;徐闻县志编纂委员会编
  • 出 版 社:广州:广东人民出版社
  • 出版年份:2000
  • ISBN:7218033563
  • 页数:984 页
图书介绍:
《徐闻县志》目录

序一 1

概述 1

序二 3

序三 5

凡例 6

大事记 6

第一章 疆域与行政区划 54

第一节 疆域沿变 54

第二节 建置沿革 55

第三节 区划演变 56

第二章 自然环境 60

第一节 地质 60

第二节 地形 63

第三节 气候物候 65

第四节 海部地名纪略 72

第五节 潮汐 78

第六节 自然灾害 82

第一节 土地资源 94

第三章 自然资源 94

第二节 生物资源 99

第三节 滩涂资源 101

第四节 水资源 102

第五节 矿产资源 104

第四章 乡(镇)概况 107

第一节 徐城镇 107

第二节 海安镇 109

第三节 城南乡 112

第四节 城北乡 114

第五节 五里乡 117

第六节 大黄乡 120

第七节 迈陈镇 122

第八节 角尾乡 125

第九节 西连镇 128

第十节 下桥镇 131

第十一节 和安镇 134

第十二节 锦和镇 138

第十三节 新寮镇 141

第十四节 外罗镇 144

第十五节 下洋镇 146

第十六节 前山镇 149

第十七节 曲界镇* 152

第十八节 龙塘镇 155

第十九节 海安经济开发试验区 158

第五章 经济综述 160

第一节 建国前的经济概况 160

第二节 建国后经济建设 163

第一节 计划管理 176

第六章 经济综合管理 176

第二节 工商行政管理 180

第三节 物价管理 183

第四节 统计管理 186

第五节 技术监督和标准化计量管理 188

第六节 审计监督 190

第七章 经济制度变革 192

第一节 减租减息 192

第二节 土地改革 193

第三节 三大改造 194

第四节 人民公社 197

第五节 经济体制改革 197

第八章 农业 201

第一节 农业区划 201

第二节 土地开发和土壤改良 203

第三节 耕作制度改革 204

第四节 粮食 206

第五节 甘蔗 211

第六节 水果 213

第七节 瓜菜 216

第八节 其他经济作物 217

第九节 植物保护 222

第十节 农业机具 225

第十一节 行政管理机构 227

第九章 林业 229

第一节 植被和林区 229

第二节 植树造林 230

第三节 森林保护 231

第四节 树木种类 235

第五节 林产品 237

第十章 水利 238

第一节 水利基础工作 238

第二节 工程建设 241

第三节 供水 用水 251

第四节 抗旱 252

第五节 水利管理 254

第六节 移民迁安 258

第一节 海洋捕捞 259

第十一章 渔业 259

第二节 海水养殖 264

第三节 淡水养殖 268

第四节 管理机构 269

第十二章 畜牧 272

第一节 机构 队伍 272

第二节 饲养概况 272

第三节 饲料 牧地 273

第四节 徐闻犦牛 275

第五节 徐闻山羊 277

第六节 其他畜禽 278

第七节 畜禽防疫 280

第十三章 农垦 281

第一节 农场 282

第二节 垦荒 297

第三节 橡胶树种植 298

第四节 其他作物种植 299

第五节 养殖 300

第六节 产品加工 302

第十四章 工业 306

第一节 糖业 310

第二节 盐业 315

第三节 电力工业 321

第四节 建材工业 324

第五节 食品加工业 327

第六节 土特产品加工业 335

第七节 印刷造纸业 337

第八节 机械工业 338

第九节 矿产采选业 339

第十节 其他手工业 341

第十一节 工业企业选介 342

第十五章 交通 350

第一节 陆路交通 350

第二节 水路交通 355

第三节 民间交通工具 360

第四节 交通管理 361

第五节 口岸 364

第十六章 邮电 367

第一节 邮政 368

第二节 电信 372

第十七章 商业 服务业 376

第一节 农副产品购销 378

第二节 工业品供应 382

第三节 服务行业 385

第四节 对外贸易 387

第五节 地方风味小吃 388

第六节 商业企业选介 389

第一节 机构 391

第十八章 财政 税收 391

第二节 管理体制 392

第三节 税收种类 397

第四节 财政收支 410

第五节 债券 416

第十九章 金融 保险 417

第一节 金融机构 417

第二节 货币 422

第三节 信贷 信用 429

第四节 存款 435

第五节 保险 444

第二十章 乡镇企业 448

第一节 企业结构 450

第二节 经营管理与经济效益 451

第三节 主要企业选介 452

第二十一章 建筑业 455

第一节 建筑队伍 455

第二节 经营管理 456

第四节 建筑企业选介 458

第三节 建筑质量及安全管理 458

第二十二章 城乡建设 461

第一节 县城建设 461

第二节 圩市建设 468

第三节 农村建设 485

第四节 房产管理 487

第五节 土地管理及利用 491

第六节 环境保护 497

第一节 职工队伍 500

第二十三章 劳动工资 500

第二节 就业安置 501

第三节 工资福利 506

第四节 劳动保护 510

第二十四章 地方国家权力机关 512

第一节 普选和人民代表的产生 512

第二节 县各界人民代表会议和人民代表大会 515

第三节 县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 521

第一节 清前县署 523

第二十五章 地方国家行政机关 523

第二节 民国政府 527

第三节 人民政府 529

第四节 信访工作 539

第五节 侨务工作 541

第二十六章 政党 544

第一节 中国共产党 544

第二节 中国国民党 569

第三节 中国民主促进会 571

第一节 民国时期徐闻县参议会 573

第二十七章 议政机关 573

第二节 人民政治协商会议 574

第二十八章 群众团体 581

第一节 工会 581

第二节 农会和贫下中农协会 583

第三节 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 584

第四节 妇女联合会 587

第五节 工商业联合会 589

第六节 归国华侨联合会 591

第七节 文学艺术界联合会 593

第八节 其他群众团体 594

第二十九章 建国后政治运动和主要活动 596

第一节 支前活动 596

第二节 抗美援朝 596

第三节 镇压反革命 597

第四节 土地改革 598

第五节 “三反”“五反”运动 599

第六节 反右派斗争运动 599

第七节 “大跃进”运动 600

第八节 社会主义教育运动 602

第九节 “文化大革命”运动 603

第十节 党的基本路线教育和农业学大寨 604

第十一节 平反冤假错案 606

第三十章 公安司法 608

第一节 公安 608

第二节 检察 617

第三节 审判 620

第四节 司法行政 622

第一节 民国时期县政府公务员 625

第三十一章 人事 625

第二节 建国后国家机关工作人员 626

第三十二章 军事 640

第一节 军事地理 640

第二节 驻军 642

第三节 战事 646

第四节 支援解放海南岛 652

第五节 兵役 656

第六节 民兵 659

第一节 管理机构和文化设施 663

第三十三章 文化艺术 663

第二节 文艺演出 668

第三节 文艺创作 670

第四节 民间文艺 678

第三十四章 文物胜迹 686

第一节 徐闻佳景 686

第二节 古今史迹 690

第三节 库藏文物 697

第三十五章 教育 701

第一节 教育行政机构 702

第二节 书院 私塾 703

第三节 幼儿教育 704

第四节 小学教育 705

第五节 中学教育 713

第六节 中等专业教育 726

第七节 业余教育 729

第八节 教师队伍 732

第九节 教育经费与校舍设备 736

第十节 教学 738

第三十六章 卫生 742

第一节 卫生行政机构 743

第二节 卫生事业单位 744

第三节 卫生队伍及医疗设备 751

第四节 防疫保健 752

第五节 除害灭病 754

第六节 医疗技术 760

第七节 民间验方 761

第八节 地道药材 762

第一节 科技机构 768

第三十七章 科技 768

第三节 科研活动及科研成果 770

第二节 科技队伍 770

第四节 科普活动 780

第三十八章 体育 782

第一节 体育管理机构 782

第二节 群众体育 782

第三节 学校体育 785

第四节 竞赛活动 787

第一节 报刊 795

第三十九章 新闻广播 795

第二节 新闻报道 796

第三节 广播电视 797

第四十章 地方志编纂和档案工作 799

第一节 地方志编纂 799

第二节 档案工作 802

第四十一章 民政 805

第一节 优抚 805

第二节 救济 813

第三节 老弱病幼供养 816

第四节 残疾人事业 821

第四十二章 人民生活 823

第一节 农民生活 823

第二节 城镇居民生活 826

第四十三章 宗教 830

第一节 佛教 830

第二节 基督教 832

第三节 宗教管理 835

第一节 生产习俗 836

第四十四章 风俗习惯 836

第二节 生活习俗 837

第三节 社会新风 841

第四节 邪风陋习 842

第四十五章 贼乱 虎患 844

第一节 贼乱 844

第二节 虎患 850

第四十六章 人口 853

第一节 人口源流 853

第二节 人口构成 859

第三节 姓氏 870

第四节 寿龄 879

第五节 计划生育 880

第四十七章 方言 889

第一节 方言概况 889

第二节 徐闻雷话语音 890

第三节 雷话语法特点 893

第四节 熟语 900

第一节 人物传 902

第四十八章 人物 902

第二节 人物简介 921

第三节 人物名录 929

附录 964

一、旧县志序选 964

二、历代诗文选 965

三、汉代徐闻县治遗址考 972

四、文件报告选 974

五、本志出版时徐闻县五套班子领导名单 983

编后话 984

相关图书
作者其它书籍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