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哲学宗教
灵感学
灵感学

灵感学PDF电子书下载

哲学宗教

  • 电子书积分:11 积分如何计算积分?
  • 作 者:刘奎林著
  • 出 版 社:哈尔滨:黑龙江教育出版社
  • 出版年份:2014
  • ISBN:9787531674696
  • 页数:257 页
图书介绍:《灵感学》作为现代思维科学的基础理论组成部分,把灵感的存在、灵感发生的本质、灵感的特征、灵感发生的基础、灵感发生的规律和诱发灵感的机制模型作为研究对象,本书在历史地、辩证地、客观地总结并吸取古今中外有关灵感研究的经验教训的基础上,在重新界定潜意识概念的前提下,运用“显意识和潜意识相互作用理论”解释灵感发生的本质。系统梳理了灵感历史的演变和发展,揭示了灵感发生的本质、特征和基础,提出灵感是一种基本思维规律,建立诱发灵感思维的模型和方法。
上一篇:伟大的励志书下一篇:大易择言 17
《灵感学》目录
标签:灵感

第一篇 灵感历史演变的源和流 1

第一章 灵感的历史渊源 1

一、灵感(顿悟)萌发于原始思维 1

二、“灵感”一词源于古希腊 5

三、灵感是闪烁在中国古代文论中的瑰宝 9

第二章 中国古代灵感说 15

一、先秦时期的“感兴说” 15

二、魏晋南北朝时期的“神思说” 18

三、唐宋时期的“妙悟说” 23

四、元明清时期的“意境说” 26

第三章 灵感观的演变与发展 31

一、中西方古代灵感观 31

二、H.奥斯本的灵感观 37

三、钱学森的灵感观 42

第二篇 灵感发生的本质和特征 48

第四章 灵感思维与潜意识 48

一、科学地认识潜意识 48

二、重新修正弗洛伊德的潜意识概念 52

三、潜意识酝酿非逻辑思维 58

第五章 灵感思维的本质 62

一、灵感是一种可控的思维形式 62

二、灵感思维的本质 72

三、灵感思维的实用价值 75

第六章 灵感思维的特征 84

一、灵感思维的突发性特征 84

二、灵感思维的瞬息性特征 90

三、灵感思维的独创性特征 94

第三篇 灵感发生的基础和机制 101

第七章 灵感发生的基础 101

一、灵感发生的实践基础 101

二、灵感发生的认识基础 104

三、灵感发生的非线性基础 109

四、灵感发生的脑科学基础 113

第八章 灵感发生的机制 121

一、灵感发生的原理 121

二、灵感发生的原则 124

三、灵感发生的规律 126

第九章 灵感发生的状态 131

一、灵感发生状态的多样性 131

二、灵感发生状态的发散性 133

三、灵感发生状态的机制 146

第四篇 灵感是一种基本思维规律 153

第十章 灵感思维是人类的一种基本思维规律 153

一、灵感思维作为一种基本思维规律的哲学依据 153

二、灵感思维作为一种基本思维规律是自然科学发展的必然结果 157

三、灵感思维规律的确立是思维规律变革的新进展 162

第十一章 灵感思维与抽象思维和形象思维 167

一、人类思维是各种思维规律的系统整合 167

二、各种思维形式在人类思维运动中的地位和作用 169

三、灵感思维与抽象思维和形象思维的关系 170

第十二章 灵感思维与直觉思维 174

一、直觉是一种基本思维规律 174

二、直觉思维发生的路线图 177

三、灵感思维与直觉思维关系 180

第十三章 灵感思维与创造性思维 183

一、创造性思维是一种综合性思维 183

二、创造性思维发生机制——自觉意识和非自觉意识的交融 185

三、创造性思维的基本特征 190

第五篇 灵感思维与人的智能开发 193

第十四章 灵感思维与智力开发 193

一、智力和智力结构 193

二、智力开发是一项系统工程 196

三、发明创造是智力开发的标志 199

第十五章 灵感思维与非智力因素 205

一、科学认识创造力 205

二、强化灵感迸发的精神境界 208

三、灵感思维与非智力因素相关 212

第十六章 灵感思维与人脑潜能 218

一、信息时代对人脑的挑战 218

二、人脑潜能尚待开发 221

三、开发人脑潜能的方法 222

第六篇 诱发灵感思维的模型和方法 227

第十七章 灵感思维发生系统的机制模型 227

一、灵感思维发生系统的序列链模型 227

二、灵感思维发生系统的宏观控制模型 232

三、灵感思维发生系统的微观激发模型 233

四、灵感思维发生系统的机器控制模型 236

第十八章 诱发灵感的潜意识推论 239

一、潜意识范畴 239

二、潜意识推论的自组织过程 240

三、潜意识推论基本方式和特征 242

四、潜意识推论有别于显意识推理 246

第十九章 诱发灵感的方法 248

一、追捕热线法 248

二、暗示右脑法 249

三、寻求诱因法 250

四、搁置问题法 251

五、西托梦境法 252

六、养气虚静法 253

七、追踪记录法 254

参考文献 256

相关图书
作者其它书籍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