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社会科学
当代职业发展研究
当代职业发展研究

当代职业发展研究PDF电子书下载

社会科学

  • 电子书积分:12 积分如何计算积分?
  • 作 者:冯桂林主编
  • 出 版 社:武汉:湖北科学技术出版社
  • 出版年份:2013
  • ISBN:9787535259691
  • 页数:313 页
图书介绍:职业学研究综述和职业导向式培训的多学科透视、技能人才职业导向式培训模式研究、我国专项职业能力培训和鉴定标准研究、我国终身职业培训体系建设与政策架构、我国当代技能储备机制建构的现状调查与分析。职业学研究综述和职业导向式培训的多学科透视、技能人才职业导向式培训模式研究、我国专项职业能力培训和鉴定标准研究、我国终身职业培训体系建设与政策架构、我国当代技能储备机制建构的现状调查与分析。
《当代职业发展研究》目录

第一编 职业学研究综述和职业导向式培训的多学科透视 1

一、职业学发展综述 1

(一)国内外职业学和职业教育研究的新思路 1

(二)职业科学的发展趋势 4

(三)我国职业科学领域建设概况 8

二、职业学的基本范畴 11

(一)职业内涵 11

(二)职业分类 13

(三)职业活动 16

(四)职业能力 18

(五)职业心理 19

(六)职业道德 20

(七)职业声望 21

(八)职业标准 23

(九)职业资格 23

(十)职业发展 24

(十一)职业技能测评与鉴定 26

(十二)职业教育与培训 27

三、多学科视野中的职业分析 28

(一)社会学分析 28

(二)经济学分析 35

(三)管理学分析 41

(四)教育学分析 48

第二编 技能人才职业导向式培训模式研究 55

一、研究概述 55

(一)研究的背景 55

(二)研究的目的 56

(三)研究的对象 56

(四)研究的方法 57

(五)研究的特点 58

二、职业科学和职业导向的内涵 59

(一)以职业科学为基础 61

(二)以社会职业需求为依据 62

(三)以职业能力为核心 62

(四)以职业活动为重点 63

(五)以促进人的职业化为目的 64

(六)以自主职业生涯发展为根本 65

三、国外职业导向理论的主要分析工具 66

(一)几种常见的分析工具 66

(二)以职业为导向开展职业培训的学校案例 71

四、我国技能人才职业导向式培训模式 75

(一)社会培训模式 76

(二)企业文化制导模式 77

(三)特色培训模式 78

(四)示范实训基地模式 83

(五)综合激励模式 84

(六)“五结合”鉴定模式 88

(七)院校培训模式 90

(八)公共实训基地模式 91

五、我国技能人才职业导向式培训模式建构的路径选择 93

(一)技能人才的培训目标 95

(二)技能人才的职业能力分析 97

(三)技能人才的培训方案 102

(四)以职业为导向直接应用于职业培训的案例 106

第三编 我国专项职业能力培训和鉴定标准研究 113

一、我国专项职业能力的发展现状 114

(一)专项职业能力范畴概述 114

(二)专项职业能力人才的发展态势 117

(三)专项职业能力发展中的主要问题 122

二、我国专项职业能力的开发模式 127

(一)立体开发模式 128

(二)“一点三线”模式 129

(三)“三突出”模式 131

(四)“五环节”模式 132

(五)精细化模式 134

(六)统筹发展模式 136

(七)专项职业能力开发模式的一般结构 137

三、我国专项职业能力开发的技术路线 139

(一)专项职业能力的分类与规范 140

(二)专项职业能力规范的形成机制 147

(三)专项职业能力规范的适用范围 148

(四)专项职业能力考核鉴定标准的命题与题库 149

(五)专项职业能力规范开发的技术方法 151

四、我国专项职业能力考核鉴定标准的一般程序 152

(一)专项职业能力考核鉴定标准研究的指导思想 152

(二)专项职业能力考核鉴定标准与职业资格考核的对接 154

(三)专项职业能力考核鉴定标准的结构与特征 156

(四)专项职业能力考核鉴定标准形成中的主要影响因素 163

五、我国专项职业能力事业的发展趋势与前景 164

(一)专项职业能力市场需求的预期分析 165

(二)专项职业能力队伍的结构分析 165

(三)专项职业能力的发展优势 166

(四)专项职业能力发展中的制约因素 166

六、加强我国专项职业能力开发的政策性建议 167

(一)积极构建我国专项职业能力开发的总体战略 167

(二)大力推进我国专项职业能力开发的队伍建设 168

(三)必须尽快确立我国专项职业能力开发的法律地位 169

(四)规范培训机构,严格培训程序,不断提升开发质量 170

(五)坚持“四位一体”,创造良好开发环境 170

(六)转变观念,正确处理几种关系 171

七、附件:我国专项职业能力考核鉴定工作现状问卷调查分析报告 173

第四编 我国终身职业培训体系建设与政策建构 185

一、研究概述 186

(一)研究目的和意义 186

(二)研究内容和特点 188

(三)研究综述和方法 190

二、我国终身职业培训体系建设的发展进程 191

(一)历史回顾及阶段划分 192

(二)主要的培训类型与特点 195

(三)发展进程中的主要问题 199

三、国外终身职业培训体系的比较分析 204

(一)国外终身职业培训体系的理念建构 204

(二)国外终身职业培训机制的社会建构 208

(三)国外终身职业培训的内容与方法 211

四、我国终身职业培训体系的功能定位 222

(一)我国终身职业培训体系的概念辨析 222

(二)我国终身职业培训体系的构成要素 226

(三)我国终身职业培训体系的功能定位 230

五、我国终身职业培训体系的运行机制 233

(一)我国终身职业培训体系运行机制的主要内容 233

(二)我国终身职业培训体系运行机制的主要特征 235

(三)我国终身职业培训体系运行机制建设中的主要制约因素 237

六、我国终身职业培训体系建设的政策和建议 239

(一)制定并实行终身职业培训法规和终身学习法规 240

(二)制定并推出个体参与终身职业培训并享有相关待遇的政策 241

(三)规范并鼓励企业积极参与终身职业培训活动的政策 241

(四)鼓励并规范社会群团组织参与终身职业培训政策 241

(五)制定并出台加强终身职业培训的舆论引导政策 242

(六)整合社会力量,推出构建大培训系统的鼓励政策 242

(七)实行多元投入,出台经费保障政策 243

(八)制定充分授权,鼓励地方政府承担终身职业培训责任的政策 244

(九)制定并实施终身职业培训均等化政策 244

第五编 我国当代技能储备机制建构的现状调查与分析 247

一、导言 247

(一)研究内容和目的 247

(二)国内外研究综述 249

(三)研究路径和方法 250

二、技能储备机制建构的理论蕴涵与特征 251

(一)技能储备机制建构的概念辨析 251

(二)技能储备机制建构的主要价值与社会功能 254

(三)技能储备机制建构的基本特征 259

三、我国技能储备机制建构的现状分析 262

(一)我国技能储备机制建构的社会认知 262

(二)我国技能储备机制建构的已有基础 266

(三)我国技能储备机制建构中的主要问题 273

四、我国技能储备机制的架构设计与路径分析 278

(一)我国技能储备机制的战略架构与思路 278

(二)我国技能储备机制建构的主体路径与主导模式 282

(三)我国技能储备机制的类型划分 283

(四)我国技能储备机制建构的市场环境和依据 288

五、国外技能储备现象及其运行模式 292

(一)国外技能储备的理念与发展进程 292

(二)国外技能储备机制的要素建构和运行模式 296

(三)国外技能储备机制的主要特点 300

六、我国技能储备机制建构的政策建议 303

(一)技能储备机制建构的指导思想 303

(二)积极建构和完善技能储备工作机制 304

(三)健全技能储备政策体系 306

(四)落实技能储备保障措施 307

(五)改革技能人才储备培训模式 309

(六)优化技能储备服务平台 310

后记 312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