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秦经学学术编年 上PDF电子书下载
- 电子书积分:18 积分如何计算积分?
- 作 者:刘爱敏等著;郑杰文主编
- 出 版 社:南京:凤凰出版社
- 出版年份:2015
- ISBN:9787550621152
- 页数:618 页
前言 1
西周经学学术编年 3
周武王元年(周文王十一年)乙未(前1046) 3
文王十一年一月二十一日,武王祭社,登天子位,西周王朝建立 3
一月二十四日,武王告诫殷商贵族,申明伐殷之义,作《商誓》 4
一月二十七日前后,史官作《克殷》,记载武王克殷的过程 5
克殷后第四十一天,擒获艾侯,献俘时史官诵读《禽艾》 6
五月,史官作《武成》,记武王克商至凯旋诸事 7
武王既胜殷,邦诸侯,班宗彝,作《分器》 8
武王欲营建洛邑,传位周公,史官作《度邑》 9
武王以殷为鉴而作《支》 10
周武王二年(周文王十二年)丙申(前1045) 10
四月,武王有疾,命周公辅成王,告以正要,史官录其言作《武儆》、《五权》 10
周武王三年(周文王十三年)丁酉(前1044) 11
箕子作《洪范》 11
箕子朝周,感宫室毁坏而作《麦秀之诗》 12
武王克商,西旅献獒,太保作《旅獒》;巢伯慕义来朝,芮伯作《旅巢命》 12
武王有疾,周公作《金縢》 13
周武王四年(周文王十四年)戊戌(前1043) 15
十二月,武王崩于镐京 15
周成王元年(周公摄政元年)己亥(前1042) 16
武王崩,周公因成王年幼,摄政称王。管叔、蔡叔与武庚联合淮夷、徐、奄、熊、盈等国叛周。周公东征平叛,作《大诰》 16
周公东征期间,忧王业之将坏,陈《七月》以明先公风化之所由,致王业之艰难 17
周成王二年(周公摄政二年)庚子(前1041) 18
周公作《微子之命》,封微子启于宋 18
周公作《鸱鸮》遗成王以明其志 19
周成王三年(周公摄政三年)辛丑(前1040) 20
周公东征凯旋,劳归士而作《东山》之诗 20
周大夫美周公、恶四国,作《破斧》之诗 21
周大夫美周公,欲成王以礼迎周公归,而作《伐柯》和《九罭》 21
周成王四年(周公摄政四年)壬寅(前1039) 23
周大夫作《狼跋》,美周公进退有难而能不失其圣 23
成王归自奄,在宗周,诰庶邦,作《多方》 24
周公封建亲戚以蕃屏周 25
周公作策命之书《伯禽》,封伯禽于鲁 26
周公作《康诰》、《酒诰》、《梓材》,徙封康叔于卫 27
蔡叔既没,周公作《蔡仲之命》,复封其子蔡仲以奉其祀 28
周王命大正正刑书之诰辞,史官记事之始末而作《尝麦》 29
周成王五年(周公摄政五年)癸卯(前1038) 30
周公摄政五年营成周 30
周成王六年(周公摄政六年)甲辰(前1037) 33
周公制礼作乐,作《周礼》、《誓命》、《大武》 33
周成王七年(周公摄政七年)乙巳(前1036) 35
成王七年,洛邑告成,史官作《作雒》记叙营建始末及洛邑规模形制 35
三月十四日,周公南郊祭天,歌奏《昊天有成命》;以后稷配天,歌奏《思文》;以先王配享,歌奏《天作》 36
三月十五日,周公举行社祭 37
三月二十一日,周公诰殷民而作《多士》 38
三月二十一日,召公诰成王而作《召诰》 39
成王将亲政,召公戒之而作《公刘》、《泂酌》、《卷阿》 39
十二月三十日,成王在洛邑举行烝祭,歌奏《丰年》、《潜》 40
周成王八年 丙午(前1035) 41
正月一日,成王正式亲政,登基典礼时歌奏《烈文》、《闵予小子》、《访落》、《小毖》、《敬之》 41
正月一日或稍后,史逸录成王与周公对答之语作《洛诰》 43
正月,成王举行祭天之礼,祈谷于上帝,歌奏《噫嘻》 44
成王初政,周公恐其逸豫,而作《无逸》 45
周公戒成王继承文王、武王、太王之业,而作《文王》、《大明》、《绵》 46
召公不悦周公致政而不去位之鲁,周公作《君奭》以明其意 47
二月,成王祈社稷,歌奏《载芟》 47
二月十七日,诸侯来朝,成王祭文王、武王,歌奏《雝》、《载见》 48
成王祭文、武之后,行飨礼宴请四方诸侯,歌奏《振鹭》、《有瞽》和《有客》、《臣工》 50
仲秋,成王报社稷,歌奏《良耜》 51
周公戒成王、辨百官而作《周官》、《立政》 52
周成王九年 丁未(前1034) 52
肃慎氏来朝,王俾荣伯作《贿息慎之命》 52
周成王十年 戊申(前1033) 53
周公将没,欲葬成周。公薨,成王葬于毕,告周公作《亳姑》 53
成王封唐叔于夏虚而作《唐浩》 54
周成王十一年 己酉(前1032) 55
周公既没,成王命君陈代周公治理成周,而作《君陈》 55
周成王十三年 辛亥(前1030) 55
淮夷、奄又叛 鲁征淮夷,作《费誓》 55
周成王二十二年 庚申(前1021) 57
成王将崩,命召公、毕公率诸侯相康王,作《顾命》。康王即位,遍告诸侯,作《康王之诰》 57
周康王元年 辛酉(前1020) 58
成康之际,天下安宁,刑错四十余年不用 58
周康王六年 丙寅(前1015) 58
康王六年,吕尚卒 58
周康王十二年 壬申(前1009) 61
六月三日,康王作《毕命》,命毕公分居里,成周郊 61
周康王二十五年 乙酉(前996) 62
康王卒,子昭王瑕立 62
周昭王十九年 甲辰(前977) 62
昭王南征不复,卒于江上,子满立,是为穆王 62
周穆王元年 乙巳(前976) 63
穆王命伯冏为周太仆正,作《同命》 63
穆王命君牙为周大司徒,作《君牙》 64
周穆王十二年 丙辰(前965) 64
穆王将征犬戎,祭公谋父引《诗》谏之 64
祭公谋父作《祈招》之诗,以止穆王周行天下之心 65
周穆王二十一年 乙丑(前956) 66
祭公临终告穆王勤政守位之事,史录君臣问答之语而作《祭公》 66
周穆王二十四年 戊辰(前953) 67
正月,穆王命左史戎夫作《记》 67
周穆王三十九年 壬午(前938) 67
正月,穆王有涂山之会 67
周穆王五十一年 乙未(前926) 68
吕侯受穆王之命作《吕刑》,申述夏时赎刑之法 68
周穆王五十五年(周恭王元年)己亥(前922) 69
穆王崩,子恭王繄扈立 69
周恭王三年 辛丑(前920) 70
密康公母论小丑备物终必亡 70
周恭王二十三年 辛酉(前900) 71
共王崩,子懿王?立 71
周懿王元年 壬戌(前899) 71
懿王元年,天再旦于郑 71
周懿王八年 己巳(前892) 72
懿王崩,共王弟辟方立,是为孝王 72
周孝王六年 乙亥(前886) 73
孝王崩,诸侯复立懿王太子燮,是为夷王 73
周夷王三年 戊寅(前883) 73
三年,致诸侯,烹齐哀公于鼎 73
周夷王七年 壬午(前879) 74
夷王七年,楚子熊渠伐庸,封其长子于庸,为《离骚》所言屈氏之祖 74
周夷王八年 癸未(前878) 74
夷王崩,子厉王胡立 74
周厉王三年 丙戌(前875) 75
召穆公作《民劳》刺厉王 75
周厉王三十年 癸丑(前848) 76
周芮良夫引《诗》论荣夷公专利 76
周厉王三十四年 丁巳(前844) 77
召穆公谏厉王弭谤 77
芮良夫谏厉王并戒执政者,作《芮良夫》 78
凡伯作《板》之诗以刺厉王 79
厉王无道,无纲纪文章,召穆公作《荡》,伤周室大坏 79
周厉王三十七年 庚申(前841) 80
厉王出奔于彘 80
邵公以其子代太子靖死 81
东国困于役而伤于财,谭大夫告病刺乱而作《大东》 81
芮良夫伤厉王流彘之乱而作《桑柔》 82
共和元年 庚申(前841,共和当年改元) 83
共和摄政改元,号曰共和 83
周宣王元年 甲戌(前827) 84
召伯虎作《天保》,祝福宣王即政 84
召穆公为团结宗室共辅周宣王,而作《常棣》 84
时人美宣王安集众民而作《鸿雁》 85
中兴大臣教宣王求贤才,而作《鹤鸣》 86
周宣王四年 丁丑(前824) 87
宣王命大夫秦仲伐西戎 87
尹吉甫作《韩奕》之诗,咏韩侯入觐,受宣王策命赏赐,归国便道亲迎 88
周宣王五年 戊寅(前823) 89
仍叔作《云汉》,美宣王遇旱而惧,侧身修行 89
周宣王六年 己卯(前822) 90
尹吉甫美宣王能兴衰拨乱,命召公平淮夷,而作《江汉》 90
召穆公作《常武》,美宣王平定徐之乱 91
周宣王八年 辛巳(前820) 92
诗人作《斯干》,咏宣王筑宫室寝庙 92
周宣王九年 壬午(前819) 92
诗人作《车攻》美宣王田于东都,作《吉日》美宣王田于西都 92
宣王会诸侯于东都讲习武事,诸侯美之而作《瞻彼洛矣》;宣王美诸侯有威仪而作《裳裳者华》;宣王燕飨诸侯,诸侯作《桑扈》 93
周宣王十二年 乙酉(前816) 94
正月初吉丁亥,虢季子作盘铭,记其伐?狁有功,受周王赏赐 94
南仲伐?狁,凯旋归来,作《出车》叙其事 95
张仲作《六月》,咏尹吉甫帅师伐?狁,有功而归 97
征伐?狁的战士归家途中,感时伤事而作《采薇》 98
征夫之妻思念丈夫,作《杕杜》之诗 99
诗人咏方叔南征蛮荆,克敌致胜,作《采芑》 100
尹吉甫作《崧高》之诗,送申伯徙封于谢 100
召穆公奉王命为申伯营建谢邑,役人咏之而作《黍苗》 101
鲁武公朝周宣王,宣王废长立少,仲山父谏宣王 102
周宣王十三年 丙戌(前815) 103
王命仲山甫筑城于齐,尹吉甫作《烝民》送之 103
卫釐侯卒,武公立 104
周宣王二十九年 壬寅(前799) 105
虢文公谏宣王不籍千亩 105
周宣王三十二年 乙巳(前796) 105
周宣王伐鲁,立孝公,诸侯从是而不睦,诗人戒王而作《沔水》 105
周宣王三十三年 丙午(前795) 106
王师伐太原之戎,不克 106
周宣王三十八年 辛亥(前790) 107
王师伐条戎、奔戎,王师败绩 107
周宣王三十九年 壬子(前789) 107
王师伐姜戎,战于千亩,王师败绩,军士怨而作《祈父》 107
宣王料民于太原,仲山父谏王 108
诗人作《庭燎》,美宣王勤于早朝 109
周宣王四十三年 丙辰(前785) 110
王杀其臣杜伯,其子隰叔出奔晋 110
周宣王四十六年 己未(前782) 110
周宣王崩 110
宋之正考父得《商颂》十二篇于周太师,以《那》为首,归以祀其先王 111
周幽王元年 庚申(前781) 113
周幽王即位 113
周幽王二年 辛酉(前780) 113
西周三川皆震,伯阳父论周将亡 113
周幽王六年 乙丑(前776) 114
周大夫作《十月之交》,刺幽王宠褒姒、用小人 114
周幽王八年 丁卯(前774) 115
幽王立褒姒之子伯服为太子 115
太子宜臼被放逐在申,作《小弁》之诗以抒其忧 116
申后自伤被黜而作《白华》之诗 116
周宗族人作《角弓》之诗,刺幽王不亲九族 117
周之同姓大臣忧孤危将亡,而作《頍弃》 118
周大夫深恶幽王废申后、宠褒姒,思得贤女以配君子而作《车辖》 118
周史伯引《书》言周弊 119
周幽王九年 戊辰(前773) 120
周大夫作《小旻》之诗,刺幽王任用小人 120
周大夫作《青蝇》之诗,刺幽王信谗言 121
卫武公作《宾之初筵》,刺幽王饮酒无度、失礼败德 122
周幽王十年 己巳(前772) 122
幽王末年,西戎东夷交侵中国,将士久役,有思亲盼归诗《蓼莪》、《四月》、《北山》、《渐渐之石》、《何草不黄》 122
幽王作乐淮上,君子忧伤,诗人作《鼓钟》以刺之 124
行役劳苦而忧思者作《无将大车》 125
周大夫自伤久役,思归怀友而作《小明》 125
征夫久役不归,怨妇忧思而有《采绿》 126
思见君子而有《隰桑》之作 126
幽王东征西伐,用兵不息,诗人感周室将亡而作《苕之华》 127
周大夫作《小宛》,刺幽王以小智而登高位 127
天下俗薄,女子被弃而有《谷风》之作 128
弃妇作《何人斯》,舒凄怨之情 129
寺人孟子遭谗言而作《巷伯》 130
周幽王十一年 庚午(前771) 130
申人、缯人及犬戎入宗周,杀幽王、王子伯服及郑桓公,西周灭亡 130
春秋经学学术编年 135
周平王元年 辛未(前770) 135
幽王被杀,申侯、缯侯、鲁侯、许男立宜臼于申,虢公翰立王子余臣于携,周二王并立 135
平王立,东迁于洛邑 136
周大夫作《正月》,闵宗周之亡 137
周大夫作《雨无正》,伤悼宗周覆亡,人心离散 138
凡伯刺幽王嬖褒姒乱政作《瞻卬》,刺幽王内乱地削作《召旻》 139
家父作《节南山》,刺幽王用尹氏以致乱 140
秦襄公始命为诸侯,秦人作《驷驖》美之 141
秦大夫作《终南》,赞美秦襄公朝周王受赐朝服 142
秦人作《小戎》咏秦襄公伐戎之事 143
周平王二年 壬申(前769) 144
桧人作《羔裘》、《素冠》、《匪风》、《隰有苌楚》四诗,闵国之将亡 144
周平王三年(鲁惠公元年 郑武公四年)癸酉(前768) 146
周平王锡命郑武公为周王室司徒,周史官作《缁衣》美之 146
周平王十一年(鲁惠公九年 晋文侯二十一年)辛巳(前760) 147
晋文侯杀携王余臣,周二王并立至此结束 147
周平王锡命晋文侯,周作册史官作《文侯之命》 147
周人作《采菽》以美平王能锡命晋文侯 149
周平王十三年(鲁惠公十一年 卫武公五十五年)癸未(前758) 149
卫武公年九十五,作《懿》,箴儆于国 149
卫人作《淇奥》赞美卫武公 150
周平王十八年(鲁惠公十六年 卫庄公五年)戊子(前753) 151
卫庄公娶齐庄公女庄姜为夫人,卫人为之作《硕人》 151
周平王二十一年(鲁惠公十九年 秦文公十六年)辛卯(前750) 153
秦人作《无衣》,美秦用兵勤王 153
宗周宫室坏,周大夫作《黍离》以伤之 155
周平王三十一年(鲁惠公二十九年 卫庄公十七年)辛丑(前740) 155
卫庄姜失夫人之位,作《绿衣》、《日月》、《终风》诗自伤 155
周平王三十二年(鲁惠公三十年 晋昭侯七年)壬寅(前739) 158
晋之国人将叛而归曲沃,作《扬之水》(《唐风》)以刺晋昭公 158
晋人师服之流作《椒聊》,以刺晋昭公 160
晋昭公无道,晋人作《山有枢》,表达对时局的悲观失望情绪,宣扬及时行乐 161
周平王三十六年(鲁惠公三十四年)丙午(前735) 161
周平王遣畿内之民戍申、甫、许,以固南土。戍者怨思,作《扬之水》(《王风》) 161
周平王命王人戍申,室家思夫作《君子于役》 162
周平王四十二年(鲁惠公四十年)壬子(前729) 163
史角来鲁 163
周平王四十九年(鲁隐公元年 郑庄公二十二年)己未(前722) 164
郑庄公母子赋《诗》言和,作者引《诗》评郑庄公、颍考叔之孝 164
周平王五十一年(鲁隐公三年)辛酉(前720) 166
君子引《诗》言忠信 166
君子引《诗》论宋宣公之知人 167
周桓王元年(鲁隐公四年 卫桓公十六年)壬戌(前719) 169
卫庄姜送归妾,作《燕燕》之诗 169
卫人作《击鼓》,怨州吁用兵暴乱,勇而无礼 169
周桓王二年(鲁隐公五年)癸亥(前718) 170
五年春,鲁隐公矢鱼于棠 170
周桓王三年(鲁隐公六年 郑庄公二十七年 陈桓公二十八年)甲子(前717) 172
君子引《书》及周任之言论“善不可失,恶不可长” 172
周桓王十四年(鲁桓公六年 郑庄公三十八年 陈厉公元年)乙亥(前706) 173
郑大子忽引《诗》拒齐婚 173
周史以《周易》见陈侯,陈侯筮其子陈完,遇《观》之《否》 174
周桓王十七年(鲁桓公九年)戊寅(前703) 176
成季之将生,桓公使卜楚丘之父卜之 176
周桓王十九年(鲁桓公十一年)庚辰(前701) 177
郑人作《有女同车》,刺太子忽不婚于齐,失大国之援,而见逐 177
周桓王二十年(鲁桓公十二年)辛巳(前700) 178
君子引《诗》论“苟信不继,盟无益” 178
周庄王元年(鲁桓公十六年 卫惠公四年)乙酉(前696) 179
左公子泄、右公子职以《芄兰》之诗,刺卫惠公杀兄谋国,年少在位,骄而无礼 179
周庄王二年(鲁桓公十七年 郑厉公六年)丙戌(前695) 180
郑昭公为高渠弥所杀,郑人以诗《山有扶苏》、《萚兮》、《狡童》、《扬之水》刺郑昭公忽不能用贤,以致亡身 180
周庄王三年(鲁桓公十八年)丁亥(前694) 181
齐大夫作《南山》诗,刺齐襄公鸟兽之行,淫乎其妹 181
周庄王四年(鲁庄公元年)戊子(前693) 183
齐人作《敝笱》,刺文姜淫乱 183
周庄王九年(鲁庄公六年 卫惠公十二年 黔牟八年)癸巳(前688) 183
君子引《诗》论“夫能固位者,必度于本末” 183
周庄王十一年(鲁庄公八年)乙未(前686) 184
鲁庄公引《书》言修德 184
周僖王元年(鲁庄公十三年 齐桓公五年)庚子(前681) 185
齐人作《猗嗟》,刺鲁庄公不能以礼防闲其母 185
周惠王三年(鲁庄公二十年)丁未(前674) 186
冬,王子颓享五大夫,乐及遍舞 186
周惠王五年(鲁庄公二十二年 齐桓公十四年 陈宣公二十一年)己酉(前672) 187
陈敬仲引《诗》拒为齐卿 187
周惠王七年(鲁庄公二十四年 齐桓公十六年)辛亥(前670) 188
哀姜嫁鲁,齐人作《载驱》诗以记之 188
周惠王十一年(鲁庄公二十八年 齐桓公二十年)乙卯(前666) 189
冬,鲁有大饥荒,臧文仲依荒礼告籴于齐 189
周惠王十六年(鲁闵公元年 齐桓公二十五年)庚申(前661) 190
齐管敬仲引《诗》谏齐侯救邢 190
辛廖为毕万占,遇《屯》之《比》 191
《诗经·魏风》作于此年以前 192
周惠王十七年(鲁闵公二年 郑文公十三年 许穆公三十八年)辛酉(前660) 193
郑人作《清人》 193
许穆夫人赋《载驰》,闵其宗国颠覆,自伤不能救 194
周惠王十九年(鲁僖公二年 齐桓公二十八年 卫文公二年)癸亥(前658) 195
卫人作《定之方中》,美卫文公复国 195
周惠王二十年(鲁僖公三年 晋献公二十年)甲子(前657) 196
晋士?引《诗》论修城 196
周惠王二十二年(鲁僖公五年 晋献公二十二年)丙寅(前655) 198
宫之奇引谚及《书》谏虞公 198
周襄王二年(鲁僖公九年 齐桓公三十五年 晋献公二十六年秦穆公九年)庚午(前651) 199
夏,葵丘会盟,管仲谏阻齐桓公封泰山 199
晋人作《葛生》,刺晋献公好攻战,国人多丧 200
晋人作《采苓》,刺晋献公听谗 201
君子引《诗》论荀息 201
公孙枝引《诗》论夷吾 202
周襄王四年(鲁僖公十一年 晋惠公二年)壬申(前649) 203
周内史引《书》言晋之将亡 203
周襄王五年(鲁僖公十二年 齐桓公三十八年)癸酉(前648) 205
齐侯使管仲平戎于王,王以上卿之礼飨管仲,管仲受下卿之礼而还。君子引《诗》评管仲 205
周襄王八年(鲁僖公十五年 齐桓公四十一年 晋惠公六年秦穆公十五年)丙子(前645) 206
晋献公筮嫁伯姬于秦 206
韩简引《诗》为晋惠公论献公 208
秦伯伐晋,卜徒父筮之 209
周襄王十年(鲁僖公十七年 齐桓公四十三年 晋惠公八年)戊寅(前643) 210
齐姜引《诗》劝公子重耳离齐 210
周襄王十二年(鲁僖公十九年 宋襄公十年)庚辰(前641) 212
宋司马子鱼引《诗》谏宋襄公勿伐曹 212
周襄王十三年(鲁僖公二十年 楚成王三十二年)辛巳(前640) 213
君子引《诗》论随之见伐 213
周襄王十五年(鲁僖公二十二年 齐孝公五年 晋惠公十三年宋襄公十三年 楚成王三十四年)癸未(前638) 214
富辰引《诗》谏周天子召王子带于齐 214
臧文仲引《诗》劝鲁僖公勿轻小国 215
宋公孙固引《诗》劝宋襄公礼遇晋公子重耳 216
周襄王十六年(鲁僖公二十三年 晋惠公十四年 郑文公三十六年 秦穆公二十三年 楚成王三十五年)甲申(前637) 217
重耳过郑,郑大夫叔詹赋诗谏郑文公礼遇重耳 217
楚成王以周礼享重耳 218
赵衰引《礼志》,谏重耳娶怀嬴 219
重耳与秦穆公相互赋诗 220
重耳亲筮得晋国,司空季子为重耳解筮卦 221
卜偃引《书》论晋怀公必致祸 222
周襄王十七年(鲁僖公二十四年 晋文公元年 秦穆公二十四年)甲申(前637) 223
董因占星、占筮并引《瞽史记》,劝晋文公渡河 223
周襄王十七年(鲁僖公二十四年 郑文公三十七年)乙酉(前636) 224
富辰引《诗》止周天子伐郑,王弗听 224
富辰引《书》谏止周襄王以狄女为后 226
君子引《诗》、《书》论郑子臧 227
周襄王十八年(晋文公二年 秦穆公二十五年)丙戌(前635) 228
狐偃为晋文公谋纳周襄王卜筮 228
周襄王二十年(鲁僖公二十七年 晋文公四年)戊子(前633) 230
赵衰引《书》荐郤縠 230
晋胥臣引《诗》论教 231
周襄王二十一年(鲁僖公二十八年 晋文公五年)己丑(前632) 233
君子引《诗》评晋文公 233
周襄王二十六年(鲁僖公三十三年 晋襄公元年)甲午(前627) 234
臼季引《诗》、《书》荐冀缺 234
周襄王二十七年(鲁文公元年 秦穆公三十四年)乙未(前626) 235
由余使秦 235
秦穆公引《诗》自责 236
周襄王二十八年(鲁文公二年 晋襄公三年 秦穆公三十五年)丙申(前625) 237
狼瞫引《周志》论“勇”,君子引《诗》评狼瞫 237
赵成子引《诗》论孟明之政 238
君子引《诗》论夏父弗忌之失礼 239
周襄王二十九年(鲁文公三年 晋襄公四年 秦穆公三十六年)丁酉(前624) 241
君子引《诗》评秦穆公、孟明、子桑 241
晋鲁盟,晋侯赋《菁菁者莪》,鲁文公赋《嘉乐》 242
周襄王三十年(鲁文公四年 齐昭公十年 秦穆公三十七年卫成公十二年)戊戌(前623) 243
君子引《诗》论敬主 243
君子引《诗》论秦穆公 243
卫宁武子聘于鲁,鲁文公赋《湛露》、《彤弓》,卫宁武子不答赋 244
周襄王三十一年(鲁文公五年 晋襄公六年 秦穆公三十八年)己亥(前622) 245
宁嬴引《书》论阳处父之刚 245
周襄王三十二年(鲁文公六年 秦穆公三十九年)庚子(前621) 246
秦穆公卒,秦人作《黄鸟》并引《诗》讥秦穆公殉良人 246
周襄王三十三年(鲁文公七年 晋灵公元年)辛丑(前620) 248
晋荀林父赋《板》之三章止先蔑之使秦 248
晋郤缺引《书》劝赵宣子归卫地以示德 249
周顷王二年(鲁文公十年 楚穆公九年 宋昭公三年)甲辰(前617) 250
楚子舟引《诗》言“当官而行” 250
周顷王五年(鲁文公十三年 郑穆十四年)丁未(前614) 251
郑伯与鲁文公宴于棐,子家、季文子赋《诗》 251
周匡王元年(鲁文公十五年 齐懿公元年)己酉(前612) 252
季文子引《诗》评齐侯 252
周匡王四年(鲁文公十八年)壬子(前609) 253
鲁大夫克对鲁宣公释《虞书》三则 253
周匡王六年(鲁宣公二年 晋灵公十四年 郑穆公二十一年宋文公四年)甲寅(前607) 254
君子引《诗》论宋羊斟 254
士季引《诗》谏晋灵公 255
赵盾引《诗》自解以对太史之言 256
周定王四年(鲁宣公六年 晋成公四年 郑襄公二年)戊午(前603) 256
中行桓子引《书》言灭赤狄之计 256
王子伯廖引《易》论郑公子曼满 257
周定王七年(鲁宣公九年 陈灵公十四年)辛酉(前600) 258
孔子引《诗》论泄冶之谏陈灵公 258
周定王九年(鲁宣公十一年 晋景公二年)癸亥(前598) 259
晋郤成子引《诗》言会狄于狄境 259
周定王十年(鲁宣公十二年 晋景公三年 楚庄王十七年)甲子(前597) 260
晋随武子引《诗》、《书》言“兼弱攻昧”,谏荀林父勿与楚战 260
知庄子引《易》言师之殆 262
晋孙叔引《诗》、《军志》令进攻楚军 263
楚庄王引《诗》论《武》乐 263
君子引《诗》批“怙乱者” 267
周定王十三年(鲁宣公十五年 晋景公六年)丁卯(前594) 267
晋羊舌职引《诗》、《书》,赞晋景公明德能赏 267
周定王十四年(鲁宣公十六年 晋景公七年)戊辰(前593) 268
晋景公命士会将中军,且为大傅,羊舌职引《诗》和谚语论景公能任善人 268
周定王十五年(鲁宣公十七年 晋景公八年)己巳(前592) 269
晋范武子引《诗》戒其子范燮 269
周定王十八年(鲁成公二年 晋景公十一年 齐顷公十年楚共王二年)壬申(前589) 270
齐宾媚人引《诗》劝晋人媾和 270
楚申公巫臣引《书》止楚庄王纳夏姬 271
楚申叔跪断巫臣有桑中之喜 272
楚子重引《诗》谏楚王用众 272
君子引《诗》戒君主要勤正其位 273
君子引《书》论用众 274
周定王二十年(鲁成公四年 晋景公十三年)甲戌(前587) 274
季文子引《诗》论晋侯之不敬 274
周简王元年(鲁成公六年 晋景公十五年 楚共王六年)丙子(前585) 275
晋人引《书》劝栾武子从众 275
周简王二年(鲁成公七年)丁丑(前584) 276
季文子引《诗》忧无吊者 276
周简王三年(鲁成公八年 晋景公十七年)戊寅(前583) 277
晋令鲁归汶阳之田于齐,季文子引《诗》论晋无霸主之德 277
君子引《诗》赞栾书从善如流 278
韩厥引《书》谏晋景公勿绝赵氏之祀 278
周简王四年(鲁成公九年)己卯(前582) 280
季文子赋《韩奕》之五章,穆姜答赋《绿衣》之卒章 280
莒恃其陋,而不修城郭,君子引《诗》言“备之不可以已” 282
周简王七年(鲁成公十二年 晋厉公二年)壬午(前579) 283
晋郤至如楚莅盟,引《诗》论楚子反违礼 283
周简王九年(鲁成公十四年 卫定公十二年)甲申(前577) 284
卫宁惠子引《诗》批晋苦成叔之傲 284
《左传》记圣人修《春秋》,并总结《春秋》笔法 285
周简王十一年(鲁成公十六年 楚共王十六年 晋厉公六年)丙戌(前575) 287
楚申叔时引《诗》论战之器 287
晋侯筮而从苗贲皇之言 288
晋范文子引《书》戒晋侯 289
周单襄公引《书》、《诗》言郤至佻天之功以为己力,必亡 289
穆姜卜筮自己将死于东宫 291
叔孙豹之生,庄叔筮之,遇《明夷》之《谦》 292
周简王十三年(鲁成公十八年 晋悼公元年)戊子(前573) 294
单襄公引《易》、《书》从筮卦、梦境、德行三方面论晋周将得晋国 294
周灵王元年(鲁襄公二年 晋悼公三年)庚寅(前571) 296
君子引《诗》批季文子取穆姜之棺葬齐姜 296
周灵王二年(鲁襄公三年 晋悼公四年)辛卯(前570) 297
君子引《诗》、《书》赞祁奚举贤不避亲仇 297
周灵王三年(鲁襄公四年 晋悼公五年)壬辰(前569) 298
晋悼公使乐工歌《诗》,穆叔拜《鹿鸣》之三 298
周灵王四年(鲁襄公五年 楚共王二十三年)癸巳(前568) 300
楚共王杀其大夫公子壬夫,君子引《诗》、《书》论楚共王不刑 300
周灵王六年(鲁襄公七年 晋悼公八年 卫献公十一年)乙未(前566) 300
晋穆子引《诗》荐韩起为卿 300
卫孙文子聘鲁失礼,鲁叔孙穆子引《诗》言孙文子必亡 301
周灵王七年(鲁襄公八年 晋悼公九年 楚共王二十六年郑简公元年)丙申(前565) 302
冬,楚伐郑,郑子驷引《诗》言背晋从楚 302
鲁襄公享范宣子,范宣子与季武子赋《诗》言志 303
周灵王九年(鲁襄公十年 晋悼公十一年)戊戌(前563) 304
孟献子引《诗》赞狄虒弥 304
周灵王十年(鲁襄公十一年 晋悼公十二年)己亥(前562) 305
晋侯以乐之半赐魏绛,晋魏绛引《诗》、《书》谏晋侯“居安思危” 305
周灵王十二年(鲁襄公十三年 晋悼公十四年 楚共王三十一年 吴诸樊遏元年)辛丑(前560) 306
晋悼公选贤,众卿皆让,君子引《诗》、《书》论“让,礼之主” 306
君子引《诗》论吴侵楚为不善 307
周灵王十三年(鲁襄公十四年 晋悼公十五年 卫献公十八年楚康王昭元年)壬寅(前559) 308
戎子驹支赋《青蝇》以对范宣子 308
鲁叔孙穆子赋《匏有苦叶》,言济河之志 309
卫师曹为卫献公诵《巧言》之卒章 310
师旷引《书》论卫人出君 310
晋中行献子引史佚和仲虺之言,对晋悼公之问 311
君子引《诗》赞楚子囊之忠 312
周灵王十四年(鲁襄公十五年 楚康王二年)癸卯(前558) 313
君子引《诗》赞楚康王能任贤 313
周灵王十五年(鲁襄公十六年 晋平公元年 齐灵公二十五年) 314
甲辰(前557) 314
齐高厚歌诗不类 314
齐围鲁之成邑,叔孙豹如晋求救,赋《圻父》、《鸿雁》之诗 314
周灵王十八年(鲁襄公十九年 晋平公四年 齐灵公二十八年) 315
丁未(前554) 315
季武子如晋拜晋师讨齐,范宣子赋《黍苗》,季武子答赋《六月》 315
齐晋盟于大隧。鲁叔孙豹见叔向,赋《载驰》之四章 316
周灵王十九年(鲁襄公二十年 宋平公二十三年)戊申(前553) 317
季武子如宋,赋《常棣》之七章以卒,归赋《鱼丽》之卒章,鲁襄公赋《南山有台》 317
周灵王二十年(鲁襄公二十一年 晋平公六年)己酉(前552) 318
春,臧武仲引《书》,与季武子论禁盗 318
叔向引《诗》言智 319
叔向引《诗》论祁大夫 319
祁奚引《诗》、《书》劝范宣子保叔向 320
周灵王二十一年(鲁襄公二十二年 郑简公十五年)庚戌(前551) 321
夏历八月二十七日(公历9月22日),孔子生 321
君子引《诗》论郑公孙黑肱之善戒 324
周灵王二十二年(鲁襄公二十三年 楚康王十年 陈哀公十九年)辛亥(前550) 325
周太子晋引《诗》谏周灵王勿壅洛水 325
君子引《书》论陈庆氏之死 326
孔子引《书》论臧武仲 326
周灵王二十三年(鲁襄公二十四年 晋平公九年 郑简公十七年)壬子(前549) 327
孔子三岁,父叔梁纥卒 327
子产引《诗》劝范宣子轻币 328
周灵王二十四年(鲁襄公二十五年 晋平公十年 齐庄公六年卫献公二十九年 郑简公十八年)癸丑(前548) 329
崔武子筮而取棠姜 329
孔子论言辞之功 331
大叔文子引《诗》、《书》论宁喜许卫献公回国复位 332
周灵王二十五年(鲁襄公二十六年 晋平公十一年 齐景公元年 郑简公十九年 卫献公三十年 楚康王十三年 蔡景公四十五年)甲寅(前547) 333
齐侯、郑伯为卫侯故如晋,各国赋诗,晋侯归卫侯 333
蔡声子引《诗》、《书》论楚不能举贤授能,楚材多为晋用 334
周灵王二十六年(鲁襄公二十七年 晋平公十二年 齐景公二年 郑简公二十年 宋平公三十年 楚康王十四年)乙卯(前546) 336
孔子六岁,为儿嬉戏,陈俎豆,设礼容 336
齐庆封聘鲁,叔孙赋《相鼠》以讥之 336
郑简公享赵孟于垂陇,郑国七子赋《诗》,赵孟评其赋《诗》之志 337
君子引《诗》评子罕正直和向戌改过 338
楚薳罢如晋莅盟,赋《既醉》美晋平公 339
周灵王二十七年(鲁襄公二十八年 晋平公十三年 齐景公三年 郑简公二十一年 楚康王十五年)丙辰(前545) 339
郑子大叔引《易》言楚康王将死 339
齐庆封投奔鲁国,无礼,叔孙穆子使工诵《茅鸱》以讥之,庆封不知 340
鲁穆叔引《诗》言敬 341
孔子弟子颜路约生于此年 342
周景王元年(鲁襄公二十九年 晋平公十四年 齐景公四年卫献公三十三年 郑简公二十二年 楚郏敖元年 吴余祭四年)丁巳(前544) 342
吴公子季札于鲁观周乐舞 342
鲁荣成伯赋《式微》,鲁襄公乃入国境 344
郑子展引《诗》驳伯有 345
郑子大叔引《诗》评晋平公治杞 346
郑裨谌引《诗》论结盟 346
周景王二年(鲁襄公三十年 晋平公十五年 齐景公五年 卫襄公元年 郑简公二十三年 宋平公三十三年)戊午(前543) 347
郑子皮引《书》论伯有不免于祸难 347
君子引《诗》言信 348
周景王三年(鲁襄公三十一年 晋平公十六年 齐景公六年卫襄公二年 郑简公二十四年 楚郏敖三年)己未(前542) 349
孔子十岁,弟子仲由生 349
鲁襄公作楚宫,鲁穆叔引《书》谏之 349
郑子产相郑简公如晋,晋叔向引《诗》赞子产善于辞令 350
卫北宫文子赞郑国有礼,引《诗》论礼与政治的关系 351
北宫文子引《诗》、《书》论威仪 352
周景王四年(鲁昭公元年 晋平公十七年 齐景公七年 卫襄公三年 郑简公二十五年 秦景公三十六年 楚郏敖四年)庚申(前541) 354
赵文子引《诗》言信 354
第二次弭兵之会,楚公子围穿君服、陈兵卫,晋乐王鲋引《小旻》之卒章,表示不敢讥议公子围 355
郑子羽引《书》论忧 356
楚令尹子围享赵孟,互相赋诗。晋叔向引《诗》言楚令尹子围将不善终 357
郑简公享诸大夫,赵孟、叔孙豹、子皮赋诗言志 358
君子引《诗》言人材不可弃 359
楚令尹子围弑君,楚右尹子干奔晋,晋叔向使子干与秦公子同食,并引《诗》论证 360
秦医和引《易》答赵孟问蛊 361
周景王五年(鲁昭公二年 晋平公十八年 卫襄公四年)辛酉(前540) 361
春,韩宣子观书于鲁太史氏 361
孔子弟子漆雕开生 362
鲁昭公享韩宣子,韩宣子与季武子各赋诗言志 363
韩宣子聘卫,卫侯享之,卫大夫北宫文子与韩宣子相互赋诗 364
鲁大夫叔弓聘晋,言辞得体,晋叔向引《诗》赞其知礼 364
周景王六年(鲁昭公三年 晋平公十九年 齐景公九年 郑简公二十七年 楚灵王二年)壬戌(前539) 365
晋平公作策以嘉公孙段,君子引《诗》评论 365
郑简公聘楚,子产相。楚王享郑伯,赋《吉日》 366
君子引《诗》赞晏子一言而齐侯省刑 366
周景王七年(鲁昭公四年 郑简公二十八年)癸亥(前538) 367
鲁申丰论藏冰之道 367
郑子产引《诗》言不迁丘赋 370
周景王八年(鲁昭公五年 晋平公二十一年)甲子(前537) 371
孔子引《诗》赞叔孙昭子之德 371
晋大夫女叔齐论鲁昭公不知礼 372
周景王九年(鲁昭公六年 晋平公二十二年 郑简公三十年宋平公四十年 楚灵王五年)乙丑(前536) 373
郑子产之铸刑书,晋叔向致书子产,引《诗》责之 373
宋左师引《诗》言华亥必亡 375
晋叔向引《诗》、《书》劝晋平公勿效楚人 375
孔子弟子闵子骞约生于此年 376
周景王十年(鲁昭公七年 晋平公二十三年 卫襄公九年楚灵王六年)丙寅(前535) 377
春,楚灵王作章华之台,伍举引《诗》论台美而楚殆 377
楚无宇之阍入楚王章华宫,无宇引《诗》言古之制,楚王允其执阍而归 378
温人引《诗·小雅·北山》,自为主人 379
夏四月甲辰朔日食,晋侯问《诗》于士文伯 380
晋大夫引《诗》谏范献子吊卫襄公 381
孟僖子自楚归鲁,病不能相礼,乃讲学之 381
晋士文伯引《诗》言占验不可常 382
卫襄公卒,孔成子、史朝筮而立灵公 383
周景王十一年(鲁昭公八年 晋平公二十四年 齐景公十四年)丁卯(前534) 384
晋叔向引《诗》赞师旷 384
齐子旗引《书》化干戈 385
周景王十二年(鲁昭公九年)戊辰(前533) 386
鲁叔孙昭子引《诗》劝季平子勿速成 386
孔子十九岁,娶宋人亓官氏之女为妻 387
周景王十三年(鲁昭公十年 齐景公十六年)己巳(前532) 388
陈桓子引《诗》言施 388
臧武仲引《诗》论季平子之用人祭于亳社 388
郑子皮引《书》自责 389
叔孙昭子引《诗》论“为人子不可不慎” 390
孔子二十岁,为委吏、乘田,子孔鲤生 391
周景王十四年(鲁昭公十一年 晋昭公元年)庚午(前531) 392
晋叔向聘周,引《诗》赞单靖公有敬、俭、让、咨之德 392
周景王十五年(鲁昭公十二年 宋元公二年 楚灵王十一年)辛未(前530) 393
宋华定来聘,鲁君为赋《蓼萧》,弗知,又不答赋 393
南蒯将叛鲁即齐,枚筮,子服景伯为之释《易》,以论忠信 394
楚右尹子革诵《祈招》之诗,以正楚王之心 395
楚灵王乾谿受辱,孔子论“克己复礼,仁也” 397
楚左史倚相称《诗》引《书》,儆申公子亶 398
周景王十六年(鲁昭公十三年 郑定公元年 楚灵王十二年)壬申(前529) 399
孔子引《诗》评郑子产之行 399
楚白公子张引《诗》、《书》讽楚灵王宜纳谏 400
周景王十七年(鲁昭公十四年 晋昭公四年)癸酉(前528) 402
孔子二十四岁,合葬父母于防 402
晋叔向引《书》论雍子、邢侯、叔鱼之罪 404
周景王十八年(鲁昭公十五年)甲戌(前527) 405
孔子二十五岁,遭季氏家臣阳虎拒斥 405
周景王十九年(鲁昭公十六年 晋昭公六年 齐景公二十二年郑定公四年)乙亥(前526) 407
孔子除服,十日后方笙歌 407
鲁叔孙昭子引《诗》论齐伐远方之无道 408
郑六卿饯韩宣子于郊,各赋《诗》言志 409
周景王二十年(鲁昭公十七年)丙子(前525) 411
春,小邾穆公朝鲁,鲁昭公享之,宾主赋诗言志 411
夏,六月甲戌朔,日食,鲁太史引《书》论祭社之礼 412
秋,郯子朝鲁,讲少暤氏以鸟名官,孔子闻之,学于郯子 413
周景王二十一年(鲁昭公十八年)丁丑(前524) 414
单穆公引《诗》、《书》谏周景王铸大钱 414
周景王二十二年(鲁昭公十九年)戊寅(前523) 415
孔子二十八岁,学琴于师襄 415
周景王二十三年(鲁昭公二十年 齐景公二十六年 卫灵公十三年)己卯(前522) 417
孔子三十岁,弟子商瞿生 417
孔子弟子冉有、冉雍生 417
孔子批评卫宗鲁“非义” 418
齐国大夫苑何忌引《书》辞齐侯之赐 420
孔子称赞虞人 420
相传孔子论秦穆公何以称霸 421
孔子引《诗》论子产之“宽猛相济” 423
晏子引《诗》言“和而不同” 424
周景王二十四年(鲁昭公二十一年)庚辰(前521) 426
孔子三十一岁,适周问礼于老聃,问乐于苌弘 426
鲁叔孙昭子引《诗》论蔡太子朱不得善终 430
孔子弟子巫马施约生于此年 431
高柴生 431
周景王二十五年(鲁昭公二十二年)辛巳(前520) 432
孔子三十二岁,弟子端木赐生 432
周敬王元年(鲁昭公二十三年 楚平王十年)壬午(前519) 433
楚沈尹戌引《诗》论囊瓦城郢 433
周敬王二年(鲁昭公二十四年 郑定公十二年 楚平王十一年) 434
癸未(前518) 434
孔子三十四岁,引《诗》赞孟僖子能补过。孟懿子、南宫敬叔来学礼 434
周苌弘引《书》论同德 436
郑子大叔引《诗》答范献子,谓王室不宁是晋之耻 436
楚沈尹戌引《诗》论吴胜楚 437
周敬王三年(鲁昭公二十五年 齐景公三十一年 郑定公十三年 宋元公十五年)甲申(前517) 438
春,宋元公享叔孙昭子,赋《新宫》,昭子赋《车辖》 438
宋乐祁引《诗》论鲁政 439
夏,郑子大叔论礼、仪之别 439
孔子三十五岁,九月,由鲁之齐,为高昭子家臣,欲以通乎齐景公 441
孔子论“苛政猛于虎” 442
孔子以《诗》论“三家者以《雍》彻” 443
孔子论季氏“八佾舞于庭” 444
周敬王四年(鲁昭公二十六年 齐景公三十二年 楚平王十三年)乙酉(前516) 444
孔子在齐,答齐景公问政;闻韶乐,三月不知肉味 444
冬十月,王子朝奉周之典籍奔楚。老子失官归居 445
曹人作《下泉》,赞晋卿荀跞纳周敬王于成周 446
齐晏婴引《诗》论彗星禳之无益 447
齐景公坐路寝,晏子引《诗》谏以礼治国 448
周敬王五年(鲁昭公二十七年 齐景公三十二年 吴僚十二年)丙戌(前515) 450
孔子三十七岁,由齐返鲁 450
孔子往观吴公子季札葬子 452
周敬王六年(鲁昭公二十八年 晋顷公十二年)丁亥(前514) 453
晋司马叔游引《诗》劝祁盈毋自陷邪僻 453
晋大夫成?引《诗》赞魏献子 454
孔子引《诗》赞魏献子推举人才 455
周敬王七年(鲁昭公二十九年 晋顷公十三年 陈惠公十七年楚昭王三年)戊子(前513) 455
孔子三十九岁,弟子颜回生 455
老子归居,相传与孔子讨论仁义 457
晋太史蔡墨引《易》为魏献子证古之有龙 458
冬,孔子批评晋铸刑鼎 459
周敬王八年(鲁昭公三十年 吴阖庐三年)己丑(前512) 460
孔子四十岁,弟子澹台灭明生 460
周敬王九年(鲁昭公三十一年 陈惠公十九年)庚寅(前511) 461
老子来鲁,孔子从其助葬 461
君子赞《春秋》之称微而显,婉而辨 463
周敬王十年(鲁昭公三十二年 晋定公二年 卫灵公二十五年) 464
辛卯(前510) 464
卫大夫彪傒引《诗》论魏舒必有大咎 464
彪傒引《诗》论刘文公、苌弘城周 465
晋史墨引《诗》、《易》答赵简子,论鲁政 466
孔子弟子公西赤约生于此年 467
宰我问《书》于孔子 467
宰我问孔子三年之丧 468
周敬王十一年(鲁定公元年)壬辰(前509) 470
孔子为鲁司寇,葬鲁昭公于鲁国公墓 470
公父文伯之母欲室文伯,飨其宗老,而为赋《绿衣》之三章 471
周敬王十二年(鲁定公二年)癸巳(前508) 472
孔子四十四岁。弟子有若生 472
周敬王十三年(鲁定公三年)甲午(前507) 472
孔子四十五岁。弟子子夏生 472
邾隐公使大夫问冠礼于孔子 474
周敬王十四年(鲁定公四年 楚昭王十年 秦哀公三十一年)乙未(前506) 475
楚斗辛引《诗》止其弟斗怀杀楚昭公 475
楚申包胥如秦乞师,秦哀公赋《无衣》 476
孔子四十六岁。弟子言偃生 477
周敬王十五年(鲁定公五年)丙申(前505) 478
孔子四十七岁,退修诗书礼乐 478
孔子弟子曾参生 480
孔子弟子樊须生 481
孔子学《易》,自称加以数年,可以无大过 481
孔子辨古物“羵羊” 486
周敬王十六年(鲁定公六年 楚昭王十二年)丁酉(前504) 486
孔子不欲见阳虎 486
楚大夫观射父为楚昭王论“绝地天通” 487
周敬王十七年(鲁定公七年)戊戌(前503) 488
孔子四十九岁。弟子颛孙师生 488
周敬王十八年(鲁定公八年 晋定公十年 齐景公四十六年)己亥(前502) 490
公山不狃召孔子,孔子欲应,因子路反对而罢 490
周敬王十九年(鲁定公九年 晋定公十一年 齐景公四十七年 郑献公十三年)庚子(前501) 491
阳虎奔晋,孔子称赵氏后世将有乱 491
孔子五十一岁,为中都宰 492
君子引《诗》评“郑驷歂杀邓析,而用其《竹刑》” 494
周敬王二十年(鲁定公十年 齐景公四十八年 晋定公十二年 卫灵公三十五年)辛丑(前 500) 495
齐鲁夹谷之会,孔子摄行相事 495
孔子诛少正卯 498
君子引《诗》论晋涉佗之弃礼 500
鲁驷赤称《扬水》卒章以表志 501
周敬王二十二年(鲁定公十二年)癸卯(前498) 501
孔子五十四岁,欲堕三都 501
子路参与季氏祭,孔子赞子路知礼 503
周敬王二十三年(鲁定公十三年 卫灵公三十八年 齐景公五十一年)甲辰(前497) 503
春,孔子离开鲁国 503
孔子到卫国,十月后离去 505
周敬王二十四年(鲁定公十四年 卫灵公三十九年 陈湣公六年 宋景公二十一年)乙巳(前496) 506
孔子由卫适陈,困于匡 506
孔子过蒲,蒲人围困之 509
孔子回到卫国,见卫灵公夫人南子 510
周敬王二十五年(鲁定公十五年)丙午(前495) 511
孔子五十七岁,回到鲁国 511
周敬王二十六年(鲁哀公元年 越王勾践三年)丁未(前494) 512
孔子居鲁,吴国使者来问大骨 512
周敬王二十七年(鲁哀公二年 晋定公十九年 齐景公五十五年 卫灵公四十二年 郑声公八年)戊申(前493) 513
孔子欲去晋国不得,来到卫国 513
晋乐丁引《诗》解卜战 515
周敬王二十八年(鲁哀公三年 宋景公二十五年 陈湣公十年)己酉(前492) 516
孔子过宋,宋司马桓魋欲杀孔子 516
孔子过郑,与弟子相失 517
孔子由郑国到陈国 518
孔子居陈,相传拜见老子 519
季桓子卒,临死前嘱咐康子召孔子 520
周敬王二十九年(鲁哀公四年 陈湣公十一年 蔡昭侯二十八年 齐景公五十七年)庚戌(前491) 521
孔子六十一岁,在陈 521
陈湣公问孔子石弩 522
孔子离开陈国,到蔡国 524
周敬王三十年(鲁哀公五年 晋景公五十八年 蔡成公元年楚昭王二十六年 吴夫差六年)辛亥(前490) 525
孔子在蔡,与叶公问答 525
孔子遇长沮、桀溺、荷?丈人 528
晋佛肸召孔子,孔子欲往 529
郑子思引《诗》评郑驷秦 531
周敬王三十一年(鲁哀公六年 蔡成公二年 陈湣公十三年楚昭王二十七年)壬子(前489) 531
孔子六十三岁,困于陈蔡之间 531
楚昭王欲重用孔子,未果 536
孔子称赞楚昭王“知大道” 538
孔子自楚返卫,遇楚狂接舆 539
周敬王三十二年(鲁哀公七年 卫出公五年 吴王夫差八年)癸丑(前488) 540
孔子时年六十四岁,在卫,论“正名” 540
子贡以礼驳太宰嚭 541
周敬王三十三年(鲁哀公八年 齐悼公二年 吴王夫差九年)甲寅(前487) 542
三月,吴伐鲁,有若参战有功 542
鲁大夫闵马父引《诗》笑子服景伯自满 543
周敬王三十四年(鲁哀公九年 晋定公二十六年 郑声公十五年)乙卯(前486) 544
晋赵鞅卜救郑,阳虎以《周易》筮之 544
周敬王三十六年(鲁哀公十一年 齐简公元年 卫出公九年吴王夫差十二年 越王勾践十三年)丁巳(前484) 545
齐国伐鲁,冉有谋划出战有功,樊须参战 545
孔子由卫国返回鲁国,时年六十八岁 546
孔子回到鲁国,鲁哀公和季康子问政 547
季康子欲行“田赋”,孔子私下表示反对 549
吴伍子胥引《书》谏吴王伐越 550
鲁哀公问社于宰我 551
周敬王三十七年(鲁哀公十二年 卫出公十年 宋景公三十四年 吴王夫差十三年 越王勾践十四年)戊午(前483) 552
冉有为季氏聚敛,孔子号召弟子“鸣鼓而攻之” 552
鲁昭公夫人卒,孔子与吊 552
鲁哀公使子贡辞吴盟 553
子贡劝吴人释卫侯 554
孔子正乐,时年六十九岁 554
孔子整理《诗》、《书》、《礼》、《易》等古代文献 556
子贡问《诗》于孔子 562
孟懿子问孝 564
樊迟问知 564
子思问孔子礼乐与法 565
孔子传《易》于商瞿 565
孔鲤卒 567
冬十二月,孔子答季孙问螽 567
子思约生于此时 567
周敬王三十八年(鲁哀公十三年)己未(前482) 569
孔子七十岁,总结一生,自谓“从心所欲不逾矩” 569
周敬王三十九年(鲁哀公十四年 楚惠王八年)庚申(前481) 570
子路去鲁与颜渊互赠 570
颜回卒 571
春,西狩获麟,相传孔子此时作《春秋》 572
齐国陈恒弑君,孔子请讨陈恒 579
孟武伯问孝于孔子 579
周敬王四十年(鲁哀公十五年 楚惠王九年 卫庄公元年)辛酉(前480) 580
子路告齐陈瓘善鲁 580
鲁与齐平,子服景伯如齐,子贡为介 581
子路被杀 582
周敬王四十一年(鲁哀公十六年)壬戌(前479) 583
孔子卒前见子贡 583
孔子卒,时年七十三岁 584
孔子葬礼,公西赤主持;子贡言弟子丧服 586
孔子卒,子贡守孝六年 588
周敬王四十二年(鲁哀公十七年 齐平公三年)癸亥(前478) 590
齐鲁盟,孟武伯问高柴谁当执牛耳 590
周敬王四十三年(鲁哀公十八年 楚惠王十二年)甲子(前477) 590
君子引《书》论楚惠王知志 590
周元王二年(鲁哀公二十一年 齐平公七年)丁卯(前474) 591
八月,鲁哀公与齐平公、邾子盟于顾,齐人作歌责鲁君 591
周元王三年(鲁哀公二十二年 吴王夫差二十三年 越王勾践二十四年)戊辰(前473) 592
子夏等尊有若为师,孔门后学第一次分化 592
范蠡引《诗》谏越王勾践勿许吴成,卒灭吴 593
周元王七年(鲁哀公二十六年 卫悼公元年)壬申(前469) 595
子贡引《诗》论卫出公 595
周贞定王元年(鲁哀公二十七年 越王勾践二十九年)癸酉(前468) 596
鲁被迫与越盟于平阳,季康子、孟武伯念及子贡 596
曾子居武城,有越寇 596
子思年十六,相传此时作《中庸》 598
周贞定王五年(鲁悼公四年)丁丑(前464) 600
《左传》约编撰于此时 600
《国语》约编定于此时 608
周贞定王九年(鲁悼公八年 晋出公十五年)辛巳(前460) 613
晋三卿智襄子(智瑶)、韩康子(韩虎)、魏桓子(魏驹)宴于蓝台,智襄子戏韩康子而侮段规。智伯国引《夏书》、《周书》谏智襄子,弗听 613
周贞定王十一年(鲁悼公十年)癸未(前458) 614
孔子弟子宰我卒 614
周贞定王十四年(鲁悼公十三年 赵襄子三年)丙戌(前455) 616
智伯索地于韩、魏、赵。韩致万家之邑一;魏桓子欲不与,魏相任章引《周书》劝桓子,魏乃与之万家之邑一;赵不与,智伯率韩、魏以伐赵,围晋阳 616
智伯为室美,士茁谓土木胜,惧其不安人,引《志》语谏之 618
战国经学学术编年 621
周贞定王十六年(鲁悼公十五年 秦厉公二十四年 蔡元侯四年 郑共公二年 宋昭公六年 楚惠王三十六年 齐宣公三年 赵襄子三年 燕孝公十二年 卫悼公十六年 杞出公五年)戊子(前453) 621
韩赵魏三家灭智伯,分其地 621
周贞定王二十四年(魏文侯元年)乙未(前445) 622
子夏居西河,为魏文侯师 622
李悝从子夏学 624
周考王五年(鲁悼公二十一年 卫敬公十五年)乙巳(前436) 625
子思约四十八岁,居卫 625
子思论丧礼 627
周考王六年(魏文侯十二年)丙午(前435) 628
曾参卒。曾子临死易箦 628
《礼记》卷六十《大学》解《诗》言诚意 630
《礼记》卷六十《大学》引《诗》、《书》言明德 631
《礼记》卷六十《大学》引《诗》言“知其所止” 631
《礼记》卷六十《大学》引《诗》、《书》论“治国必先齐家” 632
《礼记》卷六十《大学》引《诗》、《书》论“平天下在治其国” 633
《礼记》卷三十六《学记》引《书》言“教学为先” 635
《礼记》卷三十六《学记》引《书》言“教学相长” 636
《礼记》卷三十六《学记》言学《小雅》三篇以“官其始” 636
《礼记》卷三十六《学记》引《书》言教学之道 637
周威烈王元年(鲁元公六年)丙辰(前425) 637
公孙尼子约于此时作《乐本》、《乐论》等 637
《礼记》卷三十九《乐记》言《雅》、《颂》之乐 646
《礼记》卷三十八《乐记》言诗、歌、舞三位一体 647
周威烈王七年(鲁元公十八年)壬戌(前419) 649
《论语》约编定于此时 649
周威烈王十一年(鲁穆公元年)丙寅(前415) 653
鲁穆公礼事子思 653
周威烈王十二年(鲁穆公二年)丁卯(前414) 655
子思与子上论学 655
子思不让其子服出母 656
周威烈王二十四年(鲁穆公十四年)己卯(前402) 657
子思约卒于此年 657
简帛《五行》篇约撰于此时 658
《坊记》引《诗》论防民 661
《坊记》引《春秋》、《诗》喻君臣之礼 662
《坊记》引《诗》言相让之礼 663
《坊记》引《诗》言不忘死者 663
《坊记》引《诗》论“上酌民言” 664
《坊记》引《诗》、《书》言“善则称人,过则称己” 665
《坊记》引《论语》、《书》、《诗》言孝 666
《坊记》引《诗》、《易》言食礼 667
《坊记》引《诗》言祭礼 668
《坊记》引《鲁春秋》言丧礼“未没丧,不称君” 668
《坊记》引《诗》言以利遗民 669
《坊记》引《诗》、《鲁春秋》言娶妻之礼 670
《坊记》引《易》言先事而后禄 671
《中庸》引《诗》言君子之道上下明察 672
《中庸》引《诗》言“道不远人” 672
《中庸》引《诗》言行道之法自近始 673
《中庸》引《诗》言鬼神 674
《中庸》引《诗》言“大德者必受命” 674
《中庸》引《诗》言“天之所以为天”、“文王之所以为‘文”, 675
《中庸》引《诗》论君子之明哲保身 676
《中庸》引《诗》言君子之道 676
《中庸》引《诗》言君子之德 677
《表记》引《诗》、《书》言德怨之报 679
《表记》引《诗》论仁 680
《表记》引《诗》言行仁 681
孔子引《诗》言恭俭 682
《表记》引《诗》言君子能成仁 682
《表记》引《诗》言君子事君 683
《表记》引《诗》并解《诗》言仁道难 684
《表记》引《诗》言事君 685
《表记》引《易》、《诗》言事君之态度 686
《表记》引《诗》言“小人甘以坏” 686
《表记》引《诗》论君上要慎其言行 687
《表记》引《诗》言后稷之祀 689
《表记》引《易》言君子应庄恭 690
《表记》引《易》言事君应“受禄不诬” 691
《表记》引《书》言君子慎言 691
《表记》引《书》言舜德 692
《缁衣》引《诗》言好贤、恶恶 692
《缁衣》引《诗》、《书》言君臣之为 693
《缁衣》引《诗》言君民之行 694
《缁衣》引《书》言刑罚与爵禄 695
《缁衣》引《诗》、《书》言大人要亲贤 695
《缁衣》引《书》言“大人溺于民” 696
《缁衣》引《诗》、《书》言“民以君为心,君以民为体” 697
《缁衣》引《诗》、《书》言君子要言行如一 698
《缁衣》引《诗》言君子交友 699
《缁衣》引《诗》言君子不留私惠 699
《缁衣》引《诗》论人行必有所成 700
《缁衣》引《诗》、《书》言君子慎言行 700
《缁衣》引《诗》、《书》、《易》言人要有恒 701
《缁衣》引《书》言苗民制法 702
周安王二年(楚悼王二年)辛巳(前400) 703
《黄老帛书》约成书于此时 703
周安王二十六年 乙巳(前376) 707
墨子卒于本年或稍前 707
《墨子》卷一《所染》引《诗》以论“士亦有染” 709
《墨子》卷二《尚贤中》引《诗》以论“三本” 709
《墨子》卷三《尚同中》引《诗》以论尚同 710
《墨子》卷十六《兼爱下》引《诗》、《书》论兼爱 711
墨子引《诗》论非攻 714
《墨子》卷一《三辩》引商汤、周武王、周成王之乐论非乐 715
《墨子》卷七《天志中》引《大雅·皇矣》言兼,《墨子》卷七《天志下》引《大雅·皇矣》言天志 716
墨子引《诗》言“爱人者必见爱,而恶人者必见恶” 717
《墨子》卷一《七患》引《书》言上世岁凶而无冻饿者 718
《墨子》卷一《七患》引《书》论“食者,圣人之所宝” 719
《墨子》卷八《明鬼下》引《诗》、《书》论鬼神之有 720
《墨子》卷八《明鬼下》引《书》言鬼神之赏罚 722
《墨子》卷二《尚贤中》引《书》论“尚贤为政之本” 722
《墨子》卷二《尚贤中》引《诗》、《书》言古贤者 723
《墨子》卷二《尚贤下》引《书》论尚贤 724
《墨子》卷九《非命上中下》、卷七《天志中》并引《书》论非命、倡天意 725
《墨子》卷八《非乐上》引《书》论非乐 728
《墨子》卷三《尚同中》引《书》论今之正长与古者异 729
《墨子》卷三《尚同下》引《书》论尚同 729
《墨子》卷四《兼爱中》引《书》言兼相爱、交相利 730
《墨子》卷七《天志中》引《书》言“天贵且知于天子” 732
墨子引《书》为公孟子言鬼神之赏罚 732
周烈王三年(鲁共公四年)戊申(前373) 733
《仪礼》约编定于此时 733
周烈王四年 己酉(前372) 737
孟子约生于此时 737
周显王元年 癸丑(前368) 738
庄子生于本年或稍后 738
《庄子》卷九上《外物》讽儒以《诗》、《礼》发冢 739
《庄子》卷十下《天下》论《诗》、《书》、《礼》、《乐》、《易》、《春秋》 740
周显王三年 乙卯(前366) 741
稷下学宫约设立于此时 741
《孝经》约成书于此时 743
周显王十一年 癸亥(前358) 747
孟子约十五岁,受
- 《复旦大学新闻学院教授学术丛书 新闻实务随想录》刘海贵 2019
- 《俞士镇学术文存 下》俞士镇著;俞元江,俞元淮整理 2019
- 《中国经典文化走向世界丛书 学术卷 2》龚海燕译 2019
- 《万里云天万里路 国医大师邓铁涛师承团队学术精华》邱仕君,刘小斌,邓中光 2018
- 《唐墓壁画国际学术研讨会论文集》陕西历史博物馆编 2006
- 《如何指导博士生学术写作 给导师的教学法》(澳)芭芭拉·凯姆勒(Barbara Kamler),帕特·托马斯(Pat Thomson)著 2020
- 《俞士镇学术文存 上》俞士镇著;俞元江,俞元淮整理 2019
- 《牛津学术英语词汇精练 基础篇》Julie Moore 2019
- 《南朝学术与文论》袁济喜著 2019
- 《子书与东汉学术转型》杨思贤著 2019
- 《断陷湖盆比较沉积学与油气储层》赵永胜等著 1996
- 《高考快速作文指导》张吉武,鲍志伸主编 2002
- 《建筑施工企业统计》杨淑芝主编 2008
- 《钒产业技术及应用》高峰,彭清静,华骏主编 2019
- 《近代旅游指南汇刊二编 16》王强主编 2017
- 《汉语词汇知识与习得研究》邢红兵主编 2019
- 《黄遵宪集 4》陈铮主编 2019
- 《孙诒让集 1》丁进主编 2016
- 《近代世界史文献丛编 19》王强主编 2017
- 《激光加工实训技能指导理实一体化教程 下》王秀军,徐永红主编;刘波,刘克生副主编 2017
- 《中国十大出版家》王震,贺越明著 1991
- 《近代民营出版机构的英语函授教育 以“商务、中华、开明”函授学校为个案 1915年-1946年版》丁伟 2017
- 《凤凰英语分级阅读 第1级 第4辑》凤凰英语编辑部编 2019
- 《Phoenix Engish凤凰英语分级阅读 第6辑 第3级》凤凰英语编辑部编 2019
- 《Phoenix English凤凰英语分级阅读 第三级 第4辑》江苏凤凰科学技术出版社 2019
- 《Phoenix English凤凰英语分级阅读 第3级 懒猫智斗女盗贼》凤凰英语编辑部编 2020
- 《国之重器出版工程 云化虚拟现实技术与应用》熊华平 2019
- 《新闻出版博物馆 总第33期》新闻出版博物馆 2018
- 《Phoenix Engish凤凰英语分级阅读 第6辑 第4级》凤凰英语编辑部编 2019
- 《南京师范大学110周年 美术学院》宋永忠总主编 20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