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历史地理
陕西省志  第59卷  军事志  下
陕西省志  第59卷  军事志  下

陕西省志 第59卷 军事志 下PDF电子书下载

历史地理

  • 电子书积分:36 积分如何计算积分?
  • 作 者:陕西省地方志编纂委员会编
  • 出 版 社:西安:陕西人民出版社
  • 出版年份:2000
  • ISBN:7224052094
  • 页数:1538 页
图书介绍:
《陕西省志 第59卷 军事志 下》目录

凡例 1

概述 3

第一编 军事地位 44

第一章 军事地形 44

第一节 陕北 44

第二节 关中 55

第三节 陕南 67

第二章 军事交通 73

第一节 陆路 73

第二节 水路 82

第三节 铁路 90

第四节 航空 98

第三章 战争潜力 107

第一节 兵源 107

第二节 粮秣 108

第三节 军工 111

第四节 通信 113

第五节 救治能力 115

第二编 军队组织体制 120

第一章 先秦陕西军队 120

第一节 有扈氏氏族卫队与诸侯邦国部队 120

第二节 西六师、东八师和春秋、战国的秦三军 122

第一节 秦代警卫、卫戍部队与边防、地方部队 125

第二章 秦汉中央直辖军和隋唐府兵 125

第二节 西汉南、北军 127

第三节 东汉雍营、长安营和三国时期的陕西军队 130

第四节 府兵 133

第三章 北宋陕西驻军和明代陕西卫所军 141

第一节 北宋、西夏陕西驻军 141

第二节 明代卫所军和延绥戍边军 145

第四章 陕西清军 149

第一节 八旗兵与西安将军衙门 149

第二节 绿营兵及其分布 153

第三节 清末新军 158

第一节 秦陇复汉军与陕西军政府 160

第五章 民国时期陕西军队 160

第二节 北洋军阀政府时期陕西军队 161

第三节 国民军 国民军联军 165

第四节 国民革命军 166

第五节 军事学校 175

第六章 民国时期陕西人民军队 177

第一节 中央军事委员会 177

第二节 在陕中国工农红军 179

第三节 在陕八路军 194

第四节 在陕人民解放军 205

第七章 人民共和国时期陕西部队 218

第一节 省军区 军分区 省军区部队 218

第二节 兰州军区空军 231

第四节 武警陕西省总队 232

第三节 总后西安办事处 232

第五节 其它驻陕部队 233

第六节 军队院校 235

第三编 重要战事 244

第一章 先秦 244

一、周与犬戎镐京之战 244

二、晋秦麻队之战 246

三、秦魏阴晋之战 246

第二章 秦汉 248

一、陈胜起义军与秦军鸿门之战 248

二、刘邦人关灭秦之战 249

三、刘邦平定三秦之战 250

四、绿林起义军进攻长安之战 252

五、赤眉军击更始帝长安之战 253

六、赤眉军与邓禹、延岑军争夺长安之战 255

第三章 三国 两晋 南北朝 258

一、曹操与马超潼关、渭口之战 258

二、刘备与曹操定军山之战 259

三、蜀魏五丈原之战 261

四、齐万年起义 262

五、刘汉与西晋争夺长安之战 263

六、东晋与前秦蓝田、长安之战 265

七、西燕攻占前秦长安之战 266

八、后秦与前秦杏城之战 267

九、刘裕灭后秦之战 268

十、赫连勃勃攻取长安之战 270

十一、北魏与夏统万城之战 271

十二、盖吴起义 273

十三、东、西魏潼关之战 274

十四、东、西魏沙苑之战 275

第四章 隋唐 277

一、李渊入关中取长安之战 277

二、李世民与薛仁杲浅水塬之战 279

三、唐与突厥泾阳之战 280

四、唐与薛延陀夏州之战 281

五、唐军与安禄山军香积寺之战 282

六、唐与吐蕃长安之战 284

七、唐李晟克长安之战 285

八、唐与吐蕃?城之战 287

九、黄巢起义军攻取长安之战 288

第五章 宋 夏 金 元 291

一、北宋与西夏麟州之战 291

二、北宋与西夏延州之战 292

三、张海、郭邈山起义 293

四、北宋与西夏无定川之战 294

五、北宋与西夏永乐城之战 295

六、南宋与金富平之战 297

七、南宋与金和尚原之战 299

八、南宋与金饶风关、潭毒山之战 300

九、南宋与金仙人关之战 302

十、南宋与金商州之战 303

十一、蒙古与金延安之战 304

十二、蒙古与南宋大安之战 305

十三、红巾军攻元陕西之战 307

第六章 明清 309

一、明与夏汉中之战 309

二、明与鞑靼红盐池之战 310

三、李自成起义军破潼关取关中之战 311

四、清败大顺军潼关之战 313

五、贺珍、孙守法围攻西安之战 314

六、白莲教起义军与清军陕南之战 315

七、太平军与清军红沟岸之战 316

八、西捻军与清军十里坡之战 317

九、左宗棠镇压捻军、回民起义军之战 318

十、西安起义 320

十一、革命军与清军凤翔、乾州之战 322

第七章 中华民国(一) 324

一、白朗起义军过陕之战 324

二、护国军反袁逐陆之战 325

三、靖国军反段倒陈之战 327

四、陕军驱逐刘镇华之战 331

五、杨虎城、李虎臣坚守西安之战 333

六、冯玉祥驱逐吴新田之战 337

七、西安事迹 338

一、清涧起义 340

第八章 中华民国(二) 340

二、渭华起义 342

三、栒邑起义 345

四、两当兵变 347

五、陕甘边、陕北苏区反“围剿”战斗 348

六、鄂豫陕苏区反“围剿”战斗 351

七、崂山战役 352

八、红军长征中的“切尾巴”战斗 353

九、榆林桥战斗 355

十、直罗镇战役 355

十一、保卫河防战斗 356

十二、爷台山战斗 358

十四、关中争夺战 359

十三、榆横战役 359

十五、保卫延安战役 360

十六、青化砭战役 362

十七、羊马河战役 363

十八、蟠龙战役 365

十九、陇东、三边战役 367

二十、榆林战役 368

二十一、沙家店战役 370

二十二、岔口战役 371

二十三、黄龙战役 372

二十四、延清战役 373

二十五、二次攻打榆林战役 375

二十六、宜川战役 376

二十七、围攻洛川战役 378

二十八、西府、陇东战役 380

二十九、澄?战役 382

三十、荔北战役 383

三十一、冬季战役 386

三十二、春季战役 388

三十三、陕中战役 389

三十四、和平解放榆林 392

三十五、陕南战役 393

三十六、扶郿战役 394

三十七、秦岭战役 395

一、陕南、陇南战役 397

第九章 中华人民共和国 397

二、剿匪斗争 398

陕西历代战争年表 402

陕西历代战事统计表 429

第四编 军事训练 435

第一章 历代陕西军队训练 435

第一节 夏商周 435

第二节 秦汉至清 438

第三节 中华民国 448

第二章 中陕工农红军训练 456

第一节 部队训练 456

第二节 院校训练 457

第一节 部队训练 460

第三章 八路军陕甘宁边区部队和院校的训练 460

第二节 抗日军事政治大学训练 464

第三节 其它军队院校训练 466

第四章 西北野战军和西北军区部队与学校的训练 469

第一节 部队训练 469

第二节 学校训练 473

第五章 借鉴苏军经验的正规化训练 478

第一节 部队训练 478

第二节 院校训练 483

第六章 贯彻“以我为主”方针的训练 487

第一节 部队训练 487

第二节 院校训练 490

第一节 部队训练 495

第七章 “文化大革命”中的训练 495

第二节 院校训练 502

第八章 正规化训练的恢复与改革 504

第一节 部队训练 504

第二节 院校训练 510

第五编 政治工作 518

第一章 党团建设 518

第一节 党组织机构 518

第二节 党员发展 525

第三节 党的教育与整顿 527

第四节 党的纪检工作 531

第五节 青年团建设 536

第一节 人民军队宗旨和形势任务教育 540

第二章 思想政治教育与科学文化学习 540

第二节 政治理论教育 548

第三节 延安精神教育 551

第四节 科学文化学习 554

第三章 干部工作 558

第一节 选拔调配 558

第二节 培养教育 561

第三节 转业、复员 564

第四节 退休、离休 566

第五节 军衔与授勋 567

第一节 俱乐部建设 570

第四章 文化工作 570

第二节 文艺活动 572

第三节 群众性体育活动 577

第五章 政法工作 580

第一节 军队保卫工作 580

第二节 军事检察工作 582

第三节 军事审判工作 584

第六章 瓦解敌军与联络工作 588

第一节 对敌、对台宣传 588

第二节 宽待俘虏 590

第三节 开展兵运 592

第一节 宣传武装群众 598

第七章 群众工作 598

第二节 支援地方经济建设和公益事业 602

第三节 拥政爱民 610

第四节 军民共建 615

第五节 “三支两军” 619

第八章 立功创模与创先评优活动 621

第一节 创造英雄模范运动 621

第二节 开展立功运动 623

第三节 “四好”、“五好”运动 626

第四节 “双学”、“双先”活动 627

第一章 先秦至五代时期驻陕军队后勤 632

第一节 西周军队装备与供应 632

第六编 军队后勤 632

第二节 秦汉三国军队装备与供应 633

第三节 两晋十六国与南北朝时期驻陕军队后勤 637

第四节 隋唐五代时期军队后勤 638

第二章 北宋至清代驻陕军队后勤 641

第一节 宋代驻陕军队后勤 641

第二节 明代驻陕军队后勤 644

第三节 清代驻陕军队后勤 646

第三章 民国时期驻陕军队后勤 651

第一节 组织机构 651

第二节 供给 652

第三节 武器装备与军工生产 656

第一节 红军后勤组织建立与发展 659

第四章 驻陕工农红军后勤 659

第二节 经费与给养 660

第三节 武器装备 660

第四节 交通运输 661

第五节 医疗卫生 662

第五章 驻陕八路军后勤 664

第一节 武器装备 664

第二节 给养供应 665

第三节 交通运输 668

第四节 医疗卫生 671

第六章 解放战争时期驻陕解放军后勤 672

第一节 组织机构 672

第二节 经费与给养 674

第三节 军械与兵工 685

第四节 交通运输 687

第五节 医疗卫生 691

第七章 人民共和国时期驻陕军队后勤 697

第一节 组织机构与供应系统沿革 697

第二节 财务 699

第三节 军需给养 704

第四节 军械 708

第五节 运输 710

第六节 医疗卫生 712

第七节 营房 715

第八节 生产经营 717

第一节 先秦兵役 725

第七编 兵役 725

第一章 夏商至明代陕西兵役 725

第二节 秦汉征兵制 728

第三节 西魏、北周、隋唐府兵制 730

第四节 宋代募兵制与明代军户制 734

第二章 清代陕西兵役 741

第一节 八旗驻军世兵制 741

第二节 绿营兵的招募 743

第三节 新军兵役 745

第三章 民国时期陕西兵役 747

第一节 北洋军阀政府兵役 747

第二节 国民政府兵役 748

第三节 革命根据地兵役 760

第四章 人民共和国时期陕西兵役 767

第一节 兵役制度与兵役机构 767

第二节 志愿兵动员 771

第三节 义务兵征集 772

第四节 退役 782

第五节 预备役建设 789

第八编 民兵 800

第一章 历代陕西民兵 800

第一节 清前民兵 800

第二节 晚清团练 802

第三节 民国时期民兵 804

第一节 农民自卫军 810

第二章 人民革命战争时期的陕西民兵 810

第二节 赤卫军、少年先锋队 814

第三节 抗日自卫军、少年先锋队与陕东群众抗日武装 833

第四节 民兵 841

第三章 人民共和国时期的陕西民兵 850

第一节 发展历程 850

第二节 领导体制 862

第三节 民兵组织 866

第四节 政治工作 871

第五节 军事训练 880

第六节 武器装备 887

第七节 民兵的作用 894

第一节 民国时期防空机构 916

第九编 人民防空 916

第一章 机构沿革 916

第二节 人民共和国时期的防空机构 920

第二章 组织指挥 927

第一节 防空管制 927

第二节 防空演习 928

第三节 防空疏散 930

第四节 防空专业队伍 933

第五节 防空袭预案 934

第三章 通信警报 936

第一节 通信机构 936

第二节 指挥通信网 938

第三节 警报通信网 940

第四章 宣传教育 944

第一节 战备形势教育 944

第二节 人防观念教育 947

第三节 方针、政策教育 948

第四节 “三防”教育 951

第五章 防护工程 953

第一节 发展历程 953

第二节 工事分类 961

第三节 平战结合 963

第四节 经费物资 966

姬发 978

第十编 军事人物 978

人物传 978

白起 979

王翦 980

蒙恬 981

马援 982

耿弇 983

班超 984

杜预 985

韦叡 986

韦孝宽 987

杨坚 988

杨素 989

李世民 990

李靖 992

郭子仪 993

杨业 995

韩世忠 996

李自成 997

张献忠 998

王鼎 999

谢子长 1000

刘志丹 1002

杨虎城 1003

张凤翙 1005

于右任 1006

赵寿山 1007

庞国兴 1008

阎红彦 1009

胡琏 1010

孙蔚如 1011

关麟征 1013

刘玉章 1014

杜聿明 1015

张新奎 1016

孔从洲 1017

崔田民 1018

张达志 1019

李达 1021

阎揆要 1022

赵启民 1023

张宗逊 1025

人物录 1027

先秦 1027

秦汉 1030

三国 两晋 南北朝 1038

隋唐 五代 1048

宋夏 金元 1068

明清 1081

中华民国 1108

中华人民共和国 1135

人物表 1271

第十一编 大事记略 1291

先秦 1291

秦汉 1301

三国 两晋 南北朝 1308

隋唐 五代 1317

宋 夏 金 元 1330

明清 1338

中华民国 1374

中华人民共和国 1472

后记 1537

相关图书
作者其它书籍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