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语言文字
汉语复音词研究新探  以《摩诃僧祇律》为例
汉语复音词研究新探  以《摩诃僧祇律》为例

汉语复音词研究新探 以《摩诃僧祇律》为例PDF电子书下载

语言文字

  • 电子书积分:11 积分如何计算积分?
  • 作 者:柴红梅著
  • 出 版 社:天津:天津古籍出版社
  • 出版年份:2014
  • ISBN:9787552802450
  • 页数:296 页
图书介绍:本书从研究角度和研究方法方面对复音词做了新的探讨,选取了东晋时期的典籍为例,对其中的复音词进行穷尽性的调查,以词语的发展演变现象为重点,探索词义演变机制。复音词是汉语词汇中的一种重要形式,它指由两个或两个以上的音节构成的词。古代汉语以单音词为主,现代汉语以复音词为主。在汉语词汇发展史上,整个词汇系统由以单音节为主发展到以多音节为主是一个很有影响的变化。这种变化与语音、词汇、语法的发展都有密切的关系,而且这种变化对汉语内部各系统都有很大的影响。因此,学术界很重视对复音词的研究。
《汉语复音词研究新探 以《摩诃僧祇律》为例》目录

第一章 绪论 1

一《摩诃僧只律》综论 2

(一)译者简介 3

1.法显 3

2.佛陀跋陀罗 4

(二)《摩词僧只律》的著录及内容 5

二 研究现状综述 8

(一)古汉语复音词研究综述 8

(二)《摩诃僧只律》的相关研究 15

1.佛学方面 15

2.语言学方面 16

三 复音词的判断 18

(一)“词”单位的确定 19

(二)古汉语复音词判定标准的探索 22

(三)《摩诃僧只律》中复音词的判定 27

1.形式标准 27

2.意义标准 28

3.结构标准 37

4.语法性质标准 37

5.语用标准 39

四 选题缘由及研究方法和预期 42

(一)选题缘由 42

(二)研究方法 43

(三)研究预期 45

第二章 《摩诃僧只律》的语言特点和复音词研究价值 47

一《僧只律》的语言特点及词汇构成 47

(一)语言特点 47

1.可靠性 47

2.通俗性 48

3.重复性 49

(二)词汇构成 51

1.外来词语 51

2.名物词语 56

3.一般词语 61

(三)小结 68

二《僧只律》复音词研究的价值 69

(一)词汇史研究的丰富语料 69

(二)大型辞书编纂的必要准备 70

1.提供词条 70

2.订正释义 77

3.补充或提前书证 86

第三章 《摩诃僧只律》复音词构词法研究 94

一单纯词概貌及发展机制 95

(一)联绵词 96

1.双声 96

2.叠韵 97

3.非双声叠韵 98

(二)叠音词 99

1.象声词 100

2.摹态词 102

3.称谓词 103

二 合成词概貌及其动因 104

(一)联合式的特点及其动因 104

1.音节数分布广 105

2.语义组合和复合的方式没有新的发展 107

3.语素顺序不稳定 113

4.词类丰富 118

(二)偏正式的特点及其动因 118

1.有三音节词语 118

2.词类以名词为主 120

3.语义构成关系丰富 121

(三)述宾、述补和主谓式的特点及其动因 126

1.数量少 126

2.继承性强 128

3.只有双音节词 134

4.词类以动词为主 138

(四)重叠式的特点及其动因 138

(五)附加式的特点及其动因 140

(六)其他 145

三 小结 146

第四章 《摩诃僧只律》复音词来源研究 150

一传承词 151

(一)继承自先秦 151

1.词语的继承 151

2.义位的继承 154

(二)继承自西汉 155

1.词语的继承 155

2.义位的继承 157

(三)继承自东汉 158

1.词语的继承 158

2.义位的继承 163

(四)继承自魏晋 166

1.词语的继承 166

2.义位的继承 170

(五)继承的特点及动因 178

二 新词及新义 180

(一)新词 180

1.常用词 180

2.孤例 190

(二)新义 196

(三)新词新义的产生机制及特点 198

三 馀论 199

第五章 《摩诃僧只律》复音词演变研究 201

一词语的消亡 201

(一)个案分析 202

1.同素异序词及同义词场的竞争机制 202

2.构词语素变化的影响 210

3.语义羡馀的影响 214

4.同义单音词的排挤 219

5.语境的消失 220

6.人们表达习惯的选择 222

7.不被认同的类推 224

(二)词语消亡的规律与动因 225

二 词语的保留 229

(一)完全保留词的特点及动因 230

1.新的义位归于消亡 230

2.排挤了其他同义词 232

3.词义比较直观 237

4.构词语素变化不大 238

5.语法规则未发挥作用 239

6.符合认知习惯 241

(二)部分保留词的特点及动因 244

1.填补空位 245

2.构词语素的多义性 247

3.构词语素的常用性 253

4.联想 256

(三)词语保留的机制 257

三 馀论 259

结语 261

征引文献 267

参考文献 277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