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农业科学
黄冈地区土壤志
黄冈地区土壤志

黄冈地区土壤志PDF电子书下载

农业科学

  • 电子书积分:10 积分如何计算积分?
  • 作 者:湖北省黄冈地区土壤普查办公室
  • 出 版 社:
  • 出版年份:1986
  • ISBN:
  • 页数:244 页
图书介绍:
《黄冈地区土壤志》目录

第一章 概况 1

第二章 土壤形成条件 4

第一节 自然成土条件 4

一、气候对土壤形成的影响 4

二、母质(母岩)对土壤形成的影响 9

三、地形、地貌对土壤形成的影响 13

四、植被对土壤形成的影响 14

五、水文对土壤形成的影响 17

第二节 人为活动对土壤形成的影响 18

一、兴修水利 18

二、改革耕作制度 18

三、改变肥料结构 19

第三章 土壤分类和分布规律 21

第一节 土壤分类 21

一、土壤分类的原则 21

二、土壤分类的分级依据和划分标准 21

三、土壤命名方法 24

四、土壤分类系统 24

第二节 土壤分布规律 24

一、土壤的水平分布 34

二、土壤的垂直分布 35

三、土壤的中域分布 35

四、土壤的微域分布 38

第四章 各类土壤性态特征 40

第一节 红壤土类 40

一、棕红壤亚类 40

二、红壤性土亚类 49

第二节 黄棕壤土类 52

一、黄棕壤亚类 52

二、山地黄棕壤亚类 60

三、黄棕壤性土亚类 62

第三节 棕壤土类 64

第四节 石灰(岩)土土类 65

第五节 紫色土土类 67

第六节 潮土土类 69

一、潮土亚类 69

二、灰潮土亚类 73

第七节 水稻土土类 77

一、淹育型水稻土 78

二、潴育型水稻土 88

三、潜育型水稻土 109

四、侧渗型水稻土 114

第五章 土壤肥力状况及其对农业生产的影响 120

第一节 土壤物理性状 120

一、土体构型 120

二、土壤水分状况 123

三、土壤质地 123

四、土壤容重和孔隙度 125

第二节 土壤化学性质 126

一、土壤有机质与土壤氮素 126

二、土壤磷素 131

三、土壤钾素 136

四、土壤酸碱度 140

五、土壤阳离子代换量 142

六、土壤微量元素 143

第六章 高产水稻土和棉地土壤的肥力特征及培肥 149

第一节 高产水稻土的肥力特征 149

一、良好的生态环境 149

二、协调的土体构型 150

三、适中的土壤质地 152

四、适量的阳离子代换量 152

五、土壤养分贮量丰富、有效性高 153

六、肥力基础好 155

第二节 高产水稻土的培育 155

一、有一个以有机肥和无机肥相配合的施肥制度 155

二、有一个包括绿肥在内的耕作制度 156

三、耕作熟化措施 157

四、改善土壤环境条件 158

第三节 棉地土壤肥力现状及培肥 159

一、棉地的分布 159

二、棉地土壤养分状况 160

三、棉地土壤的物理性状 160

四、棉地土壤地力评级 162

五、高产棉地土壤特性 163

六、影响棉花生长的障碍因素 163

七、提高棉地土壤肥力的途径 168

第七章 土壤改良利用分区及中低产土壤的改良 174

第一节 土壤改良利用分区 174

一、分区的原则和依据 174

二、分区简述 174

第二节 中低产土壤的改良 182

一、冲垅冷侵田的改良 182

二、落河田的改良 189

三、低湖田的改良 191

四、中层青泥田的改良 193

五、砂土的改良利用 198

第八章 土地资源的开发利用 203

第一节 土地资源及评价 203

一、土地构成 203

二、土地利用现状 203

三、土地生产力评级 203

四、土地资源评价 206

五、土地资源面积量算 209

第二节 土壤资源的合理开发利用 210

一、根据作物土宜调整种植业布局 210

二、根据立地条件发展林业生产 212

三、草山草坡土地资源的开发利用 217

四、合理利用水面发展水产养殖业 220

第三节 土壤侵蚀及防治 222

一、造成土壤加剧侵蚀的原因 223

二、土壤侵蚀造成的严重恶果 225

三、土壤侵蚀的防治 226

附录一 化验方法 228

附录二 主要参考文献 229

附录三 黄冈地区第二次土壤普查工作总结 230

附录四 黄冈地区第二次土壤普查人员名单 236

附录五 大别山南坡土壤垂直分布 237

相关图书
作者其它书籍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