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农业科学
江苏土壤
江苏土壤

江苏土壤PDF电子书下载

农业科学

  • 电子书积分:17 积分如何计算积分?
  • 作 者:江苏省土壤普查办公室编著
  • 出 版 社:北京:中国农业出版社
  • 出版年份:1995
  • ISBN:7109029735
  • 页数:589 页
图书介绍:
《江苏土壤》目录

第一篇 地理环境与成土因素第一章 区位特征 3

第一节 地理位置和行政区划 3

一、地理位置 3

二、行政区划 3

第二节 人口分布 5

第三节 社会经济概况 6

第二章 成土因素 7

第一节 气候特征 7

一、日照与气温 7

二、降水 9

第二节 地质地貌特征 11

一、地质构造 11

二、地貌轮廓 12

第三节 成土母质 14

一、残积母质 14

二、坡积母质 15

三、河流冲积母质 16

四、黄土和黄土状堆积物 17

五、第四纪红土母质 17

六、火山喷发堆积物 17

七、湖相沉积母质 17

八、三角洲相沉积物 18

九、海相沉积物 18

第四节 植被 19

一、暖温带的植被 19

二、北亚热带的植被 20

三、中亚热带北缘的植被 21

四、滨海盐土植被类型 22

五、冲积平原草甸土植被类型 22

六、湿生、沼生、水生植被类型 22

第五节 人为活动 23

一、人为活动的有利因素 23

二、人为活动的不利影响 25

第二篇 土壤类型 33

第三章 土壤分类 33

第一节 土壤分类的历史回顾 33

一、古代的土壤分类 33

二、30年代起至1950年的土壤分类 33

三、50年代起的土壤分类 33

第二节 土壤分类的原则和依据 35

一、土壤分类的指导思想和分类原则 35

二、土壤分类的依据 36

三、土壤命名 38

第三节 江苏省土壤分类系统 39

一、江苏省土壤分类系统表 39

二、江苏省土壤分类系统检索 46

第四章 土壤分布 61

第一节 土壤分布特色与地带性土壤分布 61

第二节 土壤区域分布 61

一、苏北低山丘陵与苏北平原的土壤分布 61

二、沿江低山丘陵及平原、河湖洼地的土壤分布 62

三、苏南丘陵岗地的土壤区域分布 64

第三节 土壤微域分布 64

一、阶梯式土壤微域分布 64

二、棋盘式微域分布 65

三、扇形叠置式土壤微域分布 65

第五章 黄棕壤、黄褐土及棕红壤 69

第一节 黄棕壤 69

一、分布范围和面积 70

二、成土条件 71

三、成土特点 71

四、土壤性态特征 74

五、类型划分 76

第二节 黄褐土 84

一、分布范围和面积 84

二、成土条件 84

三、成土特点 85

四、土壤性态特征 88

五、类型划分 90

第三节 棕红壤 100

一、成土特点 100

二、棕红壤的特性 101

三、棕红壤的土属 103

四、改良利用 105

第六章 棕壤 褐土 107

第一节 棕壤 107

一、成土条件及分布概况 107

二、主要成土特点 108

三、性态特征 109

四、棕壤类型的划分 112

五、棕壤的农业利用改良 123

六、棕壤的综合开发利用 124

第二节 褐土 125

一、成土特征 125

二、褐土的亚类和土属 126

三、褐土的基本性状 128

四、褐土的利用和改良 133

第七章 粗骨土、石灰岩土、基性岩土、紫色土、红粘土 135

第一节 粗骨土 135

一、酸性粗骨土 135

二、中性粗骨土 137

三、石灰性粗骨土 138

四、粗骨土的农业利用 139

第二节 石灰岩土 139

一、粘黑土 140

二、粘棕土 140

第三节 基性岩土 143

第四节 紫色土 147

第五节 红粘土 150

第八章 砂姜黑土与沼泽土 153

第一节 砂姜黑土 153

一、分布与面积 153

二、形成条件 153

三、成土特点 154

四、性态特征 156

五、类型分异 160

第二节 沼泽土 166

一、沼泽土的形成条件及其分布 166

二、沼泽土的形成特点及其分类 167

三、沼泽土的基本性状 168

四、沼泽土的利用和改良 169

第九章 潮土与滨海盐土 172

第一节 潮土 172

一、分布概况 172

二、主要成土特点 173

三、类型分述 174

第二节 滨海盐土 200

一、滨海盐土的发生特点 200

二、滨海盐土的脱盐熟化规律 205

三、滨海盐土的类型与分布 207

四、滨海盐土的性状 210

五、滨海盐土的水盐运动 222

六、滨海盐土的土壤质量评价 224

七、滨海盐土的治理与改良 224

八、海涂资源的开发利用 230

第十章 水稻土 232

第一节 概述 232

一、分布范围和面积 233

二、成土条件 233

三、成土特点 233

四、发生层段及演变模式 238

五、水稻土类型划分 239

第二节 淹育型水稻土 241

一、分布 241

二、形态特征 241

三、理化性状 241

四、农业利用 244

第三节 渗育型水稻土 245

一、概况 245

二、板浆白土 246

三、河砂土 250

四、潮灰土 252

五、湖砂土和湖白土 256

六、潮黄土 259

七、油泥土 261

第四节 潴育型水稻土 264

一、分布和土属划分 265

二、形态特征 266

三、理化性状 267

四、农业利用 282

第五节 漂洗型水稻土 284

一、分布 284

二、形态特征 285

三、理化性状 286

四、农业利用与改良 290

第六节 潜育和脱潜型水稻土 293

一、基本概念 293

二、分布 293

三、形态特征 295

四、理化性状 297

五、改良利用 307

第三篇 土壤性状与肥力建设第十一章 土壤基本性质 311

第一节 土壤质地与孔隙 311

一、土壤质地 311

二、土壤容重与土壤孔隙度 316

第二节 土壤水分 319

一、我省主要土壤的持水性能 319

二、土壤田间持水量和凋萎点、渗漏速度 321

三、土壤的水分动态变化 328

第三节 土壤粘粒矿物组成与交换性能 331

一、土壤粘粒的矿物组成 331

二、土壤的交换性能 333

第四节 土壤酸碱度与碳酸钙 335

一、土壤酸碱度 335

二、土壤碳酸钙含量 339

三、土壤碳酸钙与农业生产 343

第五节 土壤有机质与腐殖质特性 343

一、土壤有机质含量及其分布 343

二、土壤腐殖质含量及其组成 355

第十二章 土壤养分 358

第一节 土壤氮素 358

一、全省土壤氮素含量分布 358

二、影响土壤氮素含量的主要因素 361

三、土壤氮素供应 365

第二节 土壤磷素 372

一、土壤全磷分布概况 372

二、土壤速效磷 377

三、土壤供磷强度 378

四、土壤磷素的固定与释放 379

五、磷对作物的影响 380

六、磷素的补给及其后效 381

第三节 土壤钾素 384

一、全省土壤钾素含量分布概况 384

二、影响土壤钾素含量的主要因素 389

三、土壤钾素平衡 391

第四节 土壤中量、微量元素 394

一、土壤有效硅 394

二、土壤有效硼 400

三、土壤有效锌 404

四、土壤有效钼 411

五、土壤有效锰 415

六、土壤有效铜 419

第十三章 土壤耕作管理 423

第一节 全省土壤耕作制度的沿革 423

一、从粗放耕作到精耕细作的演变 423

二、从一熟制耕作到多熟制耕作的发展过程 424

第二节 水田耕作管理 425

一、一熟制水田土壤的耕作管理 425

二、水旱两熟制地区的土壤耕作制的演变 427

三、双三制土壤耕作 429

第三节 旱地耕作管理 430

一、一熟制旱地土壤耕作 430

二、两熟制旱地土壤耕作 431

三、多熟制旱地土壤耕作 433

第四节 关于少免耕问题 433

一、少免耕对土壤的影响 433

二、因土耕作制度的发展和完善 439

第十四章 土壤肥力评级、肥力级差及肥力建设 445

第一节 土壤肥力评级 445

一、评级单元 445

二、评级的依据与程序 446

三、评级内容 449

四、评级方法 451

五、评级结果 455

六、评级的其他方法 456

第二节 土壤肥力级差 460

一、土壤肥力与基础肥力 460

二、肥力级差 468

三、提高肥力等级,缩小相对级差 470

第三节 肥力建设 473

一、增加对土壤的物质投放,提高肥力基础产量 474

二、建设稳产高产农田 476

第十五章 低产土壤改良 482

第一节 低产土壤改良的重大成就 482

一、改良低产土壤,促进粮棉增产 482

二、改良低产土壤,提高土壤肥力 484

第二节 低产土壤改良的基本经验 487

一、老沤田改为水旱轮作田的经验 487

二、易涝旱田改成稻麦田的经验 489

三、花碱土改制种稻的经验 490

四、盐土综合治理的经验 492

第三节 低产土壤的分类与分布 495

一、我省低产土壤的分类标准 495

二、低产土壤类型、面积、分布 496

第四节 低产土壤的性状与改良 496

一、砂瘦型土壤 496

二、涝渍型土壤 500

三、粘闭型土壤 504

四、盐碱型土壤 508

五、夹盘型土壤 511

六、白土型土壤 515

第四篇 土壤资源开发与区域治理第十六章 土地利用现状与土壤资源开发 523

第一节 土地利用现状 523

一、土地资源的特点 523

二、土地资源利用的区域差异 527

第二节 土壤资源开发 529

一、优势与潜力 529

二、面临的问题 532

三、对策 535

第十七章 土壤改良利用分区 540

第一节 分区的原则、依据、方法和命名 540

一、分区的原则 540

二、分区的依据 540

三、分区的方法 540

四、区片的命名 541

第二节 淮北平原棕壤、潮土农、林、牧综合改良利用区 542

一、综述 542

二、分片概述 544

第三节 里下河洼地脱潜型水稻土治水改良区 551

一、综述 551

二、分片概述 552

第四节 滨海平原盐土、脱盐土淋盐改土区 560

一、全区概况 560

二、分片改良利用意见 561

第五节 沿江平原灰潮土粮、棉、经、牧高产增肥改土区 563

一、综述 563

二、分片概述 566

第六节 宁、镇、扬低山丘陵黄棕壤、黄褐土农、林、牧综合改良区 569

一、综述 569

二、分片概述 572

第七节 太湖平原水稻土培肥利用区 578

一、综述 578

二、分片概述 579

参考文献 585

相关图书
作者其它书籍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