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文学
顺康词坛群体步韵唱和研究
顺康词坛群体步韵唱和研究

顺康词坛群体步韵唱和研究PDF电子书下载

文学

  • 电子书积分:19 积分如何计算积分?
  • 作 者:刘东海著
  • 出 版 社: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
  • 出版年份:2013
  • ISBN:9787532570171
  • 页数:683 页
图书介绍:顺治十八年王士禛在扬州拉开了清朝大型多人步韵唱和帷幕,至康熙十七年,词坛经历了“江村”唱和、“广陵”唱和、京城唱和、“秋水轩”唱和与“陈维崧主持唱和”等五大波具有易代情结、秉承“稼轩风”的多人步韵唱和。康熙十七年之后至康熙朝末年,多人步韵唱和以抒发“太平治世”中诗意情怀和入世抱负为主。多组步韵唱和在顺治朝产生第一次高潮,多人步韵唱和登台之后,较大规模的两两对唱就基本匿迹了。直到康熙朝中叶,多人步韵唱和逐渐式微,追求真趣疏狂的“陆、姚”多组步韵唱和重新登台。本书对顺康词坛群体步韵唱和(多人步韵唱和与多组步韵唱和)的作者、作品资料进行全面数量统计和分析,从创作时间、地点和作品内涵、作者思想等方面立体和动态地展示了顺康词坛群体步韵唱和风貌。
《顺康词坛群体步韵唱和研究》目录

绪论 1

一、顺康词坛研究学术史回顾 1

二、顺康词坛的研究现状 3

三、群体步韵唱和概念的界定 7

四、本文研究视角、材料基础和研究方法 9

五、选题意义 12

第一章 顺康词坛群体步韵唱和概况分析 24

第一节 群体步韵唱和词人占籍情况分析 24

一、从省区的角度考察 29

二、从府区的角度考察 31

三、对常州府一案的分析 36

第二节 群体步韵唱和的频率分析 37

第三节 唱和词数居前的词人群体分析 41

第四节 小结 48

第二章 清初步韵宋词创作的分析 53

第一节 对苏轼、史达祖、岳飞三首名作的步韵分析 56

一、步和苏轼《念奴娇·赤壁怀古》词 57

二、步和史达祖《万年欢·春思》词和岳飞《满江红》(怒发冲冠)词 64

第二节 步和辛弃疾词的创作情况 65

第三节 小结 69

第三章 王士禛首倡扬州词坛多人步韵唱和 71

第一节“题青溪遗事画册”唱和的契机 72

一、唱和题材塑造的社会文化环境 73

二、王士禛等人唱和《菩萨蛮·题青溪遗事画册》时的创作心态 75

第二节“题青溪遗事画册”的唱和群体 78

第三节“题青溪遗事画册”的唱和主题和风格 84

第四节 扬州“红桥”步韵唱和 89

第五节“红桥”步韵唱和的动机和主题 92

第六节 两大唱和的比较分析及唱和意义 96

第七节 小结 98

第四章 群体唱和词坛首倡稼轩风的“江村”唱和 101

第一节“江村”之名由来及其意义 102

第二节 前期群体唱和概述 104

一、前期唱和群体的互动创作 107

二、前期唱和的主题及意义 110

第三节 后期群体唱和概述 111

一、对后续唱和群体政治身份的分析 117

二、两位女词人的创作 120

三、秉承“江村”唱和主题的后期群体唱和内容 126

第四节 小结 134

第五章 浓情重笔的广陵《念奴娇》唱和 136

第一节 唱和由来及唱和时间 137

第二节 即席而作,少有追和的唱和特点 139

第三节 聚焦“失路”与“惜分”的唱和主题 147

一、中年失路穷途之哭 149

二、风霜中的别离之情 152

第四节 小结 156

第六章 以龚鼎孳和陈维崧为中心的京城步韵唱和 158

第一节 龚鼎孳步韵唱和词的特点 158

第二节 龚鼎孳为陈维崧组织的唱和 163

第三节《沁园春》调唱和 171

第四节《念奴娇》调唱和 176

第五节《贺新郎》调唱和 178

第六节 小结 182

第七章 “秋水轩”唱和——词坛“稼轩风”创作的高潮及主题变奏 185

第一节“秋水轩”唱和的契机 186

第二节 前期唱和的主题 189

一、“秋水轩”前期唱和群体成员概况 199

二、“秋水轩”前期唱和主题的多元性 202

第三节 后期唱和群体创作主题的涣散和变奏 203

第四节 小结 213

第八章 “陈维崧唱和群体”的创作意义 217

第一节 阳羡词派确立的时间 218

第二节 康熙十一至十四年陈维崧的群体步韵创作 222

一、陈维崧在康熙十一年以前的群体步韵唱和概况 223

二、“陈维崧唱和群体”的创作概况 226

三、康熙十二至十四年“陈维崧唱和群体”的创作及其主题 249

第三节 康熙十五年至进京前陈维崧倡导的多人步韵创作 265

一、康熙十五年以陈维崧为主的步韵唱和 266

二、康熙十六年以陈维崧为主的步韵唱和 269

第四节 小结 272

第九章 康熙十七至十八年的多人步韵唱和 277

第一节 己未科博学鸿词考试和词风的转变 277

第二节 荐绅进京后的唱和 279

一、梁清标与陈维崧等人的步韵唱和 280

二、以朱彝尊为首的浙西词人的唱和 282

第三节 附“拟《乐府补题》”唱和 291

一、“拟《乐府补题》”作者概况 293

二、陈维崧、朱彝尊《乐府补题》序的影响 296

三、“拟《乐府补题》”唱和群体 301

四、“拟《乐府补题》”唱和中的幽情 304

第四节 小结 317

第十章 “辛酉同游” 唱和群体与“后易代”创作的开始 319

第一节 “辛酉同游”唱和的缘起和前奏 320

一、“辛酉同游”唱和的缘起 320

二、“辛酉同游”唱和的前奏——《万年欢》唱和 322

第二节“辛酉同游”唱和的概况 326

一、参加唱和的词人、词作统计 326

二、唱和群体主要成员的关系 346

三、阳羡词人群体加入唱和 350

第三节“辛酉同游”唱和的创作主题 352

一、观照人生,坦然自信的归隐词 355

二、赞美江山,豁达后朗的怀古词 360

第四节 “辛酉同游”唱和的创作风格 363

第五节 小结 367

第十一章 逸民词人群体的《千秋岁》唱和 369

第一节 清初“逸民”的特点 369

第二节 产生逸民唱和群体的原因 373

第三节 《千秋岁》调唱和的由来 376

第四节 《千秋岁》唱和群体分析 397

一、唱和群体的籍贯分布 397

二、唱和群体成员的政治身份 398

第五节 《千秋岁》唱和的主题 400

一、唐、宋寿词的特点 401

二、清初寿词的变化 401

三、《千秋岁》唱和的主要内容 403

第六节 附梁溪词人群体《贺新凉》唱和 409

第七节 小结 415

第十二章 顺康词坛两次多组步韵唱和的高潮 418

第一节 多组步韵唱和的对比分析 418

第二节 顺治朝的多组步韵唱和 420

一、“贰臣”词友梁云构、方大猷的多组步韵唱和 421

二、李元鼎、朱中楣的“随草诗余”唱和 426

三、陈之遴、徐灿的两地唱和 431

四、明末遗民词人傅占衡、陈孝逸的“癸秋词”唱和 435

第三节 陆、姚唱和 447

一、陆、姚的生平简介和交往探绎 448

二、陆、姚唱和概述 450

第四节 小结 464

余论 467

一、唱和活动的气势壮阔、历时弥久 468

二、抒情风格的多姿多彩、波澜曲折 470

三、多存“笔重”之作 472

四、对词风走向具有重要推拥作用 489

附表 492

一、《全清词·顺康卷》及其补编勘误表 492

二、顺康词坛多组步韵唱和总表 497

三、顺康词坛群体步韵唱和总表 518

主要参考文献 659

后记 679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