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文化科学教育体育
中国学校体育发展史
中国学校体育发展史

中国学校体育发展史PDF电子书下载

文化科学教育体育

  • 电子书积分:13 积分如何计算积分?
  • 作 者:田国祥,李斌,康彪主编
  • 出 版 社:兰州:甘肃人民出版社
  • 出版年份:2011
  • ISBN:9787226041727
  • 页数:394 页
图书介绍:本书以体育课程、学校体育思想、体育人才培养、课外体育、学校体育法规为核心,参照我国教育史的分期,注重论从史出,史论结合的原则,从理论和实践结合上探讨各个历史时期学校体育的思想、理论、方针政策、教师队伍、体制等的变化和影响,力求全面、详实地描述从晚清到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学校体育发展的历史脉络。
《中国学校体育发展史》目录

第一章 晚清学校体育 1

第一节 学校体育产生的背景 1

一、学校体育产生的社会背景 1

二、学校体育产生的思想背景 2

第二节 教会学校的学校体育 12

一、教会学校的体育现状 12

二、教会学校的体育理念与形式 14

三、教会学校的运动训练与比赛 17

四、基督教青年会对我国学校体育的贡献 19

第三节 我国学校体育课的出现 24

一、晚清学校体育的早期萌芽 24

二、学校体育制度的确立 26

第四节 晚清学校体育课的实施与特点 31

一、晚清学校体育课的实施 31

二、晚清学校体育的基本特点 37

第五节 学校体育教师培养 38

一、人才匮乏的矛盾 38

二、政府增设师范学校体育专修科 40

第二章 民国初年与北京政府时期的学校体育 42

第一节 壬子癸丑学制中的学校体育 43

一、壬子癸丑学制中的小学校体育 43

二、壬子癸丑学制中的中等学校体育 45

三、壬子癸丑学制中的师范学校体育 46

四、壬子癸丑学制时期体操课程的实施 47

五、壬子癸丑学制时期体操课程的特点 49

第二节“双轨制”学校体育与兵式操的废除 53

一、“双轨制”学校体育 53

二、军国民体育与兵式操的废除 57

第三节 壬戌学制中的学校体育 62

一、1922年的教育改革 62

二、《课程标准纲要》的规定 63

三、新学制下体育课程的特点 63

四、壬戌学制及其体育课程的历史意义 66

第四节 体育教师的培养 67

第五节 近代社会思潮对学校体育的影响 71

一、军国民教育思潮 71

二、民主与科学思潮 92

三、国粹文化思潮 106

第三章 抗日战争前南京政府时期的学校体育 117

第一节 近代体育制度的建立 118

一、建立体育行政管理领导机构 118

二、学校体育法令法规的颁布 128

第二节 学校体育的实施 147

一、暂行课程标准时期的体育课程 147

二、正式课程标准时期的体育课程 150

第三节 学校体育的实验研究和体育教材建设 155

一、学校体育的实验研究 155

二、体育教材建设 158

第四节 体育师资培训 168

一、体育师资培训概况 168

二、培养体育师资的主要机构 170

三、派送留学生与举办短期体育训练班 181

第五节 社会思潮对学校体育的影响 183

一、实用主义思潮对学校体育的影响 183

二、新生活运动对学校体育的影响 190

第四章 抗日战争开始后南京政府时期的学校体育 196

第一节 国民党统治区的学校体育 196

一、战时条件下的学校体育 196

二、抗日战争胜利后学校体育的发展变化 201

三、学校体育发展的一般状况 202

第二节 抗日根据地的学校体育 206

一、延安大学体育系 206

二、抗日军政大学的体育竞赛活动 207

三、解放区的学校体育 209

第三节 日伪统治区的学校体育 210

一、伪满统治区的学校体育 210

二、伪华北政权统治下的学校体育 212

三、汪伪统治下的学校体育 213

四、日伪统治下的体育师资培养 214

第四节 自然主义体育思想及其对体育课程的影响 216

一、自然主义体育思想的基本观点 216

二、自然主义体育思想对体育课程的影响 217

第五章 新中国学校体育 221

第一节 新中国学校体育的建立 221

一、改造旧学校体育 221

二、探索新学校体育的任务 223

三、建立新学校体育管理体制 226

第二节 学校体育的规范与要求 227

一、学校体育的基本目标 227

二、学校体育教学大纲的制定颁布 227

三、“劳卫制”的制订与实施 231

第三节 体育师资的培养 233

第六章 社会主义建设初期的学校体育 239

第一节 学校体育的迅速发展 239

一、社会主义教育方针与学校体育地位的确立 239

二、加强师资队伍建设 240

三、新版体育教学大纲的颁发 241

四、学校课外活动和业余训练的发展 242

第二节 学校体育工作的调整与规范 242

一、学校体育工作的规范 243

二、加强中小学体育师资队伍建设 244

三、学校体育工作的改进 245

第三节 体育专业教育的恢复与发展 249

一、明确体育专业培养目标 249

二、专业体育教学改革与社会主义教育运动 251

三、业余体校的发展与质量的提高 253

四、培养体育专业研究生 255

第四节 社会主义建设初期的学校体育思想 256

第七章“文化大革命”时期的学校体育 258

第一节“文革”初期学校体育遭到严重破坏 258

一、学校教学秩序荡然无存 258

二、以军训和劳动为主要内容的军体课 259

三、体育卫生教师队伍遭受摧残 261

四、体育专业教育受到的严重冲击与破坏 261

第二节“文革”中、后期学校体育的恢复与扭曲 262

一、“军体课”与课外活动现状 262

二、业余体校的恢复与竞技活动的开展 265

三、试行《国家体育锻炼标准》 267

四、体育院系恢复招生后的教学 268

五、“教育革命”中学校体育的扭曲 270

第三节“文革”时期的学校体育思想 271

一、以“军训”为主要内容的学校体育 272

二、以“劳动”为主要内容的学校体育 272

第八章 拨乱反正时期的学校体育 273

第一节 学校体育组织机构的健全与规范 273

一、建立健全组织机构,规范体育各项工作 273

二、学校体育活动的新气象 274

第二节 师资队伍建设 276

第三节 全面恢复时期的学校体育思想 277

一、政治、文化、教育领域的拨乱反正 277

二、学校体育工作的全面恢复 278

三、“增强体质”为主的学校体育思想的确立 280

第九章 改革开放初期的学校体育 285

第一节 学校体育发展的宏观背景 285

一、体育工作重点转移的部署与措施 285

二、体育改革与发展的依据 288

三、我国竞技体育大发展的重要战略决策 290

四、“举国体制”的完善 293

五、20世纪80年代的“体育热” 294

第二节 体育体制改革 299

一、20世纪80年代体育体制改革的指导思想与基本思路 299

二、20世纪80年代体育改革的思路与特点 301

第三节 学校体育的改革与发展 303

一、新时期我国体育教育工作面临的挑战 303

二、完善学校体育管理体制 304

三、体育院系的整顿与调整 304

四、开展体育教育教学改革 305

五、活跃学生课外体育活动 307

六、在中小学开展足球运动 308

第四节 学校体育法规制度的完善 310

一、党和政府对青少年健康的关心与指示 310

二、推动学校体育开展的措施 312

三、20世纪80年代我国学校体育发展存在的问题 319

第十章 改革开放后期的学校体育 323

第一节 学校体育法规制度的进一步完善 323

一、《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中的学校体育规定 323

二、《中华人民共和国教师法》中的学校体育规定 324

三、《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中的学校体育规定 324

四、《中华人民共和国体育法》中的学校体育规定 325

五、《学校体育工作条例》检查评估细则 325

六、学校体育管理机构的调整与新举措 326

第二节 体育教学的改革 329

一、体育教学大纲的制定与颁布 329

二、体育教材建设 333

三、两类课程整体教学改革试验 336

四、多种教学模式的改革探索 340

第三节 课外体育活动的改革 343

一、到阳光下、到操场上、到大自然中去陶冶身心 343

二、中小学大课间体育活动 345

三、“奔向21世纪”象征性长跑 345

四、中小学幼儿广播操的创编与推广 346

五、学校课余运动训练 346

第四节 体育师资的培养 347

一、体育教育专业课程设置改革 347

二、体育教师的培训与进修 351

第五节 学校体育改革的新举措 354

一、中小学校体育课程标准的制订与试行 354

二、普通高校《体育课程教学指导纲要》的颁发与实施 356

三、《学生体质健康标准》的颁布与实行 357

四、全国学生体质与健康调研 360

五、加强对学校体育工作的领导 361

六、加强课外体育 362

第六节 学校体育思想 363

一、学校体育改革的开始时期 363

二、学校体育改革的展开时期 367

三、学校体育改革的深入发展时期 379

四、学校体育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新时期 385

五、改革开放以来学校体育思想的成就和问题 389

相关图书
作者其它书籍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