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历史地理
中共高层人物评传  千秋功过  中
中共高层人物评传  千秋功过  中

中共高层人物评传 千秋功过 中PDF电子书下载

历史地理

  • 电子书积分:22 积分如何计算积分?
  • 作 者:郭德宏,汤应武
  • 出 版 社:广州:广州出版社
  • 出版年份:1999
  • ISBN:7805929335
  • 页数:808 页
图书介绍:
《中共高层人物评传 千秋功过 中》目录

总论:中国共产党的三代领导核心 1

第一代领导核心——毛泽东领导地位的形成和确立 5

□毛泽东进入中央领导核心 5

□对毛泽东领导地位的几次挑战 17

□毛泽东在职务上成为党的最高领导 22

第二代领导核心——邓小平核心地位的形成与第二代领导集体的构成 24

□进入第一代领导集体 26

□十年内乱的沉浮奠定深厚根基 34

□成为第二代领导集体的核心和“领班人” 37

□第二代中央领导集体成员的构成 42

第三代领导核心——邓小平退休与江泽民成为核心 44

□多次表达退休的愿望 44

□辞去最后一个职务 48

□宣布“正式向政治生涯告别” 54

□江泽民当选为党的总书记和军委主席 56

□邓小平评价江泽民 58

□“非毛化”还是“非神化” 59

“毛泽东思想的旗帜丢不得”——第二代评价第一代 59

□着手制定历史决议 60

□“毛主席纪念堂不久是否将要拆掉” 62

□将毛的错误与林、江的罪行严格区分 64

□四千高干对如何评价毛泽东议论纷纷 66

□“这个决议是个好决议” 68

高举邓小平理论伟大旗帜——第三代评价第二代 70

□邓小平在世时的三次集中评价 71

□将邓小平与毛泽东相提并论 74

□把邓小平理论确立为党的指导思想 78

中共高层人物评传 89

从一代伟人到时代的落伍者——陈独秀的功与过 89

□五四运动的总司令 89

□中国共产党的主要创建人之一 91

□右倾投降主义的发展及其危害 93

□既反对共产党的革命斗争,又不屈服于国民党 95

□风烛残年 97

中国共产主义运动的先驱——评李大钊的历史地位 101

□救国救民 英勇就义 101

□马列主义在中国的第一个传播者、中共主要创始人之一 104

□怎样选择了马克思主义 111

□崇高品格 伟大楷模 117

“历史的误会”与误会的历史——瞿秋白和《多余的话》 123

□伟大的一生 123

□身后冤案的铸成 127

□被俘就义真相 127

□关于《多余的话》 130

□一个遭人鄙视的总书记 139

工人出身的总书记——向忠发其人其事 139

□起家武汉工运 140

□有名无实的政治局委员 142

□主张“鞭笞”党的向忠发 144

□对中国党全面改造的结果 146

□向忠发并非傀儡 148

□立三路线的始作俑者 150

□和共产国际唱对台戏 152

□向忠发何以“堕落” 154

□一位工运专家 159

冒险与忏悔——李立三和“立三路线” 159

□走上中央领导岗位 161

□失去理智的“冒险” 164

□忏悔与检讨 173

“中央非常委员会”——受到开除党籍处分的罗章龙 179

□“二·七”大罢工的领导者之一 179

□主编《工人周刊》 183

□出席国际运输工人大会和中共“六大” 184

□反对六届四中全会 187

□传道授业 著书立说 190

□“文化大革命”中的严峻考验 192

“百分之百的布尔什维克”——王明上台内幕 197

□一个教条主义者 197

□宗派主义的活动 199

□“左”倾空谈和篡权野心 201

□无原则的派别斗争 204

□反对三中全会的活动 206

□新的“左”倾纲领——《两条路线》 208

□共产国际代表米夫来华 212

□六届四中全会 215

□在坚持错误中结束一生 218

“知错改错终无悔”——王明路线时的负责人博古 223

□“左”倾教条主义的错误 223

□奔走南北未等闲 235

□思想认识的深刻转变 241

“可爱的中国”——视死如归的方志敏 249

□游街示众 249

□敌人的劝降 251

□越狱计划 253

□做“说客”的转化工作 255

□讴歌党和祖国 257

□烈士的鲜血 259

另立中央的前因后果——长征中的张国焘 263

□两军会合后中央的战略方针 263

□张国焘坚持南下、另立中央 264

□张国焘分裂活动的破产 269

□对张国焘问题的结论 273

□在遵义会议上的态度 277

在中央总负责人的岗位上——1935年至1938年的张闻天 277

□在长征途中与张国焘作斗争 281

□制定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政策 287

□在土地政策上的转变 290

□主张和平解决西安事变 294

□推动白区工作的转变 300

二十世纪最伟大的女性——追随孙中山革命的宋庆龄 305

□家世 学业 婚事 305

□与孙中山共患难 310

□伸张正义 保障民权 314

□力促国共合作 318

人民的总司令——朱德与抗日战争 329

□抗日的炮声响了 329

□游击战争显威力 335

□前门打虎 后门拒狼 340

□返回延安 346

□呕心沥血度危艰 352

□抗日战争终于胜利 357

□国共合作的桥梁 361

边区政府主席——老资格的共产党人林伯渠 361

□致力于抗日民族统一战线 367

□领导建设陕甘宁边区 374

党和人民的骆驼——党的核心领导成员之一的任弼时 383

□重制度 讲效率 有办法 383

□保卫中央 关心人民 396

□忘我工作 死而后已 402

“敢教日月换新天”——建国后的毛泽东 409

□为新中国奠基 409

□在三大运动中 416

□开展对知识分子的思想教育和思想改造 419

□确立社会主义制度 423

□探索中国式建设道路 431

□在“大跃进”年代 435

□大兴调查研究之风 443

□重提阶级斗争 447

□暮年岁月 454

□巨星殒落 460

□1951年高岗得了“两分” 465

高岗要“拱倒刘少奇”——高、饶事件的发生与处理 465

□在批评“新税制”中组成了“经济内阁” 470

□对“确立新民主主义秩序”的批评 472

□一股“倒刘”的地下暗流 473

□毛泽东笑谈历史掌故“秦灭楚” 475

□在杭州确定的开会方针 476

□刘少奇的自我批评 477

□邓小平一席公道话 480

□对高岗、饶漱石的结论 481

□四十四年后的评说 482

在“三面红旗”上的分歧——庐山会议的转向与对彭德怀的批判 485

□众说纷纭话庐山 485

□认识上的根本分歧 489

□与国外斗争的联系及对“里通外国”的怀疑 497

□党内民主生活的不正常 499

中国经济建设的卓越领导人——陈云对中国革命与建设的贡献 507

□老资格的党的领导人 507

□中国社会主义经济建设的开创者和奠基人之一 514

□党的第二代领导集体的重要成员之一 521

□退出党中央领导工作之后 528

中国经济建设的“计划大臣“——李富春在国家计委的岗位上 531

□提倡增产节约 531

□“超英赶美”计划 539

□不要“卫星”,不要“献礼” 543

□1960年——难忘的岁月 545

□八字方针的提出 546

□精减城市人口 549

□调整经济发展速度 551

□支援农业 554

□最后十年 557

负重的老牛——董必武呕心沥血为人民 565

□建国初期的接收与防疫救灾工作 565

□参与政权建设 567

□全力从事法制建设 571

□为人民造福鞠躬尽瘁 578

煽风点火——陈伯达与《横扫一切牛鬼蛇神》的出笼 589

□陈伯达的一条死罪 589

□陈伯达、康生亲授“重要任务” 590

□“横扫”社论这样出笼 593

□聂元梓大字报评论文章的抛出 594

□陈伯达成了舆论“总管” 597

策划全国夺权——上海“一月革命”中的张春桥 601

□安亭事件及其后果 602

□赤卫队的成立和康平路事件 604

□《告全市人民书》与《紧急通告》的发表和党中央的态度 608

□“打倒上海市委大会”和夺权中的反复争斗 612

□“一·二八”炮打张春桥和红革会被镇压 613

□上海人民公社成立 614

疯狂的迫害——康生的罪恶活动和罪恶历史 619

□康生生平 619

□玩弄阴谋 制造事端 620

□捏造罪名 蓄谋陷害 628

□为林彪、“四人帮”制造理论根据 633

□极左、整人和耍两面派的历史 635

□倚仗权势,侵吞大量珍贵文物 637

“中国最大的保皇派”——高风亮节的陶铸 641

□“我们要的是富裕的社会主义” 641

□“知我者,陶铸也!” 644

□在“左”倾错误路线中的思考 645

□最早为知识分子“脱帽加冕” 646

□共产党人本色 648

□内忧未艾叹萧墙 651

□力挽狂澜 甘将心胆掏 653

□心底无私天地宽 658

“中国的赫鲁晓夫”——刘少奇冤案的铸成与反思 663

□刘少奇生平业绩 665

□“炮打司令部” 668

□批判“资产阶级反动路线” 671

□迫害升级 674

□从组织处理、点名批判到迫害致死 678

□痛定思痛 681

折戟沉沙——林彪集团的兴起和覆灭 693

□林彪是怎样的一个人 693

□林彪集团的形成和膨胀 695

□称“天才”和设国家主席之争 698

□“九·一三”事件 699

□驳《林彪之死》的谎言 702

□林彪外逃飞机坠毁真相 702

□林彪事件说明了什么 705

一枕黄粱——江青集团的兴亡与“江青现象” 713

□江青集团产生的条件 713

□江青集团的形成 715

□江青集团作乱的特点 717

□党和人民同江青集团的斗争 721

□对“江青现象”的思考 723

□在党的“十大”上擢升 729

毛泽东的第三个接班人——王洪文成为党的副主席与长沙告状 729

□向毛泽东告状 735

□王洪文“没有邓小平强” 737

□江青“想叫王洪文作委员长” 738

苦撑危局——“文化大革命”中的周恩来 741

□“老革命遇到新问题” 741

□“我不入地狱,谁入地狱” 748

□在每况愈下的混乱局势中 755

□纠“左”的努力与曲折 757

□“鞠躬尽瘁,死而后已” 767

□人民的哀悼,生命的感召 771

“吕端大事不糊涂”——重大历史关头的叶剑英 775

□和张国焘的分裂主义作斗争 775

□争取张学良合作抗日 788

□同林彪、江青两个反革命集团的斗争 790

□在新的历史转变时期 803

“打不倒的东方小个子”——邓小平的“三落三起”与伟大一生 811

□走上革命道路 811

□第一次被打倒和复出 814

□第二次被打倒和复出 823

□第三次被打倒和复出 826

□改革开放的总设计师 833

功过分明——1976~1978年的汪东兴 843

□在粉碎“四人帮”中出了力 843

□维护“两个凡是” 845

□压制真理标准的讨论 846

“华国锋只是一个过渡”——华国锋的错误与职务变动 853

□面临的两种选择 853

□华国锋的错误 856

□变动华国锋的领导职务 867

从军事战场到经济战场——李先念的军功与政绩 873

□中原突围建奇功 873

□将军转管经济 889

□在“文化大革命”中 899

□“文革”结束任更重 901

“今天的胡耀邦,还是昨天的胡耀邦”——胡耀邦出任总书记与辞职 909

□光荣的历史 909

□“有两条并没有变” 916

□辞去党的总书记职务 918

中国妇女运动的先驱——与周恩来的名字连在一起的邓颖超 923

□从早年到长征 923

□着重从事妇女解放运动 925

□杰出的领导人 930

□高尚的情操 博大的胸怀 933

“真理面前人人平等”——彭真的生平与贡献 937

□走救国救民的道路 937

□建国17年的贡献 943

□坚持马列 顽强斗争 949

□晚年 957

把“双包”责任制推向全国——万里与五年五个中央1号文件 961

□包产到户姓“社”还是姓“资” 961

□给包产到户、包干到户正名 963

□不但姓“社”,而且是发展和创造 964

□向商品生产转化 965

□改革农产品统购派购制度 969

□坚持改革、深化改革 970

□公认的贡献 972

“选的时候没有选错”——赵紫阳出任总书记和被撤职 977

□接替华国锋的总理职务 977

□由代理总书记到正式担任总书记 981

□作十三大政治报告 982

□被撤销总书记的职务 985

从学生领袖到副总理——姚依林生平 991

□青少年时代的奋斗 991

□财贸部门的领导工作 992

□积极为改革开放做贡献 994

□历史重任与优秀品德 995

新中国第四位国家主席——杨尚昆曲折的一生 999

□追求进步 英勇奋斗 999

□1941—1966:在中央的工作 1004

□年逾古稀后的重任 1006

附录:现任中央常委及部分原中央常委简历 1015

江泽民 1015

李鹏 1039

朱镕基 1063

李瑞环 1075

胡锦涛 1083

尉健行 1091

李岚清 1099

乔石 1105

刘华清 1117

胡启立 1135

宋平 1139

李德生 1147

后记 1159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