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文学
文学运动·理论编  2
文学运动·理论编  2

文学运动·理论编 2PDF电子书下载

文学

  • 电子书积分:40 积分如何计算积分?
  • 作 者:胡采主编
  • 出 版 社:重庆:重庆出版社
  • 出版年份:1992
  • ISBN:753661781-x
  • 页数:1745 页
图书介绍:
《文学运动·理论编 2》目录

目录 1

编辑凡例 1

总 序&中国解放区文学书系编委会 1

序&胡 采 1

一、重要文献和史料 3

中央关于发展文化运动的指示 3

中央宣传部 中央文化工作委员会 5

关于各抗日根据地文化人与文化人团体的指示 5

总政治部中央文委 9

关于部队文艺工作的指示 9

中央宣传部与总政治部的通知 13

中央宣传部关于执行党的文艺政策的决定 15

关于延安对文化人的工作的经验介绍 18

中共西北中央局宣传部、文委 21

关于改进剧团工作的指示 21

西北局开会决定开展边区文化建设(节录) 23

晋察冀军区政治部 25

关于开展部队文艺工作的决定 25

中共晋察冀中央局 31

关于开展边区文艺创作的决定 31

中共晋察冀中央局 33

开展乡村文艺运动的决定 33

中共晋察冀中央局关于贯彻为兵服务方针.开展部队文艺工作决定 36

冀中区党委宣传部 39

关于在土改复查中开展文艺创作的号召 39

冀鲁豫分局宣传部 41

关于开展新旧年关文娱工作的指示 41

冀鲁豫区党委宣传部 43

关于春节文化娱乐工作的指示 43

冀鲁豫区党委宣传部 45

关于文艺工作的指示 45

太行行署关于严格登记审查制度、 48

加强大众戏剧运动的指示 48

中共山东分局 50

关于宣教工作的指示(节录) 50

中共山东分局 53

关于开展对敌文化斗争的指示 53

中共山东分局对各地文协工作的指示 56

苏北文化协会的任务&刘少奇 59

在晋东南文化界 69

“五四”纪念会上的讲演(节录)&彭德怀 69

一二九师文化工作的方针任务 73

及其努力方向&邓小平 73

刘伯承司令员对宣传工作者的指示 80

关于文化运动的意见&陈 毅 83

为广泛地开展苏北新文化事业而斗争 96

陈 毅 96

关于部队文艺工作诸问题&聂荣臻 100

在晋西北首次戏剧座谈会上的讲话&关向应 108

对文化工作者的讲话&贺 龙 115

部队文艺工作要创立部队作风&萧向荣 119

部队的文艺工作应该为兵服务&萧向荣 121

我对于开展山东文化运动的 126

几点意见&朱 瑞口述向 群笔记 126

山东“鲁艺”诞生的三个历史环境 131

与它的三个任务&黎玉 131

艺术要从群众中来(节录)&宋任穷 135

给卓然、健翎同志的信&王 震 136

我对于开展路东新文化工作的意见&方 毅 138

二、文艺协会与社团 147

中国文艺协会 147

文艺工作者协会缘起 147

中国文艺协会召开成立大会 148

陕甘宁边区文化界救亡协会 149

陕甘宁边区文化界救亡协会成立宣言 149

陕甘宁边区文化协会简章 150

文协执委名单 152

中华全国文艺界抗敌协会延安分会 153

中华全国文抗会延安分会成立 153

中华全国文抗会延安分会会章 154

中华戏剧界抗敌协会陕甘宁边区分会 156

中华戏剧界抗敌协会边区分会正式成立 156

边区剧协工作计划 157

西北战地服务团 159

西北战地服务团成立宣言 159

鲁迅艺术文学院 161

创立缘起 161

鲁迅艺术学院创立一周年&沙可夫 162

鲁艺《艺术工作公约》(十条) 165

战歌社 166

边区“战歌社”征求诗集启事 166

文艺小组 167

文艺小组工作提纲及其组织条例 167

鲁迅研究会 174

鲁迅研究会成立经过&萧 军 174

延安鲁迅研究会启事 182

怀安诗社 183

怀安诗社成立 183

延安诗会 184

关于太平洋战争的宣言(节录) 184

晋察冀边区文化界抗日救国会 186

晋察冀边区文化界 186

抗日救国会暂行章程 186

晋察冀边区文化界抗日救国联合会 194

晋察冀边区文化界 194

抗日救国联合会成立宣言 194

晋察冀边区文化界 196

抗日救国联合会工作纲领 196

中华全国文艺界抗敌协会晋察冀边区分会边区文艺运动新阵容全国文协边区分会成立 198

全国文协晋察冀边区分会 199

成立大会宣言 199

中华全国戏剧界抗敌协会晋察冀边区分会中华全国戏剧界抗敌协会晋察冀边区分会成立宣言 201

燕赵诗社 203

燕赵诗社成立经过 203

晋东南文化教育界抗日救国总会 207

纪念五四新文化运动 207

晋东南文救总会成立 207

中华全国文艺界抗敌协会晋东南分会 209

中华全国文艺界抗敌协会 209

晋东南分会成立宣言 209

晋东南文化界救国联合会 212

晋东南文化界救国联合会简章草案 212

晋东南文化界救国联合会工作纲领草案 214

中华戏剧界抗敌协会太行山区分会 216

晋东南剧运走向统一 216

太岳区戏剧协会 220

太岳区戏剧协会组织简章 220

晋西区文化界抗日救国联合会 222

晋西文联成立大会 222

要求严惩凶顽通电 222

中华全国文艺界抗敌协会晋西分会 224

全晋西文艺工作者 224

到村选运动里去! 224

根据地文社 226

论“根据地文社”的建立(社论) 226

山东省文化界救亡协会 229

文化异彩辉耀齐鲁 229

山东文化界救亡协会工作纲领 230

胶东文化界救国协会 235

胶东文化界救国协会简章(草案) 235

鲁南战地文艺研究会 239

战地文艺研究会成立宣言 239

胶东文学研究会 241

关于“文学研究会”的成立 241

苏北文化协会 243

苏北文化协会第一次代表大会宣言 243

苏北文化协会工作纲领 247

新安旅行团 248

一支儿童的劲旅&代云 248

湖海艺文社 252

湖海艺文社缘起 252

湖海艺文社临时社约 253

中华全国文艺协会东北总分会 254

东北文协筹委会明日举行 254

文艺座谈会 254

中华全国文艺协会佳木斯分会 255

佳木斯文艺界成立文协分会 255

中华全国文艺协会 256

佳木斯分会会章 256

关东文化协会 258

关东文协成立宣言 258

附录 260

三、文艺刊物 267

《文艺突击》 267

文艺界的精神总动员&本社 267

《文艺战线》 273

我们的态度&周 扬 273

《中国文化》 281

编后记 281

《大众文艺》 283

编后记 283

《大众习作》 285

《大众习作》稿约 285

《新诗歌》(延安版) 286

出版《新诗歌》的几句话&萧 三 286

《文艺月报》 288

为本报诞生十二期纪念献辞&编者 288

《文艺》 291

编者的话&丁玲 291

《草叶》 295

给读者们 295

《谷雨》 299

征稿启事 299

《群众文艺》 300

致《群众文艺》编委会&林伯渠 300

《海燕》 303

发刊词 303

《边区文化》 305

我们的文化 305

《晋察冀艺术》 309

初面 309

《五十年代》 311

五十年代&成仿吾 311

《诗》 314

《诗》介绍&远 314

《晋察冀文艺》 316

《晋察冀文艺》编辑小记 316

《北方文化》 317

《北方文化》创刊的话&成仿吾 317

《长城》 319

编后记 319

《华北文艺》 321

我们的愿望 321

《沁河文艺》 323

开头的话 323

《新地》 325

创刊词 325

《平原文艺》 327

编后记 327

《华北文艺》 330

我们的希望(代发刊词) 330

《西北文艺》 338

给《西北文艺》&林枫 338

《吕梁文化》 340

我们的任务 340

《山东文艺》 342

编后 342

《海涛》 344

发刊词 344

《胶东大众》 346

人民喉舌的《胶东大众》出世 346

《胶东大众》复刊词 346

《胶东文艺》 349

创刊的话(节录) 349

《抗敌》 353

发刊词 353

《东北文艺》 356

《东北文艺》明日出版 356

《文学战线》 357

后记 357

《东北文学》 358

《东北文学》发刊之辞 358

《东北文化》 360

发刊词 360

《文艺报》 363

发刊的话 363

附录 365

四、解放区的文艺整风运动 371

中共中央宣传部关于在延安讨论 371

中央决定及毛泽东同志整顿三风 371

报告的决定 371

中央总学委关于学习毛泽东同志《在 375

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的通知 375

关于党的文艺工作者的 376

两个倾向问题&陈 云 376

关于文艺工作者下乡的问题&凯丰 384

对于当前文艺诸问题的我见&萧 军 396

艺术教育的改造问题&周 扬 401

后悔与前瞻&立波 418

改造自己,改造艺术&何其芳 421

加强文艺工作整风运动 为克服艺术 424

至上主义的倾向而斗争(节录)&胡锡奎 424

数一数我们的家当&杨献珍 439

《文艺运动新方向》读后感&少波 453

怎样实现文艺政策&陈 沂 460

对于华中文艺工作的几点意见&范长江 474

五、群众性文艺运动 487

街头诗运动 487

街头诗歌运动宣言……………………………边区文协战歌社西北战地服务团战地社关于街头诗运动&林 山 489

展开街头诗运动&艾 青 492

现在的街头诗运动&田 间 497

开展街头诗运动&夏 川 498

街头诗之研究&天 刑 503

数板、歌谣、小调和墙头诗&剑 秋 508

盐阜区的墙头诗运动&钱毅 510

秧歌运动 528

从春节宣传 528

看文艺的新方向&艾思奇 528

表现新的群众的时代&周 扬 533

对秧歌形式的一个看法&冯 牧 549

谈秧歌运动的概况&张 庚 553

东北三年来的戏剧秧歌工作&王亚平 557

群众写作运动 563

《苏区的一日》征文启事&中国文艺协会 563

覆D、C同志的信&中国文艺协会编辑部 563

冀中一日题词&程子华 567

关于《冀中一日》写作运动&孙犁 568

为纪念抗战胜利周年 571

发起《边区抗战一日》的 571

写作运动&晋冀鲁豫边区文化界联合会中华全国文艺协会边区分会 571

一九四六年群众文艺创作评奖&卜克江 573

“七七七”文艺奖金缘起及办法&“七七七”文艺奖金委员会 575

敌后文艺运动的新收获&冯牧 577

农村文娱社第一次征文揭晓(节录) 583

文艺奖评总结意见(节录)&江 风 584

群众戏剧运动 588

中共中央晋察冀分局关于阜平高街村剧团创作的《穷人乐》的决定 588

沿着《穷人乐》的方向 589

发展群众文艺运动 589

《晋察日报》社论 589

“群众翻身,自唱自乐”&朱穆之 595

农村剧团的提高&陈荒煤 608

谈晋绥边区群众剧运&胡 正 611

沂蒙农村剧团的发展与生长&徐刚 615

盐阜区农村戏剧运动概况&凡一 620

六、 各根据地、解放区文学运动概述文艺在苏区&丁玲 639

戏剧运动在陕北&雷铁鸣 643

两年来延安的文艺运动&艾思奇 650

文艺活动在延安&叶 澜 653

把我们的文艺工作提高一步&柯仲平 656

晋察冀边区文化工作的过去与现在&凌 云 667

四年来华北抗日根据地底 678

文艺运动概观&何洛 678

一年来诗工作表记&席水林 688

晋察冀新文艺运动发展的道路&沙可夫 691

抗战三年来的晋东南文化运动(节录) 702

我对于华北敌后 710

文艺工作的意见&徐懋庸 710

一年来本区文艺运动的 721

回顾与前瞻&张秀中 721

向赵树理方向迈进&陈荒煤 727

华北农村戏剧运动和 733

民间艺术改造工作&沙可夫 733

一年来的晋西北新文化运动&常芝青 745

晋绥剧运之前瞻&华 纯、韩果、石 丁石 丁执笔 752

石 丁执笔 759

晋绥文艺工作概况简述&周 文 759

胶东八年来文化运动的回顾&胶东文协 768

山东文艺工作概况(节录)&张凌青 780

两年来新四军的戏剧工作&吴 蔷 792

抗战期间华中的文化 808

宣教工作(节录)&冯定 808

东北三年来文艺工作 821

初步总结(节录)&刘芝明 821

关于部队的文艺工作&傅钟 840

新的人民的文艺&周 扬 854

目 录 879

一、毛泽东及其他中央领导人的论述 879

论鲁迅&毛泽东 879

新民主主义论(节录)&毛泽东 882

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毛泽东 897

文化工作中的统一战线&毛泽东 926

论联合政府(节录)&毛泽东 929

关于文艺问题的十七封信&毛泽东 931

我要说的话&周恩来 946

在中华全国文学艺术工作者代表大 952

会上的政治报告(节录)&周恩来 952

三年来华北宣传战中的艺术工作&朱德 959

抗战以来中华民族的新文化运动与 963

今后任务&张闻天 963

二、革命文艺的基本问题 995

十年来新文化运动的检讨&李初梨 995

新的现实与文学上的新的任务&周 扬 1002

谈文艺问题&周 扬 1014

当前文化运动的任务&艾思奇 1022

谈延安文艺工作的立场、态度和任务 1028

艾思奇 1028

论新文化运动中的两条路线&杨松 1034

新文化问题&沙可夫 1039

我们的艺术与我们的艺术家&李一氓 1043

论艺术与政治的关系&徐懋庸 1046

思想、生活和形式&周立波 1055

关于立场问题我见&丁玲 1061

在青年剧院学习总结会上的讲演&塞 克 1067

关于文艺工作若干问题的商榷(节录) 1074

陈荒煤 1074

释新民主主义的文化&艾 青 1087

关于人民文艺的几个问题&林默涵 1093

新形势下的文艺工作与文艺工作者(节录)&夏征农 1102

艺术与农村&赵树理 1121

坚决执行文艺为工农兵服务的方针 1125

萧 三 1125

三、文艺的本质特征和规律 1137

文学创作的三要素&艾思奇 1137

马列主义和文艺创作&欧阳山 1143

谈我们写作的主题&卢 梦 1146

关于思想在文学中的地位&雪 韦 1149

论灵感&徐懋庸 1154

对于题材问题的一理解&陈 涌 1160

论文学上的朴素&冯牧 1165

关于描写工农&林默涵 1171

从情调谈起&遇 明 1174

怎样写转变?&贾 霁 1179

略论“朗诵诗”、“街头诗”及其运动&胡 采 1186

怎样写街头诗&田 间 1194

诗论(节录)&艾 青 1198

谈谈街头剧&鲁 萍 1211

解放区的戏剧&张 庚 1218

关于墙头小说&孙犁 1229

写小说&杨 朔 1231

怎样写报告文学&李 泰 1235

报告文学纵横谈&何其芳 1238

论杂文&金灿然 1245

论中国民歌&柯仲平 1254

四、现实主义、民族形式、大众化问题现实主义文学论&孙犁 1271

论战时的英雄文学&孙犁 1283

从现实主义学些什么(节录)&邵子南 1286

谈新现实主义&烂 矛 1291

对文艺上主观主义的二三零感&袁 勃 1297

关于戏剧的旧形式与新内容&白 苓 1301

民间艺术形式的采用&徐懋庸 1303

谈中国气派&柯仲平 1306

旧形式运用的基本原则&艾思奇 1309

论文学上的民族形式&何其芳 1318

论诗歌的民族形式&萧 三 1325

对旧形式利用在文学上的一个看法 1332

周 扬 1332

文艺的民族形式问题(节录)&张光年 1343

接受遗产问题(提要)&孙犁 1360

谈谈文艺的民族形式&流 焚 1364

作家与大众&丁玲 1367

文化大众化实践当中的意见(节录) 1371

周 文 1371

关于诗歌大众化&严 辰 1388

可喜的转变&萧 三 1395

写作者要请工农兵作顾问&徐懋庸 1402

略论文艺大众化&林默涵 1407

五、继承和发扬鲁迅文艺传统 1421

一个伟大的民主主义现实主义者的路 1421

周 扬 1421

精神界之战士&周 扬 1435

谈阿Q&周立波 1445

整风学习中读鲁迅&萧 三 1453

两种不同的道路&何其芳 1466

纪念“五四”——纪念鲁迅&徐懋庸 1477

论中国文学的鲁迅方向&罗竹风 1481

沿着鲁迅的方向前进!&邓 拓 1487

新文艺理论的建设者——鲁迅&夏征农 1489

鲁迅精神不朽!&金人 1505

鲁迅作品表现思想的方法和形式&何干之 1509

六、马列文论及外国进步文艺思想评介列宁论文化与艺术&萧 三 1531

莫利哀和他的伪善者&胡乔木 1551

易卜生在中国&何 洛 1554

高尔基与文学语言问题&陈荒煤 1567

高尔基论艺术与思想&罗 烽 1571

关于车尔尼雪夫斯基和他的美学&周 扬 1574

马克思主义与文艺&周 扬 1595

谈高尔基的社会论文&林默涵 1610

马雅可夫斯基:《惊人的笑》&胡 蛮 1620

对A·托尔斯泰创作的一点介绍&方 纪 1626

略述战争期间的苏联文学&冯 牧 1634

七、作家作品论评 1645

《板话》及其它&郭沫若 1645

谈解放区文艺&郭沫若 1647

《白毛女》的创作与演出&贺敬之 1650

悲剧的解放&郭沫若 1659

赞颂《白毛女》&茅 盾 1661

人民文艺的杰出成果&冯 牧 1663

论赵树理的创作&周 扬 1667

读了《李家庄的变迁》&郭沫若 1680

论赵树理的小说&茅 盾 1683

从《王贵与李香香》谈起&解清 1685

读了一首诗&陆定一 1689

关于《王贵与李香香》&郭沫若 1691

《把眼光放远一点》序言&周 扬 1693

关于政策与艺术 1698

——《同志,你走错了路》序言&周 扬 1698

《吕梁英雄传》序&周 文 1702

《暴风骤雨》是怎样写的&周立波 1708

序《桑干河上》&丁玲 1714

介绍一本好小说——《高干大》&赵树理 1716

谈《穷人恨》的思想主题和人物创造 1720

胡 采 1720

读《原动力》&王燎荧 1729

《新儿女英雄传》序&郭沫若 1740

后 记 1742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