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政治法律
“三个代表”重要思想读本
“三个代表”重要思想读本

“三个代表”重要思想读本PDF电子书下载

政治法律

  • 电子书积分:12 积分如何计算积分?
  • 作 者:陈扬,汤正仁主编
  • 出 版 社:贵阳:贵州教育出版社
  • 出版年份:2005
  • ISBN:7806505768
  • 页数:310 页
图书介绍:本书从经济、政治、文化及党的建设的历史、现状与发展,阐述“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重要作用和伟大意义。本书供党校大专学员学习、参考。
《“三个代表”重要思想读本》目录

目录 1

第一章 绪论 1

第一节 “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科学内涵 1

第二节 “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理论基础、历史根据和现实基础 6

第三节 “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历史地位和重要作用 10

第二章 “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精髓 16

第一节 党的思想路线的确立和不断发展 16

第二节 与时俱进的科学内涵和实质 22

第三节 始终保持与时俱进的精神状态 29

第三章 发展——“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主题 37

第一节 发展是共产党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 37

第二节 发展的主要内容 46

第三节 正确认识和处理改革、发展的稳定的关系 49

第四章 发展的阶段和目标——全面建设小康社会 52

第一节 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目标的依据 52

第二节 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主要目标 59

第五章 不断促进先进生产力的发展 70

第一节 社会主义的根本任务是发展社会生产力 70

第二节 人和科学技术在生产力发展中的地位和作用 81

第三节 不断完善社会主义的生产关系和上层建设,促进先进生产力的发展 89

第六章 发展的动力——改革 94

第一节 改革的实质和目的 94

第二节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经济制度 97

第三节 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105

第七章 对外开放战略 114

第一节 对外开放是一项长期的基本国策 114

第二节 加入世界贸易组织 118

第三节 全面提高对外开放水平 123

第四节 实施“走出去”战略 127

第八章 经济建设——推动国民经济持续快速健康发展 131

第一节 经济结构的战略性调整 131

第二节 走新型工业化道路 135

第三节 统筹城乡经济发展 140

第四节 统筹东中西部经济发展 145

第九章 政治建设——建设社会主义政治文明 150

第一节 推进政治文明建设 150

第二节 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 153

第三节 依法治国 155

第四节 推进政治体制改革 160

第五节 尊重和保障人权 167

第十章 建设社会主义先进文化 171

第一节 建设先进文化的重要性和紧迫性 171

第二节 建设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指导思想和基本内容 175

第三节 建设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主要任务 181

第十一章 国防和军队建设——走中国特色的精兵之路 190

第一节 国防和军队建设的重要性 190

第二节 军队建设的根本原则和总要求 192

第三节 坚持国防建设与经济建设协调发展的方针 196

第四节 大力推进军队现代化建设 199

第十二章 团结一切可以团结的力量——关于坚持和发展爱国统一战线 207

第一节 统一战线在党的工作全局中的地位和作用 208

第二节 调动一切积极因素,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 213

第三节 高度重视民族、宗教和侨务工作 221

第十三章 实现祖国完全统一——中华民族的根本利益所在 226

第一节 坚持领土完整和维护国家统一是整个中华民族的最高国家利益 226

第二节 坚持“一个中国”原则和“一国两制”构想是解决台湾问题的核心问题 231

第三节 坚持“一个中国”原则和“一国两制”构想是结束两岸分歧的最佳选择 239

第一节 国际局势发展的基本态势和中国外交政策的宗旨 247

第十四章 外交和国防战略——维护世界和平与促进共同发展 247

第二节 建立公正合理的国际政治经济新秩序 251

第三节 坚持奉行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 255

第十五章 党的领导——坚定地站在时代潮流的前头 259

第一节 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 259

第二节 中国共产党的性质和纲领 264

第三节 党的阶级基本和群众基础 270

第十六章 党的建设——以改革的精神建设党 276

第一节 执政党建设的必要性和总要求 276

第二节 党的思想理论建设 280

第三节 党的制度建设 282

第四节 党的基层组织建设 284

第五节 党的干部队伍建设 287

第六节 党的作风建设 289

第十七章 发展和建设的根本目的——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 293

第一节 党始终代表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 293

第二节 正确处理各种利益关系 298

第三节 群众观点和群众路线 306

后记 310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