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经济
走进乡村  构建和谐
走进乡村  构建和谐

走进乡村 构建和谐PDF电子书下载

经济

  • 电子书积分:13 积分如何计算积分?
  • 作 者:皮修平,侯健康著
  • 出 版 社:长沙:湖南人民出版社
  • 出版年份:2006
  • ISBN:7543842521
  • 页数:386 页
图书介绍:本书以湖南省衡阳地区农会为调查点,从“农民增收”、“农民权益”、“农民负担”、“农民保健”、“农民素质”、“土地流转”等16个方面分析研究“三农问题”,为全面构建和谐社会提供参考。
《走进乡村 构建和谐》目录

引言 走进乡村感悟和谐 2

第1章 农民增收—走出徘徊的低谷 2

一、建国55年农民增收阶段性回顾 2

二、农民收入构成 4

三、农民增收拉动要素 5

四、农民增收面临的突出问题 9

五、农民增收制约因素 13

六、努力促进农民收入快速增长 20

第2章 农民权益—诊疗不忍注目的伤疤 29

一、农民权益的学术性诠释 29

二、保护农民土地权益 31

三、城市农民工的权益保障 42

四、用以人为本理念推进农民维权事业 53

第3章 农民负担—让沉重的话题不再沉重一、衡阳农民负担阶段性分解与透析 58

二、现阶段农民负担过重构成形式 62

三、加重农民负担危害深重 70

四、农民负担较重的深层次原因 73

五、推进减负工程 78

六、减轻农民负担的根本举措在于加强民主建设 85

第4章 农民保健—拯救生存权 89

一、衡阳农村卫生服务体制与合作医疗制度 89

二、农村卫生状况堪忧 91

三、农民看病难形势严峻 94

四、白鹤铺、洲市、松柏三乡镇医疗卫生个案分析 96

五、农村合作医疗启动艰难 104

六、全面提升农民医疗保健水平 107

第5章 农民素质—高擎文明科学的火炬 112

一、衡阳农民素质现状 112

二、衡阳农民素质教育状况评价 119

三、农民素质对经济社会发展的影响 122

四、切实提高农民素质 126

五、加大农村人力资源开发力度 135

一、土地流转的阶段性变化 143

第6章 土地流转—激活“命根子”战略 143

二、衡阳土地流转的基本特征 144

三、土地流转效果 146

四、正确认识和判断农村土地流转的新形势 148

五、土地流转必须坚持五项原则,正确处理三个关系 153

六、推进土地流转对策 157

第7章 工业化—转换理念通坦途 164

一、用工业化理念解决”三农”问题动力要素分析 164

二、切实把握衡阳农村工业的主攻方向 168

三、用工业化理念解决“三农”问题的基本方略 172

第8章 农业产业化—变广阔的田野为现代化的车间一、四轮驱动,迈出坚实步伐 178

二、水平偏低,推进产业化前路漫漫 183

三、衡阳优势产业定位分析 187

四、推进农业产业化向纵深发展 190

五、正确处理三个关系 200

第9章 基础设施—赶上时代的步伐 207

一、强化水利基础战略地位 207

二、全力改善农村公路交通环境 218

三、全面创新农村基础设施建设机制 227

第10章 城镇化—未来不是梦 233

一、何谓城镇化 233

二、加快城镇化进程是建设小康衡阳的战略选择 237

三、衡阳城镇化的探索与实践 241

四、衡阳城镇化道路漫长 247

五、用科学发展观推进城镇化进程 254

六、强化五项工作措施 257

第11章 意识形态—唱响主旋律 266

一、当前农民意识形态概况 266

二、当前农民思想意识形态的主要表现特征 269

三、当前农民意识形态存在问题的成因 274

四、加强引导教育,改进农民意识形态 276

第12章 干群关系—重修鱼水情谊 286

一、对当前干群关系的总体评价 286

二、干群关系紧张成因分析 289

三、改善农村干群关系的有效途径 296

第13章 群体上访—消除纠缠背后的隐痛一、农民群体上访的表现形式 306

二、农民上访反映的主要问题 308

三、农民群体上访原因透析 312

四、农民群体上访对经济社会的影响 314

五、以先进性教育活动为契机,切实解决群体上访问题 315

第14章 社会治安—期盼夜不闭户的佳境一、当前农村治安现状不容乐观 322

二、影响当前农村治安的主要原因 326

三、努力实现农村社会治安的根本好转 328

一、新的历史条件下推进村民自治的重要意义 334

第15章 村民自治—撩起美妙的面纱 334

二、衡阳农村推进村民自治的探索与实践 336

三、村民自治与制度要求尚有较大差距 340

四、正确把握村民自治五项原则 346

五、不断完善村民自治 348

第16章 乡村负债—掀翻压在基层政权头上的大山一、乡村债权、债务构成 358

二、乡村债权债务的形成特点 360

三、乡村债务形成的直接原因 363

四、乡村债务形成的制度性原因 367

五、加快治理乡村债务 374

六、从制度建设上防范乡村债务的发生 381

后记 384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