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地震局地球物理研究所科技奖励成果汇编PDF电子书下载
- 电子书积分:13 积分如何计算积分?
- 作 者:中国地震局地球物理研究所编
- 出 版 社:北京:地震出版社
- 出版年份:2006
- ISBN:750282815X
- 页数:369 页
全国科学大会受奖成果 1
国家自然科学奖 1
国家级奖励成果 1
国家科技进步奖 2
省部级奖励成果 3
国家地震局科技成果奖(1983~1987) 3
国家地震局科技进步奖(1988~1997) 13
中国地震局科技进步奖(1998,1999) 18
中国地震局防震减灾优秀成果奖(2001~2005) 19
所级奖励成果 22
国家地震局地球物理研究所科技进步奖(1988~1997) 23
中国地震局地球物理研究所科技进步奖(1998~2000) 34
中国地震局地球物理研究所防震减灾优秀成果奖(2002~2005) 36
DD-1型短周期地震仪 38
北京电讯传输地震台网的建设 38
1983年 38
中国地震局地球物理研究所获奖成果汇编 38
电信传输地震台网数据处理专用软件系统 39
三维电磁感应数值理论及其在渤海地区地磁短周期异常研究中的应用 40
地震震源过程的理论研究 40
应力途径和岩石破坏前兆 42
10000kg/cm2高压三轴容器 43
北京地区地壳构造的研究 43
DK-1型宽频带地震仪 44
新丰江水库地震的研究 44
中国及邻区现代构造应力场和现代构造形变特征 45
地震活动性图像 46
《中国地震》 47
CBY型爆破地震仪 47
深井短周期地震计及其观测技术 48
768多路数字化地震遥测设备 49
PTY-8地震遥测设备 49
768自动换纸墨水记录器 50
768单路无线地震遥测设备 50
北京地区地震活动的构造特征 51
中国及邻区强震分布特征 51
用图像识别法研究强震发生的动力因子 52
闭锁断层的应力场分析 52
唐山地震孕育过程的数字模拟 52
脉动变化震群活动与大地震孕育过程的研究 53
试论中亚地区板块碰撞带的现代构造 53
余震的衰减扩展和爆发性余震(余震异常的统计识别) 53
影响近震震级的物理因素 54
华北地震序列的随机模式 54
受压闭合断层的断裂力学分析及其扩展规律 55
溧阳—介休—五原地面地震带强震的破裂特征 55
地震仪的暂态特性及其对地震波形的影响 55
威斯特里花岗岩的热开裂 56
加速扩展的圆盘形位错的远场辐射原理 56
地壳基本应力场的探讨及横向不均匀性引起的应力场变化 57
北京台网中心DTK-25控制监测台 57
岩石标本在单轴压缩下破坏前后磁化率的变化 57
地震磁现象的物理基础和野外观测 58
利用地震面波研究中国地壳构造 59
DW-1型地震仪(五倍强震仪) 59
763型长周期地震仪 59
沙特阿拉伯700km人工地震测深剖面的解释 60
北京—萨哈林剖面地幔纵向速度结构 60
我国地震基准台网观测系统的正规化与国际资料的分析交换 61
我国地磁测量实用标准的建立、国际比测以及国内标准的统一 61
毫秒级地震记录对时服务装置 62
地下核试验的侦察、识别和速报 62
FBD-1型超低频峰值电压表 63
DX-1型超低频信号发生器 63
临汾盆地地震活动性 63
SZ-2型数字石英钟 64
三分向中长周期地震计 64
三分向中强震地震计 64
地震前兆遥测设备 65
脉冲调幅调频遥测设备 65
地震触发器 65
768遥控及标定装置 66
唐山、盐源、海城地震前后的区域剪应力值 66
阻尼最小二乘法的方差估计 67
根据位错模式讨论唐山地震前的临震地下水位变化及大震地点的预报 67
唐山地震的破裂过程及其力学解释 68
多道选频测震仪研制、生产、安装、使用及其资料处理 69
野外地磁测量与唐山地震磁效应分析 69
单轴压缩下岩石电阻率变化与岩石体应变 70
中国华北地区地磁长期变化的分析 70
震前电磁波异常与地电异常 71
中国地区地磁日变形态的分析 71
唐山地震前形变电阻率异常 72
北京莫霍界面形状的初步研究 72
中国地区地震走时表及地幔中P、S波速度随深度的分布 73
108乙机硬件系统的改进、扩充和应用 73
108乙机软件系统的开发和应用 73
白家疃台地震地磁观测与分析 74
地震电报数据计算机的处理 74
地震序列数字模拟(一、二维) 75
北京地区地震波速变化 75
强震前的b值异常变化 75
海城地震前后及北京地区小震震源参数和介质品质因子 76
b值时空扫描 76
建筑物的破坏和断层附近的地面运动 77
中国地震烈度衰减的区域特征 77
大震前后平均断错的时空变化 77
余震序列准周期性的研究 77
强余震的断层面解特征 78
华北近代成串强震发生过程的探讨 78
华北地震同日本地震的相关性 79
华北基岩最大加速度概率值 79
非洲地震活动概况 79
采用数字滤波器的高可靠群同步系统 80
北京台网无线传输频道传输能力及中转方式的研究 80
标准频率源的研制 80
磁通门式磁力仪 81
关于北京地磁台马丁仪观测值的改正 81
形变电阻率法的干扰因素及其排除办法 81
大气电位梯度的变化与地震的关系 82
苏鲁皖地区地磁总强度异常的初步分析 82
面波震级和它的台基校正值以及改进震级标定方法的讨论 83
横向非均匀介质地震射线追踪方法及应用 83
全国测震、地磁基本台站布局 83
国家地震局地球物理研究所地震监测预报规范 84
朝鲜、尼泊尔、巴基斯坦地震基本烈度 84
磁暴期间垂直分量最大幅度△Z异常与北京、中美洲地区大地震的对应情况 84
中国地区地磁垂直分量日变幅的空间分布及Sq高空电流体系焦点位置的讨论 85
LS-1型便携式拾震器 85
地声配套设备 86
Jn型双笔平衡仪的改进与生产定型 86
组合交叉簧及其新工艺 86
P波走时残差的研究 86
三轴(围压1.3kb)压力下岩石弹性波速度的测量 87
华北震群与强震的关系 87
中国地区Lg波走时及其地区标引 87
唐山震前北京管庄水氡异常的统计分析 88
磁暴对地震的触发作用 88
北京地震台网研究唐山震区Pn、?、?速度及走时 88
近距离地震波衰减特征的地区差异 89
一种小震报大震的统计方法 89
震相快速分析法 90
青藏高原东部地区的面波Q值 90
1985年 91
电信传输地震台网观测分析处理系统(768工程)的总体设计和总联调 91
白家疃地震台的地磁观测记录与报告(1979~1981) 91
中国地震震源机制的研究 92
《中国地震台网观测报告》(1979~1980) 92
不完整岩石样品的破裂与摩擦滑动 93
唐山地震震源机制及震源机制解的数值方法 93
地震前地电阻率异常变化及地震三要素的关系 94
我国华北地下深部应力测定及其分布特点 95
《中国地震台网观测报告》(1976~1978) 95
唐山地震前后京津地区地磁场的变化 95
北京电信传输地震台网无线传输台站的建立和信号传输 96
《北京地震台网观测报告》(1978~1982) 96
北京地磁传输台网更新(DCT-2)中心系统 96
CJ-LC型自动换带慢速磁带记录仪研究 97
大理岩的全程破坏及岩样与压机的相互作用 97
京津地区Q值及平均应力降的分布特征 97
1977年5月12日宁河地震烈度明显偏低的探讨 98
电子计算机制图方法及应用 98
强余震的时间分布特征及其理论解释 98
地磁仪器标定装置 99
花岗岩洞爆破时伴随岩石破裂的电磁辐射 99
便携式质子旋进式磁力仪 99
《中国地磁观测报告》 100
根据地下水资料的数字滤波探讨唐山大震的孕育过程 101
《中国地震台临时报告》 101
地震台网观测系统稳定性的研究 102
用断裂力学观点看地震过程 102
海城地震前的电离层扰动现象 102
大中磁暴的重现性 103
G826磁力仪配接时钟和打印接口电路 103
MFM-3分量高灵敏磁力仪的性能实验和观测规范的建立 104
震前地电阻率变化10例 104
地光成因 104
青藏高原Lg波的特征 104
《磁暴报告》 105
北京台网避雷设计及装置 105
三分向遥测地震仪磁带记录调制器 106
磁盘机接口 106
阶跃脉冲标定与地震观测系统放大倍数 107
地震信号传输的相移和时移 107
地震触发器和计算机接口 107
光控标定器 108
1986年 109
SQ-70型适应水平摆式倾斜仪 109
苏南核电站地震烈度综合评定及地震危险性与地震动分析研究 109
中国地震地磁基本台网正规化、标准化建设的科学管理 110
正交和斜交破裂过程的研究及其在邢台地震中的应用 110
中亚、东亚大陆地震活动特征 111
ZZZ-1型质子旋进式磁力仪 111
768工程在北京台网的实施及发展 112
大地震速报 112
中国大陆及其边缘海上地幔P波速度结构 113
震磁效应物理机制的理论研究 113
图像识别法在磁暴预报中的应用 114
模式识别方法在地震预测及潜在震源判定中的应用 114
异种机通讯网络系统RSNET 115
做好科技资料、档案的管理,充分发挥其作用 116
DCM-1型数字地磁脉动观测系统 117
摩擦滑动的稳定性理论及本构关系的研究 117
单轴压缩实验中压机刚度对大理岩声学性质的影响 118
多笔宽频带电磁波观测仪 119
回归分析方法在震磁关系和地磁资料处理中的应用 119
京津地区流动磁测观测系统及技术的改进 120
地震信息计算和实时处理系统联调及改进 120
北京台网记录中心模拟传输检测监测系统 121
北京台网数据处理程序系统的改进 121
DJ-2型三分向深井地震计 121
脉动仪多置放大器 122
震级计算尺 122
DCM-2便携式数字地磁脉动仪记录器 123
自动选择震中参数绘图程序及地磁报告管理程序 123
国产化缩微冲洗机的改装 124
980型钟差显示器 125
低频标准震动台液浮系统改装 125
三分向井下地震仪遥测系统(JDF型) 126
数字记录器的联机回放系统 126
数字系统品质的自动化测试 127
TRS-80及PS-80微机改装成实时控制机 127
长周期记录器 128
野外大尺度爆破实验自动观测系统 128
井下三分向宽频带调频遥测系统 129
ZZZ-2型质子旋进式磁力仪研制 129
地磁测深仪器标定 130
时标电路及磁变仪的配电和时号系统 130
10kbar高压三轴容器柱塞密封问题 131
重力双程测量法及LaCoste-RombergG型重力仪读数精度的提高 132
短周期DJ-1型地震计的改进工作 132
中文字序笔划图书目录改为汉语拼音排序图书目录 133
地磁测深野外观测仪器标定系统 133
南极宽频带地震仪密封安装等 134
二甲基硅油密封腻子在深井仪器密封的应用 134
地震临时报告的数据管理 135
京津唐地区地震危险性地震学综合研究 135
野外地震试验观测常用的两接口电路及深井台网设施的改进 136
利用微机实施观测地震系统稳态频率特性的标定计算 136
北京电信传输地震台网中的中长周期地震告警器及空调机改进建议 137
定时下纸自动报警装置 137
工业电视台网监视系统 137
地震速报方法在微机上的应用 138
关于建议开设《超微震观测与震源物理研究》课题的意见 138
深井地震计下井辅助装置 139
宽频带地震计标定方法改进 139
TP801单板机数据采集装置及18S005微机系统的改进 140
768钟站的改进 140
快速回放系统软件包 140
利用平行接口片实现两台微机高速数据传输 141
适用于220mm大口径井径的深井摆底座 141
全国基本台站测震仪器观测 142
磁盘驱动器的电路改进 142
768软件系统磁带程序改进 143
一种消除地电观测年度干扰的程序 143
视电阻率测深的高精度计算方法 144
一种全数字式帧同步码组识别器 144
利用768单路无线遥测设备传输三分向地震信号的改进 145
768钟站的校时 145
检索地震目录实用程序 146
便携式G826打印接口装置的改进及微型时间服务计时器 146
震前电磁波信息的多频道观测系统 147
兰州20万伏输压电线环境干扰实验 147
时钟计时控制器 148
流动磁测资料处理程序 148
地震电报和地震观测报告软件 149
进口质子旋进仪传感器改装 149
闭合裂纹面相互作用的实验研究 150
T-9型大地电流仪光电系统的改进 150
野外仪器用小型开关电流 151
科学技术研究成果汇编 151
三轴实验中应变测量的一个问题 152
任丘深井地震台网的建设 152
地震波形数据库的建设 153
用地震频谱研究地震破裂过程及地震活动性绘图程序系统 153
台站野外实验用设备和装置的设计、生产和应用 154
数字编码日历钟 155
全国763长周期地震仪观测台网的建设 156
用地震尾波和烈度分布资料研究中国地区的地震波衰减和Q值 156
1987年 156
唐山地震热力源的研究和破裂过程的三维分析 157
前震和余震系列的研究 157
地震短期前兆的空间分布特征 158
廊坊市工程地震研究 158
1988年 160
北京地磁台五年连续获全国资料质量评比第一名(1982~1986) 160
《地球物理学基础》 161
《固体力学》 161
地球物理学中的测点空间离散化问题 162
层状不均匀介质中合成地震图的反射率法及其在人工地震测深中的应用 163
尾波研究:理论和观测实验 164
中国地震目录 165
地震计中电子反馈技术的研究及其实验结果 165
中国地壳厚度及上地幔密度分析 166
从强干扰观测资料中提取地震前兆信息的现代数字信号处理方法的研究 167
海城地震前震系列 168
地震学科学基金章程条例的设计和制定 169
地电前兆及地电预测地震方法研究 170
地磁非偶极场模型、对计算地磁场和地球引力场相关性方法的改进 171
地震破裂方向的理论研究及应用 172
局部重力场变化与地震发生的关系 173
世界地震目录(1900~1980年,M≥6)和世界地震分布图 173
宽带测震学的若干问题 174
震前电磁波异常观测与实验研究 174
中国地震台站地震记录图集 174
脉动观测与数据处理系统 175
中国历史地震图集(明时期) 175
中国地震年报(1979~1981) 175
中国大陆内部8级地震活动及其演化 176
1914~1965年发生在我国境内Ms≥4 3/4地震参数的修定 177
《中国地震历史资料汇编》 178
1989年 178
中国数字地震台网 179
《固体地球物理学导论》 180
前兆地声的观测与研究 180
地震预报能力评分 182
地震学方法在深部构造研究中的应用 183
1987~1988年度地震趋势研究 185
地震科技档案“分类法”的编制和研究 185
日球-地磁共转扰动研究 186
DKQJ地震科学情报检索系统 187
唐山地震临震阶段固体潮的触发及地电短临前兆 188
地震活动性的定量化:地震活动度 189
山西地堑形成的力学模式及山西地震带的特点 189
面波震级的物理基础和实用化 190
断层失稳前的扩展及电阻率前兆 191
鲜水河断裂带强震的破裂过程与地震活动 192
地电阻率观测中的干扰及其季节干扰分析 193
我国地震灾害与实施地震保险的可行性研究 194
国际资料交换在科研中的作用 195
震磁关系的地磁场研究 195
邢台地震震源过程的研究 196
北京周围地区介质衰减、震源参数和应力场之间的物理关系 197
震情动态专栏 198
唐山地震震磁效应的综合研究 199
地磁静日Sq场的研究 200
中国地磁基本台站的技术管理与《地磁观测报告》审编出版 200
DD-2型短周期地震仪 201
CRM-3、CRM-4型自动记录水氡仪 201
PDM-I型三路无线遥测设备 201
1990年 202
零磁空间实验室 202
1989年度全国地震趋势会商会研究报告 203
GQⅢ-A型工程强震仪 204
地震层析技术的试验与应用研究 204
地震活动相关性 206
大震速报质量评比连续三年获得第二名(1986~1989) 207
近震源强地面运动研究 207
岩土层受力时电阻率变化的关系 208
玉门市地震活动性分析及用模式识别方法划分潜在震源区 209
用计算机评分法控制地震台站的分析质量 210
从断裂力学观点探讨b值的物理实质 210
中国地震基本台网测震仪器装备技术改造方案与正规化、标准化措施 211
流动无线小台网 212
有序集群方法的研究及应用 212
《地震遥测原理》 213
断裂构造体系的形成和扩展过程的力学分析及应用 214
用复合型法反演震源破裂过程的研究 215
地磁数据处理和分析系统 215
地磁数据管理文件组——文件管理、解调、打印及应用程序 216
地磁短周期变化及其与地震的关系 216
比较地震学的提出及其地震定量中的应用 217
京津地区地磁测量及其地震监测预报 219
1991年 220
地震学地震分析预报方法实用化软件系统 220
地震预报专家系统ESEP的研制和推广 222
地磁学分析预报地震方法及实用软件系统 223
高围压下岩石断裂的实验研究 225
大地电磁法在潜在震源研究中的应用 226
MDS-1高分辨率多功能数据采集系统 226
地电与地震关系及其与预报方法系统研究 227
以物理模型为基础的概率性地震预报方案 229
闭合断裂面相互作用的实验研究和理论分析 230
震群信息异常与地震预测 231
1900~1980年中国M≥4.7地震的震级目录 231
1975年海城地震的震源过程、震源特征及地震序列的数字模拟研究 232
地磁台站数据分析、处理与出版 233
不连续走时曲线的反演 233
华北5级以上地震的震兆——中等地震的集中持续活动 234
“诱发前震”地震预报方法研究 235
断裂和断裂系在非均匀介质中扩展过程的实验研究 236
震级起算函数及其相关问题的研究 238
地电阻率谱分析及其强地震电性前兆指标判别 239
测震控制系统 240
全国地磁基本台网调整、优化方案 240
用地磁转换函数方法对江苏常熟5.1级地震的成功预报 241
地磁预报地震方法的研究(地震预报方法实用化攻关成果) 242
大地电场临震前兆模式及功率谱分析 243
矛盾符号比与地震预报 243
MDS-2带智能化浮点发达A/D的多功能数据采集系统 244
震级序列的前兆分析——关于b值研究的程式报告 245
用垂直反射法研究唐山震区的地壳结构 245
在受力条件下岩(土)层电阻率变化的放大系数研究 246
介质特性(Q值)的变化与地震预报 247
地电震兆信息处理及分析预报方法的程序研制 247
地磁数据采集和分析预报方法程序包的研究及建立 248
1992年 250
地震数据库系统技术规范 250
长江三峡工程三斗坪坝区地震危险性分析和设计地震动参数研究 251
北京地震台连续五年获全国大震速报质量评比前二名(1986~1990) 252
近场强地面运动衰减规律的研究 252
国家地震局地球物理研究所科研楼建设工程的科学管理 253
考虑时空不均匀性地震活动性参数的研究与应用 253
测震、地磁数据库系统的建设 254
模式识别方法应用与测震前兆的综合预测 254
爆发余震图像B及其预报效能 255
地磁实验研究及其结果 256
南极地磁现象的初步分析研究 256
大连、喀什台地磁短周期转换函数变化与其附近地震 256
1993年 258
中国地震烈度区划图 258
我国大陆构造应力场的研究 258
中国地震报告的数据处理系统 259
人工地震测深数据库系统 260
胜利油田地震区划和东营市部分地区地震小区划工作报告 260
N-DP新型数据回放仪 261
数字地震台网磁带文件解析 262
地震动衰减关系的研究 262
华北大震序列破裂过程的断裂系模式和多种观测资料的联合反演 263
澜沧-耿马地震强余震的近场地面运动特性 263
拉科斯特重力仪的格值标定 264
地学层析成像的研究 265
1994年 265
中国地震分析预报软件系统 267
用面波反演中国大陆及相邻地区地壳上地幔三维S波速度结构 267
地震危险性分析中的综合概率法 269
模式识别方法研究及其在地震预报中的应用 269
地震定标律及其在地震统计关系中的应用 270
数字地震记录的仿真、复原及部分应用 271
地磁转换函数及其在地震预报中的应用研究 273
PTY-8 Ⅱ型地震遥测设备的研制 274
地震孕育过程中的前兆地声 275
1995年 277
年度全国地震趋势预报研究及首都圈重点监视区地震实时跟踪研究 277
青海门源至福建宁德地学大断面的编制和研究 278
对华北岩石圈构造的综合研究 279
汉英对照地震工程主题词表 281
全国地磁基本台网的科学管理与技术进步(1988~1993) 281
电磁波CT的实用化研究 282
关于岩石层深部结构及热过程的地震学实验与观测研究 283
震磁背景场和电导率变化研究 284
我国地磁台K指数测量方法的研究与推广应用 286
一次中尺度岩石试验研究 287
全球Ms≥5地震目录汇编(1988~1992) 288
邢台大震区地壳细结构及介质物性与地震发生关系的探测研究 289
1996年 289
非线性场地地震反应分析方法的研究 290
地磁、地电短临前兆信息开发、前兆标志体系及综合判定方法研究 292
中国地震各时期目录汇编 293
云南地区爆破地震折射法研究地壳构造的新进展 294
BSZ-2数字钟 295
近期强震危险区判定专家系统 296
中国西南地区近震源强地面运动研究 297
历史地震影响烈度分析在工程地震中的应用 297
北京遥测地震台网中心监测台 298
中国烈度衰减关系的研究 299
1988年澜沧-耿马地震的震源特征及其有限元模拟 300
CZ-1型标定信号发生器 301
1997年 302
《地震工程学》 302
唐山震区的岩石圈构造及伸张盆地的动力学过程研究 302
华北北部地震短临预报方法、前兆综合解释模型及短临预报判别系统 304
地磁场变化规律性研究 306
地震孕育过程中非线性问题探索 307
实验室三分量换能器的研制 309
震前极低频电磁异常的频谱特征及其与孕震区关系研究 309
地震图平片缩微系统改造及缩微资料库管理 310
地热前兆最佳观测条件实验与短临预报新方法研究 311
中国等烈度线数据库数据的建立 312
DTZ型系列质子旋进式磁力仪 313
震磁关系物理机理的实验和理论研究 314
1998年 314
中国数字地震台网(CDSN)在推动我国数字地震学研究中的作用 315
构造环境应力场的测定方法及其在中期地震预报中的应用 317
地磁静日变化场研究 319
邢台、唐山等大震的震源特征、震源过程及数字模拟研究 320
中期地震预报智能系统 322
DUM-19型高频开关通信电源 323
科技成果推广和应用 324
1999年 326
2005年前我国大陆强震预测方法和预测图编制 326
地震应急制度的研究与地震应急条例的起草 327
局部重力场变化与地震发生的关系 328
中国地震基本台网地震报告 331
构造磁学与震磁前兆的研究 331
中国地震局地球物理研究所局域网 333
DCG-1型数字钟 334
2000年 336
青藏高原地壳上地幔结构及印度-欧亚板块碰撞过程的研究 336
三维破裂的实验与理论研究 338
北京地区流动地磁测量资料荣获全国评比五连冠(1994~1998) 340
中国近代地震目录(公元1912~1990年,Ms≥4.7) 341
中国数字地震台网数据库应用系统 342
NS,K,R,M地震预测方法的研究 343
2001年 345
《数字地震学》 345
国家数字地震台网分中心技术系统 345
磁通门磁力仪的研制 347
宽频带流动地震观测系统 347
考古地面电探CT影像法在防震等方面的应用 348
2002年 350
中国地震动参数区划图编制 350
制定地震国家标准 351
CDSN数据国际交换新方案的设计与技术实施 352
2003年 353
大别山超高压变质带的地壳结构及其构造意义 353
区域数字地震试验观测系统实施工程和北京遥测数字地震台网建设 355
数字地磁台站地磁处理软件 356
2004年 358
防震减灾法律制度的研究与建立——中华人民共和国防震减灾法的起草 358
磁暴基础数据库 359
地震电磁效应的前兆特征信息参量与机理研究 360
2005年 363
东亚大陆地球动力学研究 363
核电厂地震安全性评价中的地震构造研究 364
数字地震资料常规分析处理、管理与服务系统 365
地震学国际组织工作 367
国家标准《测震台站观测环境技术要求》的制定 368
- 《红色旅游的社会效应研究》吴春焕著 2019
- 《汉语词汇知识与习得研究》邢红兵主编 2019
- 《生物质甘油共气化制氢基础研究》赵丽霞 2019
- 《东北民歌文化研究及艺术探析》(中国)杨清波 2019
- 《联吡啶基钌光敏染料的结构与性能的理论研究》李明霞 2019
- 《异质性条件下技术创新最优市场结构研究 以中国高技术产业为例》千慧雄 2019
- 《《国语》和《战国策》词汇比较研究》陈长书著 2017
- 《中国制造业绿色供应链发展研究报告》中国电子信息产业发展研究院 2019
- 《行政保留研究》门中敬著 2019
- 《新课标背景下英语教学理论与教学活动研究》应丽君 2018
- 《指向核心素养 北京十一学校名师教学设计 英语 七年级 上 配人教版》周志英总主编 2019
- 《北京生态环境保护》《北京环境保护丛书》编委会编著 2018
- 《指向核心素养 北京十一学校名师教学设计 英语 九年级 上 配人教版》周志英总主编 2019
- 《高等院校旅游专业系列教材 旅游企业岗位培训系列教材 新编北京导游英语》杨昆,鄢莉,谭明华 2019
- 《中国十大出版家》王震,贺越明著 1991
- 《近代民营出版机构的英语函授教育 以“商务、中华、开明”函授学校为个案 1915年-1946年版》丁伟 2017
- 《指向核心素养 北京十一学校名师教学设计 数学 九年级 上 配人教版》周志英总主编 2019
- 《西单大杂院-北京老舍文学院首届中青年作家高研班学员小说作品集》北京老舍文学院编 2019
- 《指向核心素养 北京十一学校名师教学设计 数学 七年级 上 配人教版》周志英总主编 2019
- 《国之重器出版工程 云化虚拟现实技术与应用》熊华平 2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