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艺术
中国艺术史纲  插图本  上
中国艺术史纲  插图本  上

中国艺术史纲 插图本 上PDF电子书下载

艺术

  • 电子书积分:13 积分如何计算积分?
  • 作 者:长北著
  • 出 版 社:北京:商务印书馆
  • 出版年份:2006
  • ISBN:7100042194
  • 页数:393 页
图书介绍:本书从史前述及明清,将中国古代各个发展时期的艺术思潮、艺术观念、艺术现象和艺术理论层层铺开,不仅梳理了各类艺术在历代传承演变的历史轨迹,而且评介了各门艺术的重要典籍。
《中国艺术史纲 插图本 上》目录
标签:史纲 艺术

第一章 史前艺术——华夏文明的曙光 1

第一节 艺术的起源 1

一、中西方关于艺术起源的重要假说 1

二、从原始音乐看艺术起源 4

三、从原始舞蹈看艺术起源 5

第二节 史前工艺文化 7

一、原始玉石器 7

二、原始建筑和雕塑 10

三、原始岩画 12

四、从文身到服饰 14

第三节 真力弥满的原始陶器 16

一、原始陶器概说 16

二、原始彩陶 19

(一)彩陶造型与葫芦崇拜  20

(二)从彩陶色彩看先民自然观  21

(三)从彩陶纹饰看先民宇宙观  22

(四)彩陶纹饰的符号意义  23

三、原始黑陶与印纹陶 25

第二章 青铜时代——民族气派的初成和艺术思想的初创 27

第一节家 国重器——青铜器 28

一、先秦青铜器概说 29

二、青铜器精神、形式的演变 31

(一)滥觞期  31

(二)鼎盛期  31

(三)转变期  35

(四)更新期  36

三、西南、西北奴隶制青铜文明 40

第二节 先秦艺术的礼乐化 41

一、礼制乐舞 43

二、礼玉 45

三、礼制建筑 48

四、礼制服饰 51

第三节 《考工记》的造物思想 55

一、《考工记》概说 55

二、器以载道和礼乐制度 57

三、天人合一的宇宙观 61

四、科学思想的火花 64

第四节 先秦哲学与中国艺术思想 67

一、老子:道法自然,大音希声 67

二、孔子:礼、仁与中和 70

三、墨子:非乐 73

四、孟子:与民同乐,浩气充塞 75

五、《周易》:以阴阳为核心 77

六、庄子:以天合天,大美不言 79

七、荀子:集儒家大成 83

八、韩非:质不待文,以文害德 86

第五节 惊采绝艳的荆楚艺术 88

一、象生造型的漆器 88

二、简淡线描的帛画 92

三、文彩绮丽的织绣 93

四、高张急节的乐舞 94

五、荆楚艺术的成因 95

第三章 包举宇内的秦汉思想和沉雄天真的秦汉艺术 98

第一节 秦汉对宇宙本体的探讨 99

一、阴阳五行论 99

二、天人感应论 100

三、以宇宙大生息为艺术表现 103

一、宏大的建筑活动 104

第二节 气吞八荒的秦汉建筑和深沉雄大的秦汉雕刻 104

二、古拙沉雄的玉、石刻 108

三、风格迥异的秦、汉俑 110

第三节 娱人的乐舞百戏和天人并写的汉画 113

一、民族乐舞的成熟 113

二、纷繁热烈的百戏 118

三、铺彩摛文的画像砖石 120

四、飞扬率真的壁画 129

五、丹青富丽的帛画 130

第四节 实用品的艺术意匠 132

一、持续辉煌的漆器工艺 133

二、世界领先的织绣工艺 136

三、关怀现世的青铜工艺 138

一、以玉比德与中国艺术的人格意蕴 141

第五节 比德与谶纬——汉人思维模式的影响 141

二、谶纬、符瑞和风水 144

第六节 艺术理论的整合、变革与开创 148

一、早期儒家艺术理论的典范——《乐记》 148

(一)《乐记》概述  148

(二)《乐记》的主要思想  149

(三)《乐记》理论的得失  152

二、舞蹈理论第一篇——《舞赋》 153

三、书体的变革和书论的开创 154

第四章 玄风佛雨下的三国两晋南北朝艺术 157

第一节 玄、佛二学与魏晋风度 158

一、玄学与佛学——魏晋艺术的灵魂 159

二、魏晋风度与审美人生 160

第二节 南方六朝艺术 161

一、超妙的书法和音乐 162

二、玄妙的人物画 165

三、新兴的山水诗、画 167

四、写仿自然的园林 169

五、玄谧的青瓷 170

六、飞扬潇洒的画像砖 171

第三节 北朝兴起的石窟艺术 172

一、拜城、库车龟兹石窟 173

二、敦煌莫高窟 174

三、永靖炳灵寺石窟 178

四、大同云冈石窟 179

五、天水麦积山石窟 181

六、洛阳龙门石窟 182

七、巩县石窟寺 183

八、邯郸响堂山石窟 183

第四节 南北朝其他艺术 184

九、固原须弥山石窟 184

一、沉雄秀丽的南朝陵墓石刻 185

二、取法南方的北瓷、北俑 187

三、南北寺庙和佛塔的中土化 187

四、广袤北方的美术遗存 189

五、魄力雄强的碑刻 193

六、在裂变中更新的漆器 194

第五节 建树突出的艺术理论 196

一、音乐理论 196

(一)嵇康《声无哀乐论》  196

(二)阮籍《乐论》  201

(三)刘勰《文心雕龙·乐府》  202

二、绘画理论 202

(一)顾恺之的绘画理论  202

(二)宗炳《画山水序》  205

(三)王微《叙画》  208

(四)谢赫《古画品录》  209

(五)姚最《续画品》  212

三、书法理论 213

(一)重体势的西晋书论  213

(二)重书意的东晋书论  214

(三)重品评的南朝书论  215

第五章 盛世之相到禅道境界——隋唐艺术和艺术理论 217

第一节 隋唐艺术基调和审美转折 218

一、南宗禅诞生前的隋唐艺术基调 218

二、艺术审美转折的历史动因 220

第二节 民族乐舞的高峰 222

一、多民族乐舞的交流融合 223

二、空前繁盛的宫廷乐舞 224

三、丰富多彩的表演乐舞 227

四、散乐——后世戏曲的先声 230

第三节 清峻、丰实、俗丽、野逸——隋唐艺术的审美演变 232

一、人物、鞍马画的审美演变 232

二、山水画的审美演变 241

三、花鸟画的审美演变 244

四、书法的审美演变 245

五、雕塑的审美演变 247

第四节 体格兼备的隋唐造物艺术 250

一、后世范式的建筑艺术 250

(一)世界第一拱——赵州桥  250

(二)里坊城市和宫殿布局  251

(三)园林的审美演变  254

(四)凝重浑朴的寺庙建筑  254

(五)帝陵形制的开创  256

二、灿烂而求备的工艺美术 257

(一)盛世之相的金属工艺  257

(二)追新逐异的服饰工艺  259

(三)兼容并包的陶瓷工艺  262

(四)走向装饰的漆器工艺  264

第五节 有容乃大的隋唐石窟艺术 265

一、敦煌隋唐石窟 267

二、西域壁画的汉化 276

三、龙门奉先寺石刻 277

四、乐山大佛 278

五、广元隋唐石窟 278

六、其他 279

第六节 臻于成熟的艺术理论 280

(一)《唐朝名画录》  281

一、绘画论著 281

(二)《历代名画记》  282

(三)其他  290

二、书法论著 290

(一)初唐书论  291

(二)盛唐书论  294

(三)晚唐书论集录  295

三、乐舞论著 296

第六章 文风蔚然 雅俗并进——五代两宋艺术 297

第一节 山水格法 百代标程 299

一、荆、关、董、巨 300

二、李成 302

三、范宽 303

四、郭熙 305

一、南唐院画人物的杰出成就 307

第二节 五代两宋院体画评价 307

二、黄家富贵,徐熙野逸 308

三、精深博约的两宋院体花鸟画 309

四、从复古到刚硬——两宋院体山水画 312

(一)工而能雅的青绿山水画  312

(二)刚猛强硬的南宋四家画  313

第三节 声势渐壮的文人艺术思潮 317

一、理学对两宋艺术的影响 317

二、欧阳修的艺术观 318

三、苏轼的艺术观 319

四、沈括、米芾等人的艺术观 324

五、文人审美理论的正式确立——《沧浪诗话》 326

六、方兴未艾的文人书画 327

(一)水墨竹、梅  327

(二)人物、山水、花鸟新画风  328

(三)尚意的书法  332

第四节 民族气派的造物艺术 333

一、理学和道、禅影响下的名窑瓷器 333

二、活泼豪放的民窑瓷器和少数民族瓷器 338

三、线型布局的城市和精巧变化的建筑 340

(一)城市布局  341

(二)建筑  341

(三)帝陵  342

四、园林的变革和宗教的推动 342

五、风景的靓点——塔 344

六、其他造物艺术 345

第五节 市民艺术的空前发展 349

一、剧曲和讲唱的兴盛 349

(一)北杂剧的真正源头——宋杂剧和金院本  350

(二)戏曲最早的成熟形态——南戏  352

(三)形形色色的讲唱  353

(四)自娱性质的乐舞  355

(五)辽、金乐舞  356

二、卓有成就的风俗绘画和走向普及的雕版印刷 356

三、备极传神的宋塑和面向人间的壁画 359

四、世俗化了的宗教石窟 362

(一)四川地区石窟  362

(二)甘肃地区石窟  364

(三)陕北地区石窟  365

(四)云南剑川石窟  365

第六节 走向深入的艺术理论 365

一、绘画论著 366

(一)荆浩《笔法记》  366

(二)郭若虚《图画见闻志》  369

(三)邓椿《画继》  371

(四)黄休复《益州名画录》  372

(五)刘道醇《圣朝名画评》和《五代名画补遗》  374

(六)郭熙等《林泉高致》  375

(七)韩拙《山水纯全集》等  380

二、书法论著 381

三、书画著录著作 382

四、杂述与金石学著作 384

(一)赵希鹄《洞天清录》  385

(二)金石考古著作  385

五、建筑官书——《营造法式》 387

六、乐舞论著 390

(一)陈旸《乐书》  390

(二)《琴史》、《碧鸡漫志》等  392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