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经济
陈云经济思想发展史
陈云经济思想发展史

陈云经济思想发展史PDF电子书下载

经济

  • 电子书积分:15 积分如何计算积分?
  • 作 者:李成瑞主编;朱佳木副主编
  • 出 版 社:北京:当代中国出版社
  • 出版年份:2005
  • ISBN:7801703839
  • 页数:469 页
图书介绍:本书是目前我国最全面、最系统、最权威、最详尽的研究陈云经济思想发展史的著作。
《陈云经济思想发展史》目录

目录 1

绪论党和人民宝贵的精神财富 1

一、陈云论著三个层次的内涵 1

二、陈云经济思想在实践中不断探索和发展的主要历程 3

三、陈云对社会主义经济思想的主要贡献及其活的灵魂:具有鲜明实践特色的唯物辩证法 22

四、本书的结构 30

第一章 在革命战争中发育成长 33

第一节 历史背景与历史任务 33

第二节 中央苏区时期:发表《苏区工人的经济斗争》等论文,提出在劳动政策和私营工商业政策上要反对“左”倾错误,又坚决维护工人应有权益的思想 35

第三节 延安时期:发表《陕甘宁边区的财经问题》、《怎样做好财政工作》等讲话,针对财政赤字、物价飞涨问题,提出统筹运用贸易、金融、财政政策,促进农工生产,实现外贸出超、金融稳定、财政结余的思想 41

第四节 东北时期(上):提出结合东北农村特点,逐步深入开展土地改革,为创建根据地、克服财经困难打下坚实基础的思想 58

第五节 东北时期(中):根据战争形势的发展,适时提出把财经工作放在重要位置上的主张;创造“沈阳经验”,提出完整地接管新解放大城市的思想 66

第六节 东北时期(下):提出把日伪和官僚资本主义企业改造为社会主义性质的国营企业的一系列主张和全国职工运动的正确方针,并提出有计划地发展东北经济、支援全国解放战争的思想 72

第七节 革命战争时期陈云经济思想的意义 87

第二章 在国民经济恢复中奠定基础 91

第一节 历史背景与历史任务 91

第二节 面对长期战争造成的严重通货膨胀,发表《克服财政经济的严重困难》等重要讲话,提出集中力量有步骤地打击和战胜私人投机资本、树立国营经济的领导地位和稳定市场物价的思想 97

第三节 针对历史形成的财经管理分散问题,为政务院起草《关于统一国家财政经济工作的规定》,提出全国财政、现金、物资和外汇统一管理,实现财政收支平衡的思想 109

第四节 面对抗美援朝开始后的严峻形势,提出“国防第一、市场第二、其他第三”,在保证局部战争需要条件下继续恢复国民经济的思想 115

第五节 针对稳定物价后私营工商业的困境,发表《目前经济形势和调整工商业、调整税收的措施》等讲话,提出在调整中利用其有利于国计民生的积极方面、限制其不利于国计民生的消极方面的思想 120

第六节 提出要把农业看做头等大事,工业实行重点建设,安定人民生活的思想 131

第七节 提出积极发展对外经济关系,千方百计打破帝国主义经济封锁的思想 138

第八节 提出建立健全新中国财经管理机构,培养和壮大财经队伍,加强财经干部的政治观点和群众观点的思想 141

第九节 国民经济恢复时期陈云经济思想的意义 146

第三章 在开始全面社会主义建设和“三大改造”中基本形成(上) 149

第一节 历史背景与历史任务 149

第二节 在《关于第一个五年计划的几点说明》中,从我国实际出发,提出在优先发展重工业的同时,适当安排各方面的比例关系,坚持财政收支平衡和商品供求平衡的思想,以及立足自力更生、充分利用外援的思想 152

第三节 针对大规模建设初期粮棉供应紧张、市场不稳的局面,提出对粮食、棉花和布匹实行统购统销,但在统购的价格和数量上不能损害农民利益,并要逐步缩小工农产品价格剪刀差,适当放开次要农副产品自由流通的思想 166

第四节 为了从根本上解决农业生产问题,提出提高单位面积产量的方针,重点抓好水利建设和发展化肥、化纤工业的思想……… 176 第五节为了活跃国内市场,发表《做好商业工作》等讲话,提出商业工作关乎亿万人民生活,要加强政治观点、群众观点和生产观点,努力发展 181

第六节 为党报草拟《把基本建设放在首要地位》的社论,提出聚集各方力量,确保“一五”计划中基本建设任务的完成;同时注重对现有企业的技术改造,主要依靠发挥这些企业潜力完成“一五”计划中的生产任务的思想 189

第七节 针对“小冒进”及时进行调整,并总结历史实践经验,发表《建设规模要和国力相适应》的讲话,系统地提出综合平衡的思想 195

第八节 积极支持节制生育,并提出应当建立专门机构、广为宣传、增加拨款、长期推行的思想 202

第九节 陈云综合平衡思想的意义 203

第四章 在开始全面社会主义建设和“三大改造”中基本形成(下) 207

第一节 历史背景与历史任务 207

第二节 发表《为什么对资本主义企业实行赎买政策》等讲话,提出对私营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要统筹兼顾、稳步前进,由加工订贷、统购包销,到公私合营,用定息的办法实现和平赎买的思想 211

第三节 发表《资本主义工商业改造的新形势与新任务》等讲话,提出把所有制改造与经济结构的改组结合起来,把改造改组与生产发展、社会稳定结合起来,防止过急过快的思想 229

第四节 发表题为《要使用资方人员》的讲话,提出资方人员有本领,是财富,既教育改造,又适当照顾,对家属也要团结教育,把企业的改造与人的改造结合起来的思想 235

第五节 提出对个体商业和个体手工业采取灵活多样的方式,把它们 251

逐步引上合作化道路,有些夫妻店、个体手工业可以长期保留的思想 251

第六节 发表《社会主义改造基本完成后的新问题》的讲话,创造性地提出以“三个主体、三个补充”为特征的、有利于人民的社会主义经济新体制的构想 257

第七节 陈云“三个主体、三个补充”思想的意义 273

第五章 在“大跃进”和国民经济调整中经受考验和充实发展 277

第一节 历史背景与历史任务 277

第二节 撰写《就钢铁指标给毛泽东的信》,表示不赞成脱离实际的高指标,提出并坚持作计划、订指标要从现实情况出发,综合平衡要从短线平衡出发的思想 279

第三节 发表《保证基本建设工程质量的几个问题》的讲话,针对“大跃进”开始后基本建设工程片面求快求省而产生的严重质量问题,强调经济建设决不能单看数量,更要看质量、安全、效益的思想,并提出保证工程质量的一系列具体办法 292

第四节 针对大搞群众运动中不遵守合理规章制度造成的诸多问题,提出经济建设要把群众运动与科学管理结合起来的思想 302

第五节 针对各省急于建立各自独立的工业体系所带来的基本战线过长和布局不合理问题,提出建立比较完整的工业体系应首先从全国开始,工业布局要处理好大中小、集中与分散的关系,基建施工项目要排队的思想 305

第六节 针对国民经济比例严重失调的问题,发表《目前财政经济的情况和克服困难的若干办法》的讲话,提出压缩城市人口、压缩重工业指标和建设规模,恢复工业与农业、重工业与轻工业、积累与消费合理比例关系的思想 310

第七节 针对严重的通货膨胀问题,提出充分发挥货币政策和财政政策的作用,统一物资管理,恢复总需求与总供给的平衡,保证市场物价稳定的思想 325

第八节 提出从国外进口粮食,并尽量利用市场机制缓解粮食供应困难,千方百计安排好市场供应的思想 331

第九节 再次强调农业是头等大事,提出优先发展化肥工业,调高农产品收购价格,调动农民积极性,恢复和发展农业生产,大 339

力解决全国人民吃饭问题的思想 339

第十节 针对手工业合作社“转厂过渡”中出现的问题,提出恢复手工业合作社,并使手工业的所有制形式更加灵活多样,切实继承和发扬手工业优良传统的思想 359

第十一节 “大跃进”和国民经济调整时期陈云经济思想的意义 363

第一节 历史背景与历史任务 371

第六章 在“文革”后期和社会主义建设新时期进一步发展 371

第二节 “文革”后期,发表《要研究当代资本主义》的谈话,抓住尼克松访华后的新形势,在对外经济交流方面打破“左”的禁区,提出研究和利用资本主义的思想 373

第三节 发表《坚持按比例原则调整国民经济》的讲话,客观地分析“文化大革命”之后国民经济比例严重失调的情况,不赞成“新的大跃进”,提出恢复综合平衡、进行清醒的健康的调整的思想 387

第四节 发表《计划与市场问题》的提纲,提出社会主义制度下“有计划按比例”与“市场调节”这两条都要有,要改革高度集中的、以指令性计划为主的经济体制的思想 401

第五节 提出经济体制改革是社会主义制度的自我完善和发展,要边探索边总结经验,不能因为改革而改变党的奋斗目标的思想 409

第六节 在社会主义建设新时期,提出积极而清醒地开展对外经济交流,为建设我国独立自主的国民经济体系服务的思想 420

第七节 对于20世纪最后20年的发展战略,提出前十年打好基础,为后十年振兴创造条件,以及一要吃饭、二要建设,妥善处理全国一盘棋与发挥地方积极性关系的思想 431

第八节 针对20世纪八九十年代出现的经济过热和忽视农业的情况,提出在改革开放中仍要坚持综合平衡,加强宏观调控,无农不稳、无粮则乱的思想 436

第九节 提出治理污染、保护环境是一大国策和从战略高度认识水资源问题严重性的思想 444

第十节 “文革”后期和社会主义建设新时期陈云经济思想的意义 446

第七章 陈云经济思想活的灵魂——具有鲜明实践特色的唯物辩证法 451

第一节 深入研究陈云经济思想发展史的一把钥匙 451

第二节 陈云提出具有鲜明实践特色唯物辩证法的历史背景 453

第三节 陈云对唯物辩证法的主要贡献及其特点 455

第四节 陈云在经济工作中运用唯物辩证法的典型事例 459

第五节 陈云论运用唯物辩证法的基础和前提:坚定的工人阶级立场和人生观 462

附录 陈云生平简介 465

后记 467

相关图书
作者其它书籍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