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经济
《卓越绩效评价准则》导读
《卓越绩效评价准则》导读

《卓越绩效评价准则》导读PDF电子书下载

经济

  • 电子书积分:10 积分如何计算积分?
  • 作 者:唐晓芬主编;上海质量管理科学研究院编著
  • 出 版 社:北京:中国标准出版社
  • 出版年份:2005
  • ISBN:7506637510
  • 页数:238 页
图书介绍:本书共分八章。第一章对国家标准产生的背景国内外实施质量奖的状况及标准结构作了介绍;第二章至第八章为标准的内容介绍及其理解。
《《卓越绩效评价准则》导读》目录

目录 1

第一章 概述 1

第一节 “大质量”的概念 1

一、“大质量”概念的形成 1

二、“大质量”概念的理解 2

第二节 国内外实施质量奖的概况 3

一、国外实施质量奖的概况 3

二、我国质量管理奖的实施 4

第三节 《卓越绩效评价准则》国家标准的结构 6

一、标准框架结构 7

二、类目的逻辑关系 8

三、评分项结构的层次 9

四、评分项分值 11

五、评价指南 11

六、组织概述 15

第四节 《卓越绩效评价准则》国家标准的特点 17

一、政府主导 17

二、立足现实 18

三、体系严密 19

第一节 引言 21

第二章 领导 21

第二节 要求与理解 22

一、组织的领导 23

二、社会责任 30

第三节 要点与难点 33

一、要将“领导”置于“过程”中,而不是摆在“职位”上 33

二、领导效率通过“领导力”来评价 34

三、绩效应充分体现组织运行过程的结果 35

四、价值观是在组织成长、发展的实践过程中逐步形成、完善的 35

六、诚信是目前我国社会生活中的一个必须予以关注的重大问题 37

五、公共责任应体现科学发展观和可持续发展战略 37

七、应根据组织的实际情况确定“公益支持”的重点领域 39

第四节 案例与评析 39

一、高层领导的作用(4.1.1.1) 40

二、组织绩效的评审(4.1.1.3) 43

三、公共责任(4.1.2.1) 45

四、道德行为(4.1.2.2) 46

五、公益支持(4.1.2.3) 47

第三章 战略 49

第一节 引言 49

第二节 要求与理解 51

一、战略制定 52

二、战略部署 54

第三节 要点与难点 57

一、组织制定战略的输入必须以数据和信息为依据 58

二、战略制定需考虑的关键因素应从组织的实际出发 59

三、制定战略通常从SWOT分析法切入 59

四、竞争地位决定着组织战略目标的重点 60

五、战略部署应围绕组织所面临的挑战展开 62

六、资源配置是组织实现战略目标的前提 62

七、人力资源计划是战略规划的关键内容 63

八、战略目标在不断调整中实现 64

九、战略展开应确保三个层次的一致性 64

第四节 案例与评析 65

十、绩效预测还应预估到可能发生的各种变化和变革 65

一、收集和分析有关数据和信息,确保关键因素的考虑[4.2.1b)] 66

二、均衡考虑长、短期挑战和机遇[4.2.1c)] 68

三、战略规划的制定与部署(4.2.2.1) 70

四、关键的人力资源计划[4.2.2.1a)] 73

第四章 顾客与市场 75

第一节 引言 75

第二节 要求与理解 76

一、顾客和市场的了解 77

二、顾客关系与顾客满意 79

一、顾客细分是市场定位的基础 84

第三节 要点与难点 84

二、确定目标市场的关键在于向目标顾客提供差异化的产品和服务 86

三、顾客购买决定的因素分析是了解顾客的核心 87

四、顾客价值决定竞争的胜负 88

五、建立在价值链基础上的顾客关系 89

六、顾客满意的测量方法 90

七、顾客忠诚的测量方法 91

八、竞争对手信息的收集途径和手段应不断拓展和更新 92

第四节 案例与评析 93

一、确定顾客群和细分市场[4.3.1a)] 94

二、了解关键顾客的要求和期望[4.3.1b)] 95

三、确定顾客满意度测量方式,确保信息的充分利用[4.3.2.2a)] 97

四、通过各种途径获得竞争对手顾客满意度的信息(4.3.2.2) 99

第五章 资源 101

第一节 引言 101

第二节 要求与理解 102

一、人力资源 103

二、财务资源 113

三、基础设施 115

四、信息资源 116

五、技术资源 117

六、相关方关系 118

一、人力资源应与战略制定和部署相适应 120

第三节 要点与难点 120

二、组织的工作系统包括正式和非正式的组织 121

三、教育培训应注重有效性 122

四、关注员工的职业生涯 122

五、员工的权益和满意应体现个性化的支持 123

六、财务资源管理的重点是强化预算管理,提高资金效率 124

七、预防性维护保养和更新改造是基础设施管理的两项基本要求 125

八、注意区分信息资源的管理和信息管理的差异 125

十、构建相关方关系应体现战略联盟的原则 126

九、技术资源应注重实用性 126

第四节 案例与评析 127

一、工作的组织和管理[4.4.1.1a)] 127

二、员工绩效管理系统[4.4.1.1b)] 131

三、员工的职业发展[4.4.1.2b)] 132

四、员工的能力(4.4.1.4) 134

五、财务资源(4.4.2) 136

六、基础设施资源(4.4.3) 138

七、技术资源(4.4.5) 139

八、相关方关系资源(4.4.6) 141

第一节 引言 144

第六章 过程管理 144

第二节 要求与理解 145

一、价值创造过程 146

二、支持过程 151

第三节 要点与难点 154

一、价值创造过程还应包括“软过程” 155

二、掌握重要的过程方法——SIPOC 155

三、过程要求始于顾客,基于组织战略 158

四、过程设计应体现增值性、敏捷性、系统性和规范性 159

六、“过程实施”需要建立和完善过程管理体系 161

五、不要把过程目标与职能目标相混淆 161

七、持续改进应落实到过程 164

八、从职能导向转向过程导向 165

九、从过程重要性、实施成本和准备程度确定改进方向 165

十、过程管理中普遍存在的问题 167

第四节 案例与评析 168

一、过程管理(4.5) 168

二、价值创造过程(4.5.1) 169

三、价值创造过程要求的确定(4.5.1.2) 171

四、价值创造过程的设计(4.5.1.3) 172

五、价值创造过程的实施(4.5.1.4) 174

六、价值创造过程的改进(4.5.1.5) 176

七、支持过程(4.5.2) 178

第七章 测量、分析与改进 180

第一节 引言 180

第二节 要求与理解 182

一、测量与分析 183

二、信息和知识的管理 189

三、改进 192

第三节 要点与难点 195

一、正确认识数据、信息和知识的含义 195

二、信息系统的特性与数据、信息与知识特性的区别 196

三、“数据和信息的选择、收集、整理”与“数据和信息获取”的区别 197

四、绩效分析应立足于内在关系和统计规律的揭示 198

五、绩效测量的重点应放在整体绩效和竞争性绩效上 199

六、确保绩效测量系统的一致性和敏感性 200

七、组织需建立信息易于获取和共享的“友好界面” 201

八、明确应把握的重点知识 201

九、改进有赖于系统的方法 202

第四节 案例与评析 203

一、数据和信息的收集、选择、整合、监测和利用[4.6.1.1a)] 203

二、公司、员工、供应商和合作伙伴对数据和信息的获取[4.6.2.1a)] 204

三、确保信息系统软硬件的可靠性、安全性和易用性[4.6.2.1b)] 206

四、加强知识的管理与分享[4.6.2.2a)] 207

五、确保组织的数据、信息和知识的完整性、及时性、可靠性、安全性、准确性和保密性[4.6.2.2b)] 210

第八章 经营结果 212

第一节 引言 212

第二节 要求与理解 213

一、顾客与市场的结果 214

二、财务结果 215

三、资源结果 218

四、过程有效性结果 220

五、组织的治理和社会责任结果 221

第三节 要点与难点 222

二、顾客忠诚程度的测评水平决定于问卷质量 223

一、“标杆”和一组具有竞争力的比较数据相联系 223

三、资源绩效应抓住“配置”和“运用”两个环节 224

四、过程有效性集中体现在“效率”和“周期”上 228

五、组织治理绩效的核心在于规范 229

六、组织社会责任的绩效要落实到广义的责任上 230

第四节 案例与评析 231

一、市场结果的绩效案例 231

二、人力资源的绩效案例 232

三、过程有效性的绩效案例 234

四、组织治理绩效案例 236

五、公共责任的绩效案例 237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