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历史地理
沁水县志  1986-2003
沁水县志  1986-2003

沁水县志 1986-2003PDF电子书下载

历史地理

  • 电子书积分:20 积分如何计算积分?
  • 作 者:续文琴主编;沁水县地方志编纂委员会编
  • 出 版 社:北京:方志出版社
  • 出版年份:2006
  • ISBN:7801927273
  • 页数:712 页
图书介绍:本书记述山西沁水县1986年~2003年的发展状况。
《沁水县志 1986-2003》目录

卷首 3

概述 3

县情基本数据表 5

1986~2005年 11

第一编 大事记 11

第二节 建置沿革 39

第一节 位置境域 39

第二编 地理环境 39

第一章 建置 39

第三节 行政区划 40

第一节 地质 41

第二章 自然概况 41

第二节 地貌 42

第三节 气候 45

第四节 水文 52

第五节 土壤 54

第六节 植被 56

第七节 自然灾害 57

第一节 总量 分布 61

第一章 土地资源 61

第三编 自然资源 61

第二节 土地利用分类 62

第二节 煤炭 63

第一节 矿种 储量 63

第二章 矿产资源 63

第三节 黑色金属矿产 66

第四节 有色金属矿产 68

第五节 非金属矿产 69

第一节 水资源规模 73

第三章 水资源 73

第二节 水资源评价 74

第一节 森林资源 75

第四章 植物资源 75

第二节 草地资源 78

第三节 野生植物种类 83

第三节 野生动物种类 86

第二节 野生动物资源分布 86

第五章 野生动物资源 86

第一节 野生动物的区系组成 86

第一节 人口数量 91

第一章 人口状况 91

第四编 人口 91

第二节 人口分布 92

第三节 人口变动 94

第一节 自然构成 96

第二章 人口构成 96

第二节 社会构成 97

第一节 计生措施 99

第三章 计划生育 99

第二节 计划生育管理 100

第三节 计划生育协会 102

第一节 龙港镇 107

第一章 乡镇概况 107

第五编 乡镇 107

第二节 中村镇 109

第三节 郑庄镇 111

第四节 端氏镇 113

第五节 嘉峰镇 115

第六节 郑村镇 117

第七节 柿庄镇 119

第八节 樊村河乡 121

第九节 土沃乡 123

第十节 张村乡 125

第十一节 苏庄乡 127

第十二节 胡底乡 129

第十三节 固县乡 131

第十四节 十里乡 133

乡镇村庄一览表 135

第一节 企业概况 155

第二章 乡村企业 155

第三节 企业门类 156

第二节 体制改革 156

第四节 重点企业 157

第二节 县城建设 161

第一节 县城规划 161

第六编 城建 环保 161

第一章 城乡建设 161

第三节 城市管理 170

第四节 村镇规划 172

第五节 村镇建设 173

第六节 建筑管理 174

第八节 住房制度改革 175

第七节 房地产管理 175

第二节 环境监测 178

第一节 环保机构 178

第二章 环境保护 178

第三节 环境污染 180

第四节 污染治理 181

第五节 环境执法 182

第一节 公路 187

第一章 交通线路 187

第七编 交通 运输 187

第二节 铁路 191

第一节 公路建设 192

第二章 交通建设 192

第二节 铁路建设 194

第一节 公路设施 196

第三章 交通设施 196

第二节 铁路设施 198

第一节 运输工具 200

第四章 运输 200

第三节 货运 201

第二节 客运 201

第二节 路政管理 203

第一节 管理机构 203

第五章 交通管理 203

第五节 交通安全管理 204

第四节 车辆维修管理 204

第三节 营运管理 204

第六节 车辆驾驶管理 205

第七节 规费征稽 206

第二节 内设机构 211

第一节 机构改革 211

第八编 邮政 电信 211

第一章 机构 211

第三节 邮政业务 212

第二节 邮政设备 212

第二章 邮政 212

第一节 邮政线路 212

第四节 集邮 214

第二节 有线电话 215

第一节 电报 215

第三章 电信 215

第三节 无线电话 216

第五节 电信业务收入 217

第四节 电信服务水平 217

第一节 经济发展 221

第一章 生产规模 221

第九编 经济综述 221

第二节 产业结构 222

第一节 工业体制改革 225

第二章 经济体制改革 225

第二节 农业体制改革 227

第三节 商业体制改革 228

第一节 耕地 233

第一章 耕地 劳力 区划 233

第十编 农业 233

第二节 劳力 234

第三节 农业区划 236

第二节 新品种推广 238

第一节 农作物生产 238

第二章 种植业 238

第三节 新技术推广 239

第二节 牧草饲料 242

第一节 畜禽品种 242

第三章 养殖业 242

第三节 畜禽饲养 243

第四节 畜禽生产管理 244

第五节 养蜂业 245

第六节 沁水示范牧场 246

第二节 植树造林 248

第一节 育苗 248

第四章 林业 248

第三节 林木管护 250

第四节 林产品 252

第六节 历山自然保护区 253

第五节 林场 253

第二节 水土保持 255

第一节 水利工程 255

第五章 水利 255

第三节 防汛抗旱 256

第四节 水利管理 256

第五节 水产养殖 257

第一节 植桑管桑 259

第六章 蚕桑 259

第二节 育种养蚕 260

第三节 蚕桑服务 261

第一节 农机种类 262

第七章 农业机械 262

第二节 农机推广 263

第三节 农机管理 264

第二节 所有制类型 269

第一节 工业规模 269

第十一编 工业 269

第一章 概述 269

第三节 企业管理 274

第一节 规模及类别 276

第二章 煤炭工业 276

第三节 安全生产 278

第二节 煤炭深加工 278

第四节 煤炭运销 280

第五节 重点煤炭企业 281

第一节 发电 283

第三章 电力工业 283

第二节 供电 284

第三节 铸造 286

第二节 冶炼 286

第四章 冶炼 铸造 286

第一节 采矿 286

第三节 工具锤 288

第二节 仪器 仪表 288

第五章 机具制造 288

第一节 潜水电泵 288

第二节 丝织 289

第一节 缫丝 289

第六章 纺织工业 289

第四节 石灰 石子 290

第三节 预制构件 290

第七章 建材工业 290

第一节 水泥 290

第二节 砖瓦 290

第二节 食品加工 292

第一节 粮油加工 292

第八章 食品工业 292

第三节 塑料制品 293

第二节 玻璃制品 293

第九章 其他工业 293

第一节 化肥 293

第五节 印刷 294

第四节 造纸 294

第一节 商业网点 297

第一章 商业市场 297

第十二编 商业 297

第二节 市场建设 298

第三节 物资交流会 299

第二节 商品销售 301

第一节 商品购进 301

第二章 商品购销 301

第三节 农副产品收购 302

第一节 饮食业 303

第三章 饮食 服务 303

第二节 服务业 305

第二节 粮油购销 308

第一节 粮食流通体制改革 308

第四章 粮油经销 308

第三节 粮食储存 309

第一节 卷烟购销 311

第五章 烟草经营 311

第二节 执法检查 312

第三节 液化气供应 313

第二节 煤炭供应 313

第六章 燃料供应 313

第一节 石油供应 313

第二节 产品外调出口 314

第一节 出口产品基地 314

第七章 对外贸易 314

第一节 旅游资源 319

第一章 旅游开发 319

第十三编 旅游业 319

第二节 基础设施建设 320

第三节 景区开发 321

第一节 舜王坪 324

第二章 旅游景观 324

第二节 西峡 325

第三节 东峡 327

第四节 白云洞 328

第五节 啸天洞 329

第六节 柳氏民居 330

第八节 湘峪古城 332

第七节 赵树理故居及陵园 332

第一节 旅游管理 333

第三章 旅游服务 333

第三节 旅游接待 334

第二节 旅游宣传 334

第四节 旅行社 335

第二节 财政收入 339

第一节 财政体制改革 339

第十四编 财政 税收 339

第一章 财政 339

第三节 财政支出 341

第四节 财政管理 342

第二节 税种 税率 346

第一节 税制改革 346

第二章 税务 346

第三节 税收 350

第四节 税收管理 351

第二节 金融机构 361

第一节 金融体制改革 361

第十五编 金融 保险 361

第一章 金融 361

第三节 存款 363

第四节 信贷 365

第五节 调控监管 366

第二节 人寿保险 368

第一节 保险机构 368

第二章 保险 368

第三节 财产保险 369

第二节 计划体制改革 373

第一节 管理机构 373

第十六编 经济管理 373

第一章 计划管理 373

第三节 计划编制实施 374

第四节 项目报批实施 375

第二节 统计调查 376

第一节 管理机构 376

第二章 统计管理 376

第三节 统计报表 377

第四节 统计监督 378

第三节 物价形势 379

第二节 物价改革 379

第三章 物价管理 379

第一节 机构队伍 379

第五节 监督检查 382

第四节 收费管理 382

第三节 建设用地审批 384

第二节 土地普查 384

第四章 土地管理 384

第一节 管理机构 384

第四节 基本农田保护 385

第七节 国土收益 386

第六节 土地执法监察 386

第五节 土地开发复垦 386

第三节 许可证颁发年检 387

第二节 勘查开发 387

第五章 矿产管理 387

第一节 管理机构 387

第五节 资源补偿费征收 388

第四节 矿业整顿 388

第二节 市场管理 389

第一节 管理机构 389

第六章 工商行政管理 389

第三节 企业注册管理 390

第四节 民营经济管理 391

第五节 经济合同管理 392

第六节 商标广告管理 393

第七节 经济监督检查 394

第二节 物资经营 395

第一节 管理机构 395

第七章 物资管理 395

第四节 标准管理 397

第三节 质量检验 397

第八章 质量技术监督 397

第一节 监督机构 397

第二节 计量检测 397

第五节 行政执法 398

第二节 审计成果 399

第一节 审计机构 399

第九章 审计监督 399

第二节 财务管理 402

第一节 管理机构 402

第十章 农村集体经济管理 402

第四节 农民负担监管 403

第三节 合同管理 403

第一节 党员代表大会 407

第一章 中国共产党 407

第十七编 党派群团 407

第三节 基层组织 408

第二节 工作机构 408

第四节 思想建设 409

第五节 组织建设 410

第六节 宣传工作 413

第七节 纪律检查 414

第八节 政法工作 417

第九节 统战工作 419

第十节 信访工作 420

第十一节 党校工作 422

第十三节 保密工作 423

第十二节 老干部工作 423

第三节 中国农工民主党 430

第二节 中国民主建国会 430

第二章 民主党派 430

第一节 中国国民党革命委员会 430

第一节 工会 431

第三章 群众团体 431

第二节 共青团 432

第三节 妇联 434

第四节 科协 435

第六节 残联 437

第五节 文联 437

第八节 侨联 438

第七节 工商联 438

第九节 关工委 439

第三节 个体劳动者协会 440

第二节 老干部协会 440

第四章 社会团体 440

第一节 老区建设促进会 440

第六节 兴农服务合作社 441

第五节 消费者协会 441

第四节 民营企业协会 441

第一节 代表选举 445

第一章 人民代表大会 445

第十八编 人大 政府 政协 445

第二节 代表大会 446

第三节 人大常委会 448

第四节 主要活动 449

第五节 乡镇人大 452

第二节 经济发展方略 454

第一节 政府机构 454

第二章 政府 454

第三节 扶贫开发 455

第四节 小康建设 456

第五节 综合治理 458

第七节 机关后勤工作 459

第六节 老龄工作 459

第二节 全体会议 467

第一节 政协委员 467

第三章 政协 467

第三节 常务委员会 469

第四节 参政议政 470

第一节 公安机构 477

第一章 公安 477

第十九编 公检法司 477

第二节 社会治安 478

第三节 刑技刑侦 481

第四节 户政 484

第五节 消防 485

第六节 预审 看守 486

第二节 审查批捕 488

第一节 检察机构 488

第二章 检察 488

第五节 法纪检察 489

第四节 经济检察 489

第三节 审查起诉 489

第八节 民事行政检察 490

第七节 控申检察 490

第六节 监所检察 490

第三节 刑事审判 491

第二节 审判改革 491

第三章 审判 491

第一节 审判机构 491

第四节 民事审判 493

第五节 经济审判 494

第八节 审判监督 495

第七节 审判执行 495

第六节 行政审判 495

第二节 法制教育 496

第一节 司法机构 496

第四章 司法行政 496

第三节 基层工作 498

第四节 法律服务 499

第五章 典型案例 502

第三节 武装警察部队 507

第二节 乡镇武装部 507

第二十编 军事 507

第一章 地方武装 507

第一节 人民武装部 507

第二节 预备役 508

第一节 义务兵役 508

第二章 兵役 508

第二节 民兵训练 509

第一节 民兵建制与活动 509

第三章 民兵 509

第一章 社会行政管理 513

第一节 基层组织建设 513

第二十一编 民政 513

第三节 勘界 514

第二节 地名管理 514

第四节 社团管理 516

第五节 社会事务管理 517

第一节 优待抚恤 518

第二章 优抚安置 518

第三节 义务兵养老保险 519

第二节 拥军优属 519

第四节 优抚事业单位 520

第五节 复员退伍军人安置 521

第二节 募捐 522

第一节 赈灾 522

第三章 赈灾救济 522

第四节 福利彩票发行 523

第三节 社会福利企业 523

第四章 社会福利 523

第一节 敬老院 523

第二节 五保户供养 523

第一节 劳动制度改革 527

第一章 劳动与保障 527

第二十二编 劳动 人事 527

第三节 就业安置 528

第二节 劳动力管理 528

第四节 社会保障 529

第五节 劳动执法 531

第二节 干部队伍 533

第一节 机构设置 533

第二章 人事 533

第四节 干部招聘 535

第三节 干部考核 535

第六节 编制管理 536

第五节 职称评定 536

第七节 工资管理 538

第一节 基础教育 541

第一章 教育 541

第二十三编 教育 科技 541

第三节 成人教育 547

第二节 职业教育 547

第五节 思想品德教育 549

第四节 特殊教育 549

第六节 教育改革 550

第七节 教学研究 551

第八节 教师队伍 552

第九节 教育设施建设 555

第十节 教育管理 556

第三节 科技普及 559

第二节 科技人员 559

第二章 科技 559

第一节 科技机构 559

第四节 科技开发 560

第五节 科技成果 561

第六节 科技测报 562

第一节 群众文化场所 565

第一章 群众文化 565

第二十四编 文化 565

第二节 群众文化活动 566

第三节 民间游艺 568

第四节 文化市场管理 569

第一节 著述 571

第二章 著述 谣谚 571

第二节 谚语 577

第三节 歌谣 578

第一节 戏剧 曲艺 581

第三章 艺术 581

第二节 音乐 舞蹈 582

第三节 美术 书法 摄影 583

第四节 民间艺术 584

第一节 图书 588

第四章 图书档案 588

第二节 档案 589

第二节 电视 591

第一节 电影 591

第五章 媒体传播 591

第三节 广播 592

第五节 报刊 593

第四节 通讯 593

第二节 地方志编纂 595

第一节 党史研究 595

第六章 史志编研 595

第一节 保护单位 597

第七章 文物保护 597

第二节 保护措施 599

第一节 爱国卫生 603

第一章 卫生 603

第二十五编 卫生体育 603

第二节 卫生防疫 604

第三节 妇幼保健 606

第四节 医疗 607

第五节 医药 609

第六节 医院 611

第七节 医药行政管理 613

第三节 体育活动 616

第二节 体育设施 616

第二章 体育 616

第一节 体育队伍 616

第四节 体育比赛 617

第一节 日常生活 621

第一章 民风民情 621

第二十六编 社会生活 621

第三节 节日 庙会 628

第二节 婚丧礼仪 628

第四节 喜庆 禁忌 629

第一节 婚姻 630

第二章 婚姻家庭 630

第二节 家庭 631

第四节 伊斯兰教 632

第三节 基督教 632

第三章 宗教信仰 632

第一节 佛教 632

第二节 天主教 632

第一节 发现与发掘 635

第一章 下川文化 635

第二十七编 历史文化 635

第三节 下川文化的意义 636

第二节 下川文化的分类 636

第二节 文化内涵 637

第一节 历史遗存 637

第二章 民居文化 637

第二节 养蚕习俗 641

第一节 历史与文献 641

第三章 蚕桑文化 641

第五节 农谚 歌谣 642

第三节 生活习俗 642

第七节 关于“丝绸之路”源头的考证 643

第六节 文艺作品 643

重修大佛殿观音殿碑记 644

第四章 历代碑刻选 644

重修白云寺正殿碑记 645

教种花生赵公讳家常乡里感德碑记 646

创修太平桥碑记 646

十里河西里阖社公立规条碑记 647

舜帝庙重修碑记 648

中村庙兵荒碑记 649

三县重修舜帝庙碑记 649

荒政碑记 650

凿井碑记 651

蒲弘公约碑记 652

河东柳氏训道碑 652

沁水县城河道治理碑记 653

第一章 人物传记 657

第二十八编 人物 657

第二章 人物简介 668

第三章 人物简表 687

第二批国家级森林和野生动物类型自然保护区名单 707

国务院《关于公布第二批国家级森林和野生动物类型自然保护区的通知》 707

第二十九编 文献 707

山西省人民政府关于建立历山、蟒河自然保护区的批复 707

山西省人民政府关于沁水县为山西省农村水电初级电气化达标县的批复 708

国家院批转水利部《关于建设第二批农村水电初级电气化县请示的通知》 708

山西省人民政府常务会议纪要 709

山西省人民政府关于《关于沁水县调整乡镇行政区划的批复》 709

山西省勘界工作领导小组 山西省民政厅《关于舜王坪地段行政区域界线及有关问题的处理意见》 710

后记 712

相关图书
作者其它书籍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