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政治法律
社会保障可持续发展论纲
社会保障可持续发展论纲

社会保障可持续发展论纲PDF电子书下载

政治法律

  • 电子书积分:13 积分如何计算积分?
  • 作 者:林毓铭著
  • 出 版 社:北京:华龄出版社
  • 出版年份:2005
  • ISBN:7801783468
  • 页数:378 页
图书介绍:本书内容为对我国《公务员法》进行的解读。
《社会保障可持续发展论纲》目录

目录第一章 理性抉择:社会保障可持续发展基本理念 1

第一节 可持续发展理论的形成与政策保障 2

第二节 可持续发展的概念诠释与宽泛化 6

第三节 社会保障制度可持续发展思想观 12

第四节 社会保障制度可持续发展的原则 15

一、动态发展上的可持续性原则 15

二、效率基础上的公平性原则 15

三、“三低”原则与刚性原则 16

四、宏观调控基础上的目标性原则 17

第五节 制度创新是社会保障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前提 18

一、社会保障基金供求均衡化动机 19

二、社会保障运行效益最大化动机 19

三、社会保障实施过程中的公平化动机 20

四、社会保障运行的安全化动机 21

五、社会保障制度技术化动机 21

第六节 社会保障制度可持续发展的评估 22

一、动态的社会保障水平评估 22

二、社会保障禀赋资源评估 23

三、数学模型方法评估 24

四、指标体系法评估 24

第七节 建立社会保障可持续发展体系及其科学方法 25

第二章 正视现实:现阶段社会保障可持续发展的难题与体制障碍 30

第一节 社会保障可持续发展面临的难题 30

一、失业阵痛短期内难以缓解 30

二、经济发展不平衡与二元经济结构并存 34

三、人口老龄化进程加快 38

四、贫富阶层分化与部分社会群体边缘化 40

第二节 社会保障制度整合存在偏差 43

一、微观操作与政府目标难以啮合 45

二、社会保险缴费率过高和资源短缺并存 47

三、提前退休、失业和养老保险制度存在矛盾 48

四、扩大社会保险覆盖面与逆向选择不协调 49

五、社会保障预期偏低不利于宏观经济目标的实施 50

六、企业改制与建立社会保障制度的整合中存在磨擦 51

七、最低工资标准线制度功能弱化 52

八、农村社会保障体系严重滞后不利于工业化与城市化 55

第三节 社会保障的财政危机浮出水面 56

一、养老保险制度依赖财政输血步履维艰 57

二、对老年人的医疗救助难以维系老年人的基本生活 58

三、失业、扩大就业与通货紧缩对财政的压力不断攀升 59

第一节 社会保障可持续发展与全面小康社会的人文精神 65

第三章 励精图治:社会保障可持续发展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 65

一、社会保障可持续发展人文观及其演进 66

二、全面小康社会的内涵与人文本质 73

三、社会保障可持续发展与全面小康社会的关联与分析 76

第二节 消除贫困和大力扩大中间阶层 80

一、消除贫困:追求平等的可持续发展 81

二、社会保障可持续发展与建设全面小康社会均要努力扩大中间阶层 84

第四章 正本清源:社会保障可持续发展的政策保障系统 95

第一节 社会保障可持续发展的经济条件与体制保障 96

一、可持续发展的政策矩阵 98

第二节 社会保障可持续发展的社会经济政策 98

二、经济发展政策与社会保障可持续发展 101

三、人口政策与社会保障可持续发展 103

四、财政政策与社会保障可持续发展 104

五、税收政策与社会保障可持续发展 105

六、投资金融政策与社会保障可持续发展 108

七、劳动政策和人力资本政策与社会保障可持续发展 110

第五章 定量模拟:社会保障可持续发展指标体系与评估 116

第一节 社会保障可持续发展指标设计原则与分类 116

一、社会保障可持续发展指标体系的设计原则 117

二、社会保障可持续发展指标聚类 118

第二节 对社会保障可持续发展的几种现象的描述 122

一、社会保障随机型现象 122

二、社会保障模糊型现象 123

三、社会保障灰色型现象 125

第三节 社会保障可持续发展评价指标体系 128

第四节 社会保障可持续发展评估模型 131

一、西方国家的评估目标 131

二、社会保障层次分析法评估 133

三、社会保障主成分分析方法评估 137

四、社会保障民意测验与问卷评估 142

第六章 多支柱架构:可持续发展的养老保险制度 152

第一节 养老金再分配理论与多支柱理论 153

一、养老保险制度的可持续发展目标 153

二、代内与代际再分配及多支柱方案 155

三、与养老保险相关的消费与储蓄理论 161

第二节 1995年我国混杂的养老保险制度:不可持续的“蝴蝶效应” 164

第三节 选择可持续发展的养老金筹集模式 167

一、代际间帕累托最优的理论歧义与养老保险财务制度的定位 167

二、我国养老保险宜于采取部分基金式财务制度 170

三、部分积累筹资模式是我国养老保险可持续发展的现实选择 174

四、个人账户完全积累制的投资收益 179

第四节 可持续的关键要素:个人账户从“空账”向“实账”转化 180

一、“空账”的产生与隐患 181

二、对消化隐性债务措施的评判与反思 183

三、个人账户基金与社会统筹基金分开管理难以一蹴而就 190

第五节 美日企业年金制与我国企业年金制的可持续 193

一、美日企业年金制的发展及其解读 194

二、我国企业年金制度的发展与性质定位 198

三、企业年金待遇确定与管理模式 200

四、中国企业年金制度可持续发展的走向 208

第六节 个人长期储蓄寿险制度与政府养老制度的结合 211

一、商业保险创新与可持续发展 212

二、吸引更多的基本养老保险投保人同时投保个人储蓄寿险新品种 215

三、优化养老保险基金投资证券市场的组织模式 218

四、寿险新品种与开放式基金接轨 220

第七节 政府养老保险基金与人寿保险市场的战略组合 223

一、个人账户制基础上社会养老保险与商业人寿保险的融合发展 224

二、社会养老保险与商业人寿保险共筑社会保障大堤 225

三、管理体制与金融化触媒养老基金入市机制创新 229

四、社会保险基金投资的委托代理 231

第八节 培植养老保险可持续发展的基金增值机制 235

一、养老保险基金入市规模颇具庞大的增长空间 236

二、养老保险基金投资模式与运营管理 238

三、社保基金进入资本市场关键在于品种选择与结构治理 242

四、加强社保基金的管理与监督保证基金规范化运作 246

第七章 多方位推进:可持续发展的医疗保险制度 250

第一节 构建多支柱的医保体系 250

第二节 三项制度改革与药品集中招标采购 257

一、基本医疗保险制度改革 257

二、医疗卫生体制改革 259

三、药品生产与流通体制改革 261

四、实行药品采购公开招标制度 262

第三节 医疗保险可持续发展的政策保障 263

第四节 可持续发展的主旨:控制医疗费用非正常增长 269

一、利用财政手段控制医疗费的供给量 269

二、利用需求政策控制医疗费用的增长 270

三、通过总额预算控制医疗费用上涨 270

四、实行药品产、供、销一体化的管理体制 271

五、实行多元化监管 272

六、建立成本效果评价办法 272

八、分割部分统筹账户基金用于疾病预防 273

七、选择按病种付费的结算办法 273

第五节 可持续发展的关键:实现医疗保险基金的收支平衡 274

一、个人账户与统筹账户分开核算及支出分析 274

二、界定基本医疗支出范围 275

三、实施定点医院仲裁制 276

四、制定科学合理的结算办法 277

五、运用IT减少医疗成本 278

六、实现医疗保险制度基金的收支平衡的措施 279

第六节 选择可持续发展的医疗保险基金筹集模式 283

第七节 建立城乡公共医疗应急机制 285

第八节 医疗保险制度可持续发展指标体系与评估 287

第八章 转轨并制:可持续发展的失业保险制度与就业机制分析 290

第一节 降低制度成本:三条保障线向两条保障线并轨 290

一、财政主导型的角色在并轨中占据重要地位 291

二、与下岗职工解除劳动关系,失业保险制度有待改革 295

三、失业者摆脱窘境的关键在于重塑自我 298

第二节 中国就业机制的分析与评价 300

一、经济全球化背景及其影响 300

二、中国的就业环境分析与就业心态分析 301

三、就业结构的矛盾加剧要求加快就业结构调整 305

第三节 就业最大化:责任政府的第一要务 308

第四节 实施就业战略的机理选择与政策调整 316

一、以经济发展促进劳动需求的扩张 317

二、产业结构调整联动就业增长 319

三、利用科技进步拓宽就业空间 322

四、中介服务、关系网辅助再就业与促进非正规就业 330

五、就业培训预期规避再就业风险 332

六、女性再就业与弹性就业应有为而治 334

第九章 多管齐下:降低社会保障可持续发展的运行与管理成本 340

第一节 GDP、社会成本与社会保障可持续发展 340

第二节 优化分配体制降低贫富差距 343

一、财税体制改革 344

二、按生产要素分配制度改革 346

三、社会保障分配体制改革 348

四、积极利用转移支付政策降低贫富差距 350

第三节 观念变革与强化自我保障理念 353

一、突破年龄婚配观有利于社会保障可持续发展 353

二、就业观念、自愿失业与积极就业 359

三、注意生育文化、储蓄倾向对社会保障可持续发展的影响 361

第四节 建立公平为基础、效率为主导的社会保障政策导向机制 365

第五节 从制度设计上降低社会保障可持续发展的管理与运行成本 368

参考文献 373

相关图书
作者其它书籍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