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历史地理
苍凉的背影  张之洞与中国钢铁工业
苍凉的背影  张之洞与中国钢铁工业

苍凉的背影 张之洞与中国钢铁工业PDF电子书下载

历史地理

  • 电子书积分:17 积分如何计算积分?
  • 作 者:张实著
  • 出 版 社:北京:商务印书馆
  • 出版年份:2010
  • ISBN:9787100069458
  • 页数:566 页
图书介绍:本书采用了考证、叙述、论说等多种方式,在对光绪时期的政治斗争、经济状况以及国内社会状况和国际背景进行具体阐述的基础上,对张之洞修建铁山运道、开采大冶铁矿、创办汉阳铁厂的前期决策、具体筹措、兴办之后的困境以及影响作了详细而又具体的论述,反映了洋务运动从开端到兴盛这一时期的过程。
《苍凉的背影 张之洞与中国钢铁工业》目录

序&黄瑞云 1

前编 光绪十五年 3

第一章 皇权交接的敏感时期 3

大清门抬进了慈禧的内侄女 20

大婚的开销相当于汉阳铁厂的投资太后真的会归政吗?绝不能容忍出现另一个太上皇筹建铁厂与兴修颐和园不期而遇他们正在把大清帝国推向一场新的灾难第二章 自强三十年未自强 20

龙旗飘扬的舰队 48

前所未有的一个新衙门 48

胡林翼见洋船而呕血 48

从强兵到富国 48

打开了传统文化之外的一个新天地第一次海军梦的破灭从未止息的庙堂之争西学与中学结合的独特模式时代呼唤着巨人,上台的却是侏儒清王朝还能撑多久?第三章 体制性的腐败病入膏肓 48

张之洞裁革的广东州县的规费负担陋规的最后承担者为什么有的官员怕进京? 48

一条灰色的官场“食物链” 77

8000个和尚盯着19碗稀粥 77

张之洞裁革的广东州县的规费负担陋规的最后承担者为什么有的官员怕进京?官职降价七折八扣大拍卖“户部员外补缺一千年”“部费”种种“投金暮夜,亦有等差”清朝亡于方家园第四章 财政:有限的银子用在哪里? 77

财政在严重危机中略有盈余 94

理财能手“丹翁” 94

汉阳铁厂生不逢时 94

州县官平衡收支的奥秘 94

曾国藩向朝廷伸手要权 94

李鸿章的小金库富比国库 94

张之洞在湖北能控制多少财力?浅浅的溪流养不了大鱼第五章 思想先行者的探索:从洋务到变法 94

冯桂芬:“以中国之伦常名教为原本,辅以诸国富强之术”郭嵩焘:“当先究其国政军政之得失,商情之利病”王韬:“盖洋务之要,首在借法自强”薛福成:“西国所以坐致富强者,全在养民教民上用功”郑观应:“讲求学校,速立宪法,尊重道德,改良政治”康有为:“及时变法,犹可支持”第六章 朝堂争论的焦点:中国要不要铁路? 111

火烧太和门再次引起争论 133

蒸汽机和铁路的完美结合 133

外国人的试探及吴淞铁路的命运一场以洋务派失败告终的争论一条悄悄试办的铁路反对借洋债修铁路的浪潮铁路延伸到天津津通铁路之争及一位主角的出场“轨道平铺瀛秀园”第七章 中外冶铁:手工作坊与自动化生产 133

张之洞:“民间竞用洋铁,而土铁遂至滞销”铁矿石在美国是怎样变成钢轨的?山西凤台县的冶铁作坊手工生产方式遇到了舶来品中国古代冶铁业的辉煌洋务运动搞的是无米之炊青溪铁厂之谜本编“荆天棘地”千秋业第八章 皇太后的门生 153

知遇之恩 176

立嗣风波 176

为东乡案平反 176

修改条约,严惩崇厚 176

清流主将 176

庚辰午门案 176

治晋兴革 176

南疆抗法 176

转向洋务 176

紧急关头,慈禧最信任的人并非张之洞第九章 决策内幕(上):李鸿章与张之洞的一段纠葛 176

李鸿章为停办津通路憋了一肚子气张之洞:剃头挑子一头热把创建钢铁厂提上了议事日程张之洞:“愚公移山,有志竟成!”奕譞拍板:“大冶下手,自是正办”四方协商:铁厂移鄂李鸿章:黄鹤楼上看翻船笑到最后的是李鸿章第十章 决策内幕(下):张之洞与盛宣怀的分歧 192

耀眼而又炙手可热的盛宣怀 213

盛宣怀:勘察大冶铁矿 213

盛宣怀主动找上门来 213

张之洞向盛宣怀咨询请教 213

张之洞“提倡”,盛宣怀“赞襄”?盛宣怀自说自话张之洞:低调、冷处理利国驿矿是个“烂尾楼”溯江而上,还是沿江而下?张之洞亮出了他的底牌盛宣怀与张之洞讨价还价第十一章 铁山运道:黄河以南的第一条铁路 213

历史悠久、资源丰富的大冶铁矿喧宾夺主的工程预算铁山运道:有意地含糊其辞水路、陆路运输之争铁山运道胜利竣工大冶铁矿顺利投产铁山运道的历史地位外电报道中的铁山运道抗日战争时期的厄运融入全国铁路网第十二章 百年冤案:张之洞订购炼钢炉的真相 229

且从山西时期说起 250

订购炼钢设备的是刘瑞芬 250

有人遗漏了“炉须兼能炼有磷者”张之洞亲手创办化学学堂张之洞不懂矿山需要勘探化验吗?当事人薛福成有日记为证叶景葵关于张之洞购炉的记载是一桩大冤案李维格炮制冤案的三部曲第十三章 在煤的困扰背后 250

踏遍青山:张之洞寻找煤矿之年从两条腿走路到三管齐下当阳煤矿:量少运艰,不宜机器开采重点开发王三石和马鞍山毁灭性的一击:水淹王三石马鞍山煤矿:从屑多质脆到灰多磺重萍煤虽好,路远难运,质量难保根本问题是中国近代煤炭工业发展滞后第十四章 张之洞为什么不把铁厂建在黄石港? 272

中国钢铁工业史上第一人 305

高规格的湖北铁政局 305

选择厂址的第一次交锋 305

选择厂址的第二次交锋 305

选中了汉阳大别山下 305

选择厂址的第三次交锋 305

对于选址的评价有了新变化 305

“大冶江边无适宜之地”是不是实情?一个当地人说说“大冶沿江”的地貌设厂省城缘于发展武汉的综合思考设厂汉阳也是出于张之洞自保的需要张之洞至死耿耿于怀的报销公案与翁同龢的恩恩怨怨张之洞的预见之明第十五章 银子从何而来? 305

汉阳铁厂花了多少银子? 326

“闱姓”捐款落了空 326

再一次严重触犯了户部 326

背上了独自办钢铁的十字架 326

“平地为山” 326

划抵:落实户部拨款 326

追加预算,本省腾挪 326

费尽心机,在李鸿章那里讨了一场没趣老佛爷寿诞的“庆典紧要”“断不敢请拨部款”老佛爷寿诞花了700万第十六章 大参案:徐致祥、刘坤一和李瀚章 326

有人奏疆臣辜恩负职 342

徐致样“以怨报德” 342

又一桩抄袭案 342

徐致样其人 342

枪打“洋务”的出头鸟 342

刘坤一与张之洞有一笔老账 342

刘坤一的信和调查结论 342

李瀚章的另一份调查报告 342

第十七章 民间的风波 342

武昌县西山事件:“风水难避"额公桥事件:对变革的疑虑和恐惧李家坊事件:地头蛇与宗族势力萍乡揭帖事件:抵制洋人、抵制机器萍乡县如何应对突发事件?第十八章 岁在甲午:建成与试生产 355

汉阳铁厂建成 372

领先亚洲,震惊世界 372

“工程艰巨,实为罕有” 372

最难的两件事 372

提供一个参照系 372

日军挑起战火,汉阳炉火难以为继试生产阶段增加了大量用款百万生产资金无法筹集第十九章 四面楚歌,山穷水尽 372

马关条约,创巨痛深 397

皇上提出要“招商承办” 397

刘坤一击中了张之洞的软肋 397

责打工人引起铁厂罢工 397

走了白乃富,来了德培 397

大炉不开,“是死证矣!” 397

遵旨通盘筹划:逐条驳斥刘坤一先填平江南筹防局的窟窿转一个圈子,再向户部要银子对招商承办的初步回应与翁同龢刻意修好债台高筑,山穷水尽第二十章 销售:枉费心机成画饼 397

呼吁合力维持,以畅地产 421

张之洞的角色转换 421

关东路用轨的拉锯战 421

张之洞再次无功而返 421

轨价之争 421

李鸿章坚持一毛不拔 421

北洋的钢材“无俟外求” 421

盛宣怀承办铁厂的关键性条件试图从海外寻找销路惨不忍闻的销售实绩近代化途径的选择第二十一章 质量:一个流传百年的弥天大谎 421

大冶铁矿早期矿石按照成分分为不同的型号日本长期从大冶铁矿攫取优质低磷矿石萍乡焦炭含磷高,不宜炼贝钢铁路洋员为何不用汉厂钢轨?李维格是始作俑者“十余年未解之难题”是弥天大谎废弃贝炉是为了保证输日矿石的质量第二十二章 招商承办的前前后后 445

张之洞最初的打算 476

被搁置的盛宣怀商办计划 476

中日战败形势下的另一种考量盛宣怀在武汉有一个情报网张之洞徘徊于华洋之间盛宣怀终于伸出了橄榄枝张之洞的告别之旅峰回路转:共同对付不出面的洋人张之洞主动提出由盛宣怀督办芦汉路铁厂招商承办水到渠成盛宣怀接办铁厂是被胁迫的吗?盛与张、李关系发生戏剧性变化第二十三章 启动城市近代化 476

武汉的工业化被延误了三十年武汉工业化的起点汉阳的崛起武汉“洋务经济特区”开发铁矿启动了黄石地区的工业化工业化带动了黄石地区的交通运输近代化孕育了黄石地区的城市化第二十四章 叶景葵《述汉冶萍产生之历史》不应作为依据 495

《述汉冶萍产生之历史》的版本源流叶景葵的记述成为批评张之洞的依据叶景葵不是创办汉阳铁厂的亲历者或见证人叶景葵何时任汉冶萍公司经理?《述汉冶萍产生之历史》记述失实举证叶景葵的记述不应作为依据第二十五章 千秋功罪 515

时代斑驳的投影 550

“开辟利源,杜绝外耗” 550

官办不是张之洞的错 550

问题不在于个人作风 550

钢铁工业需要交通运输等社会条件的支撑一省之力建不成现代化的钢铁工业体系失去了自我保护的盾牌喂肥了八幡制铁所,饿死了汉阳铁厂国民政府重蹈覆辙受到惩罚主要参考文献 550

后记 555

相关图书
作者其它书籍
返回顶部